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人為本視域下現代企業文化建構路徑探析

2019-09-25 18:47蘇玲
現代企業文化·理論版 2019年21期
關鍵詞:企業文化以人為本

蘇玲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7-004-02

摘 要 人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因素,構建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關鍵,更是實現企業與人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關鍵。文章分析了當前建構以人為本企業文化存在的現實問題,并從價值理念、人才管理、利益機制、文化氛圍四個維度提出了相應的企業文化建構路徑。

關鍵詞 以人為本 企業文化 建構路徑

黨的十九大提出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就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一種價值觀,企業發展更是要注重以人為本理念的渲染與實際運用。這不僅需要結合自身的發展吸收傳統文化的精華,依托特色鮮明的企業文化塑造企業的形象,還要與時俱進,融合新時代以人為本精神,這對于推動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當前建構以人為本企業文化存在的現實問題

自上世紀80年代起,越來越多的企業家發現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意識到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我國企業文化建設隨著企業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很多企業結合本企業的現狀,以適應市場發展需要為導向,建立了諸多具有品牌效應的企業文化。但是,從以人文本的角度來看,還存在許多不足。

(一)觀念淡薄,缺乏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觀

“完成目標是唯一的生存理由”這個理念存在于眾多企業內,我們需要從以人為本危機中反思企業文化。這種唯業績論的企業文化缺乏對員工的尊重,忽略了對員工利益的保護,一味地追求企業的經濟利益,把企業的經濟效益同企業文化等同起來,不考慮員工在企業中所擁有的利益。這也是一種變相的“愚民”政策,對企業的發展思路和發展規劃不公開、不透明,盲目倡導員工努力工作,過分實行加班制度,不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履行相關的加班福利制度,克扣員工工資、獎金現象大大存在。更有甚者,領導對員工的各項福利制度以及績效薪酬熟視無睹;在制定具體規章制度時只考慮少部分人的意見,并未廣開言路,征求大家意見,這樣決定的制度只是考慮了少數人的利益,嚴重損害了廣大員工的合法利益。

(二)浮于形式,企業文化建設未能落到實處

公司文化建設表層化,形式有余,執行力度不足。據調查,員工反映他們很多職員對于企業文化體系是不了解的,認為公司對企業文化建設并不重視,絕大多數人并沒有參加過公司組織的企業文化培訓。即企業上下缺乏對企業文化全面認識和重視,沒有將企業文化宣傳貫徹和落地實施作為一個重點去做的工作,企業文化在員工中的影響力不大。企業只是著眼于將企業文化“外化于行”,具體的只是一些華麗并且響亮的宣傳口號標語的堆積,沒有將文化特色“內化于心”,植根于員工思想和行動中。員工缺乏“人”的身份認同感和榮譽感,沒有形成統一的價值體系、相同的使命感以及團體共識,于是缺乏強有力的精神面貌以及統一行動的標準和行為動力。

(三)忽略個體,過度強調企業的公共價值

管理好企業在與管理好人,管好人在于管好人心,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把員工的心留住,讓員工愛崗敬業,對企業忠誠。如果員工能夠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把工作當成自己的家事,自覺自愿地為企業出力,不需要監管和強迫,這才是優秀企業文化的體現。然而以起亞公司為代表的企業文化建設只停留在一些空頭的口號上,實際實施過程中將員工視為“經濟人”,只追求企業的公共產出和整體價值最大化,卻忽略了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無視員工個人的能力培養,更沒有形成良好的推動員工個人技術水平提高的文化氛圍,極大可能使得員工個人因為市場競爭激烈而個人技能不足慘遭淘汰。

二、以人為本的現代企業文化建構路徑

企業文化落地的方法不僅是標語、條幅、活動培訓等老生常談的舉措,應找準企業文化的著陸點——以人為本,本文從價值理念、人才管理、利益機制以及文化氛圍四個角度落實企業文化的建構,呼吁和鼓勵員工和目標受眾踐行和傳播以人為本的現代企業文化,發揮現代企業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力。

