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湖南人的精神

2019-10-28 06:47陳先樞
華聲 2019年9期
關鍵詞:湖南人湖湘湖南

陳先樞

什么是湖南人的精神,早在近百年前,陳獨秀先生就給了我們答案。1920年,陳獨秀在《歡迎湖南人的精神》-文中寫道:“湖南人的精神是什么?‘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無論楊度為人如何,卻不能以人廢言。湖南人這種奮斗精神,卻不是楊度說大話,確實可以拿歷史證明的。二百幾十年前的王船山先生,是何等艱苦奮斗的學者!幾十年前的曾國藩、羅澤南等一班人,是何等‘扎硬寨‘打死戰的書生!黃克強歷盡艱難,帶一旅湖南兵,在漢陽抵擋清軍大隊人馬;蔡松坡帶著病親領子彈不足的兩干云南兵,和十萬袁軍打死戰。他們是何等堅忍不拔的軍人!”文章結尾繼續寫道:“不能說王船山、曾國藩、羅澤南、黃克強、蔡松坡,已經是完全死去的人,因為他們橋的生命都還存在。我們歡迎湖南人的精神,是歡迎他們的奮斗精神,歡迎他們奮斗造橋的精神,歡迎他們造的橋,比王船山、曾國藩、羅澤南、黃克強、蔡松坡所造的還要雄大精美得多?!?/p>

湖南人這種“奮斗造橋”的精神具有明顯湖湘地域特色。湘人精神的地域特色無外乎源于兩種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環境,二是社會環境。唐代韓愈在《送廖道士序》中說:“南方之山,巍然高而大者以百數,獨衡為最。最遠而獨為宗,其神必靈。衡之南八九百里,地益高,山益峻,水清而益駛”,“中州清淑之氣于是乎窮。氣之所窮,盛而不過,必蜿扶輿,磅礴而郁積”,“意必有魁奇信材德之民生其間”。劉禹錫在《送周魯儒序》中也說:“瀟湘間無土山,無濁水,民乘是氣,往往清慧而文?!薄扒寤鄱摹奔仁呛嫖幕奶卣?,也是湖南人的性格特征之一。韓、劉所說指的就是自然環境對湘人精神的影響,所謂地靈人杰是也。

至于社會環境對湘人精神產生的影響,可追溯到楚人的性格。楚人似乎有一種勵精圖治、自強不息、剛毅執著的精神。楚被秦滅亡,楚人還發誓“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楚漢之際,屈原、賈誼先后流寓湖湘,使楚人精神更加得到發揚。以“經世致用”和“倫理踐履”為主要特征的湖湘學派產生在南宋以長沙為中心的潭州,它與楚人的精神一脈相通。林語堂先生在《中國人》一書中說:“湖南人則勇武耐勞苦,湘軍固已聞名全國,蓋為古時楚國戰士之后裔,具有較為可喜之特性?!苯篮厦耧L強悍,士人性格堅毅,勇于任事,敢于犧牲,正是遠古楚人文化精神的近代回聲。

在這種自然條件和社會基礎大背景下形成的湘人精神,即“奮斗造橋”的精神,有著共同的精神特質,即心優天下、不怕犧牲的愛國情操,經世致用、實事求是的務實作風,敢為人先、兼收并蓄的創新精神,勇于任事、不屈不撓的斗爭意志。

一、心憂天下、不怕犧牲的愛國情操

古代的湖南被視為蠻夷之地,許多有著憂國憂民胸懷、治國安邦抱負的政治家和學者,在政治上受到誣陷或打擊時,往往被貶謫、流放到湖南。他們在這里所寫的詩文,往往都是抒發自己的政治主張和理想抱負;他們的際遇充滿了濃郁的愛國主義精神和令人激憤的悲壯色彩。

