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開展高中生物實驗教學

2019-10-16 02:06顧勝香
考試與評價 2019年7期
關鍵詞: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方法

顧勝香

【摘 要】 生物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生物教材中的很多理論、觀點都是通過對實驗產生的現象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出來的。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實驗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本文就如何開展好生物實驗教學,提高實驗教學質量談一談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 高中生物 ?實驗教學 ?方法

高中新課改的重點之一,就是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高中生物教學也從知識的傳授轉向技能能力的培養。具體表現在教材內容中實驗部分的增加,并且實驗形式多樣,實驗要求多樣,實驗內容多樣。要求學生通過實驗去發現、獲取新的知識,并在實驗過程中鍛煉自身的能力。那么,如何開展好生物實驗教學,如何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呢?我的建議是:

一、轉變教學模式,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生物歸屬于自然學科,其中很多知識都具有一定的理論性和抽象性,如果按部就班地授課,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知識點,學生是很難理解的,更不用說運用了。新形勢下,實現理論聯系實際,做到抽象與具體的結合就成為一種較為新鮮的授課思維,是近些年的授課亮點。其實,高中生物實驗中很多理論性、抽象性的知識都來源于生活,是對生活知識的一個提煉和升華。按照這樣的邏輯思維,如果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能巧妙地運用生活知識,把抽象的理論性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實踐性生活常識的話,學生接受起來就會非常輕松,并很快做到學以致用。實踐證明,生活處處是學問,處處都蘊含著知識,生物教師必須精心設計課堂教學,認真備課,整合相關資源,做好教學設計。

二、鍛煉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加深學生創新意識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但前提是要對學生進行知識深化,并加強其應用意識,使其將生物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進而加深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教師可利用新課標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顯微鏡的使用”這一節,開設一堂關于顯微鏡的實驗課,具體步驟為:“取鏡—安放—對光”,指引學生右手握住鏡壁,左手平托鏡座,并使鏡體直立;將顯微鏡安置在臺上正前方,偏左即可;讓鏡筒向前,鏡壁偏后,距桌邊約為7cm處;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讓學生左眼注釋目鏡內,右眼睜開,并用雙手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反光孔射在鏡筒內,學生通過目鏡即可看到白亮的圓形視線。通過此實踐操作,可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并使其在實踐中思考并增進創新意識。

三、生物實驗課上讓學生動起來,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生物實驗教學質量的高低與教師的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有直接的關系,但是有效的課堂教學并不是說教師講授的越多越好,也不是教師手把手地教給每一位學生如何操作生物實驗,讓學生記住實驗操作的流程和結論。有效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應該是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讓學生動起來。實驗教學質量的高低往往要看學生能否進行個體單獨操作,能否掌握實驗操作的步驟,能否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實驗結果。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高中生物教師在實驗教學中要緊扣教材和學情,巧妙地設計符合學生學習規律的教學設計,同時管控好生物課堂,讓學生在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讓學生在生物實驗課堂上動起來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講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動員學生的方法多種多樣,在不同的教學環節,方法也不盡相同,教師必須依據教學內容,整合相關的資源,讓學生參與其中,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探究意識和合作意識。

四、創新實驗材料

同一個實驗,各實驗小組可以準備不同的實驗材料。比如,“葉綠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教材上所選的實驗材料是菠菜,我們可以準備菠菜、甜菜葉、蘿卜葉等。甚至鼓勵學生自己準備一些實驗材料選用。再如,在做“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時,除了教材上提供的用紫色洋蔥的鱗片葉外,可以嘗試用花瓣、白菜葉、紫甘藍葉等??梢?,在選取不同實驗材料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尋找多種實驗材料,得出多種實驗結果和結論。在啟發動員學生選取多種實驗材料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學生在用多種材料反復的實驗中,熟練了實驗操作的基本技能;在面對不同實驗材料出現的實驗結果時,學生學會了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與歸納;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驗到了科學離他們并不遙遠,自己也會做科學。對課本實驗材料的再次探索,可激活學生的求異思維觀,培養創新精神。

五、注重探究方法

實驗探究法的一般模式是:誘導準備——實驗探索——歸納研究——遷移深化。這是學生探究實驗的具體實施過程。在誘導準備階段,課前,教師要做必要的有目的的誘導,使學生對探索目的和途徑有比較明確的認識。如何做誘導準備呢?可根據實驗目的,設計一系列程序性實驗,印成講義,發給學生在實驗課前預習準備。在實驗探索階段,要加強觀測方法的指導,分析實驗原因,培養實驗修養,抓住時機誘導學生思考。這樣,邊實驗,邊思索,邊總結,就會水到渠成,為最后的總結奠定良好的基礎。實驗探究實施過程中教師若能抓住時機,創設質疑的環境,“以其所知,喻其不知”,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實驗中,這個實驗學生選擇了白蘿卜、花生、大豆作為實驗材料,并實驗檢測發現白蘿卜中有還原糖,花生含脂肪,大豆含蛋白質。而課前,我們在實驗桌上還擺了甘蔗汁、面粉、西紅柿、小白菜、甘藍葉、葡萄糖溶液、食用油等材料供學生選擇。由于此實驗操作較簡單、易成功。所以,在實驗中又適時提出一些問題:在實驗中為什么只是選擇白蘿卜、花生、大豆作為實驗材料?能否有替代品?思考并嘗試用其它材料進行實驗,結果又該如何呢?在實驗分析后,又引導學生思考:生物組織中是否只含有一種物質?在這過程中教師盡量只當一個組織者,不以自己的思維左右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暢所欲言,鼓勵學生繼續探究。

總之,生物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對于生物實驗,很多學生是有興趣,是非常積極主動的。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一種動手實驗的快樂。通過實驗教學讓學生獲取對終身發展有用的知識、習得對終身發展有用的技能。

參考文獻

[1] 汪忠.生物課程標準解讀[M],2012,7.

[2] 沈德.淺談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J],2011(09).

猜你喜歡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方法
基于科學探究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探索
網絡與云技術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探討
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初探
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綠色生物實驗
高中生物解題教學中應用化學知識的可行性研究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賺錢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