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黃道周的《孝經》學思想

2019-10-21 17:25許棄
河北大學學報·社科版 2019年2期
關鍵詞:孝經朱熹

許棄

摘要:明末大儒黃道周通過對宋明時期具有支配地位的朱熹《孝經》學的反駁與厘正,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孝經》學。他認為《孝經》是“六經之本”“治化之綱領”;肯定了《孝經》文本的權威性、完整性,認為《孝經》皆“夫子本語”,不分經傳,努力恢復《孝經》原貌;從新的角度闡釋“嚴父配天”,突出孝道的普世性、超越性。黃道周的《孝經》學被后人極為推崇,儼然成為明代《孝經》學的一個高峰。

關鍵詞:黃道周;朱熹;《孝經》;《孝經刊誤》

中圖分類號:B2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l005-6378(2019)02-00-13-07

DOI:10.396 9,/j.issn.1005-6378.2019.02.007

在漢唐儒學家經體系中,《孝經》具有核心地位。朱熹在構建以“四書”為根基的理學體系過程中,對《孝經》的權威性進行質疑,并對其文字進行刪改,從而顛覆了《孝經》的傳統地位。朱熹的《孝經》論著主要有《孝經刊誤》和《朱子語類》中《孝經》一卷,其《孝經》學對后世《孝經》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開啟了宋明時期以疑經、改經為特征的《孝經》學范式,《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五六百年門戶相持,則自朱子用此本(案指古文本)作《刊誤》始”[1]。

明末大儒黃道周在新的時代語境下,努力破除朱熹《孝經》學的影響,通過回答朱熹對《孝經》的質疑,重新確立《孝經》在儒家經典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并努力恢復《孝經》文本原貌,為孝治天下提供權威性理論根據。在對朱熹《孝經》學批評和廓清的基礎上,黃道周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孝經》學思想。他的思想體現出晚明《孝經》學乃至晚明儒學發展的動向。

一、重建《孝經》在儒家經典體系中的核心地位

如何認定《孝經》與孔子、與六經的關系,如何理解《孝經》的思想宗旨與價值取向,是確立《孝經》在儒家經典系統中核心地位的基礎。對此,黃道周與朱熹有著截然不同的認知。

(一)《孝經>乃“六經之本”

在漢唐儒家經學體系中,《孝經》是具有核心地位的。鄭玄《六藝論》云:“孑L子以六藝題目不同,指意殊別,恐道離散,后世莫知根源,故作《孝經》以總會之?!盵2]孝經正義,6鄭玄認為,六經內容雖各有不同,但皆以《孝經》為根源。至宋代,在朱熹集大成的理學體系中,《孝經》這一“總會六藝之道”的地位遭到了質疑和顛覆。

首先,朱熹認為《孝經》“非圣人之言”[3]2828,“不知何世何人為之也”[4]3212。朱熹受衡山胡侍郎、玉山汪端明、沙隨程可久等人的影響,懷疑《孝經》非圣人之言,乃是后人偽作。他自己亦作了考辨,認為傳文不僅多有傅會,且經文也有離析、增加之失。他人觀點和自己的考證相結合,朱熹得出了《孝經》記載的不是孔子之言的結論。其次,朱熹稱《孝經》是“湊合之書”[3]2829,“只是前面一段是當時曾子聞于孔子者,后面皆是后人綴緝而成”[3]2827。在他看來,《孝經》只有前面六七章是孔曾授受的傳道之語,此外都是后人拼湊之語,否定了《孝經》內容的可靠性。再次,朱熹認為《孝經》地位不如《禮記》。在與門人的問答中,他認為《禮記》比《孝經》更為可信、精粹,以《禮記》來化解《孝經》的權威①。

朱熹否定《孝經》內容的可靠性和權威性,無疑從根本上瓦解了《孝經》在儒學經典中的地位。對于朱熹的看法,黃道周一一做了針對性反駁。

第一,《孝經》記載的是圣人之言。他稱“《孝經》皆記夫子之言”[5]1409??鬃右娛朗禄靵y,“使曾參振其鳴鐸,辨其條貫,明敬愛之胥慶,悼毀傷之同患,防兵刑之弊終,痛唯阿之底亂”[5]1256。他指出《孝經》記錄的是孔曾相授之語,是孔子為如何治理天下而發論。

