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美術教育的創造性思維研究

2019-09-23 08:33拓永芳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19年7期
關鍵詞:創造性思維美術教育創造力

拓永芳

摘 要:美術教育在學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不斷深入的教育改革指導下,在創新驅動戰略的引領下,美術教育也將會發展得越來越好,迎來難得一見的機會和可能性。新媒體時代“互聯網+”思維和各類移動媒體平臺的崛起,更是給了整個美術教育行業更多的選擇和更寬廣的視野,讓其開始朝更高水準的教育邁進,而這一切都需要一種寶貴的能力,那就是創造力。文章試圖探討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創造力與創造性研究的一些問題。

關鍵詞:創造性思維;美術教育;創造力

隨著教育改革不斷向前推進,美術教育作為現代審美教育和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如何通過美術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為學生營造創造性的環境,成為當下美術教育的重要目標。美術教育在培養創造性思維方面比其他具象化的學科和知識具有天然優勢,所以要發展美術教育,就要特別關注美術教育中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培養創造的興趣

著名教育學家陶知行先生曾說:“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彼?,要關注學生的創新意識,探索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美術課程中的創新意識至關重要。美術作為有明顯藝術特征的教育課程,是培養學生創造力、想象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最佳途徑之一。在教育界,中國學生的智商高是普遍公認的,但中國學生卻被普遍認為缺乏想象力、創造力,這絕不是因為中國學生的創造力生來就弱,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是中國家長和學校聯手提供的教育環境。中國教育采用的“標準式答案”的教育方式極大地限制了孩子們的思維發展,中國教育模式過早扼殺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至于在創造力和創新競爭方面落后于某些西方國家。這反映了中國學生在日常學習時普遍會遇到的問題:缺少培養學生創造力和創新思維的創新環境。因此,在教育中,特別是在美術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創新性和創新思維很有必要。而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創新性和創新思維,必須要先培養其美術課程學習過程中對創作、創造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興趣能夠極大地激發受教者在輕松活躍和積極自覺的環境中思考和學習,能讓其在美術學習中自然地思考和傳遞自己的所見、所思、所感和所得。如此,受教者便能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創新、創造帶來的愉悅和美感,而不是像數學或物理、化學一樣追求高效精確和嚴謹周密。

二、美術教學中的創造性與創新思維培養

美術教學是具有創造性的活動,它的存在就是創造性的具體體現。但傳統的中國式教育及美術教育多以機械式、填鴨式、師徒式的方式進行,大多采用一對多或者一對一的教育模式,采用統一化的標準、規范化的程序和答案來進行教育和檢驗。誠然,這樣的方式或許在一定條件下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的,但從美術教育來看,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從教學一開始,就扼殺了獨立思維創造的可能,無法滿足當下美術教育應該達到的要求。

美術教學的過程本身就應該充滿創造性。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施教者自身首先必須具有創造性。美術家是美術作品的創作主體,施教者是教學過程的主導。假如說“創造性”是美術教學過程中以及作品中的核心價值,那么藝術家創造美術作品的過程就是把靈感和創意進行具象化的過程。美術作品是將這個星球上的最高級智慧生命——人類,所具有的獨一無二的、無可替代的審美情趣、情緒情感、心理活動等內容物化為可視的、可感的、可觸的圖片、畫像世界的載體,而美術教學則是充分利用這一載體,將創造性和創造過程的思維方式進行傳遞的過程。

也有人認為,美術不是培養藝術家或美術教師的學科。這樣的想法混淆了藝術家和美術教師作為職業分類與人類精神世界的表達者、傳遞者之間的區別。如果說藝術家或美術教師只是作為一種專業和技術性比較強的職業,那這種想法是合理的,因為每個人的志趣所向和人生定位是屬于自身的自由選擇,但問題的關鍵是:為什么要開設美術課?并且在中、小、青、幼不同階段還要配備不同專業水平的美術教師來進行教學和授課?

所以說,藝術家或美術教師更應作為人類情感和精神世界的表達者、向外或他人進行傳遞的特殊載體,而創造性和創造性的思維才應該是這個特殊載體的核心內容。但結合實際情況來說,我國現行的教育體制存在很多客觀問題和現實因素,受教者從小接觸的美術教育和掌握的美術知識、技能甚至創造性思維,大都在日后的社會生活實踐中被遺忘和忽視,因此,美術教育便成為重新喚醒這些能力的過程。

創造性的教育,要在實踐教學中通過繪畫、手工工藝品創作和制作等技能來實現審美創造性,提升創新思維,從而培養受教育者的感知力、創造力和想象力。如果沒有與之對應的專業技術訓練、基礎知識傳遞和動手制作能力的培養,所謂的創造力和創新思維也只能是紙上談兵。同樣,沒有融入創造力與創新思維的專業技術訓練、基礎知識傳遞和動手制作能力的培養,只是機械的模仿或描摹而已。

