?

新時期營造林技術在林業發展中的應用

2019-09-17 09:49趙澤明
山西農經 2019年11期
關鍵詞:營造林技術林業發展新時期

趙澤明

摘 要:新時期,我國基礎林業的發展面臨著新的挑戰,傳統的營造林技術在林業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社會

經濟發展新時期,我國的營造林技術較落后,需要改進營造林技術,才能更好地適應林業的發展。研究新時期營造林技術在林業發展中的應用,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新時期;營造林技術;林業發展;應用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1-0080-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725? ? ? ?文獻標志碼:A

隨著綠色經濟發展理念的提出,人們越來越重視綠色、環保、天然、低碳的生活,這樣的理念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林業工作中,要加強對林業植被的保護,提高森林植被覆蓋率,實現林業的持續發展,為人們的生活增添幸福感。

1 ?營造林技術內容概述

營造林技術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是多方面的,不僅可以提高植被覆蓋率,還可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人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林業生態效益的提高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培育樹木要嚴格按照造林要求進行,選擇適合本地區種植環境的樹苗,引進樹苗之前,詳細檢測苗木的各項指標,了解樹苗的成活率,若符合條件,再成批引進樹苗[1]。

檢測土壤的酸堿度也是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土壤的酸堿度過高或是過低,都會影響樹苗的生長,加強對樹苗和土壤的檢測是成功種植樹苗的關鍵。在運輸樹苗的過程中,要注意周圍的環境和溫度,防止在運輸過程中出現樹苗死亡的情況[2]。

2 ?林業發展中營造林技術的應用

2.1 ?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是先培育幼苗,待幼苗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提升之后,再大規模種植,達到造林培育的目的。植苗造林在林業種植行業屢見不鮮。安徽滁州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當地氣候具有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季風鮮明、無霜期長等特點,春、秋季短,冬、夏季長,且冬夏溫差較大,適宜種植杜仲、櫸樹、三角楓等樹木[3]。

2.2 ?播種造林

播種造林的方法和技巧非常重要。播種的方式分為撒播、插播、點播、寬幅條播等,不同的播種方式,培育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差別,但總體上可以實現植樹造林的目的。播種的時候,要考慮當地的地形和土壤情況,以保證種子的成活率,然后大規模種植。

2.3 ?分殖造林

培育好幼苗之后,就要大規模分殖造林,選擇幼苗增強免疫力和抵御風險能力之后的最佳時間種植苗木,提高成活率。分殖造林指的是利用樹苗的根莖培育。這種方式不僅能確保樹苗的成活率,還能保證樹苗的質量。但這種方式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在保證成活率的同時,樹苗的分殖栽培技術在短時期難以有效傳播,且由于技術的限制,該技術難以被充分運用到造林工作中[4]。

2.4 ?杜仲造林

杜仲品種質量高,一次栽培,可長期受益,是一種綠化能力強、經濟效益高的樹種。在選擇種子的時候,母種應選擇15~20年生、樹皮光滑、無病蟲害、發育健壯的樹木。種植杜仲的時候,應選擇肥沃疏松、土層深厚、排水性較好的微堿性或酸性土壤。種植杜仲通常在春季和冬季進行,就其生長而言,造林時間應當選擇在春季。

2.5 ?混交造林

在造林技術中,混交造林也是非常常見的手法?;旖辉炝帜軐⒉煌臉涿绶N植在一起,實現多種樹木混合種植。在混交造林的過程中,一定要采取不同的種植方式。例如運用同行同種、隔行隔種等進行分區域、分區塊種植,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提高成活率。

2.5.1 ?病蟲害跡地

將營造林技術應用到病蟲害跡地中,在跡地范圍內尋找未受到病蟲害影響的樹木,然后在保留闊葉喬木樹種的基礎上銷毀病蟲害嚴重的樹木,確保其他植株免受病蟲害的影響,提高成活率,實現林業的良好發展。同時,在排查受病蟲害影響的植株時,要關注樹林中的雜草,充分了解病蟲害侵蝕情況。若情況嚴重,則需組織相關人員及時清理,減少二次污染,確保能夠順利建設營造林工程。最好種植抗病蟲害能力較強的樹種,如樟樹等,以此提高林木的抗蟲性,保障樹木的成活率。

2.5.2 ?火燒跡地

在使用營造林技術時,通常需要在前期階段細致清理林地,然后合理規劃整片跡地。選擇植株時,須考慮地區生長條件和環境。在選擇混交樹種時,要提高重視程度,綜合考慮火燒跡地的情況,所選樹種應與附近區域內的林木種類相似,維持區域生態平衡。同時,在建設之前需嚴格把控數穴大小,補植混交樹種時所選擇的地塊多為80 cm×80 cm×20 cm,處理時需保留闊葉樹種。種植在該區域的樹種,其抗蟲能力應較強,以此提高樹種成活率。在種植過程中,確保全部樹木都可以充分吸收與利用光照和養分,促使實現營造林技術的應用目的。

3 ?強化營造林技術應用的策略

3.1 ?加大監管力度,加強質量管理

加大營造林工作的監管力度,加強質量管理,通過完善監管制度,明確內部人員分工,合理安排種植時間。對工作人員實行分區域化管理,培育樹苗的時候,實現植樹造林的分區域化種植,使技術與管理合二為一。定期開展技術培訓和人才交流研討會,提高林業人員的綜合素質,不斷進行自我約束,在履行自身工作職責的同時,積極探究行業知識,統一林業技術執行標準。

3.2 ?完善三角楓、杜仲采伐跡地的方法

完善三角楓、杜仲采伐跡地的種植方法,將這種技術完全運用在植樹造林中,發展營造林的新技術,實現樹苗造的成批、大規模種植,確保分區域混合種植的樹苗能在適合的氣候、土壤中生長。將技術和管理有機結合也需要利用采伐跡地的方式,這種方式不僅能確保苗木成活率,還能推動技術發展[5]。

3.3 ?櫸樹采伐跡地補植造林

皖東等地氣候溫潤,常年多雨,根據安徽皖東地區的條件,可以大量種植櫸樹并發展櫸樹林種植技術。造林技術要在林業發展過程中不斷進行技術革新,這是促進我國林業發展的前提。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人們越來越重視植樹造林工作,因此在技術上進行升級對林業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4 ?結束語

在林業發展中,營造林技術的應用能彌補傳統種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實現“上下一體”的管理模式,確保內部結構的精密性和人員工作的秩序性,不斷加強對內部結構的優化調整,從而提高整體的效率。與此同時,種植的時候要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和土壤地形等條件,保證樹苗的成活率,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節約成本。

參考文獻:

[1]程恩宗.營造林技術在林業發展中的應用及意義探尋[J].農業與技術,2018,38(7):84-85.

[2]張清平.新時期營造林技術在林業發展中的應用研究[J].綠色環保建材,2018,(7):244-245.

[3]劉雪亮,杜月.新時期營造林技術在林業發展中的應用[J].農家參謀,2017(13):245.

[4]李威.新時期營造林技術在林業發展中的應用[J].中國農業信息,2014(23):11.

[5]王長春.關于優質高效的營造林技術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9(14):194.

猜你喜歡
營造林技術林業發展新時期
關于林業營造林技術的應用研究
馬尾松營造林技術措施分析
基于桉樹的營造林技術及效益的研究
優質高效營造林技術及應用實踐解讀
寧夏林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新時期農村氣象觀測及防災服務探索分析
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創新研究
淺議森林生態旅游與林業發展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