第二,《孝經》不是湊合之書,而是儒家原典,且是儒家原典之根本。他稱:“六經之本皆出《孝經》”[6]孝經集傳原序,且《孝經》“埏埴五經,綱紀萬象”[6]開宗明義章第一。黃道周指出,《孝經》作為經典有歷史根據,其從漢代開始就具有顯赫的重要地位,列于《春秋》之下、《論語》之上?!皾h儒褒重是經在《春秋》而下、《魯論》而上。東漢迂生至欲鏤以滅羌,誦以郄敵,雖可慨嘆,亦見是經之重也”[7]第二十八本跋。

第三,《孝經》與《春秋》相輔相成。他認為《孝經》《春秋》兩書有相同的淵藪,皆來白天地、父母,“《春秋》之嚴,《孝經》之質,皆遡朔于天地,明本于父母”[6]感應章第十六。此外,他認為《春秋》和《孝經》都是周公之志,《春秋》和《孝經》相輔相成,構成禮法,所以“《孝經》之行事與《春秋》俱始也”[6]天子章第二。正因為《孝經》與《春秋》兩者輔成,所以“仲尼一部《春秋》,弒君亡國三十六,水旱災傷無數,皆于此處(《孝經》)消除得盡”[8]167。

第四,《禮記》是《孝經》的傳注,《孝經》在權威性上遠超《禮記》。他稱,“《禮記》者,《孝經》之傳注也”[6]廣要道章第十二,“小戴四十九篇、大戴三十六篇、儀禮十七篇,皆為《孝經》疏義”[6]孝經集傳原序。不僅如此,在內容的相關性上,《孝經》凝結了“禮”的核心與至要,“蓋當時師偃商參之徒,習觀夫子之行事,誦其遺言,尊聞行知,萃為禮論,而其至要所在,備于《孝經》”[6]孝經集傳原序。在思想內涵與理論境界上,《孝經》的恢弘遠超《禮記》,“夫子說一部《孝經》,無一處著學問,無一處是天資了得,如白不敢惡于人、不敢慢于人,推到郊祀上帝、尊祖配天,中間周孔多少學問,一部《禮記》貫串不盡”[5]1420。

正是出于對《孝經》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認識,黃道周除作《孝經集傳》等學術著作外,還多次撰寫贊頌文來表達對《孝經》的尊崇,如《(孝經)本贊》(又稱《(孝經)贊義》)《(孝經)頌》《圣世頒(孝經)頌》《書(古文孝經)后》《書(孝經別本)后》《書(孝經)頌后》《書圣世頒(孝經)頌后》等。

(二)《孝經》為“治化之綱領”

在漢代儒學體系中,《孝經》的主旨并不局限于家庭層面的血親倫理,而是指向國家層面的政治倫理,這一思想旨趣的經典表述就是“移孝作忠”,“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于君”[2]卷第七,55。因此,《孝經》不僅是治家之書,更是治國之書。但在朱熹那里,《孝經》的政治倫理意蘊及其治國功能被完全遮蔽和消解了,朱熹認為,《孝經》只是事親之書,“本白有親切處”[4]3208,將其定位為家庭倫理規范,其教化對象主要是家庭中的子弟晚輩,這一觀點對其后的《孝經》學影響深遠。

與朱熹的觀點針鋒相對,黃道周認為,《孝經》主旨是孝治,此書是孑L子為后世孝治天下立的大經大法。在黃道周看來,孔子傳《孝經》的直接動機有兩個:第一是教化百姓?!啊缎⒔洝纷圆粴渖硪圆粴煜?,不惡慢一人以至享祀上帝,皆原本敦素,即心為治?!薹蛴迡D所當心白盡者,卻有仰思不合的道理,夫子特地為素王敷治”[5]1411??鬃右娛烙忻擅敛换?,不明白盡心而孝,所以傳《孝經》以教化愚夫愚婦。第二是防墨氏等非圣、非孝之邪說危害治道,“夫子逆知后世之治,禮樂必入于墨氏。墨氏之徒,必有要君、非圣、非孝之說,以燴亂天下,使圣人不得行其禮,人主不得行其刑。刑衰禮息,而愛敬不生。愛敬不生,而無父無君者始得肆志于天下。故夫子特著而豫防之辭,簡而旨危,憂深而慮遠矣”[6]五刑章第十一??梢?,《孝經》具有更重要的政治指向,是教化百姓、抵御邪說、升平天下。所以,黃道周肯定《孝經》是“素王為治”②的法則,“其中享祀、明堂、政刑、禮樂,條理粲然,只是因心因性,無拂于民生,不毀傷天下,仲尼作用全在此經”[5]970。

