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高校排球發展的“海南現象”再審視

2019-10-21 07:08孔雪燕史友寬
體育研究與教育 2019年5期
關鍵詞:排球比賽海南省排球

孔雪燕,史友寬

2007年,筆者曾對河南省第7屆“華光杯”大學生排球錦標賽男子甲組參賽隊員進行了調查。發現一些參賽隊以海南籍學生為主,其中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代表隊的海南籍學生比例高達80%;河南理工大學和安陽工學院代表隊的海南籍學生比例均為75%。進一步調查發現,在各代表隊的上場隊員中,海南籍學生更是占據核心位置。因此,研究認為河南省高校排球運動中存在著典型的“海南現象”。10多年過去,河南省高校排球運動中的“海南現象”是否還存在?有沒有新的變化?對河南省高校排球運動開展以及海南省排球運動發展又有何啟示?筆者欲通過研究加以回答。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河南省高校排球發展的“海南現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查閱河南省第13屆運動會學生組排球比賽暨河南省大學生“華光”體育活動第16屆排球比賽(以下簡稱“第16屆河南省大學生‘華光’排球比賽”)運動員相關信息;通過中國知網查閱2008—2018年間有關海南排球運動及河南省高校排球運動的相關文章;通過國家圖書館、北京體育大學圖書館、海南省體育局,查找有關海南排球運動開展的書籍、報刊和檔案;閱讀學校體育改革和體育文化傳播方面的書籍,力求從中得到啟發和借鑒,為本研究提供理論和方法依據。

1.2.2 訪談法設計第16屆河南省大學生“華光”排球比賽海南籍運動員訪談提綱,就運動員打球經歷、參訓參賽體驗、比賽認知、對“海南現象”的認識等相關問題進行訪談;設計第16屆河南省大學生“華光”排球比賽教練員訪談提綱,就其組隊歷程、訓練體驗、對海南籍隊員的認知、對“海南現象”的認識等問題進行訪談。

1.2.3 實地考察法于2018年7月在第16屆河南省大學生“華光”排球比賽期間,對比賽中海南籍學生的表現以及其他方面進行考察;于2018年8月海南省云木杯九人制排球比賽期間,在澄邁、定安、文昌3個賽點對排球文化氛圍、排球場地設施、排球賽事狀況等進行實地考察,將考察資料與文獻資料、訪談資料進行對照。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河南省高校排球運動“海南現象”的量化描述

第16屆河南省大學生“華光”排球比賽男子甲組(普通大學生組)共有21支隊伍、248名運動員。其中,外省籍運動員80人,占32.3%;海南籍運動員41人,占16.5%;海南籍運動員占外省籍運動員的51.5%。男子乙組(體育專業大學生組)共有7支隊伍、79名運動員。其中,外省籍運動員20人,占25.3%;海南籍運動員19人,占24.1%;海南籍運動員占外省籍運動員的95.0%。女子甲組(普通大學生組)共12支隊伍、124名運動員。其中,外省籍運動員25人,占20.2%;海南籍運動員1人,占0.8%;海南籍運動員占外省籍運動員的4.0%。女子乙組(體育專業大學生組)共6支隊伍,所有隊員均為河南籍。從河南省大學生第十六屆“華光”排球比賽參賽隊員看:(1)“海南現象”依然存在;(2)“海南現象”在男子組和女子組差異較大。

表1 第16屆河南省大學生“華光”排球比賽男子甲組外省籍學生戶籍分布一覽表

表2 第16屆河南省大學生“華光”排球比賽男子甲組海南籍學生運動隊分布情況一覽表

注:海南籍隊員首發數為隨機抽取的某場比賽首發隊員數,包括自由防守隊員,下同。

表3 第16屆河南省大學生“華光”排球比賽男子乙組外省籍學生戶籍分布一覽表

表4 第16屆河南省大學生“華光”排球比賽男子乙組海南籍學生運動隊分布情況一覽表

從表2和表4可以看出,河南省高校排球運動“海南現象”不僅體現在人數上,還體現在海南籍學生在運動隊中的作用上。男子甲組41名海南籍學生中,28人為首發隊員或自由防守隊員,占68.29%;男子乙組19名海南籍學生中,16人為首發隊員或自由防守隊員,占84.21%。而且根據本次比賽男子組各代表隊取得的成績可以看出,擁有海南籍隊員的高校普遍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男子甲組第1名鄭州大學擁有3名海南籍隊員,2人為首發;第2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擁有8名海南籍隊員,5人為首發。男子乙組第1名河南科技學院擁有5名海南籍隊員,3人為首發;第2名許昌學院擁有8名海南籍隊員,7人為首發。所以有人戲稱,第16屆河南省大學生“華光”排球比賽男子組決賽似乎變成了海南隊員間的交流比賽。

