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點-軸理論的大運河(江蘇段)沿線區域旅游合作發展研究

2019-10-24 05:13尹立杰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9年17期
關鍵詞:淮揚旅游區大運河

□尹立杰

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大運河作為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里程最長的運河,涉及沿線8個省(直轄市)、25個地級市,縱貫南北,溝通東西,是中國寶貴的文化資源。大運河江蘇段包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揚州、宿遷、淮安和徐州8個城市,囊括河道遺址、名人遺址、古典園林、古村古鎮、工業遺址、主題公園、博物館、紀念館等多元化遺產資源,且數量豐富,具有極高的旅游開發價值。保護大運河江蘇段遺產環境,彰顯大運河江蘇段遺產突出的普遍價值,統籌大運河江蘇段沿線旅游發展,形成聯合開發、聯合促銷、客源互補的區內旅游目的地體系,將有效推動江蘇實現國內領先的旅游強省和國際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的戰略目標[1]?;诖?,本文基于點-軸系統理論分析大運河(江蘇段)沿線城市的旅游合作現狀,探索城市旅游合作的發展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一、點-軸系統理論及其在旅游業中的應用

點-軸系統理論是增長極理論的延伸,是由中國學者陸大道在1984年首次提出[2]。他認為“點”是各級區域中具有帶動作用的中心地,軸是在一定方向上聯結若干不同級別的中心地而形成的相對密集的產業帶[3],地域空間結構的演化是有點到軸、由軸到面的過程。

點-軸系統理論對區域旅游開發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汪德根,陸林等(2005)以呼倫貝爾-阿爾山旅游地系統為例,確定旅游區重點發展點和發展軸,并利用重點發展軸,將以“點”為中心的“面”(即各地旅游地系統)空間網絡化,形成“點”、“軸”、“面”相結合的“板塊旅游”空間結構體系[4]。李紅波,張小林,李悅錚(2011)以遼寧沿海經濟帶為例,確定其重點發展節點和重點發展軸,在此基礎上構建“點-線-面”的區域旅游空間結構體系[5]。程曉麗,祝雅雯(2013)在綜合分析皖南國際旅游文化示范區旅游資源分布、旅游交通空間結構和旅游市場結構特征的基礎上,運用點-軸系統理論分析測算了皖南國際旅游文化示范區重要旅游節點、旅游發展軸線以及旅游區,構建“兩個中心、兩條發展主軸、三大旅游區”的旅游空間結構體系[6]。魯小波,陳曉穎(2018)建議未來東北區域應該采用“核—主軸”、“星—次軸”、“節—網格”、“點—外鏈軸”的多層次區域旅游空間發展戰略布局和五帶、三團的東北區域旅游協同發展體系[7]。

二、大運河(江蘇段)沿線區域旅游結構布局

(一)重要旅游節點界定。結合大運河(江蘇段)沿線城市的旅游收入水平、旅游資源稟賦情況、交通狀況、空間布局確定兩級旅游節點城市。大運河(江蘇段)共包括三段運河,分別為中運河、淮揚運河及江南運河,橫跨江蘇省蘇南、蘇中、蘇北三大地區。江南運河段沿線城市旅游收入、資源稟賦、客運周轉量均明顯高于淮揚運河段和中運河段沿線城市,但由于距離較遠,蘇州、無錫等城市旅游難以輻射到宿遷、淮安、徐州等城市。江南運河段沿線城市中,蘇州旅游收入最高,資源稟賦最高,旅客周轉量最高,是一級旅游節點城市,常州、無錫、鎮江為二級旅游節點城市;淮揚運河段[8]沿線城市中,揚州旅游資源稟賦、運河旅游知名度、旅客周轉量大于淮安,是淮揚運河段重要的旅游節點城市,淮安為二級旅游節點城市;徐州是中運河段重要旅游節點城市,宿遷為二級節點城市。

圖1 大運河(江蘇段)沿線城市旅游收入、旅客周轉量、資源賦存量對比(2017年度)

(二)大運河文化景觀軸。以大運河為軸線,串聯江南運河、淮揚運河、中運河三大旅游區,以蘇州、揚州、徐州為一級旅游節點,充分利用運河資源,凸顯資源特色,打造運河文化,并輻射其他城市。串聯各市運河旅游資源,打造運河文化水上旅游線路和陸上旅游線路,并輻射運河沿線城市旅游發展,最終發展成為大運河文化旅游帶。

(三)點-軸系統結構下形成的三大旅游區。

1.江南運河文化旅游區。以蘇州市為一級節點中心,包括無錫、常州、鎮江城市。以體現蘇式生活為特色,依托江南運河、平江路、山塘街、寶帶橋、虎丘塔、清明橋、紅梅公園等資源,挖掘吳文化、近代工商業文化、名人文化、美食文化、宗教文化等,發展遺產觀光游、都市休閑游、文化體驗游、主題公園游等旅游產品,再現蘇式生活。

2.淮揚運河文化旅游區。以揚州為一級節點中心,包括淮揚市。揚州市依托淮揚運河、劉堡減水閘、盂城驛、邵伯古堤水工設施、邵伯碼頭、瘦西湖、天寧寺行宮、個園、汪魯門住宅、鹽宗廟、盧紹續住宅,融合揚州歷史文化、園林文化、渡口文化、郵驛文化,再現“淮左名都、竹西佳處”和“煙花三月下揚州”的唯美景觀意象?;窗惨劳写a頭古鎮、河下古鎮、漕運博物館、周恩來紀念館、淮安府署、白馬湖、運河文化城等資源,融合漕運文化、鹽商文化、淮揚美食文化、玉文化以及紅色文化,再現繁華“運河之都、漕運之都”的景觀意象。

3.中運河文化旅游區。以徐州為一級旅游節點中心,包括宿遷市。結合運河文化城、洋河酒廠、媽祖文化園,發揮“黃金水道”的功能,融合兩漢文化、徐文化、彭祖文化、酒文化、楚文化、媽祖文化、紅色文化、古鎮文化等,開發旅游產品,將徐州市打造成為把徐州打造成為大運河江蘇段旅游樞紐和重要節點,培育中運河郊野文化景觀帶。

三、結語

本文基于“點—軸”理論,在對大運河(江蘇段)沿線區域旅游資源、旅游發展現狀充分梳理的基礎上,對其空間結構進行優化布局。結合沿線城市的旅游資源賦存量、旅游交通條件、旅游經濟條件,確定蘇州、揚州、徐州為一級旅游節點城市,無錫、鎮江、常州、淮安、宿遷為二級旅游節點城市。應當充分發揮大運河的資源串聯功能,開發水上及陸上旅游線路,打造運河文化景觀帶。依托運河資源,突出區域文化特色,形成三大運河文化旅游區,分別為江南運河文化旅游區、淮揚運河文化旅游區和中運河文化旅游區,以點連線、以線帶面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環境整治、市場秩序、公共服務等,進一步增強發展全域旅游的整體功能,通過旅游業發展帶動經濟社會全面包容發展。

猜你喜歡
淮揚旅游區大運河
淮揚獅子頭
精工細作 淮揚雅味
秀美大運河 千年韻古今
大運河,行走山東
戀他成癮
大運河:最后的絕唱
淺析成吉思汗陵旅游區的公共藝術
“兔”與“免”
淮揚佳肴大燒馬鞍橋
著力推進禪文化旅游區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