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油云鑼山旅游區戶外旅游開發探討

2019-10-21 09:58肖曉劉從煬
度假旅游 2019年4期
關鍵詞:旅游扶貧

肖曉 劉從煬

摘要:云鑼山旅游區不僅是九環線上的重要節點,也是劍門蜀道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所在的江油市敬元鄉為省級貧困鄉,經濟基礎較為薄弱。但當地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山地旅游資源是發展旅游的先天優勢。本文通過對景區旅游資源的分類評價,分析其開發戶外旅游的可行性。進而從旅游發展布局、戶外旅游產品規劃及發展保障等方面對云鑼山旅游區開發戶外旅游提出了構想。云鑼山旅游區的開發,對于江油北部山區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關鍵詞:戶外運動旅游;旅游扶貧;云鑼山旅游區

中圖分類號:F59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672-7517(2019)04-0095-04

引言

戶外旅游是指人們以親身參與某項戶外運動為旅游內容的旅游行為。它強調旅游者親自參與并從中獲得某種自然環境帶來的旅游運動體驗,實際上是旅游+戶外運動產業深度融合產生的旅游新業態[1]。其中主要包含自助游、自駕游等形式參加的野營、徒步、登山、攀巖、漂流、滑雪、騎行等各類主題活動,是一種注重體驗感的旅游與運動的集合。

但戶外旅游在我國還處于小眾的新興的初級階段,參與人數較少,社會認知處于較低水平,在學術界中研究成果很少。本文以江油云鑼山戶外旅游區為例,通過云鑼山戶外旅游的開發分析,以期對我國戶外旅游研究進行探討和補充。

1云鑼山旅游區簡況

江油云鑼山旅游區位于四川省江油市北部雁門山區敬元鄉境內,面積118平方公里。地處四川盆地西北部,位于綿陽北部邊緣,境內云鑼山最高海拔1960米,為江油北部最高峰。云鑼山旅游區作為原生態景區,平均海波800多米,森林覆蓋率達90%,PM2.5平均值低于10,負氧離子達20000/立方厘米,被譽為“天然森林富氧工廠”。旅游區是川東北及秦巴地區進入成都平原的天然廊道,同時也是綿陽市的北部門戶,整體區位優勢明顯。

從四川省旅游發展區位看,旅游區位于成綿樂旅游經濟帶的主軸線上,是九環線上的重要節點。與大九寨國際旅游環線區域世界遺產、藏羌風情、地震遺址、三國文化等主題旅游產品可以形成有機互動;從綿陽市旅游發展區位看,可以依托綿陽市區旅游支撐中心,突出自身文化與生態資源優勢,拓展以山地運動、鄉村旅游為核心的客源市場;從江油旅游發展區位看,規劃區位于以涪江六峽、竇圌山、養馬峽、老君山、云鑼山等為核心的生態旅游度假區所形成的北部生態休閑旅游環線中的重要節點。

然而,江油市北部山區六鎮四鄉是江油市確立的貧困片區。區域內現有貧困村 44 個,貧困戶 2337 戶 5913 人,而云鑼山旅游區所在的敬元鄉又是北部山區的重點貧困鄉,現有貧困戶 535 戶 1314人,為北部山區貧困人口數量最多的鄉鎮。所以,對云鑼山旅游區的開發既能夠順應全域旅游發展大局,實現敬元鄉鄉村振興戰略,也能夠深入對接精準扶貧,最大程度帶動當地老百姓經濟收入提高,實現居民脫貧致富。

2云鑼山旅游區發展戶外旅游可行性分析

2.1旅游資源特色分析

旅游資源是指一切可以利用于發展旅游業的自然資源和古今人文資源的總稱。旅游資源是旅游業發展的前提,是旅游業的基礎[2]。進行旅游資源調查,摸清家底,對確定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疾煨〗M在江油云鑼山地區進行了多次實地踏勘以及后期對旅游資源特色的分析,從科學角度對區域內的旅游資源進行了梳理和分類,得出該區域發展戶外運動旅游的資源十分豐富,尤其以熊家溝、清江河、大池壩為典型(見表1)。

2.2戶外旅游市場興起

根據中投顧問發布《2017-2021年中國戶外旅游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截止到2017年底,我國每年有1.3億人參與徒步旅行、休閑戶外等運動(占總人口的9.5%),有6000萬人參與登山、攀巖、徒步等運動(占總人口的4.38%),但仍與美國50%的戶外運動參與率差距較大[3]。

我國有著令全世界心動的消費人群,截至2017年末,我國大陸總人口為13.9008億人。從城鄉結構看,城鎮常住人口8.1347億人,城鎮化率為58.52%。16~59歲(含不滿60周歲)總人口為9.0199億人,占總人口比重64.9%。這巨大的人口基數預示著戶外運動市場的龐大潛力和戶外產業良好的發展前景。