表5 第16屆河南省大學生“華光”排球比賽男子甲組比賽名次表(前8名)

表6 第16屆河南省大學生“華光”排球比賽男子乙組比賽名次表(前4名)

2.2 河南省高校排球運動“海南現象”的成因

2.2.1 海南省擁有大量的排球人口與濃厚的排球氛圍海南文昌素有“排球之鄉”的美譽。上個世紀60~70年代曾流傳,“中國排球半廣東,廣東排球半海南,海南排球半文昌”的說法[2]。其實海南省排球運動開展比較好的地區不僅在文昌,海南省北部的澄邁、臨高、???、定安、屯昌、瓊海都有較為扎實的排球運動基礎。此外,南部的三亞等地區近年來排球運動開展得也非?;钴S。2018年,三亞市舉辦了首屆村際排球聯賽。30支鄉村隊伍共360名排球愛好者在為期22天的比賽中進行了400多場比賽;比賽吸引了30萬人次到場觀看;各大網絡平臺關注人數達10萬人次,兩場決賽的網絡直播觀看人數逾10萬人[3]。

海南排球運動氛圍好、人口多,還可以從另外一組數據加以佐證,即河南省高校排球比賽中各省籍學生數和各省招生計劃數的對比。以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為例,2018年,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在海南省招生計劃數為30人,在河北的招生計劃數為220人、安徽143人、山東135人、江西130人、云南125人、貴州120人、新疆95人、廣西67人、天津30人,然而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排球隊的11名隊員中,只有1名新疆人、1名廣西人、1名天津人,其余8名隊員皆為海南人。再如鄭州輕工業學院,2018年在海南省招生計劃數為50人,而在江西、貴州、湖北、廣西、浙江、廣東、福建等地的招生計劃數均高于海南,但是這些省的學生在排球參與數量上遠低于海南省。其他如河南科技大學、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大學、河南工學院、新鄉醫學院等,情況亦然??梢?,河南省各高校在海南省招收的學生人數不是最多的,但是招收的海南籍學生中會打排球的比例總是最高的。

表7 第16屆河南省大學生“華光”排球比賽男子甲乙兩組海南籍學生縣域分布一覽表

(1)村落排球文化。在海南省北部,很多村落把舉行排球賽作為慶?!肮凇钡姆绞?。春節、軍坡節、清明節、端陽節、中秋節、國慶節等都為海南村落排球提供了“借口”。一些村莊遇到喜事(建廟、廟會、多名學生同一年考上大學等)也會通過舉辦排球邀請賽來慶賀。一位海南籍學生說:“打球、看球、評球似乎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大家一邊喝著‘老爸茶’一邊看球,三五個人一起,就好像內陸這邊喝啤酒看世界杯?!痹诤D鲜∫恍┑貐^,每個村都有排球隊,部分村莊甚至有好幾支排球隊[4]?!靶『⒆咏佑|最多的玩具就是排球。大人打球,小孩子就在邊上拿著排球玩?!痹谖牟?、澄邁、定安等地,看到最多的體育場地就是燈光排球場。每逢比賽,球場外的觀眾總是“里三層外三層”,來晚了甚至只能騎到附近的矮墻上或爬到樹上觀看比賽。海南的廟會比賽,曾有這樣一句話:天熱難比排球熱[5]。本次調查,又有人說:排球在海南,相當于足球在巴西。由此可見,村落排球文化是海南排球持續發展的根基。

