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寧縣均口鎮發展雜交水稻制種產業的成效與經驗

2019-10-08 06:22陳李平
福建稻麥科技 2019年3期
關鍵詞:建寧縣口鎮全鎮

陳李平

(福建省建寧縣均口鎮農技站,福建建寧354505)

均口鎮地處建寧縣南部區域,距離縣城22 km,省道205線和306線穿境而過,福建母親河千里閩江發源于鎮內嚴峰山南麓。目前全鎮轄均口、黃嶺、修竹、垅源、官常、嶺腰、隆下、龍頭、焦坑、洋坑、臺田、半寮、芰坑13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14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約1.8萬人。全鎮耕地面積1 833.5 hm2,鎮域內位于河谷平原地帶的土層深厚、土地肥沃、灌溉條件良好、光照充足、夏秋溫差大,有利于發展水稻、制種、建蓮、食用菌等特色農產品,經過40多年發展,均口鎮的種子、蓮子、煙葉、食用菌等產業初具規模,由于烤煙收獲后搭配一季雜交水稻制種不僅單位耕地面積收益較高,而且制種能做到一次性收割,省工省成本,適宜機械化作業,目前“煙葉—制種”種植模式已成為均口鎮農戶首選產業。

1 發展概況

建寧縣均口鎮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水稻制種生產,雜交水稻種子產業在均口鎮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直至現在煙后制種獨樹一幟的產業化發展過程。尤其是在近20 a間,均口鎮雜交水稻種子產業得到長足發展,歸納起來可以分為4個階段。

1.1 早期試制探索階段

這個時期(1976—1985年)主要以鄉鎮農技站為主體承接縣種子公司計劃性生產指標,在低海拔的黃嶺村、修竹村等地進行小面積試制四優2號,平均產量僅215 kg/hm2。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展了四優30、汕優63等組合種子生產,期間依托縣農業部門組織的現場培訓、冬春季采取縣級集中培訓等形式對鄉鎮農技員和村級制種技術員進行培訓,做到每個建制村配備1~2名專職農技員,負責對該村當年制種組合的父母本生長發育特性觀察記載和田間日常管理工作,關鍵時間節點縣農業局會及時召開田間現場技術觀摩會,每年底開展一次全縣制種技術經驗總結表彰會。

1.2 中期技術示范階段

1986年,均口鎮制種面積發展到62.3 hm2,同年建寧縣被福建省農業廳列為省級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縣。90年代中后期均口鎮煙葉面積位居全縣第一,為調節煙葉與種子爭地的矛盾,在縣鄉(鎮)農業及煙草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在烤煙種植區推廣了煙后制種這一水旱輪作模式,使單位土地復種指數和種植效益大幅提升。1999年均口鎮熟練掌握種子生產技術的農戶就達535戶。在2000年第一部《種子法》出臺前,種子生產實行的是以縣域為單位的行業壟斷,均口鎮不是種子縣種子公司的主要基地,僅在黃嶺、修竹等低海拔平原區有制種,面積徘徊在100 hm2,期間生產的早雜優組合主要有汕優64、汕優77、威優77、汕優82,生產的中稻組合有汕優63、汕優669、Ⅱ優明86、汕優明86、汕優10號等[2]。

1.3 基地穩步提升階段

2000年《種子法》正式頒布實施,種子生產經營從此進入市場化階段:一是多元化的生產經營主體,《種子法》的頒布實施打破了種子生產經營主體區域壟斷和獨家生產經營的格局,農戶種子生產可以主動選擇合作的種業公司以及適宜的制種組合,湖南隆平等省內外7家種業公司先后在均口鎮修竹村等地建立了種子生產基地。二是多樣化的制種組合類型。隨著汕優、威優等系列早秈稻組合因稻米品質差而淡出市場,當年均口鎮就試制了金優402、金優974、新香優288等4個新組合,品種多樣化適合于發展早制、中制、煙后制等各個類型,截止2012年全鎮的制種組合就達16個,尤其是煙后制種優勢在全縣凸顯。三是一體化的市場營銷模式。經多年發展融合,形成了“種業公司+制種經紀人(合作社)+生產農戶”的良好運作模式,實行年初按訂單安排種子生產、年底按合同進行種子收購,種業公司基地技術人員和制種經紀人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技術服務,確保制種基地得到持續健康發展[2]。