據統計,全球戶外運動產業的年交易額150多億美元,中國還處于興起階段。四川是戶外運動開展勢頭強勁、漸成規模的地區之一[4]。2017年,四川省累計接待國內游客6.69億人次,同比增長6.2%;國內旅游收入8825.39億元,同比增長16.1%。接待入境游客336.17萬人次,同比增長9.9%;實現旅游外匯收入為14.47億美元,同比增長16.7%。到2025年,四川戶外體育產業總規模目標是1500億,憑借全國人均體育消費指數第二的實力,領跑西部地區,成為中國戶外旅游最具有潛力的區域[5]。

四川省地處中國三大地勢中的一二階梯,地勢落差大,主要由四川盆地、川西高原、橫斷山區、云貴高原以及秦巴山脈組成,自然旅游資源豐富。特殊的地理環境為戶外旅游提供了豐富的旅游資源,例如漂流、登山、露營、徒步、穿越、滑雪、騎行已經逐漸走向大眾。但目前,四川省成熟的戶外旅游區較少,因此,擁有各種優良戶外旅游資源的云鑼山旅游區應該抓住機遇,盡快打造成以戶外旅游為特色的景區,爭當四川戶外旅游發展的排頭兵。

2.3旅游開發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

2017年發布的鄉村旅游數據報告表明,近5年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行業市場規模得到快速發展。2017年全國鄉村旅游接待人數超過25億人次,鄉村旅游消費規模增至1.4萬億元,帶動約900萬戶農民受益[6]。

四川省鄉村旅游發展在全國具有突出地位,2017年四川鄉村旅游收入2283億元,同比增長267.8億元,相當于為四川6646萬農民人均增收貢獻403元[7]?,F在,通過當地特色旅游開發來提高當地經濟水平,已經成為大多數貧困鄉村走出貧困,走向富裕的快速通道。

云鑼山旅游區所在的敬元鄉是省級貧困鄉,在很長一段時間,當地農民大多外出打工,而滯留農村人員依靠農業,自給自足,對外接觸太少,經濟發展嚴重滯后。如何帶動地區經濟,如何使當地百姓脫貧致富是當地政府的一大難題。

云鑼山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優越的戶外旅游資源,具有開發旅游的先天優勢。通過旅游開發,充分發揮當地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依靠豐富的山地旅游資源優勢,實施“特色農業興鄉、旅游發展富民”,闖出一條特色鮮明的山區鄉村振興之路,對實現整個江油北部鄉村旅游扶貧具有重要意義。

3云鑼山戶外旅游開發構想

3.1發展布局

通過構建核心旅游吸引力物,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及優化改革旅游管理體制,將云鑼山旅游區建設成為江油北部旅游環線大格局的重要節點,力爭為中國山地戶外運動生態度假旅游目的地。

在總體布局方面,云鑼山旅游區總體發展規劃為“一心兩核兩環三區”,具體來說:“一心”為游客中心,“兩核”為云鑼仙境和敬元鄉場鎮,“兩環”為山地戶外拓展生態旅游環線和山水新村休閑體驗旅游環線,“三區”為青龍峽漂流體驗拓展區、熊家溝森林徒步穿越區和云鑼山山地田園休閑區。

各區域根據各自的區劃特點開展不同的戶外旅游項目,優勢互補,提高景區的游玩多樣性,實現景區可持續發展。要充分依托云鑼山立體化的山水空間、原生態的自然人文環境,充分發揮其運動、康養、休閑、度假的優勢資源,建設春可賞花、夏可避暑、秋可觀葉、冬可康體的多元化、全天候的四季全時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產品體系,將云鑼山旅游區打造成為集戶外運動、觀光探險、休閑度假為一體的山地度假康養旅游小鎮。

3.2戶外產品體系規劃

依據江油云鑼山旅游區的各大區域特征,由以漂流旅游項目為主向各種戶外旅游項目并重的復合型方向轉變。從而解決云鑼山旅游人群單一、季節性重的問題。結合景區自身發展情況,構建完善戶外旅游系列產品體系,逐步形成“戶外探險”系列產品,“世外桃源”系列產品,“康體養生”系列產品等為一體的山地旅游產品體系(見表2),向廣大游客提供全面化、多樣化、特色化的戶外旅游產品供給。

3.2.1“戶外探險”系列產品

驚險刺激漂流體驗:旅游區內的清江河水質極優,兩岸的峽谷壁立,風景如畫。流經景區的河段既有激流又有淺灘,動靜結合,可打造全國獨一無二的“一河三漂流”品牌。重點打造“激流勇士漂”、“高山峽谷漂”、“休閑竹筏漂”;河道分為“激情競技段”、“夢幻夜景段”、“主題互動段”三段。水流時而湍急,如萬馬奔騰;時而平緩,如嫻靜少女,是老少皆宜的親子玩水項目。