(2)賽事獎勵習俗。2018年7月22日,??谑忻捞m區演豐鎮美蘭墟燈光球場舉行九人排球四強邀請賽。冠軍獎金13 888元、亞軍10 888元、第三名8 888元、第四名6 888元。2018年7月24日,??谑忻捞m區靈山鎮大林村舉辦九人排球四強邀請賽。冠軍獎金11 888元、亞軍9 888元、第三名7 888元、第四名5 888元。類似這樣設置獎金的業余比賽,在海南省比比皆是。海南省業余比賽設置獎勵的傳統由來已久。據了解,上個世紀70至80年代,海南農村經濟不太好,村與村之間的排球比賽沒有獎金,但是會有物質獎勵,比如每隊牽來一只羊來比賽,誰勝了就連同對方的羊一同牽回去?;蛟S是受高額獎金的吸引,很多從海南走出去的大學生都在“公期”回海南打排球、掙獎金。同時,海南排球憑借這種“召回能力”,增強了海南排球文化的凝聚力,并且這些大學生排球明星對更廣大的中小學生起到了示范作用。在比賽獎勵方面,小孩子有樣學樣?!拔覀儠陔p方自愿的基礎上進行‘下注’,從三五塊錢到買水買飯。這種刺激促使我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比賽中?!焙D先苏f:這些賽事盡管都是業余比賽,但是從獎金設置中可以感受到職業聯賽的味道。所以說,賽事獎勵的習俗吸引了更多的排球愛好者,是海南省排球運動發展的重要潤滑劑。但也有調查顯示,海南頻繁的排球賽事和高額的獎金背后,往往隱藏著賭球的成分[6],需要政府正確引導。

(3)政府大力引導。海南省各級政府很清楚排球運動在海南省社會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并通過政府行為強化海南省獨特的排球運動文化。海南省除了舉辦六人制排球比賽和沙灘排球比賽外,還經常舉辦的是廣受當地群眾歡迎的九人制排球比賽,如“力加杯”海南省排球聯賽(九人制)、“云木杯”海南省九人制排球賽、海南省職工運動會男子九人制排球賽、海南省全民健身運動會農民男子九人排球賽、“廣東海商杯”海南省九人排球精英賽等等。海南人認為,九人制排球比賽比六人制戰術更復雜、觀賞性更強、對球員的要求也更高。很多學生表示,“高手都打九人制”。由于海南省業余排球賽有設置獎金的習俗,海南省各級排球比賽也都會設有獎金來刺激比賽。2018年三亞市村際排球聯賽小組第一名3 000元、第二名2 000元、第三名1 000元,總冠軍2萬元、亞軍1.5萬元、季軍1萬元,最佳教練員3 000元、最佳球員2 000元;“力加杯”海南省排球聯賽冠軍也是2萬元、亞軍1.5萬元、季軍1萬元。此外,海南政府不僅對內搞好比賽,還想方設法引進各級各類大型排球比賽,以擴大排球運動在海南的影響力[7]。政府賽事和民間賽事相互輝映,對于海南省排球運動的普及具有引導作用,是海南排球運動開展的重要支撐。

2.2.2 海南籍學生把排球作為聯絡感情的重要平臺在河南省高校,海南籍學生喜歡結伴活動,打排球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拔覀儗W校有個海南老鄉群,課余時間大家總在群里喊著一起去打球?!焙D霞畬W生通過排球活動找到了歸屬感。一些在海南沒有打過排球的學生,來河南上大學后反而融入到海南籍學生的排球活動中。一名學生說,“我小時候在外地讀書,沒有打過排球。節假日回村里,自己不會玩,只能做觀眾。來到河南以后,反而有了時間和打排球的機會。很開心?!?/p>

2010年前后,鄭州市各高校之間的海南老鄉開始定期約球,類似于海南省內村落之間的排球比賽,大家興致盎然。2015年,幾個負責人商量,應該把這種老鄉排球賽擴大到整個河南省高校。各學校的老鄉會很快達成一致意見。2015年清明節,第1屆河南省高校海南籍學生排球聯誼賽在鄭州大學揭開序幕,有來自河南省的10所高校參賽,隊員全部是海南人。他們給比賽起了一個名字:“藍海杯”。比賽前,大家商議,按照六人制排球規則進行比賽。但是比賽遇到了一些困難,一些初來河南讀書的學生搞不懂比賽規則。遇到這種情況,組織者就讓比賽雙方商量,臨時約定比賽規則。2016年,第2屆“藍海杯”排球聯誼賽在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舉行。組委會根據第一屆比賽時很多學生“搞不懂六人制排球規則”的現狀,約定全部按照海南的打法來,不進行轉位發球,不分前后排。2017年,第3屆賽事在河南科技大學舉行,延用2016年的規則。2018年,第4屆賽事在許昌學院舉行,依然采用“海南規則”?!八{海杯”2015—2018年的4屆比賽,參賽隊一直保持在10支左右。無法擴大規模的原因,一是經費,二是時間。

