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戲曲“非遺”項目進校園的途徑與方法

2019-10-21 17:35徐寧寧劉斌
年輕人·上旬刊 2019年7期
關鍵詞:非遺項目

徐寧寧 劉斌

摘要:戲曲藝術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彰顯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具有很強的藝術價值。高校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場所,具有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和義務,要積極引導大學生感知和認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拓展文化視野、提升藝術修養、培養文化自信。地方高校具有支持地域文化傳承和發展的文化基礎,河北戲曲“非遺”項目是河北地方文化的重要組成,如何使其在大學校園內通過有效的途徑與方法傳播,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河北戲曲;“非遺”項目;高校傳播途徑

中圖分類號:J8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3872(2019)13-00187-01

2017年中宣部、教育部、財政部、文化部出臺《關于戲曲進校園的實施意見》,意見指出,戲曲進校園的主要形式包括組織觀看戲曲作品,原則上以組織戲曲藝術表演團體進校園演出和組織學生走進劇場現場觀看為主;開展戲曲教育活動,根據學生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積極探索創新具有時代特征、校園特色和學生特點的吸戲曲教育形式;加強戲曲社團建設,支持學校建立多種類型的戲曲興趣小組、學校戲曲社團、戲曲工作坊和戲曲傳承基地等。這表明國家政策在傳統戲曲的傳承和保護上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支持。近年來,地方和高校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越來越多的戲曲文化涌入高校,戲曲藝術進校園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時也面臨著一些的困境,比如高校對自身的傳承作用重視程度不夠,學生作為受眾群體對地方戲曲“非遺”項目的認識薄弱,專業團體和傳承人與高校的鏈接較少,高校本身戲曲教師資源的短缺等等。需要探究一些切實可行的途徑與方法,使河北地方戲曲“非遺”項目能夠在高校乃至社會有效的傳承和發展。

1高校重視自身對河北戲曲“非遺”項目的傳承作用

地方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陣地,其重要作用就是為地方經濟文化建設服務。河北戲曲與河北高校的文化特征具有天然的親緣性,河北高校對河北戲曲“非遺”項目傳承和保護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高校教師的理論研究能力要優于社會上專業團體以及“非遺”項目的傳承人等,他們可以從文學、音樂、舞蹈、武術等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對地方戲曲展開理論研究,抽象出更具有深度和廣度的理論支撐,從而更好地推動戲曲的傳承和發展。其次,高校作為社會人才培養的搖籃,也是社會文化傳播的動力。高校在人才培養階段,把對河北本地戲曲“非遺”項目的培養擺在重要的位置,則更利于人才輸出時對本地文化的傳播和繼承。因此,河北各高校應更加認識到自身對河北“非遺”項目傳承和保護的作用,并在師資培養、科研力度等方面給予更大的支持。

2針對河北戲曲“非遺”項目建立立體化的課程體系

目前,除了一些設置戲曲相關專業的高校外,其他高校在戲曲方面開設的課程較少。一些高校在通識選修課模塊中開設的《戲曲賞析》等課程,也多是圍繞鑒賞、文學的角度來開展課堂教學的。在課程設置上,高??梢葬槍Σ煌瑢I特點,開設一些戲曲方向的實踐課與技能課,比如:文學專業的學生開設劇本寫作、戲曲評論等課程,音樂學專業可以開設戲曲演唱等課程,美術學、設計學專業可以開設道具設計、臉譜設計、文創產品設計等課程,動畫專業可以開展動漫衍生品創作等課程。高??梢詮牡掠?、美育、知識傳承的角度出發,建立集理論、鑒賞、技能、實踐為一體的課程體系。另外,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大環境,開設一些視頻公開課、慕課、微課等課程,讓學生通過更多渠道全方位的感受河北戲曲“非遺”項目的魅力。

3圍繞河北戲曲“非遺”項目開展豐富的學生活動

(1)遵循“請進來、走出去”的戰略方針,讓更多的學生多渠道的感受和學習河北地方戲曲文化。目前,河北戲曲專業團體以及“非遺”項目傳承人與高校的連接較少。為了解決這一困難,高校需要加大資金和精力的兩重投入,引進地方戲曲專業團體或“非遺”項目傳承人到學校演出經典劇目,并組織熱愛戲曲藝術的學生到戲院觀看專業演出,為河北戲曲“非遺”項目在高校的傳承和發展搭建橋梁。

(2)高校應融合各學科特點,定期組織開展關于河北戲曲的創作、表演、文創作品展示等主題活動。還應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傳播作用,定期舉辦相關內容的講座、培訓、交流等社團活動,并積極策劃“戲曲社團嘉年華”等類似的品牌活動吸引更多的大學生關注到河北戲曲“非遺”項目。另外,各高校在“第二課堂”活動設置中,也可以添加戲曲元素,加深學生對河北戲曲“非遺”項目的認知,以便更好地傳承和保護這些項目。

(3)充分利用學生的假期社會實踐活動,把河北戲曲“非遺”項目作為一個切入點來設置實踐活動內容,選擇到鄉村、社區、中小學、工廠等地進行實踐,不斷拓寬受眾群體。這樣既能夠滿足學生自身實踐的需求,又起到對河北戲曲“非遺”項目的傳承和保護,可謂是一舉兩得。

4結束語

河北戲曲“非遺”項目是河北大地的藝術瑰寶,受一些因素的影響,并未在高校內得到充分的傳承與發展,筆者作為高校教師,深知高校在文化傳播中的重要地位。河北高校要積極探索河北戲曲“非遺”項目進校園的各種途徑和方法,充分發揮高校的傳承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文玉.傳統戲曲走進地方高校的困境與出路[J].四川戲劇,2018(9):12-19.

[2]張莉.高校戲曲藝術教育發展困境與對策[J].大舞臺,2012(6):45.

[3]孫根華,邵敏.簡論大學對戲曲傳承發展的文化支持[J].江淮論壇,2016(4):167-171.

[4]周晏.戲曲藝術在高校人格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戲劇文學,2014(12):95-98.

基金項目:2018年度河北省文化藝術科學規劃項目“河北地方戲曲在本土高校傳承研究”(HB18-YB009)

作者簡介:徐寧寧,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

猜你喜歡
非遺項目
非遺視角下探析豫劇藝術的傳承和發展策略
致力非遺保護,實現文化傳承
工程項目投標策略研究
“非遺”走進高校
官渡古鎮“非遺”聯展
房地產開發項目精細化管理研究
加強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