正是認識到《孝經》的政治本位,所以黃道周尊《孝經》為“治化之綱領”[6]孝經集傳原序,認為“《孝經》之義,不為庶人而發”[6]開宗明義章第一?!缎⒔洝返淖谥际菫椤巴跽摺毖?,是論述王者孝治天下的綱領之書。也正由于《孝經》的政教功能,所以君王率此道而行則天下治平。黃道周亦挖掘出《孝經》中蘊涵的三微義①,認為其是孝治根本原則,后又擴展為“五微義”②或者“五大義”③,其中“本性立教”或者“因性明教”可以說是孝治根本,他認為,本性立教則天下休明,可以復現上古的五帝三王之治。

二、恢復《孝經》文本的權威性、完整性

朱熹之所以否定《孝經》與孔子的關系,貶低它的思想價值,主要源于他對《孝經》文本的完整性、可靠性產生了諸多懷疑。據此,朱熹根據自己的經學取向,作《孝經刊誤》,將《孝經》分成經傳兩部分——《孝經》前六章合并為“經”,余下內容分成十四章,列為“傳”,并將可疑內容刪去223字。通過調整結構,刪削經文,朱熹改動了《孝經》原貌,從根基上動搖了《孝經》的權威性。對此,黃道周明確表示不贊同,稱“朱子誤以圣人之訓,白分經傳”[6]開宗明義章第一。他在改訂《孝經》文本時,反對朱熹強分經傳和刪削文字的做法,尊奉經典,努力恢復文本原貌。

(一)<孝經》皆“夫子本語”,不能分作經傳

黃道周認為朱熹將《孝經》分“經”“傳”之舉不當,提出兩點反對理由。第一,《孝經》是圣人口授之言,不可以強分經傳。黃道周認為,傳是對經文的解釋,必會引用他人之言,而《孝經》的內容皆為孔子之言,自然不能將其分成經與傳兩部分,“凡傳皆以釋經,必有旁引出入之言?!缎⒔洝方栽铀芊蜃颖菊Z,不得自分經傳”[6]開宗明義章第一。他強調“今《孝經》皆記夫子之言,安得自分經傳?”[5]1409第二,《孝經》文意完整,體現出思想的一貫性和邏輯的嚴密性,沒有強行分為經傳的道理。他稱:“凡夫子之行事見于《孝經》,孝始于不敢毀傷,終于揚名后世;始于不敢惡慢一人,終于郊祀配天,禍患不生,災害不作?!灼谎浴恋乱朗且恍⒆?,直到結束,乃指出敬字?!趾斡小缎⒔洝纷苑纸泜髦砗??”[5]1409-141O

(二)反對刪削《孝經》文字,力圖復其原貌

朱熹對《孝經》文本的刪減集中在“子曰”及對《詩》《書》的引文兩個方面,他認為,“‘子曰及引《詩》《書》之文以雜乎其間,使其文意分斷間隔,而讀者不復得見圣言全體大義,為害不細,故今定此六七章者,合為一章,而刪去‘子曰,者二、引《書》者一、引《詩》者四,凡六十一字,以復經文之舊”[5]3206。對朱熹刪削經文之舉,黃道周進行了批駁。

首先,關于“子曰”問題。黃道周主張,經文中的“子曰”如無損文義,則可以保留,他認為,“子曰”點明《孝經》為曾子門人記錄孔曾授受之書,不是孔子自己所作。由于王逸本中羼入的“子曰”扦格文意,所以刪削。他所見到的《孝經》文本中五孝之章雖各有“子曰”,但并不隔礙文意,則可以保留[5]1409。

其次,關于經文引《詩》、引《書》問題。朱熹認為引《詩》《書》造成文意隔斷,遮蔽了圣言大義,故應刪去。黃道周則與朱熹意見向左,他主張,不僅不應刪去經文所引《詩》《書》文句,而且五孝各章都應引《詩》,這樣才能使得文本完整、文義貫通。因此,他主張《庶人章》應引《詩》,這才是《孝經》舊貌。