湖南作為屈原、賈誼的“傷心”之地,湘人精神從初始就帶有一種悲壯、憂郁的色彩,也透露出中國最早的知識分子骨子里的參政意識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遠大抱負。屈原在《離騷》寫道:“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他求繩墨與規矩于正道,寧死也不茍合求榮。屈原懷沙自沉百余年后,又一位政治家兼文學家賈誼被貶謫長沙。他上《治安疏》批評政治,寫《過秦論》分析秦之成敗得失,其憂國之心,不在屈原之下。他在長沙寫下了漢賦名篇《吊屈原賦》,以屈原的遭遇自比,抒發胸中的憤懣。

自屈賈之后,憂患意識一直是湖湘歷史文化的主流。東漢末,“天下起兵誅董卓”,是“長沙子弟最先來”(唐呂溫《陽人城》)。東晉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描繪了一個小國寡民的世界,沒有統治,沒有剝削,以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為基礎,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士大夫心中的“烏托邦”。

唐代因參與“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永州司馬的柳宗元,在永州關心民間疾苦,多施善政,并將自己的政治抱負蘊涵在詩文中,以致“衡湘以南為進士者,皆以子厚(柳宗元字子厚)為師”(《柳子厚墓志銘》)。

宋代范仲淹寫的《岳陽樓記》,對湖南人的影響更大。文中提出,有抱負、有理想的“仁人”不應以自己的得失為重,以個人際遇和環境的變化而悲、而樂,而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君子的崇高風范超越個人的狹小精神世界,不論升降進退都不忘天下黎民與社稷?!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成為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行為準則和座右銘。岳陽樓成了先憂后樂的精神象征,激勵了歷代湖湘士子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

南宋的湖湘學派在政治上更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極力主張抗擊金軍,收復中原。胡宏(早期湖湘學派創立者之一)一身正氣,視富貴如浮云,寧可隱居衡山過清貧的生活,也不與主張妥協的秦檜往來,拒不接受秦檜的召用。張栻把抗金復仇作為政治大綱,在他的影響下,不少湖湘學子投筆從戎,奔赴抗金戰場。在抗金活動中,湖湘學子堅決反對“和戰之念雜于胸中”,主張抗金復仇。

在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在決定中國政治命運的關鍵時刻,對待生與死的抉擇,湖湘先賢大義凜然,慷慨悲歌。南宋末,元朝數萬大軍圍攻長沙,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撫使李芾率全城軍民死守3個月,直到矢盡糧絕。城破時,李芾全家19口從容自盡。在岳麓書院讀書的數百學子,與元軍展開了搏殺,大部分獻出了生命。明末清兵入關,明朝覆亡,時任明代岳麓書院最后一任山長的吳道行,悲憤不已,痛不欲生,他“望闕痛哭展拜,輿歸山中,不食而卒”,以身殉國。在清政府起兵收復新疆的偉大戰爭中,又是“湖湘子弟滿天山”。統率湖湘子弟,“輿櫬出關”的是69歲高齡的左宗棠。他還是在20多歲窮困居家時就寫過一副對聯:“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雄心壯志已溢于紙上。

清末譚嗣同在戊戌變法中以鮮血和生命實現了維新圖強的誓言。他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迸R刑之前,他大呼“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中,一批批湖南人沖鋒在前?!盀樗娜f萬人爭人格”(蔡鍔語)而甘愿犧牲自己生命的湖南人前仆后繼,層出不窮。唐才常發動自立軍起義,最后英勇就義;陳天華、姚宏業、楊毓麟、彭超、易白沙為了喚醒民眾而蹈海、投河殉國;禹之謨在臨刑前絕筆遺書中說“軀殼死耳,我志長存”;黃興發動黃花崗起義,斷指猶戰,勇往直前;宋教仁成為為“憲政”而犧牲的第一人;毛澤東一家為革命犧牲了6位親人,等等。僅從辛亥革命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收錄存冊的湖南革命烈士就有近10萬人。