野外生存挑戰體驗:素有小九寨之稱的熊家溝位于清江河上游,它是一個擁有最原始的生態景觀和不忍打擾的寧靜的野外生存挑戰體驗地, 穿越叢林、野外露營、刺激溪溯、夜晚舉行篝火晚會、星空、螢火蟲、歡聲笑語等等,游客能夠在這片與世隔絕的天地中暢享快樂,釋放壓力,放飛自我。

天然洞穴尋寶體驗:燕子洞,常年有近千只巖燕棲居于此,洞內的懸巖峭壁之間有天然燕窩。潮陽洞,喀斯特地貌發育良好,石桌、石凳、石柱、石筍造型各異,并且溶洞可定時潮水,冬天熱氣騰騰,夏天冰涼刺骨,周而復始,讓人嘆為觀止。稍加開發溶洞,并應用VR、AR、MR等最新的聲光電和信息化技術,打造全國著名的洞穴文化品牌。

3.2.2“世外桃源”系列產品

四季花海賞花體驗:江油云鑼山旅游區的大池村,占地面積1200畝,周圍群山環繞,有著“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的氣勢,該地塊目前為以時令有機蔬菜種植基地。未來可適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延伸產業鏈,逐漸將其打造為“山谷花?!?,四季不同花,形成以春季梨花、桃花、油菜花海;夏季薰衣草花海;秋季芙蓉、菊花花海;冬季臘梅、海棠花海為主的賞花好去處。

山谷花海騎行體驗:江油云鑼山旅游區的大池村依靠其自身得天獨厚的地形條件,形成四季不同花的世外桃源,其緊鄰大池瀑布、古銀杏等景點,瀑布浩然,古樹庇佑,汲其靈氣,有羽化而登仙之感。在此區域建立自行車專用綠道,途徑各大景點并在花海中穿梭而行,會成為游客游憩、漫步、騎行、美拍的重要景觀,形成行在花海,住在民宿,成為名副其實的世外桃源。

主題民宿與文化探秘體驗:在被古樹和神話傳說護佑的古村—大池村,有一顆千年古銀杏以及粉墻黛瓦的老屋群,時光仿佛在此凝滯。這是一個親近自然、留住鄉愁、安放靈魂的地方,一個盡情享受精致而有品質生活的地方。在這里依托現有農家民居,通過改建和改造,開發各類主題客棧和民宿,形成特色主題民宿村落。以千年古銀杏樹祈福為文化,融合特色主題民宿鄉愁文化以及江油李白的詩鄉文化,打造千年福地為主題的文化探秘深度體驗產品體系。

3.2.3“康體養生”系列產品

“山地徒步+騎行”:為充分展示云鑼山的奇特地質地貌及優質自然資源優勢,依山而建登山步道,并在視野開闊的地區設置觀景平臺以及服務補給站,使游客體驗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磅礴之感;在海波500-900米的清江河漂流賽道和河道兩岸村莊分別修建棧道和綠道,游客可在棧道上近距離觀看漂流賽道上激情澎湃的漂流活動;在綠道上欣賞古樸的民居,體驗騎行的樂趣,讓云鑼山真正成為一個可觀、可玩、可游集一體的多形式景區。

森林康養SPA:云鑼山景區森林覆蓋率達90%,PM2.5平均值低于10,負氧離子達20000/立方厘米,是天然森林富氧工廠,依靠這一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可發展森林康養SPA。包括森林浴場、森林氧吧、森林療養、森林度假。利用清潔的空氣、宜人的天氣、潔凈的水氣、傳統的地氣,大力發展山地避暑休閑度假游,同時在熊家溝配套自行車道、步行道等以人為本的慢游交通,大力發展戶外徒步、露營、森林體育運動等體驗旅游產品,構建完成特色康體養生產品體系。

水上輕戶外產品:旅游區境內清江河下游,可開展竹筏漂、劃船等戶外項目。乘坐在古樸竹筏上,蕩入清江河山光水色之中,如融入神話般的境界,令人心曠神怡,兩岸的景致慢慢向后移動,有種“人在畫中游”的感覺。在清江上游水庫及云鑼仙境至游客中心河段,是開展垂釣和劃船的最佳選擇。

3.3保障措施

云鑼山景區作為近年來新興的戶外旅游景區,必須要堅持以一系列的發展保障,來確保景區的可持續發展。云鑼山景區旅游發展保障體系規劃包括人才、治安、技術、營銷、安全、急救、政府政策和資金等八個方面(見圖2)。

人才是第一資源,新型高端旅游人才能夠為旅游新業態以及旅游新興企業的發展做出關鍵性的貢獻。在人才方面,云鑼山旅游區要采用積極有效的人才政策,積極引進有經驗的戶外旅游服務和管理人才,建立戶外旅游人才培訓制度,積極推廣函授教學,定期進行戶外技能的檢查、培訓。

