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問題導向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實踐

2019-10-21 08:33陳寶華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9年6期
關鍵詞:問題導向語文課堂教學

陳寶華

摘 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高質量的問題是重要保證。在設計問題時要講究策略,創設問題情境,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設計問題鏈,以高質量的問題做導向,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問題導向

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高質量的問題是重要保證。那么,怎樣設計高質量的問題呢?下面筆者就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問題設計的策略。

一、創設問題情境,問題富有趣味性

課堂教學中最好的載體是情境。新課程改革大力提倡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來展開教學。教師要善于借助學生熟悉的情境,讓學生在感受情境的同時提出問題,讓學生在情境中思考、感悟、發現,從而提高對知識點的認識。

(一)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創設情境,設計問題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強調:“應增進課程內容與學生成長的聯系,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學習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自我、規劃人生,實現本課程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方面的價值追求?!彼越處熢趧撛O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把這個問題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創設情境。讓學生走進這個情境,去感受某種氛圍,理解某種意義,揣摩某種情感。

教學杜甫的詩歌《蜀相》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寫景的作用,筆者沒有直接問學生首聯寫“柏樹”有什么作用,而是設計了這樣的問題:你們在清明節去給革命烈士掃墓時,有沒有發現墓地的周圍種了什么樹?這是為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議論紛紛,討論熱烈。趁著學生們的興致,筆者除了給他們介紹柏樹本身耐寒、耐旱、壽命極長等特質外,還聯想到《詩經·召南·甘棠》,給學生講了一個民間傳說:相傳古代有一種惡獸,名叫魍魎,性喜盜食尸體和肝臟,每到夜間,就出來挖掘墳墓取食尸體;此惡獸靈活,行跡神速,神出鬼沒,令人防不勝防,但其性畏虎怕柏,所以古人為避這種惡獸,常在墓地立石虎、植柏樹。這樣,學生很自然就明白了,“柏森森”不僅渲染安謐、肅穆的氣氛,襯托丞相的形象高大,而且彰顯了人們對丞相的敬愛,表達了詩人對丞相的崇敬之情。

通過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創設情境,設計問題,學生理解起來就容易得多,也深刻得多了。

(二)借助多媒體影音和微課來創設情境,設計問題

借助多媒體影音和微課,讓學生邊看視頻邊欣賞音樂,感受其中的美妙情境,使學生覺得歌詞在曲譜上變得生動活躍而美妙無比,瞬間對之產生喜愛之情,能大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并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習的效果也將顯著提高。

教學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時,上課之前,筆者播放了由明代文學家楊慎的《臨江仙》詞改編的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片頭曲,同時投影出楊慎《臨江仙》的歌詞,讓學生一邊看歌詞,一邊欣賞音樂。

學生沉浸在美妙激越又略帶滄桑的旋律中,沉浸在歌曲渲染的濃重氛圍里,有的學生眼里還啜滿淚花。隨著音樂的結束,筆者問:想想《臨江仙》與《念奴嬌·赤壁懷古》所寫的景物、人物及所抒發的情感是否完全相同?為什么?這樣就很自然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學習鑒賞《念奴嬌·赤壁懷古》上來。整節課,學生神游在刀光劍影的赤壁古戰場,欣賞壯美的自然風光,與英雄對話,與作者對話,感受作品給自己帶來的審美愉悅,從中學會體物寫志的技巧,感受作者獨特的思想情感。

創設問題情境,一方面,降低了認識的起點,將較難的知識點通過簡單的問題情境給出,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一種想迫切解決問題的想法,大大地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

二、遵循認知規律,問題富有層次性

課堂提問的類型,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分為很多種,但是就提問對學生思維促進作用方面來說,可以分為六個類型:記憶性提問、理解性提問、應用型提問、分析性提問、評價性提問和創造性提問。根據在回答問題時所涉及的思維的深淺度,以及是否能夠產生新的內容,又可以把這六個類型劃分為低級認知層次的問題和高級認知層次的問題。前三者屬于低級認知層次的問題,后三者則屬于高級認知層次的問題。

根據認知層次,設計一系列的問題,由易到難。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后,立即組織學生解決,然后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下一個問題,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在逐步解決一個個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的興趣會越來越濃厚,學習的效率會越來越高。當然,課堂提問的難易度應當以全班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學生經過思考能夠回答出來為依據,教師創設的問題的難度要略高于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把問題巧設在學生跳一跳能夠摘到果子這個區域,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作為生物的社會》是美國醫學家、生物學家劉易斯·托馬斯寫的,文章比較長,語言文字讀起來不是那么順暢,學生要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有一定的困難。特別是文章第三部分包含最后三個自然段,要把這部分的內容概括起來就更難了。為此,筆者設計了四個問題。問題一:第三部分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什么?問題二:第三部分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理解引用齊曼所寫文段的用意)?問題三:第三部分最后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問題四:作者第一部分講人類社會與生物社會有共同之處,第二部分講動物過著個體和社會兩種生活,這兩部分似乎已經把要說的話說完了,為什么還要說最后一部分呢?

四個問題都是屬于理解性的問題,但是前三個問題屬于低級認知層次,后一個問題屬于高級認知層次。把問題分解以后,學生進行了縝密的思考,三個段落總的意思也就慢慢浮出水面,原來作者是向我們指出人類與生物界的相通之處,人類也要有社會的生活。

人們認識事物總是要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認知規律的。如果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能夠考慮到這點,遵循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那么就會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知識,進而學得全面,學得扎實。

三、設計問題鏈,問題富有系統性

所謂的問題鏈,其實是與核心問題密切相關的,圍繞核心問題設計出的一系列層次分明、具有系統性的一連串問題,是一組有中心、有序列、相對獨立而又相互關聯的問題。設計問題鏈,就是把所有的問題設計成一個整體系統,從不同的認知層次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逐步達成對核心問題的共識。

經典散文《荷塘月色》最難把握的是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淡淡喜悅與淡淡哀愁的情感。為了讓學生理解這種情感,筆者設計了問題鏈。問題一:作者為什么要夜游荷塘?問題二:作者不寧靜的心情是通過寫什么表述出來的?問題三:這荷塘、月色有什么特點?問題四:為什么要抓住這些特點來寫?問題五:作者夜游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問題六:為什么作者的心情會是這樣的呢?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對景物的鑒賞,結合作者身世、寫作背景,最終明白:作者不是一個激進的革命者,只是一個進步的知識分子,當時受到大革命失敗的影響,思想情感產生了一些波動,所以流露的是淡淡的喜悅與哀愁。

教學實踐證明,教學中的問題鏈對學生學法的形成有良好的導向作用,對學生的思維有定向作用。學科知識以問題鏈的形式呈現,能在促進師生的發展上起到橋梁紐帶的作用。只要教師精心設計問題鏈,認真組織實施,就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既能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能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的。

新課改追求高效的課堂。要實現高效課堂,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講究策略,創設問題情境,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設計問題鏈;設計的問題要是高質量的,有高質量的問題做導向,整個課堂的氣氛就能輕松愉快,就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項家慶.高效課堂的理論與實踐[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

[3]王玲.現代教育科技環境下高中語文高效課堂建設研究[J].語數外學習:高中語文教學,2014(06).

[4]王躍.高效課堂的101個細節[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問題導向語文課堂教學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教學策略研究
克拉瑪依區社區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研究
十八大以來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理念、思路與路徑
大學英語教學中PBL教學模式的實施研究
我的語文書
跨越式跳高課堂教學設計
語文知識連連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