關于《孝經·庶人章》應該引詩而沒有引詩,黃道周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庶人章》應該引詩,之所以沒有引詩是由于分章錯誤所致。他稱:“此是分章錯了。夫子論五孝皆先引《詩》而后發義……如‘聿修之《詩》不過為天子之孝發端耳。白天子至庶人同此孝德,雖尊養義殊,而‘聿修,則一,安得謂四孝宜引《詩》,而庶人不宜引《詩》?”[5]1407“五孝俱引《詩》者,當以‘聿修厥德,系于天子之前”[5]970。分析來說,黃道周認為,由于前儒分章錯誤,導致《庶人章》無引詩。他對《孝經》重新分章,將“聿修”之《詩》移于天子,“有慶”之《書》移于諸侯,“戰兢”之《詩》移于卿大夫,“夙夜匪懈”歸于士,“無忝所生”歸于庶人,這樣達到五詩配五孝,得以均齊。

為何會出現分章錯誤?黃道周認為,一是由于漢代經師對《孝經》領會不深,造成分章錯誤,“自《孝經》列于學宮,經師進講,止取其崇閎便于誦說者,又拘于字義,晣理未精,遂以《大雅》之詩為德本發詠。又見《呂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以一人為天子,故遂以諸侯之發端,為天子之結義”[5]1408。二是前人不懂得古人先引詩、后發義的文法習慣,造成分章錯誤,“(經師)不知古人雜引詩書多在篇前,如《禮記》中《坊》《表》諸篇似此甚眾。即如《中庸》‘尚炯之詩亦先引詩而后說義,又何疑于‘念祖聿修之為天子起義乎?諸侯雖不得白為一人,而引《詩》者斷章取義,如富貴不離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人民,此即‘一人有慶,兆民賴之之意,又何疑乎?”[5]1408

第二,《庶人章》本應有引詩,否則會造成《孝經》整個結構和義理出現缺陷。他稱:“五孝俱先引《詩》,如首章之意已盡于‘孝有終始一段,至第二節‘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又白更端為五孝張本,所以遂引《大雅》以起天子之孝。如‘王之藎臣,無念爾祖,明明為天子而發,安得首章遂引《詩》白為詠嘆?至于‘庶人獨寥然闊絕,非特意義乖離,亦文勢紕漏矣?!盵5]1407-1408可見,黃道周認為,《開宗明義章》應止于“終于立身”,《大雅》之詩應置于《天子章》之首,這樣排列下來,《庶人章》有引《詩》,才和整體文本結構、內容統一。

第三,《庶人章》古本多有引《詩》,后世本沒有引詩,乃為朱熹刪定之故。黃道周稱:“憶少時誦建本,經文《庶人章》皆有引《豳風》六句。及觀唐石臺本無之,國學本亦有無者,云‘晦翁刊定,?!盵7]第二十八本跋又稱:“自安國定本及間巷傳習,多有引詩及少字者,如《詩》雖諷誦人口,而《雨無正》之篇首有‘雨無正極,傷我稼穡,今詩無有也。朱子蓋依此義以準石臺之篇?!盵9]30-31黃道周認為,古本《孝經》有引詩,而后來石臺本和國學本沒有引《詩》是由于朱熹刊定所致。

除上述所刪文字,黃道周也不認同朱熹對《孝經》其他部分文字的刪削,稱:“晦翁作《孝經》定本,刪去‘圣治章數句,至今為人口實?!盵5]1408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黃道周曾主張重新分章或者補《豳風》于《庶人章》,但后又否定自己的看法。對于通過重新分章達到五孝均有五詩的方式,在《孝經集傳》中認為此“于首章文義未終,于過節發端多礙”[6]開宗明義章第一,指出“必拘五孝以發五詩,則厥失維均,去古愈運矣”[6]開宗明義章第一。同時,他援引文獻說明漢代的《孝經》分章就已經以將“聿修厥德”歸于《開宗明義章》[6]開宗明義章第一。對補《豳風》之舉,他亦有悔意。崇禎十六年臘月,黃道周偶見其所書寫的《孝經別本》時,稱“其七本有補《豳風》,甚無謂”嘲[5]971。且《豳風》亦沒有在《孝經集傳》的《庶人章》中出現。從時間上來看,黃道周在西庫書寫一百二十本《孝經》時為崇禎十四年,其時主張重新分章后五詩發義五孝和補《豳風》,而待《孝經集傳》成已為崇禎十六年,則改變了想法??梢?,隨著時間的流逝,黃道周越發尊經崇圣,主張無需擅改文本內容。