在治安方面,云鑼山旅游區治安分為景區內部治安和景區外部治安,景區外的治安要得于江油市公安部門和敬元鄉公安部門協同維護,旅游區內也需要成立景區安保部門,設立在各大景點附近,覆蓋全景區范圍,為景區提供秩序穩定的旅游環境。

近年來,隨著信息交換技術、智能傳感器技術、云計算技術等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智慧景區成為智慧旅游的一個重要組成單元,它的建設好壞直接影響到智慧旅游的基礎建設是否扎實與牢固。在技術方面,云鑼山旅游區應按照智慧旅游景區的標準建設景區內外的基礎設施,并聘請相關的技術人員對設備進行管理和維護。

營銷對于景區推廣非常重要,旅游營銷是旅游企業經營發展的重要職能,在企業旅游市場競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營銷方面,在景區不同運營階段其營銷費用可適當分配。一般來說,在景區成長階段,營銷費用投入相對會大些;景區成熟期,則將景區整體收入按一定比例用于支撐市場營銷拓展。

在安全方面,云鑼山旅游區以戶外旅游為特色,首先就應做好安全誘導提示,提示牌應該分布到景區主要干道上和人群密集處。其次,景區對戶外教練向導等人員要進行崗前安全培訓,戶外活動前對游客進行安全教育。

在急救疏散方面,強制和規范景區內的監控和報警裝置,一旦發生事故,可以及時發出警報并自動通知安監部門。此外,景區建立戶外醫院和專業救援團隊,完善救援系統,戶外工作人員也應掌握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在戶外活動前向游客教授必要的急救措施。

在政府政策方面,作為江油北部山區典型的貧困區,政府加大對云鑼山旅游區的基建投入,進一步完善旅游區內外部交通網絡及水電通訊氣網等基礎設施,扶持旅游區發展壯大;出臺優惠政策,引導當地村民投身云鑼山旅游開發與管理,鼓勵外出打工人員回鄉創業,參與旅游工作,實現旅游脫貧致富。

而資金也是旅游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制定合適又高效的融資方式是一個旅游景區得以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在資金方面,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基礎設施領域,加速推進云鑼山旅游區戶外項目建設;合理安排資金,做好戶外項目資金保障工作,確保項目進度需求;強化資金績效管理,對重點戶外項目開展績效評價,及時跟蹤資金投向及項目進度,切實保障資金使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4結語

大眾旅游時代的到來,使得游客的游玩需求不斷變化,雖然傳統旅游方式仍為主流,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經有小眾群體開始被一些新型旅游方式所吸引[8]。其中戶外旅游以其獨特的體驗感和趣味性正在成為追求原生態,享受大自然旅游人群的首選,在我國逐漸為大眾群體所接受。

云鑼山旅游區正是在國內旅游這一大背景下孕育而生并不斷發展壯大,云鑼山進行戶外旅游景區的打造,不僅僅是將當地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山地旅游資源這一自然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通過戶外旅游開發提高社會經濟水平,深刻對接了精準扶貧,也是對我國戶外旅游發展的又一次經驗總結,并為行業注入新的發展動力,為更多戶外景區的發展提供了借鑒經驗,并為我國戶外旅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郭進輝. 我國戶外運動旅游產業發展評述[J].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8(05):54-57

[2] 郭薇.基于生態倫理的旅游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研究——兼論四川旅游業災后重建問題[D]. 成都理工大學.2009

[3]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2017-2021年中國戶外旅游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R]. 2017

[4]鄢永強. 四川戶外運動旅游的消費需求特征分析[J]. 中外企業家. 2013(06):34-36

[5] 21世紀經濟研究院. 2016年中國體育產業消費趨勢報告[R].2015

[6]中國市場調研在線. 2017年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R]. 2017

[7]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四川省旅游發展委員會2017年部門決算編制說明[EB]. 2018

[8]王平. 我國戶外運動旅游發展現狀及策略研究——基于旅游三要素視角[J].旅游縱覽(下半月). 2014(05):34-36

【通聯編輯:聞翔軍】

猜你喜歡
旅游扶貧
佳木斯市旅游養老村建設可行性分析
佳木斯市旅游養老村建設可行性分析
藏區貧困農牧民參與旅游扶貧的意愿及行為研究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旅游扶貧發展戰略研究
關于加強旅游文化建設助力平山發展的調查與思考
關于文化產業與旅游扶貧相結合發展的研究思考
廣西各地區旅游全要素生產率時間演變分析
國內旅游扶貧研究綜述
旅游目的地社區居民相對剝奪感成因分析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背景下旅游扶貧及其配套機制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