湖南歷代賢哲倡導的這種“心憂天下,不怕犧牲”的養心、治身、經

邦、濟世的道德規范,對湖南人的精神和社會風氣產生了極深遠的影響。

黃興

二、經世致用、實事求是的務實作風

楚先民在早期的發展階段,就孕育了強烈的事業進取精神。屈原放逐沅湘,始終念著富國強民。為解救祖國的危難和人民的疾苦,他表示“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逼鸪修D合,千載而下,湖湘士子發揚光大了先人的基本精神,提煉出湘人精神的基本內核——經世致用。

湖湘學派產生之際,南宋正處于內憂外患之秋,湖湘士人蒙受了一種家破國亡的屈辱感外,還多了一層民族文化的危機意識,因而認識到提倡經世致用,既是為了“經邦濟世”,也是為了挽救理學自身。南宋形成的以“湖湘學派”為代表的理學思想,它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把傳習理學的學術教育活動同經邦濟世、解危救難的強烈經世愿望緊密結合在一起。胡安國以《春秋》為“經世大典”;胡宏主張“以仁致用”;張栻強調“知行并發”,無不出于現實的需要。 湖湘學派自宋代發軔一直倡導“求仁履實”。首先表現為重視人才的品德、操行、性格、情感、意志等素質的磨礪和塑造。湖湘學派第二代大師胡宏便把“有體”作為培養人才的標準。謹守倫理道德規范,謂之“有體”。其次表現為推崇“治事”能力和才干的培養。湖湘學派第三代大師張栻更強調教育應培養能“傳道濟民”的人才。南宋紹熙五年(1194年),朱熹任湖南安撫使,再至潭州,興學岳麓,頒布了有名的《朱子書院教條》,使岳麓書院第一次有了正式的學規。在教學宗旨上,朱熹反對當時官學中“務記覽,為辭章,釣聲名,取利祿”的流弊,反復要求“講明義理”,進而提出“修身”“處事”“接物”之要,作為實際生活和思想教育的準繩,尤其著重人格教育,提倡言行一致、克己復禮、道德自律等道德修養原則和方法,反映了程朱理學的精髓。清乾隆年間岳麓書院山長羅典歸納并提出了“堅定德性,明習時務”的教育方針,完整地表述了上述兩重含義。

在理政方面,湖湘士子也是“有用之才,固不徒以文章,亦非迂談道學者比也”。其中有敢于直言規諫的朝臣彭龜年;有善理政事財務、成功治理通貨膨脹的“通務之學”陳琦;有熱心發展生產、關心人民疾苦的良吏游九言、游九功兄弟等。張栻在《岳麓書院記》中提出的“得時行道,事業滿天下”,在他的弟子中得到了實現。

明末清初,從岳麓書院走出來的王夫之,又把經世思想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王夫之本以反清復明為頭等大事,在舉兵起義、出仕南明的政治斗爭失敗后,才歸隱山林,發憤著述,以表達自己的經世致用之志。他把天、道、心、性奠定在氣、物、欲等感性存在的基礎上,提出“天下惟器”,“據器而道存,離器而道毀”的唯物自然觀,從而抑制了理學走向空疏和虛誕,適應并推動了實學思潮的發展。

到近代,湖湘經世學派發展到了巔峰。魏源首開近世風氣,在學術上復興今文經學,打破舊漢學板塊而為新學;在政治上提倡“師夷長技以制夷”,使湖湘學人從此走出封閉,睜眼看世界。魏源還受當肘湖南經世派代表人物賀長齡之托,主持編撰了巨著《皇朝經世文編》。魏源以實用、經世為主旨,選取清代200多年間的論學、論洽文獻2000多篇,編成120卷。此書刊行后,數十年間風行海內,湖湘士子更深受影響,促進了經世致用思想的發展。