三、詳釋“嚴父配天”,確證孝道的普世性、神圣性

《孝經·圣治章》有“嚴父莫大于配天”說,此說具有將父與天、孝道與天道相溝通的意蘊。朱熹對《孝經》的“嚴父莫大于配天”之說極為懷疑與不滿,他在《孝經刊誤》中指出,“嚴父配天”之說會使人臣萌生“矜將之心”,“反陷于大不孝”[4]3208,“儻如此,則須是如武王周公方能盡孝道,尋常人都無分盡孝道也,豈不啟人僭亂之心?”[3]2827在與門人討論《孝經》時,他反復強調“嚴父配天”之說“害理”,認為“嚴父配天”具有特指性,是專論圣人之孝,而非泛論人之孝,“如‘配天等說,亦不是圣人說孝來歷,豈有人人皆可以配天,豈有必配天斯可以為孝?”[3]2829“若凡言人之孝,而必以此為說,則不可”[3]2829。他認為后人妄說“嚴父配天”,距圣人之意甚遠,“此自是周公創立一個法如此,將文王配明堂,永為定例。以后稷郊推之,白可見。后來妄將‘嚴父之說亂了”[3]2829。

概括來說,朱熹對“嚴父配天”有這樣幾點認識:第一,“嚴父配天”只針對武王、周公而言,并非泛指常人,對于一般人來說“嚴父配天”不是通訓。第二,如果以“嚴父配天”才能稱為孝的話,則容易使常人生僭亂之心,反而導致不孝。第三,孝是人的行為之常,應該是親切、親帖之舉,而“嚴父配天”卻不親切,與凡人之日常相隔。第四,“嚴父配天”遠離了圣人本意,是“作傳者”所為,因而朱熹把此段文字列為《孝經》之傳。

與朱熹相反,黃道周十分推崇“嚴父配天”,他認為,“《孝經》……‘嚴父配天之意獨為淵微,要畎畝之下,不傷一物,不殺一草木禽獸,各有‘嚴父配天意象,許多禮樂皆由中和而出,資孝敬而立”[5]1410。他將“韋布而享祀”[6]孝經集傳原序為《孝經》的五微義之一。通過對“嚴父配天”的詮釋和引申,黃道周闡發了孝道的普世性和神圣性。

(一)“嚴父”與孝道的普世性

1.“父”的位格化。朱熹認為,“嚴父”之“父”特指文王,“‘嚴父,只是周公于文王如此稱才是,成王便是祖?!盵3]2829黃道周則認為,“嚴父”之“父”并非專指周公對文王的稱謂,也不是專指過世的皇考,而是有更廣泛、更抽象的意義。從天人相副層面,他以“日”釋配父,“日,父也”[6]圣德章第九?!疤煺?,君也。日者,父也”[6]三才章第七?!叭照?,父也,君也”[6]三才章第七。黃道周以“日”來比附解釋“父”之涵義,揭示“嚴父”之“父”既不是相對于周公而言的文王,也不是專指有血緣關系上的生父,而是一種普遍存在的位格,因而“天嚴則日父,父嚴則配天,后稷祖也。以天之嚴嚴之,則亦日父,故配天之父,非禰之謂也”[6]三才章第七。天嚴則可以稱為父,父嚴則上配于天。與天相配之父并不特指去世的血親之父。既然“父”并非特指生身之父,而是從天道角度上泛指,那么“嚴父配天”就不是朱熹所稱的僅僅局限于周公、武王,這自然就打破了“嚴父配天”的獨特性,為“嚴父配天”面向常人、成為通訓提供了可能。