“藍海杯”排球聯誼賽完全是海南籍學生自己組織起來的,比賽時間往往安排在清明節或勞動節。第1天報到,約定比賽規則;第2天全天比賽;第3天返程。第3屆聯誼賽時,由于下雨,比賽只能在館內2塊場地舉行,隊員們從早上8點一直打到夜里11點。為了維持比賽,他們想了好多辦法,比如拉贊助、找老鄉會資助、隊員自己繳納參賽費等。

河南省高校海南籍學生“藍海杯”排球聯誼賽加深了海南籍學生之間的交往,推動了河南省高校排球運動的發展,同時也是海南排球運動普及性的寫照。

2.3 河南省高校排球運動“海南現象”問題探析

無論從海南籍學生在各高校排球場上的活躍程度來看,還是從海南籍學生自發組織的“藍海杯”排球聯誼賽以及河南省高校排球比賽海南籍隊員的比例來看,“海南現象”都的的確確推動著河南省高校排球運動的發展。但是,在“海南現象”積極作用的背后,也存在一些問題。

2.3.1 海南的“野球”2018年7月25日晚上9點半,??谑协偵絽^紅旗鎮南山球場展開了一場鄉鎮排球對抗賽。賽事規定:(1)本次比賽4打7,如果個別球員在比賽中因各種原因無法進行比賽,將采取減員方式,把比賽進行結束;(2)開球不跳發、不進行交叉發球。2018年8月1日晚上9點半,定安縣仙溝電影院燈光球場有一場仙溝鎮對蓬萊鎮的排球賽,人數約定為7對7,規則同上。2018年8月4日晚上9點半,??谑行阌^石山鎮美安燈光球場,美安業余組合精英隊和興丹組合精英隊有一場比賽,人數約定為6對6。比賽規定:(1)不能跳發;(2)*浩只打后排;(3)*明擔任二傳,并可以攔網。在海南,這種臨時商定人數、打法的排球比賽已經被海南人習以為常。這些比賽和前面所述的九人制排球比賽都屬于業余比賽,但因為設置一定的獎勵,所以同樣嚴肅。也正是由于有獎勵的存在,所以比賽雙方在開賽前要商定人數甚至具體上場人員,以確保實力相當。換人往往是不存在的,如前所述,“如果個別球員在比賽中因各種原因無法進行比賽,將采取減員方式,把比賽進行結束”。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下,開賽前臨時商議上場隊員的情況也時有出現,“討價還價花費時間甚至會超過比賽的時間”。觀眾很有耐心,習以為常。大家清楚,這就是“海南排球文化”。這種文化促使隊員都會非常認真地對待比賽,因此值得投入時間看比賽,甚至值得投入資金。在海南鄉村排球賽場上,沒有裁判的比賽也是常有的事,隊員靠誠信來打球。用一名隊員的話說,“大家都是常出來打球的,人員和打法上都可以討論,但是比賽中的誠信必須是第一位的?!?/p>

海南人習慣把這種海南特有的比賽稱為“野球”,原因是他們的打球方式和他們在電視上看到的打球方式不一樣?;蛟S,他們自稱“野球”的原因還由于赤腳、光背打球的場景比比皆是,穿人字拖、叼著煙卷練習排球的也大有人在。尤為重要的是,海南村落排球文化使得他們很少從規范的排球動作學起。沒有人手把手教他們規范的排球技術,模仿和體驗是絕大部分人掌握排球技術的方法,持球、連擊是海南鄉村排球的通病。當然,他們也有“持球”的概念,但是裁判置若罔聞,對手視而不見。對于持球特別嚴重的隊員,觀眾甚至開玩笑說“他持有村里頒發的持球證”。

顯然,在河南省高校排球賽場上,這樣的“技術特點”會引發一些爭議。無論是裁判員還是教練員,無論是隊友還是對手,都在心里對海南籍學生的傳球放寬了尺度,但即便如此,場上隊長向第一裁判員當場申訴的情形也時有發生。

