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肌少癥與衰弱癥:相互關系及預防策略研究進展

2019-10-21 01:12王坤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關鍵詞:骨骼肌肌力蛋白質

王坤

1老年肌少癥與衰弱癥的關系

1.1 具備相似的病理特征

老年肌少癥最主要的特征是骨骼肌系統的退化與流失,而老年衰弱的一個重要表現正是骨骼肌的逐步喪失【1】;肌少癥和衰弱癥均是老年病癥候群的表現,其中老年肌少癥患者若活動力、體重皆下降的話,則很容易引起衰弱【2】。一方面衰弱的產生常導致體內平衡機制的失控,將會引起身體所有相關系統的退化,而因體重流失及內耗疾病引起的肌少癥也包含在其中;另一方面,肌少癥會使肌功能下降、走路速度變緩,致使身體活動力下降、機體熱量消耗減弱等,又將加重機體的衰弱【2】。

1.2 具有共同的發病因子

1.2.1身體活動量的下降

不運動的成年人肌肉流失速度及流失量,遠高于經常保持運動的成年人;而對于同樣是臥床不活動28天的老年人和年輕人來說,前者腿部肌肉質量的流失是后者的3倍【3】。通過研究14名身體健康但身體活動度較低的受測者,發現受測者的股四頭肌流失量高達6.4%【4】?;顒虞^少引起正常行走的能力受損及發生骨折與跌倒風險比例比較多者有更高的趨勢【5】。另一方面,衰弱的基本特點是虛弱和運動下降【6】。隨著肌肉的流失,使得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衰弱,運動能力與肌力下降,同時也造成身體基礎代謝率降低,對外界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減弱等【7】。此外,荷爾蒙、激素和部分疾病等都將引起人體肌肉的流失,而血管硬化則會加速其流失速度。

1.2.2 營養攝入的缺乏

蛋白質是人體肌肉量的主要成分,對肌少癥有直接的影響【8】。一方面,Genaro【9】通過對女性進行實驗評估,發現每千克體重每天蛋白質攝取量大于1.2公克的女性手握力、脂肪量及身體質量均較高。當維生素D攝取不足時,骨骼肌會出現衰退現象。缺乏維生素D的人調節肌細胞增殖與分化的能力較弱【10】。另外,因飲食、營養等攝取不足而引起的非刻意性體重下降與老年人的衰弱現象密切相關【11】。維生素D3與老年衰弱癥相關,若老年人制造維生素D3能力下降,腎臟活化其D3的能力也隨之降低【12】。

1.3對骨骼肌造成一致損傷

老化作用下的肌力和肌肉質量的衰退,與身體骨骼肌功能流失、跌倒的增加以及死亡率增高密切相關【13】。若老年肌少癥患者的下肢肌肉量相對不足的話,會阻礙膝關節正常伸展、有效身體移動及平衡能力減弱等,且易造成跌倒、骨折、骨骼肌無力等危害【5】。肌少癥會引起肌力下降、走路速度變慢等,從而使身體活動力下降、整體熱量消耗降低,進而加重衰弱的嚴重性;若不及時診斷及預防老年衰弱癥,將會增加失能和死亡風險【11】。衰弱常會導致疲憊、肌肉流失、非刻意性體重下降等,而隨著肌肉的流失,使得老年衰弱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減退,運動能力與肌力下降【9】。

2老年肌少癥和衰弱癥的共同預防策略

2.1 運動干預法

規則的運動能夠預防和治療衰弱癥與肌少癥,漸進式的阻力運動訓練是預防和改善肌少癥最有力的運動型能,且抗阻運動能改善因老化引起的肌肉流失、肌肉強度與活動功能【2】。老年人接受阻力訓練時可增加肌肉量1.1kg;而對另外1079位受試者分析發現,老人接受阻力訓練時可增進肌力24-33%,且訓練強度與肌力增長程度呈正相關。運動對衰弱癥候群具有預防及治療的效果【7】。從事規律的運動,能維持老年人骨骼肌力量及功能,而阻抗性運動則能有效改善肌肉流失和促進肌肉蛋白質的合成【11】。老年衰弱患者每周進行3次以上抗阻力訓練,每次45~60min能夠有效改善其運動能力【6】。

2.2 營養攝入法

營養的補充對于改善機體的肌肉量及功能方面起著重要作用【2】,保持蛋白質的充分攝取,是預防肌少癥的重要手段。Isanejad等通過對554名女性的飲食與體能進行評估,發現每千克體重每天蛋白質攝取量大于1.2公克的女性手握力、步行速度、身體質量及單腳站立時間等均較高。維生素D是另一個預防肌少癥的有效方式,在預防老年衰弱癥上,應充分考慮蛋白質與熱量的體內平衡,不僅體現在二者的攝取量上,更要注重蛋白質品質。

【參考文獻】:

【1】奚桓,于普林,劉祥.肌少癥與衰弱綜合征的關系[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5,34(12):1289-1292.

【2】吳雅汝,周怡君,詹鼎正.文獻回顧-肌少癥與衰弱癥[J].內科學志,2014,25(3):131-136.

【3】Yoshino J, Smith G I, Kelly S C, et al. Effect of dietary n-3 PUFA supplementation on the muscle transcriptome in older adults[Z], 2016: e12785.

【4】張珮慈,傅麗蘭.亞洲肌少癥之評估指標比較與盛行率介紹[J].臺灣體育學術研究,2016,6(60):145-160.

【5】林雨薇,錢桂玉,許美智.老年人肌肉減少癥的成因與影響[J].大專體育,2010,10(110):85-91.

【6】Ning Xiaoxuan, Ouyang Min, Leng Sean-x. The pathogenesis,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enile frailty syndrome[J].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 medicine, 2015, 34(12): 1282-1285.

【7】Zhang Qinkai, Guo xuge. Frailty syndrome[J]. Journal of long-term care, 2006, 10(3): 203-206.

【8】Wu Jiajia, Xing X.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sarcopenia[J]. Medical review, 2016, 22(4): 753-756.

【9】Kalyani R R, Metter E J, Egan J, et al. Hyperglycemia predicts persistently lower muscle strength with aging[J]. Diabetes Care, 2015, 38(1): 82-90.

【10】Yoshino J, Smith G I, Kelly S C, et al. Effect of dietary n-3 PUFA supplementation on the muscle transcript to me in older adults[Z], 2016: e12785.

【11】陳惠君,黃素華,鄭金寶,等.老年衰弱癥的營養處置[J].臺灣醫學,2015,19(5):534-541.

【12】Smith A: Sarcopenia,? malnutrition and nutrient density in older people. Post Reprod Healty, 2014, 20:19-21.

【13】李雅萍,蔡兆勛,陳慶余.肌少癥簡介[J].長期照護雜志,2016,20(2):105-114.

猜你喜歡
骨骼肌肌力蛋白質
產后盆底康復護理干預對盆底肌肌力的影響
老年人不可缺少肌力訓練
優質蛋白質與免疫力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際在于晨
女性練肌力,護心、遠離糖尿病
營養不良患者人體成分及能量代謝特點分析
安石榴苷減輕大強度訓練造成的骨骼肌損傷:抑制氧化損傷和線粒體動態重構的關鍵效應 
魚中蛋白質測定方法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