2.“嚴父”的道義化。黃道周以“日”釋“嚴父”之“父”之外,又從三個方面對“嚴父”的天道意蘊進行了闡發。第一,“嚴父”源于天地之道,是圣人之道。他稱:“天地之道有二:一日嚴,一日順。為嚴以教順,故天覆于地。為順以事嚴,故地承于天?!盵6]三才章第七“嚴”“順”作為天地之道,父與母各自相配,嚴從父,順從母,由于古人尊父而親母,故說“嚴父配天”,而不提“順母配地”,包括周人祭祀后稷而不祭祀姜嫄,配文王而不配太姒,都是圣人根據天地之道的性質而定,因而“嚴父”是源于天地之道,是圣人之道的表征。他稱:“顯天而藏地,尊父而親母。父以嚴而治陽,母以順而治陰。嚴者職教,順者職治。教有象而治無為,故日嚴父,不日順母;日配天,不日配地,是圣人之道也?!盵6]三才章第七第二,“嚴父”是天地之義,表現為貴陽賤陰、崇陽卑陰。他稱:“嚴父者,天地之義也。崇陽而卑陰,尊天而主日?!盵6]三才章第七他引用董仲舒之語釋“嚴父”的陽尊之意,“‘丈夫雖賤皆為陽,婦人雖貴皆為陰。以此推之,天道皆貴陽而賤陰。是則董生之意,亦專致于嚴父也”[6]=才章第七。貴陽賤陰、崇陽卑陰之義,就是尊父卑母或者尊父親母,這種尊親有別的設定,目的是為了防止亂升、僭越?!案钢右?,可尊,母之子也,可卑。尊卑系于父,不系于母,無別則亂升,亦嚴父之義也”[6]=才章第t。這樣,“嚴父”從根本上杜絕了朱熹所稱的僭亂之心。第三,“嚴父”是《孝經》首要之道?!啊缎⒔洝分烙腥喝諊?,日順,日敬。嚴從父也,順從母也”[6]廉人章第六。在黃道周看來,“嚴父”是孝道的首要原則,以嚴而生敬,以敬而生孝,以孝而生順,因而“嚴父者,事天事君之要義也”[6]圣德章第九。

總之,在黃道周看來,“嚴父”是天地之道、天地之義和孝道的具現,那么,“嚴父”就適于常人,和常人的孝思、孝行相貫通,而不會產生隔閡,不會導致朱熹所說的“不親切”;既然“嚴父”是天地之道、天地之義和孝道的具現,那么“嚴父配天”也不會開啟朱熹所說的“僭亂之心”。

(二)“嚴父配天”與孝道的神圣性、超越性

朱熹認為“‘配天等說,亦不是圣人說孝來歷”[3]2829,后人妄解了“嚴父”之說。他對“嚴父配天”說極不贊同。黃道周則推崇“嚴父配天”說,并從天道、孝教、孝行三方面論證了“嚴父配天”說的合理性,以此確證孝道的神圣性與超越性。

1.“嚴父配天”與天道。在黃道周看來,既然“嚴父”具有神圣的、先天的根據,那么“嚴父配天”自然也是天經地義,具有超越性、神圣性。第一,“嚴父配天”之說通于圣人之道。他稱,“有知嚴父配天之說者,則通于圣人之道矣”[6]圣德章第九。不僅“嚴父配天”與圣人之道相通,且是孝道之至,“夫道至于嚴父而至矣”[6]圣德章第九。第二,“嚴父配天”是古而有之的“報天主日”之說?!疤鞜o質,以星辰為質,昊天五帝則皆其名也。天之有主,配者日月而已。陰陽寒暑云雷風雨皆生于日,日為其功而歸于天。日之歸功于天,猶父之歸功于君,君之歸功于天也。故‘嚴父配天,即報天主日之說也。主天而配祖,主日而配月,此兩者,古人之精義也”[6]圣德章第九。既然嚴父配天是古之精義,則無疑具有合理性、正當性。由于其面對上天神靈,報本反始,因而具有神圣性、超越性的特點。

2.“嚴父配天”與孝教。首先,黃道周認為,“嚴父配天”是圣人之教?!敖讨加趪栏浮盵6]圣德章第九。圣人教天下之人事父以配天,事父以配君,如此而成父子之道、君臣之義。他稱:“以養者,父子之道。日嚴者,君臣之義也?!适ト私倘耸赂敢耘涮?,事父以配君?!盵6]圣德章第九既然是圣人之教,則不會使人亂升僭越,這就否定了朱熹認為嚴父配天會產生“矜將之心”的觀點。其次,“嚴父配天”體現了圣王至要之道。對于天子來說,聚天下之歡心以事親是“嚴父配天”的起點,“聚天下之歡心以致二人之養,是薦上帝、配祖考之所從始”[6]圣治章第八;郊祀褅嘗則是天子之孝的至高點,稱“至孝者,郊祀褅嘗之務”[6]廣至德第十三。其是天子報答父母、感謝上天和祖先所施于的恩德和庇護,是“嚴父配天”之具化??梢?,黃道周認為“嚴父配天”始于圣王事親、敬親,終于報本反始,完整呈現了圣王至要之道,所以稱“萃萬國之歡心,以事其親,又推其從出之祖,以配上帝?!ネ踔烈病盵6]感應章第十六。