2.3.2 排球教練對海南籍學生的過分依賴由于海南籍學生在近10多年來在河南省高校排球比賽中的出色表現,教練員在發現隊員、選拔隊員和訓練隊員的過程中都會對海南籍學生特別留心。一位教練說,“我上選項課時,一眼就能看出來誰是海南籍學生。他們的動作特征特別明顯。遇到好隊員,我就鼓勵他們參加校隊訓練?!币恍┙叹氂谩扒蚋泻?、反應快、彈跳驚人”來形容海南籍學生。甚至一些高校的體育專業試圖通過在海南設置招生計劃來提高學校在河南省高校排球比賽男子乙組中的成績。

然而值得關注的是,在河南省高校排球教練員隊伍中彌漫著一種氛圍:沒有海南籍隊員的教練羨慕有海南籍隊員的教練,有海南籍隊員的教練埋怨海南籍隊員的技術一屆不如一屆。某教練甚至對學校減少在海南省的招生計劃而憂心忡忡。另一名教練稱,“最近幾年招的海南籍學生,剛來時排球基礎很差,幾乎不怎么會打,所以隨著老隊員畢業,盡管現在隊里大部分也是海南人,但是在比賽中并沒有優勢”。筆者認為,河南省高校排球教練對海南籍學生已經產生了依賴。這種依賴有其原因,但是也在某種層面上限制了河南省高校排球運動的發展。

2.3.3 海南排球的衰落第16屆河南省大學生“華光”排球比賽賽場上,盡管“海南現象”依然明顯,但是海南籍隊員所占比例相對于10年前已經有所減少。河南省第7屆“華光杯”大學生排球錦標賽男子甲組有10支參賽隊,116名參賽隊員,其中海南籍學生43人,占37.1%[1],遠高于2018年第16屆的16.5%。安陽工學院、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河南科技大學是3所同時參加了2007和2018年比賽的高校,在2007年其海南籍隊員比分別為75.0%、80.0%和58.3%,在2018年降到了16.7%、25.0%和25.0%。

調查發現,直接與排球運動爭奪青少年的不是其他運動項目,而是智能手機。很多隊員提到,“現在會打排球的小孩越來越少,智能手機把他們從球場上吸走了”。2000年,摩托羅拉天拓A6188開啟了智能手機時代的大門,大量人群開始有了“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體驗。假如海南的孩子們6歲開始在“打排球”與“玩手機”之間搖擺,那么1994年出生的孩子可以被稱為智能手機第一代,2012年是第一批智能手機時代的孩子讀大學的時間。以此來看,河南省高校排球比賽海南籍學生占比從2007年的37.1%降至2018年的16.5%不足為奇。

研究發現,海南排球人口減少的另一原因是農村的衰落。如前所述,海南排球的根基是村落排球,而隨著農村人口流失,土地拋荒、鄉村排球氛圍逐漸消散。2016年,《海南日報》發表了一篇題為《海南排球亟須保護》的文章。作者提到:“整個海南的地方排球文化都已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筆者親眼目睹了近20年來文昌排球從曾經的‘村村有球場’一步步走向多數農村見不到球場。定安、萬寧、瓊海、樂東等地的情況莫不如此”[8]。當然,從今天海南省各排球比賽現場的觀眾數量和觀眾熱情來看,海南排球并沒有衰落得岌岌可危。但是城市化的進程不僅是人口和經濟的轉移,還是社會文化的轉移,因此從海南省城鄉人口數量的變化和國家城市化進程的總格局來看,海南排球面臨的形勢的確越來越嚴峻。

表8 2005—2016年海南省城鄉人口變化一覽表(單位:萬人)