1.4 國家級基地建設階段

2013年以來,建寧縣抓住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建設的有利時機,尤其是2017年以來嚴格按照新修訂的《種子法》及其配套管理辦法,做好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網上備案管理,農業部門規范快速便捷的備案辦理程序,得到了廣大種子企業的廣泛認可。新組建的種業公司普遍看好建寧并依法建立制種基地,種子訂單紛至沓來,極大地調動了均口鎮廣大農戶制種的積極性,2019年全鎮制種面積達到883.2 hm2,煙后制種無論是面積、總產都位居全縣第一,成為了全縣最大、最好的煙后制種基地,提供了大量優質稻種(表1)。

表1 均口鎮2013—2018年雜交稻種子生產面積和產量

2 優勢條件

均口鎮位于閩江正源頭,自然氣候和生態立地條件優勢明顯,21世紀初,均口鎮政府組織農業、煙草等部門經多方調查分析,決定大面積發展“烤煙—制種 ”生產模式來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目前是建寧縣最早發展煙葉生產且種植面積最大的鄉鎮,尤其2000年以來隨著金優、中優系列組合引進,“烤煙—制種”水旱輪作模式并在均口鎮得到大力推廣,2010年前后又引進了株兩優、陵兩優系列組合,非常適合煙后生產,實現煙葉和煙后制種生產雙贏的目的。根據鎮統計站、煙草站、農技站等部門的統計,近10 a間,全鎮累計推廣煙后制種面積達7 025 hm2,僅此一項就生產種子22 380萬kg以上,帶動農戶增收26 800萬元以上。

3 存在問題

一是作物爭地矛盾突出,均口村、隆下村等歷來有種植蓮子習慣,修竹村又是全縣打造的生態休閑旅游村,不利于發展種子生產;二是企業進出頻繁,近20 a間先后就有24家辦理了雜交水稻制種生產許可證種業公司(備案企業)在均口鎮區內從事制種,多數種業公司由于年份間面積不穩定、生產組合優勢不強,企業進出基地較為頻繁;三是基地較為分散,從事種子生產的經紀人往往是一個行政村有2~4人,結果造成種子生產組合多而亂,難以形成集中連片;四是倉儲設施滯后,全鎮沒有上規模的種子倉儲和收購加工設施設備;五是機械化水平不高,尤其機育、機插等關鍵環節普及推廣不夠,相比于溪口鎮,機械化水平低。

4 主要做法

4.1 科學編制產業規劃

一是先后編制了《建寧縣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發展規劃(2015—2020年)》《福建省建寧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規劃(2017—2020年)》,明確了加快制種基地發展和種業轉型升級的總體思路、目標任務及建設內容,是全國第一個制定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建設規劃的縣[3];二是由縣政府協調涉農部門、聯合種業龍頭企業、依托均口鎮政府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平臺,組織本鎮及13個建制村的干部進組入戶、深入田間地頭進行宣傳指導,將適宜發展雜交稻制種的村組及其田塊按照空間隔離標準進行最小單元格劃分,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地協調好種子生產布局,確保每個制種組合都能選擇最適宜的區域進行生產[1]。

4.2 抓好制種基地建設

積極爭取農綜、小農水、國土、煙基等項目資金用于制種基地路、溝、渠等基礎設施建設,對于全鎮1 833.5 hm2的耕地來說得到較好改善,截止2019年望天田、山垅田、旱田所占比例縮減至20%以下。

4.3 落實保險惠民政策

認真落實省農業農村廳、財政廳、人保財險公司等3部門聯合出臺的水稻種植(制種)保險惠民政策,遵循“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協同推進”原則,水稻制種實行獨立投保,每667m2保險金額1 200元,保費84元。2016—2018年全縣制種投保面積分別為6 873 hm2、7 153 hm2和6 793 hm2,制種因災理賠面積分別為913.7 hm2、630.6 hm2和1 123.9 hm2,理賠金額分別為1 082.81萬元、774.82萬元和1 234.79萬元,受益農戶分別為5 876戶、5 234戶和6 237戶。2019年繼續加大落實保險惠民政策。制種保險政策的落實,有效化解了水稻制種自然災害風險,保障了種子企業和制種農戶切身利益,促進了種業健康穩定發展。

4.4 強化生產經營監管

一是協助縣農業行政執法部門加強對種業公司制種技術規程執行情況的監管,負責組織均口鎮制種農戶技術培訓和關鍵節點實地技術指導,不斷提高種子質量和產量;二是強化對制種基地監督管理,配合縣農業執法、鎮派出所等部門打擊違法生產行為,督促種業公司年初做到訂單生產、年底能按質按價合同收購種子,及時兌現當年種款,維護廣大制種農戶利益,確?;爻掷m健康發展[1]。

