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城市體育旅游資源和產品的理論探討

2019-10-21 05:17張輝
度假旅游 2019年4期
關鍵詞:旅游產品旅游資源

張輝

摘要:隨著我國旅游行業的不斷發展,體育旅游的市場也逐漸開始形成。充分開發利用城市的體育旅游資源,創造高品質的城市體育旅游產品,對我國旅游行業的發展和城市經濟的增長都具有重要意義。該文首先介紹城市體育旅游的概念,然后分別對城市體育旅游的資源和產品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城市體育旅游;旅游資源;旅游產品

中圖分類號:F59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672-7517(2019)04-0342-02

當前我國居民的旅游需求不斷增長,體育旅游作為一種新型旅游形式,已經成為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充分開發利用城市體育旅游資源,創造高品質、獨具特色的城市體育旅游產品,對我國城市體育旅游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介紹城市體育旅游的特點,然后分別對城市體育旅游的資源和產品進行簡要分析。

1 城市體育旅游的特點

城市體育旅游的概念主要基于城市旅游產業的發展,以及體育相關產業的進步。城市體育旅游具有以下幾大特點。

1.1 多樣性和城市主導性

每個城市都有獨特的風俗民情和自然景觀,都具有自身的個性和特點。如今每個城市都具有豐富的體育資源,包括體育賽事、休閑健身、體育公園、體育相關的節日活動等;每個城市受到各自的地理氣候條件、人文傳統、經濟狀況和城市規模的影響,都會偏向于某一種或幾種體育項目和活動。形成少數體育項目占主導,其他體育項目為輔助的格局。例如,我國的青島、大連等城市偏向足球運動,廣州、寧波等城市偏向籃球運動,哈爾濱、長春等城市偏向冰上運動項目。每個城市各有其特點,從而構成了城市體育旅游的多樣性和城市主導性。

1.2 聚集性和相對分散性

城市按人口結構可以分為中心區和郊區兩個部分。中心區聚集了大量政治、經濟和文化資源,是城市旅游的重點地區。體育發展所需的人力資源、物質資源、信息資源等,主要聚集在建成區。因此,大多數體育賽事和體育節日活動都集中在城市中心區,適合開展以體育賽事和節日為中心的旅游項目。而郊區往往人口較稀疏,存在大量空地,建有較多的休閑運動場所,供城市居民閑暇時使用。在郊區,適合開展以游客體驗為中心的體育旅游項目??傮w上看,城市體育旅游具備高度聚集性,以及相對的分散性。

1.3 靈活性和相對穩定性

和傳統旅游中固定的景區、景點等不同,城市體育旅游具備較高的靈活性,例如體育賽事、體育活動等,在每一期舉辦時都會有不同的特點,參賽人員、參賽規則和比賽場地等都容易發生變化,從而不斷制造新的旅游熱點。與此同時,群眾參與度較高的體育節日活動等,卻較少發生變化,每一年的活動時間和內容都大致相同,增強了城市體育旅游的相對穩定性和可預期性。將兩方面的特點進行綜合利用,可以最大化發揮城市體育旅游的經濟效益。

1.4 一定的公益性

城市體育旅游一方面是一種服務產品,另一方面,也呈現出一定的公益性質。例如體育主題公園的有時會向公眾開放或門票減免,許多體育活動場所也一直是公共設施。因此,城市體育旅游可以對城市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一定作用,促進全社會加強對體育運動的重視,起到一定的公益效果。[1]

2 城市體育旅游資源

城市體育旅游資源包括城市范圍內可供開發、利用于旅游行業的各類體育資源,它的性質不同于傳統旅游資源,更多地呈現開放性和時代性等特點。

2.1 城市體育旅游資源的特點

城市體育旅游資源具有區位性、開放性、聚散性等特點。

區位性是由于城市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特性,導致氣候、交通、文化傳統等對城市的體育旅游特色形成了深刻影響。例如北方的哈爾濱、佳木斯等城市氣候寒冷,擅長滑冰、雪橇等冰雪運動項目,內蒙古的海拉爾、錫林浩特等城市,受草原文化傳統的影響,流行騎馬、摔跤等運動項目,地處熱帶的三亞,則流行游泳、帆船等熱帶運動項目。各個城市的體育旅游資源都有其各自特點,形成了鮮明的區位性。