注: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官網。

2.4 河南省高校排球運動“海南現象”的啟示

2.4.1 對河南省高校排球運動發展的啟示

(1)關注“海南現象”,提升河南省高校排球文化氛圍?!昂D犀F象”雖助推河南省高校排球運動的開展,卻沒有得到河南省各高校的足夠重視。盡管有3所高校嘗試在體育專業向海南省投放招生計劃,但3所學校每年總共投放16個計劃,且學生的專業存在偶然性,不僅數量有限,而且效果不好,影響力遠遠不夠。筆者建議,在海南省投放招生計劃的高校,可以在政策許可范圍內,增強招生針對性;其次,河南省高校排球協會應牽頭,在場地和資金上扶持現有的“藍海杯”海南籍學生聯誼賽,擴大高校參賽規模;再次,河南省高校排球協會還可以借助“海南現象”,開展其他形式的排球比賽,如海南省籍學生與河南省籍學生聯誼賽,海南省籍學生與其他省籍學生聯誼賽,或者在河南省高校排球比賽期間,組織省際對抗賽,同樣頒獎,發放證書等;最后,在各高校內部借助學校排球協會,發揮海南籍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讓“海南現象”被有條件的省份復制,形成排球運動“廣西現象”“福建現象”等。

(2)規范排球教學,提高海南籍學生排球技戰術素養。如前所述,海南省的排球運動規則簡化,對技術動作的限制寬泛。這樣的排球文化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深入當地民俗,具有天然的親和力。然而海南籍學生到河南讀大學之后,突然發現“我們很奇怪,電視上打排球為什么要不停地轉位,而不是讓發球好的隊員始終發球,讓能‘下球’的隊員始終扣球,讓防守好的隊員始終防守。來河南后發現,這里和電視一樣?!?/p>

面對河南省排球大環境,海南籍學生往往經歷一個迷茫期:“會扣球、能防守,但不會打比賽”“無論出手有多快,傳球總被認為是持球”“光膀子打球成為不文明的表現”等等。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高校體育教師和學校排球協會的及時引導、耐心交流和細心講解,更需要排球任課教師針對海南學生特點,規范他們的排球技術,幫助他們在技術上更上一層樓。事實上,海南籍學生大多表示,盡管比較“麻煩”,但是他們愿意主動學習規范的排球技術動作和六人制排球規則。一名參賽隊員說,“來到河南重新學習了排球,規范的技術動作是對自身技術的一種彌補,通過基礎訓練,自己的技術的確有了提高。并且在熟悉了規則以后,發現轉位、換位并不枯燥。而且正規的打法要求每個運動員都要能攻能守,更需要團隊協作?,F在感覺自己的視野已經不再局限于‘打野球’了!”另一名參賽隊員說,“以前是看比賽,現在終于看懂比賽了”。

2.4.2 對海南省排球運動發展的啟示

(1)未雨綢繆,盡早保護海南省村落排球文化或引導轉型。第一,發展是最好的保護。加大對村落排球文化的關注,通過政策傾斜、資金支持、賽事引領,繼續培育村落排球文化根基;第二,將海南排球運動的根基由村落引導轉型為村落、城鎮、學校三位一體。為此,在城市建設和空間布局上,應該充分考慮排球在人們生活中的位置,科學合理地修建燈光球場;在學校教學和人才配置時,應結合海南特色,加強和規范學校排球教學,并最終以學校為中心,將村落排球、城鎮排球與學校排球融為一體。

(2)加強學校排球教學,將村落排球、城鎮排球與學校排球融為一體。海南省學校排球有較好的發展基礎。1989年—1992年,文昌中學排球隊參加全國中學生“振興中華杯”排球比賽一連獲得三連冠,并成為“振興中華杯”流動杯的永久擁有者[9]。2004年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排球分會舉辦首屆全國中學生排球錦標賽以來,海南球隊一直有不俗的成績:2006年文昌中學獲亞軍,2007年文昌中學和瓊山中學分獲冠亞軍,2008年瓊山中學和文昌中學分獲冠亞軍,2009年文昌中學再獲冠軍,2012年瓊山中學和文昌中學分獲二、三名,2013年澄邁二中獲亞軍,2014年文昌中學獲第四名。尤為值得提及的是,2011年全國青少年排球錦標賽,海南省靠一支“純正的學生軍”[10],和其他十幾支均以省市專業隊后備隊為班底的參賽隊相角逐,并奪得冠軍。此外,海南省北部的一些地區,中小學校的體育場地以排球場最多。這些排球場往往套在籃球場內(且九人制排球場套六人制排球場),但是在實際使用上,排球處在優先的位置?!按蠹叶剂晳T了,只要有人打排球,打籃球的學生就會讓出場地。在村里也一樣?!钡拇_,海南省學校排球有傳統、有基礎。但遺憾的是,從全省范圍來說,海南省學校排球教學不容樂觀??疾彀l現,海南省中小學很少有專門的排球課來講授技術。學生上課時可以打排球,因為他們都“會打”,體育教師只需要把排球發給他們。并且體育教師們已經習慣了他們的“技術風格”和“戰術特點”,所以并不會花費時間規范動作,也極少講“陣容配備”“輪換位置”“競賽規則”等。因此,學生在村里習得的排球技術在學校沒有得到更好的發展。

