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2019-10-16 02:06李平
考試與評價 2019年7期
關鍵詞:小學創新數學

李平

【摘 ?要】 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當今數學教學的基本要求之一。我們在日常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要以興趣作為小學數學創新教育的動力,以實踐作為小學數學創新教育的基礎,以探究作為小學數學創新教育的方法,以寬松作為小學數學創新教育的環境,實現學生創新素質的整體提高。

【關鍵詞】 小學 ?數學 ?創新 ?教育

斯托利亞指出:數學教育是數學活動的教育,也就是思維活動的教育。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引導學生主動地、創造性地學習數學,是當前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課題。我們認為,實施創新教育,就是創設自由、和諧、開放、民主的學習氛圍,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為每個學生提供創造發展的機會,讓學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獲取基礎知識和思維方法,使他們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創新能力。下面就數學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談點看法: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開展創新教育的前提

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教師應從數學創新意識的培養上入手,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真正把提高學生的數學創新意識落到實處,激發學生潛能。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將是21世紀最具競爭力,最受歡迎的人才。提高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我們廣大數學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在數學教育中,學生的創新意識主要是指對自然界和社會中的數學現象具有好奇心和探究心,不斷追求新知,獨立思考,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和提出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對某些定理、公式和例題的結論或其本身進行深入、延伸或推廣。創新意識具有求異性、探索性和開創性。這就要求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必須轉變,教學要創新,教學思維要創新,教師能力和教學水平要提高,要求教師基本功扎實,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具有駕御全局,隨機應變的能力;具有開展數學活動的能力,創設“問題情境”的能力。創新意識就是培養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具有發現新規律、新事物、新理論、新學說、新概念、新設計、新方法的強烈愿望和主動探索精神,是一切發明和創造的源泉。

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勤于動手

由于小學數學的課程較為簡單,學生年齡又偏小,如果學習只是腦力勞動的話,學生容易走神,不可能整堂課都集中精神,這就需要將學生帶進課堂創設的環境當中,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學習內容。并且抽象能力在小學生的整體能力上還不是特別突出,更需要在老師的引導下利用各種教學工具,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抽象觀。讓學生經過觀察、測量、拆分、組合,在腦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從基礎開始養成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如果只將教學內容輸入學生的腦子,那么學生就很容易理解了。學生在動手的同時更加能夠感受到數學世界的奇妙,激發學習興趣?!叭切巍痹谛W數學幾何中占據著很大的比重,因為其穩定性,可以應用在生活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到經過對三角形的加工和組合做出的物品,然后每個同學把自己的發現做好記錄,在課堂上進行展示,比一比誰找到的多。在講解三角形的特征時,可以讓學生帶硬紙板、釘子、毛線等工具,在課堂上做出各種不同的三角形。首先將硬紙板固定,并貼上格子紙,在格子的各個頂點上將釘子固定,讓學生用線圍起任意三個釘子,構成三條線段首尾相接的三角形,在通過各種變換以及每個學生做出的不同形狀,讓同學們認識三角形。還可以通過這樣的方法做出等邊、等腰、鈍角、銳角、直角三角形。這樣一來,學生對三角形的理解從感官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在操作的過程中,眼、手、耳、腦并用,對三角形的認識也就更加的深刻細致了。這種注重實際操作的教學方法,不僅適應了新課標的要求,還非常符合小學生好奇、多動的性格特征,豐富他們對知識的了解,對各種知識層面都能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

三、數學教育模式的創新

時代在前進,科技在不斷創新與發展,教學模式也隨之變換創新,但總體來說都離不開主題。原來的教學基本是經過“組織教學——導入新課——講授新課——鞏固練習——布置作業”五個環節。經過不斷的演變,并且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思維過程和接受能力等特點,數學教學模式必須改變原來太刻板的傳授模式。像現在采用的活動教學、探究教學、競賽教學、游戲教學等都是非常好的創新教學。無論是哪種創新教學,總的一個目的就是增強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老師的點撥、指導地位,從而使教學成果邁上一個新臺階。如“新授”改為“探索與討論”,“鞏固”改為“實踐與反思”等都可以成為新的教學環節。再如:用“激疑——猜測——驗證——運用”的模式來激發學習的好奇心,利用所學知識來推測、分析、判斷、解決新的問題。還可通過“學——議——練”的模式,來交流、探討問題,總結規律,訓練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評價中創新

評價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新課改提出,評價的功能不僅僅是甄別與選拔,而是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學生發展的不同需求,以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評價內容也更全面了,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還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態度,尤其是關注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面的進步與變化。評價的方法也多種多樣,不僅有書面作業,還有行為觀察、問題研討、研究性學習、情境測驗、成長記錄等。對于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不再僅僅只看學生成績的高低,重點要看教師的教學過程。比如,看教師的教學設計是否有創新思想,是否能適應時代和學生發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小學生的發展規律,課堂上是否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是否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的優化組合,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得是否扎實靈活等等。

總之,創新不是科學家、藝術家的專利,它是指產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動。小學數學課堂是教師與學生共同交流經驗、交流情感、共同創造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廣大教師必須轉變思想,積極創新教學思想,改革教學方法,以科學、高效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新型的數學課堂上展開想象的翅膀,飛得更高、更遠。

參考文獻

[1] 韋鴻津.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原則與策略[M].大東方,2018(08).

[2] 胡函.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思考[J].新教育時代,2000.

[3] 李景華.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思考[J].教師·中,2018(06).

猜你喜歡
小學創新數學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