3.“嚴父配天”與孝行。黃道周認為,“嚴父配天”雖然立足于尊養,但須以愛敬為本①。只要事親敬,則天下孝子都有“嚴父配天”的意象,所以“嚴父配天”之意并不局限于圣王這個特殊群體,而是一個普世性的概念,可以殊散在不同的社會階層中,體現為不同的孝行方式。

首先,常人敬養父母,不敢毀傷②,即有“嚴父配天”之意。黃道周稱:“若子之有廟祀,小人之有畝澮,大小殊致,有身則一。愛敬忠順與為謹節,何以異乎?謹節則不傷,不傷則不毀,不傷不毀,則言行皆滿于天下。言行皆滿于天下,則皆可配于天地矣?!盵6]庶人章第六“嚴父配天”和常人竭力事親本義一致,“天子聚萬國之歡心以事其親,士大夫聚后世之順名以報二人,明堂享祀與草野灑掃,其義一也”[8]167-168。雖然天子有廟祀、士人得順名、庶人躬耕于畎畝,行孝不同,但其“一言一行,不忘其親,久而后成親,成親而后成天,成天而后成道”[6]開宗明義章第一,此則為配天之意,是“畎畝而享南面,韋布而配上帝”[6]喪親章第十八。因而,對于常人來說,“敬親如天,則亦配天”[6]庶人章第六。常人敬親、尊親,則有配天之象,這就反駁了朱熹認為“嚴父配天”之說只是針對圣人的說法。

其次,天子養生送死和常人養生送死雖有別,但愛敬之心、“配天”之意則無別。天子以盡愛敬哀戚,常人亦效之,雖然形式有別,但愛敬哀戚之情無差,“以愛敬而事生,天下之人皆有以事其生。以哀戚而事死,天下之人皆有以事其死。皆有以事其生,則铏羹、藜臭等于五鼎。皆有以事其死,則孺泣、號眺齊于七廟?!⒆咏杂谐珈肷吓?,富有享保之思,則是皆無有盡也”[6]喪親章第十八。無論是天子還是常人生事愛敬,死事哀戚,各致其心,則通于“嚴父配天”之真質。

再次,不毀傷萬物內含“嚴父配天”之意蘊。黃道周認為,包括人在內的萬物都是天之所生,以性為本,個體修身于內、行孝于外,皆是致孝于親,致孝于天?!拔镎?,天之所生,天之生物,使之一本。身體、發膚、家國、天下,皆物也,其本則皆性也。三德六行修于身,三事六府修于外,不過乎物,不遠乎身,皆親也,則皆天也”[6]開宗明義章第一。由于物、我無別,萬物同原,親、天相等,因而“要畎畝之下,不傷一物,不殺一草木禽獸,各有‘嚴父配天,意象”[5]410。

綜上所述,黃道周推崇“嚴父配天”,批駁了朱熹關于“嚴父配天”非圣人之說、啟人僭亂之心、非“常人通訓”等觀點。在他看來,普通百姓以愛敬之心為基礎的日常孝行,如敬養父母、養生送死、不毀傷萬物,皆有“嚴父配天”之意蘊,皆可上升到天道層面。正是通過對“嚴父配天”的詮釋,黃道周確證了孝道的普適應、神圣性和超越性。

結 語

在《孝經》學史上,朱熹《孝經刊誤》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對宋明時期的《孝經》學產生了巨大影響,“世人第知有朱氏,而不知有孑L子。功令所趨,眾口一辭。士子放論,寧妄斥孔孟之誤,而不敢輕言程朱之非?!缎⒔浛`》既凌《孝經》而上,士林奉為圭臬,亦且遠被遐荒”[10]。當然,從推動學術思想發展角度來看,朱熹的《孝經》學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

從積極方面看,朱熹疑經、改經之舉為后學在研究內容上開發了新領域,編外傳的構想亦啟發了后學研究方法的轉變,使《孝經》研究不再囿于傳統的注釋,極大提高了《孝經》研究的開放性與活躍性。從消極方面看,朱熹的《孝經》學背弁了漢唐經學“實事求是”的嚴謹治學態度,其《孝經刊誤》妄以己意分別經傳,刪削字句,牽強附會,其不能牽合者則斥之為“此不解經而別發一義”[4]3211,對后世《孝經》學的主觀空疏學風產生了直接影響。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朱熹懷疑《孝經》“非圣人之言”,否定它與孔子的關系,并把《孝經》僅僅視為家庭倫理規范,其作用局限于教化家族中的子弟晚輩,這些觀點顛覆了《孝經》在漢唐經學中的權威地位,極大地消解了它的社會功能。