城市生活多彩多姿,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發生變化,因此城市體育旅游具有明顯的開放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推動下,人們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城市體育資源也得到了開發,體育旅游的可選擇范圍不斷拓寬,例如今年來興起的城市綠道,就為許多城市提供了新的體育旅游項目。隨著城市的發展,各項運動人才不斷出現,從而為城市的體育品牌和體育賽事增添了新的力量,使得城市旅游資源呈現出不斷變化發展的態勢。因此,在城市體育旅游資源的利用中,要充分注意把握其開放性。

2.2 城市體育旅游資源的作用

城市體育旅游資源是旅游項目開展的基礎,決定了城市體育旅游的內容和層次,影響著城市體育旅游行業的發展前景和速度,還決定著城市體育旅游的營銷模式。例如,以足球項目為主的青島、大連等城市,其旅游項目要圍繞體育賽事展開,通過讓游客觀看賽事,穿插其他的旅游項目。而以游泳、帆船項目為主的陽江、三亞等地,則主要讓游客親身體驗體育活動,參加當地定期舉辦的體育節日等。在開展城市體育旅游時,要對當地的旅游資源形成深刻認識,進行針對性的資源開發,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項目和旅游產業,優化整體旅游市場,減少惡性競爭和資源浪費。[2]

3 城市體育旅游產品

城市體育旅游產品從廣義上理解,可以包括城市中的各類體育吸引物和體育服務,從狹義上理解,則專指城市中具體的體育吸引物。

3.1 城市體育旅游產品的開發原則

城市體育旅游產品在開發時應遵守以下幾項原則:

第一是成景原則。城市體育旅游產品是由城市地理景觀和體育設施、場地組成的綜合體。體育設施的選址好壞,直接決定了城市體育旅游產品的開發效果。對城市體育旅游產品進行開發,首先要考量其是否具有景觀性,是否能夠對游客產生吸引力,從而刺激人們的旅游和消費。

第二是與城市規劃互相統一的原則。城市體育旅游產品的開發,要符合城市的基本格局定位和城市的整體規劃風格,服從城市的發展需要。在城市規劃的基礎上,對城市體育旅游資源進行整合,已確定旅游產品的開發重點,使城市體育旅游產品與城市整體特色互相支持、互相統一,從而為城市旅游產品提供更好的背景延伸,增強旅游產品的整體效果。

第三是突出核心原則。在開發城市體育旅游產品時,既要做到多層次、多領域、多項目開發,滿足不同游客的不同旅游需求,又要注意結合城市特點發展一到兩個重點旅游產品,形成城市體育旅游的核心特色,首先集中資源辦好核心產品,再利用核心產品培育外圍產品,做到有限資源的充分利用。

第四是效益原則。對城市體育旅游產品進行開發,要注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結合統一。既要注重市場經濟方面的利益,又要保障游客的安全,讓游客能夠放心娛樂,同時也要保證旅游開發不影響當地的生態和社會風貌,實現城市體育旅游產品的可持續開發利用。[3]

3.2 城市體育旅游產品的開發模式

當前,城市體育旅游產品的開發模式主要包括共生模式和提升模式。

共生模式指城市旅游產業已經發展成熟,對游客的吸引力較強,通過城市體育旅游產品進一步豐富城市旅游項目,提高城市旅游發展的水平。例如,青島、廣州等城市開發的體育賽事旅游產品,就屬于共生模式。

提升模式是指城市旅游產業尚未發展成熟、或已經步入衰退階段,通過城市體育旅游產品的開發提升城市旅游產業的規模。例如,天津市原有的近代歷史街區等旅游產品,隨著城市房地產的開發而逐漸衰退。但通過開發足球運動相關的旅游產品,天津的旅游產業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回升。

參考文獻:

[1] 費薇娜.我國城市體育旅游資源與產品的理論和實證探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22):147-148.

[2] 趙承磊. 我國城市體育旅游資源與產品的理論和實證研究[D]. 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12.

[3] 吳永芳,楊鐵黎.城市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初探[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3):83-87.

【通聯編輯:代影】

猜你喜歡
旅游產品旅游資源
營銷視角下的佛教旅游產品開發研究
營銷視角下的佛教旅游產品開發研究
羌族地區紡織品類旅游產品設計思路
九嶷山瑤族文化旅游產品包裝設計創意研究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旅游資源整合探究
關于安徽壽縣旅游投資的SWOT分析
經濟型蘇州古城旅游產品策劃初探
遼寧錦州旅游資源評價及旅游品牌定位
鄭州方特游樂園景區發展現狀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