4.5 落實技術保障措施

4.5.1 選擇最佳種植模式 由于均口鎮煙葉種植區域分布于13個建制村,從海拔321 m黃嶺村直至海拔610 m的官常村均有種植煙葉,為提高煙農經濟效益對煙區生產模式因地制宜進行科學探索,形成了統一規劃、連片種植的格局,高丘陵區以“一煙一稻”為主,河谷平原區以“一煙一種”為主的耕作模式。

4.5.2 篩選當地適宜組合 1995—2005年“烤煙—制種”種植模式主要分布于河谷平原區或低丘陵區、每年面積在200 hm2左右,煙后主要制種組合有威優64、汕優64、威優77、汕優77、汕優82、金優402、中優402等。2006—2019年,煙后制種組合以金優463、T優2155、T78優2155、中優838、天優華占、泰豐優656、兩優287以及株兩優系列、陵兩優系列、隆兩優系列、深兩優系列、隆晶優系列等為主,約占全鎮煙區面積的85%以上。

4.5.3 因地制宜安排播期 參考均口鎮近30 a氣象資料,月平均氣溫23℃終止日期,河谷平原區為9月15日、高丘陵區為9月10日,全鎮“烤煙—制種”模式分布區域為海拔320~530 m。做到及時加強與煙草部門溝通,提前做好烤煙采摘結束期的預測,根據不同烤煙種植區的自然氣候特點選擇最適宜的制種組合和最適播種期。一是在修竹村、黃嶺村、均口村等低海拔(320~350 m)的河谷平原區選擇母本播始歷期在70~90 d的組合,如隆兩優、深兩優、隆晶優、泰豐優等系列組合,適宜在6月上旬播種,母本秧齡控制在22~25 d。二是在龍頭村、隆下村、垅源村等低丘陵區(海拔350~400 m)選用母本播始歷期65~80 d的組合,宜在6月中旬播種,母本秧齡控制在25 d以內。三是在臺田村、半寮村、洋坑村、焦坑村、官常村等高丘陵山區(海拔400~530 m)只能選擇母本播始歷期在60~65 d的組合,父、母本做到適期早播早插,母本秧齡控制在20~25 d,確保9月上旬母本能結束授粉。

4.5.4 強化產地疫情防控 均口鎮與明溪縣、寧化縣交界,號稱建寧縣南大門,便捷的交通也給制種基地和制種親本的疫情防控帶來困難,近年來為確保均口鎮雜交水稻制種基地持續健康有序發展,重點做了以下工作:一是通過縣、鎮每年舉辦的12316春季巡回培訓、科技下鄉、進村入戶等形式,宣傳普及植物檢疫法律、法規和水稻檢疫對象——細條病的識別及防控技術,僅2018—2019年均口鎮就舉辦由種業公司生產基地負責人及制種經紀人、種子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制種大戶等種業新型經營主體參加的培訓班7期,分發技術資料1 218份;二是要求所有種業公司、經紀人、合作社負責對自行安排生產組合的父本、母本必須用“強氯精”浸種消毒;三是把好龍頭村、焦坑村等重點制種區域、突出煙后制種關鍵類型,分門別類建立疫情觀測點,對有可能會發生水稻細條病的地點以及遭遇臺風、暴雨侵襲后的田塊及時施用噻菌銅預防;四是抓好稻粒黑粉病防治,近年來制種面積較大的三系(泰豐A、隆晶4302A)、兩系(株1S、湘凌628S、隆科638S)等抽穗揚花時開穎角度大,柱頭外露率高,易感染稻粒黑粉病,影響制種產量和質量,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在母本始花期和盛花期分別用愛苗加滅黑靈等藥劑噴霧[1]。

4.5.5 提升機械化應用水平 依托均口鎮修竹村均伊農機專業合作社等一批集農機展示、銷售、培訓、維修、作業于一體的社會化服務組織,逐步提高機耕、機插、機防、機收、機烘等環節的種子生產全程機械化。發揮利用好全鎮2016—2017年示范推廣的烤煙房468座,有效地解決種子烘干難、晾曬占道問題,既節省了用工成本,又提高了種子質量。

猜你喜歡
建寧縣口鎮全鎮
諸暨市店口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
建寧縣舉辦2021年就業創業政策培訓班
幼小攜手 感悟成長
全國石材行業綠色礦山建設 暨行業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在福建建寧縣召開
人參果 脫貧果
奇幻塔羅島之七
全鎮最小的人
建寧縣全力打響交通建設攻堅戰
建寧 建寧縣創新金融扶貧方式助推貧困戶脫貧
咬定目標抓“創建”全鎮面貌別樣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