(3)借助海南排球文化氛圍,嘗試發展女子排球。在海南籍男生活躍在河南省高校排球場時,鮮見海南女生的身影。河南省第7屆“華光杯”大學生排球錦標賽女子甲組有4支球隊46名隊員參賽,沒有海南籍隊員。第16屆河南省大學生“華光”排球比賽女子甲組有共12支球隊124名隊員參賽,有1名海南籍隊員。兩屆比賽女子乙組均沒有海南籍隊員。在訪談時,被訪者多認為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女孩子怕曬。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海南省受東南亞文化的影響深遠,女子地位相對較低。

在對參加第16屆河南省大學生“華光”排球比賽的唯一一名海南籍女生進行了訪談時,她說:“在我們那里女生打排球的很少,我們通常只看不打。也不是不喜歡,而是女生都不打。我來到這里,發現女生打排球的很多。這也是我打得最多的時候,我很喜歡我們這個團隊。打球讓我更開朗,我非常珍惜和隊員一起打球的日子,也很喜歡現在的自己!”可以看出,海南女生不打排球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女生都不打”。因此,筆者認為,只要合理引導,借助海南排球文化氛圍,排球必然也能成為很多海南女子的生活方式。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河南省高校排球運動中的“海南現象”依然存在。相對于10年前,“海南現象”仍舊僅表現在男子組,且優勢已經有所降低。

(2)河南省高校排球運動“海南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海南省有大量的排球人口與濃厚的排球氛圍;二是海南籍學生把排球作為聯絡感情的重要平臺。

(3)村落排球文化是海南排球持續發展的根基。賽事獎勵的習俗是海南省排球運動發展的重要潤滑劑。政府賽事和民間賽事相互輝映,對于海南省排球運動的開展具有引導作用,是海南排球運動開展的重要支撐。

(4)河南省高校排球運動“海南現象”在繁榮的背后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海南的“野球”在河南省賽場上引發了一些爭議;其次,河南省高校排球教練對海南籍學生已經產生了依賴,這種依賴在某種層面上限制了河南省高校排球運動的發展。

3.2 建議

(1)河南省高校應關注“海南現象”。首先在海南省投放招生計劃的高校??梢栽谡咴S可范圍內,增加招生針對性;其次,河南省高校排球協會應牽頭,在場地和資金上扶持現有的“藍海杯”海南籍學生聯誼賽;再次,河南省高校排球協會還可以借助“海南現象”,開展多種形式的排球比賽;最后,各高校內部借助學校排球協會,發揮海南籍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讓“海南現象”被有條件的省份復制。

(2)河南省高校排球教練應針對海南學生特點,及時引導、耐心交流和細心講解,著力規范海南籍學生的排球技術,提高海南籍學生六人制排球素養。

(3)海南省政府一要加大對村落排球文化的關注,通過政策傾斜、資金支持、賽事引領,繼續培育村落排球文化根基;二要統籌規劃,將海南排球運動的根基由村落引導轉型為村落、城鎮、學校三位一體。

(4)海南省中小學應該引進師資、規范教學,增加排球課時數,承擔起將村落排球、城鎮排球與學校排球融為一體的重任。

(5)海南省有條件借助海南排球文化氛圍,嘗試發展女子排球,讓排球也成為海南女子喜聞樂見并積極參與的運動。

猜你喜歡
排球比賽海南省排球
我校獲2022年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022年4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時發表的重要講話”等三則
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教案
海南省北門江中下游流域面積高程積分的應用
氣排球與硬式排球技術教學實驗對比研究
小學排球教學策略芻議
論排球比賽中的節奏控制
排球比賽中技術動作易產生錯誤的原因及分析
試析影響排球比賽水平發揮因素的心理訓練
淺議排球運動員賽前不良情緒的表現形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