黃道周是朱熹之后的又一位《孝經》學大師,在《孝經刊誤》被“士林奉為圭臬”、影響力儼然超越《孝經》本身的學術思想氛圍中,黃道周對朱熹《孝經》學的質疑與駁正,在經學史上具有重要思想價值與學術合理性。

首先,扭轉宋儒空疏學風,促進清代樸學的興起。黃道周摒弁了宋儒疑經、改經的輕率習尚,尊重原典,以文獻資料為依據,對朱熹強分經傳、刪減文字的不當之處進行詳密的批駁,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漢唐儒家經學重文本、重注疏的學風,這不僅對重建《孝經》的權威經典地位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清代樸學的興起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其次,重建《孝經》的權威地位,恢復其“孝治大法”功能。朱熹從建構“四書”經學體系出發,判斷和取舍《孝經》的性質與內容,把《孝經》看做是主要作用于家庭領域的道德修養之書,其地位居于諸經之末。黃道周則站在“回歸六經”的經學立場上,極力推崇《孝經》,主張“六經之本皆出《孝經》”[6]孝經集傳原序,恢復《孝經》作為“孝治大法”的政治屬性與社會功能。

再次,豐富《孝經》學的思想內涵,提升《孝經》學的哲理高度。黃道周在尊崇《孝經》文本的前提下,和會朱陸、兼采漢宋,他的《孝經》學著作除引用儒家經典如《周易》《尚書》《詩經》《儀禮》《大戴禮記》《小戴禮記》《論語》《孟子》等書外,還雜引漢人之說,如《新書》《韓詩外傳》《春秋繁露》等文獻,對《孝經》學的思想內涵做了多方面的拓展。同時,黃道周出于建構普遍政治秩序的需要,對“嚴父配天”等做深入闡發,揭示孝道的必然性、普遍性與絕對性,對《孝經》展開哲學本體論證,開掘了孝道的哲理深度。

黃道周《孝經》學的學術貢獻得到了后世學者的高度肯定,魏源稱:“惟明漳浦黃子集傳,以大小戴記為《孝經》義疏,精微博大,肅括宏深,實為《孝經》之素臣。為從來注孝經者所未及?!盵11]近代《孝經》學大師曹元弼亦稱:“《孝經》古訓多亡,百家是非雜糅,其能開示蘊奧,提挈綱維,于天道至教、圣人至德洞徹其本原者,莫如漢鄭君,及明黃氏道周、國朝阮氏元?!盵12]馬一浮認為:“自來說《孝經》,未有過于黃氏者也?!盵13]總之,黃道周通過對朱熹《孝經》學的反駁和厘正,推動了《孝經》學的發展,恢復了《孝經》在儒家經典體系中的權威地位,其《孝經》學思想儼然成為明代《孝經》學的一個高峰。

[參考文獻]

[1]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孝經類:卷三十二[Z].北京:中華書局,1965:264.

[2]孝經注疏[M].李隆基,注.邢昺,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3]朱熹,朱子全書·朱子語類[M].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4]朱熹.朱子全書·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M].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5]黃道周,黃道周集[M].北京:中華書局,2017.

[6]黃道周,孝經集傳[M]//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7]錢德培,黃忠端小楷孝經[DB/OIL].http://www.yac8.com/news/13727.html,2018 08 08.

[8]劉正成,中國書法大全·明代編黃道周卷[M].北京:榮寶齋出版社,1994.

[9]王立翔,歷代小楷名作選刊·黃道周孝經[M].上海:上海書面出版社,2011.

[10]陳鐵凡,孝經學源流[M].臺北:圍立編澤館,1986:225.

[11]魏源,魏源全集:第二冊[M].長沙:岳麓書社,2004:519.

[12]曹元弼,孝經鄭氏注箋釋[D].民圍二十四年刊本.1 935.

[13]馬一浮,復性書院講錄[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218.

猜你喜歡
孝經朱熹
朱熹“撤廣告”
春日
朱熹“撤廣告”
“蒙以養正”
《孝經》: 以“孝”為中心的儒家經典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異化”為主,“歸化”為輔
從視域融合視角看《孝經》文化負載詞英譯
理雅各《孝經》翻譯研究
朱熹治足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