(一)在價值理念上,建立情感共同體

情感共同體建基于共同的情感追求和情感偏好,員工和企業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彼此利益不可分割的關系的價值理念,主張一種人與企業利益共生、情感共鳴、價值共識和責任共擔的共同倫理意識和精神。企業需要確立被企業內部成員認可的企業共同的發展理念,樹立企業發展的共同愿景、一致的價值觀,使企業員工圍繞在共同愿景內,凝聚在共同價值觀的體系下共同實現價值,為企業創造效益,達到員工和企業如同魚和水相互依存為主旨的自覺遵循規章制度、自覺投入企業生產生活、自覺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的格局,形成具有整體意識、創新意識、進取開拓意識、奉獻意識為特色的“企業之道”,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市場地位。

(二)在人才管理上,加強對員工的可持續培養

以人為本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對內具有凝聚力,對外具有輻射力,是企業的象征,其實質是提高和培養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人才是企業的核心戰略資源。馬克思認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人類最崇高的價值目標和價值追求。他揭示了促進員工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具有時代精神,是一種新時代社會文明形態?!逼髽I需要建立以不同技術為主題的學習型組織,定期邀請相關專家來企業內開展講座論壇或者技術實戰演練,培養鼓勵員工進行可持續性學習、創新性學習,通過不斷學習積極調動企業職工的創造性、主動性;企業還可以輸送員工進入高?;蛘呦冗M科技培訓班學習,及時了解行業前沿理念和研發動態,以便于激發員工創新思維,提高自身專業技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三)在利益機制上,建立科學的激勵考核機制

企業在制定激勵考核時,首先應該在企業內進行充分宣傳,通過思想的正確引導,為績效考核營造良好的內外環境氛圍;其次建立一個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的激勵機制,這個機制覆蓋了工資、獎金、生活福利及其他待遇等各個環節和方面,真正的體現了所謂的論功行賞和多勞多得,不勞不得的工作獎勵原則,在收入分配上按照職工業績進行分配,以不斷提升員工的工作業績和企業勞動生產率,為企業創造最大利潤;最后實行分層分類的考核辦法,要求員工積極認真做事,以個人自查為主、集中檢查為輔,實行按月考核、當月兌現,以保證考核的時效,從而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

(四)在文化氛圍上,構建和諧民主的企業文化

企業可以在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強化科技文化、建立人文思想作風關懷的文化氛圍中構建有特色的和諧民主文化。

第一,構建善溝通文化,管理者需要勤去基層走動,善于傾聽基層意見,與員工之間相互理解,相互交流,建立情感聯系和思想溝通,滿足員工的心理需求,企業各工位環節內部實施以團隊互助為主導與包區責任制協調發展,形成和諧融洽的工作氛圍。

第二,構建崇創新文化,確立創新目標,堅持創新方向、創新服務、創新機制,努力跟上汽車行業的新形勢,創建適合人才、吸引人才的和諧民主的文化氛圍。

第三,構建尚合作的團隊文化。團隊形成戰斗力,戰斗力依靠凝聚力,培養員工的合作意識,只有眾人一力,才能使得企業的各項工作健康持續發展。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能夠在社會中屹立不倒、長足發展的精神支柱,是把企業員工凝聚在一起的混凝劑。據調查顯示,優秀的企業如華為、萬達、格力等許多在經濟大潮中傲視群雄的優秀企業,在科學的組織管理方法中嵌入了優秀的企業文化,傳遞了先進的文化理念,值得借鑒和推廣。

★基金項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創新基地開放基金項目(kfjj20181003)

參考文獻:

[1] 崔超.馬克思主義組織文化思想與當代高等學校組織文化[J].江蘇高教,2018(7):26-31.

[2] 劉忠靜.論大慶石油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以人為本[D].黑龍江:東北石油大學,2013.

猜你喜歡
企業文化以人為本
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綜合研究
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培訓的關聯性分析及闡述
淺談怎樣做好企業黨建思想文化工作
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提升企業經營管理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精細化淺析
語文教學應“以人為本”
對憲法沿革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