三、如何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受教者的創造性思維

創新思維不是機械式的教學過程,可以立馬見效、立竿見影,而是必須通過長時間的培養,潛移默化地去引導、點撥和教育。

(一)引導培養,誘發創造性思維

想象是創造的翅膀。研究表明,學習美術可以一定程度上開發人的右腦,所以在教學中,施教者應該為受教者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讓其發揮想象,在想象中進行創造性構思。受教者在求學的過程中,普遍具有較強的求知欲和獨立意識,因此施教者在日常美術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引導和訓練至關重要。

(二)營造環境,培養思維創造力

創造性思維的產生,必須在特定的思維環境中。人的創意要在沒有干擾和限制的環境中才能發揮出來。所以要為學生營造輕松的思維創造空間,施教者的教育素質、能力以及寬容的心態和營造氛圍、創造環境的能力也至關重要。

(三)鼓勵探索求異,引導開展逆向思維

同一個命題,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表現??吹揭豢脴?,有人會想到鳥,有人會想到蟲,還有人會想到泥土、空氣或水。要尊重學生,鼓勵他們提出不同的看法,尊重不同的創造和想象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打破以往的條條框框,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多問幾個為什么,甚至從施教者的角度向學生提問,放手任其大膽探索,多一些設想和問題,然后就學生提出的解決方案展開討論,尋找具有創造性的答案,用新奇、獨特、全新的思維去探索問題,建立評價標準,篩選出最佳方案,鼓勵學生擺脫習慣性認識程序的束縛。為此,施教者要做到在每一次美術創造活動中都要給學生留出一部分可供其任意發揮的余地,可以適當引導,激發逆向思維,肯定其不同的想法、創意、觀點的價值,對其創新和思考的過程給予肯定,并通過傳授專業技能和技巧的方式來幫助他們實現創意,從而培養和提高其逆向思維的能力。

(四)引導學生突破傳統思維定式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會在既有的社會現實和傳統認知的潛移默化下,理所應當地認定某些事物的表現形式。例如,天是藍的,草是綠的,太陽不是黃的就是紅的,事物的大小形狀都是恒定的。但如果引導學生對既定的事實或定向思維進行人為的改變,突破一般意義上的正確表現形式,利用類似夸張或比喻的手法,對對象進行創造性的創作,就會獲得新的意向和極富創造力的表現形式,想象力和創造性就會被無限放大。

(五)建立合理的鼓勵機制,激發創造的主動性

鼓勵機制可以成為創造性產生的動力之一。學校為因創新而有突出表現的學生或老師設立的鼓勵金或其他獎勵,會在某種程度上成為激發創造性的動力。

(六)利用課外資源,展開創造性培養活動

在美術教育過程中,課外資源和活動是豐富受教者的精神生活、擴大視野、陶冶情操、激勵創新的有效途徑。創造力與創造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培養創造力最好的辦法之一就是,利用課外資源盡可能地開展更多的教學活動。受教者在活動中可以不受教材的范圍限制,不受施教者能力、思維、方向的束縛,其創造力就能隨心所欲、獨立自主地得到發展和成長。

四、結語

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對于藝術家和施教者來說,可以感悟美、欣賞美、創造美,不是因為他們的職業,而是因為他們具有獨特的觀察力,具有觀察美、發現美、創造美、塑造美的能力,同時,擁有創造性的思維能力,還可以將這種能力傳遞和分享給更多的人。通過本文的探討,希望美術教育不只是培養美術專業的從業者,而是培養受教者擁有像專業從業者那樣的觀察力、創造力和審美能力,以及更重要的創造思維能力和創造精神,推進美術教學的研究和發展,提供培養這種創造精神與能力的沃土。

參考文獻:

[1]蔣永龍.如何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J].新課程,2015(12).

[2]宋彤琳.美術教育中的創造性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35).

[3]楊文虎.藝術思維和創作的發生[M].上海:學林出版社,2011.

[4]鞏原宏.反思美術教育中創造力的重要性[EB/OL].[2019-05-14].https://www.jianshu.com/p/116605be9ade?utm_campaign.

[5]畢偉民.試論美術活動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J].科技信息,2008(27).

猜你喜歡
創造性思維美術教育創造力
以生成性培養創造力
激發你的創造力
激發你的創造力
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淺談小學生的美術教育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基于視覺識別時代的學校美術課程
大學英語創造性學習共同體模式建構案例研究
數學教學中引發創造性思維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語文詩詞欣賞教學下的創造性思維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