湖湘經世學派倡導“倫理踐履”,強調自身道德修養的力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修身”是為前提。曾國藩家書云:“近來帶兵者,皆不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之茍取,但求自己不茍取?!痹S多湖湘學子都像曾國藩那樣清修內省,嚴于自守,以“從人間問四方事”來培養自身的人品。這種以廉正為榮,以清貧為高,出污泥而不染的自恃心態,是造就湖湘人才的內在動力。曾國藩承“桐城派”遺緒,自開“湘鄉派”士風,形成龐大的“書生領兵”集團。從這一集團分離出來的郭嵩燾和曾紀澤,走出國門,到外面呼吸新鮮空氣,成為中國第一代杰出的外交家。

梁啟超任時務學堂中文總教習時,才24歲,血氣方剛,情感橫溢,親自制定了《湖南時務學堂學約十章》,日“立志、養心、治身、讀書、窮理、學文、樂群、攝生、經世、傳教”。這10條學約雖已明顯含有學為維新圖強服務的思想,但其要領仍是“倫理踐履”,充斥著儒家的修身治學精神。他認為要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首先要養心、治身。

“實事求是”語出《漢書·河間獻王傳》,但之后千余年間卻不見經傳。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湖南巡撫卞寶弟為《湖南通志》所作的序言提出“實事求是之心不敢不勉”。1914年湖南工業專門學校校長賓步程將“實事求是”4字書刻成大匾,懸掛在岳麓書院。后來,毛澤東對“實事求是”進行改造,“一切從實際出發”成為毛澤東思想的靈魂。

時務學堂的教職員合影

三、敢為人先、兼收并蓄的創新精神

湘人精神是在湖南原住民文化(揚越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吸納以中原文化為主的外來文化(楚文化)而形成的。

新石器時代中晚期以后,湖南有過多次外地部族或民眾的大規模遷入。首先是在5000多年前從炎帝、黃帝、蚩尤直到堯、舜、禹時代的大遷徙。湖南地區古老傳說認為蚩尤的原居住地在南方,即今湖南中部至湘西一帶。蚩尤是九黎部落的首領,傳說中九黎族的勢力非常強大,逐漸向黃河下游發展。此時,起源于黃河中上游陜甘高原的炎帝、黃帝兩大部落集團也先后向東發展。炎帝、黃帝、蚩尤三大部落集團為爭奪土地,連續爆發多次戰爭。在華北平原的涿鹿,九黎被黃帝和炎帝部落聯盟打敗,蚩尤被殺。九黎部落大部分向南遷徙到湖南等地定居,成為三苗。古代以“三”為“多”,說明是眾多的民族集團。至今湖南保留了許多關于蚩尤和三苗的傳說、古歌和習俗。苗族是三苗的后裔,奉蚩尤為始祖。蚩尤與炎帝、黃帝同是中華民族的始祖。

在北方,黃帝與炎帝又發生戰爭,炎帝部落戰敗,在其首領的率領下,一部分人也南遷到湖南。炎帝在湖南留下更多遺跡和傳說。炎帝神農氏晚年到南方巡視,一面了解民情,一面嘗草采藥,為百姓治病。典籍中還有炎帝建“長沙厲山國”的說法?!肚G州記》說:“神農生于隨縣厲山,就都于長沙,死葬茶鄉?!辈栲l即今炎陵縣鹿原陂。據考證,至少在西漢以前這里就建了陵墓。宋乾德五年(967年),太祖趙匡胤詔令在陵前建廟奉祀。此后,歷代人前往謁陵拜祖,香火不斷。

堯、舜、禹時代,三苗勢力強大,成為北方華夏族的勁敵,舜、禹都曾統帥大軍向南方進攻,攻打三苗。相傳舜南巡時途經一處,但見山清水秀,風光綺麗,頓覺心曠神怡,命人奏起韶樂,引來鳳凰翩翩起舞。這個地方后來就叫韶山?!妒酚洝份d,舜死之后,葬湘南九嶷山。馬王堆出土的西漢湖南地圖上還標有陵墓的具體位置。舜的二妃娥皇、女英聞舜的死訊趕來,至洞庭湖君山,波橫路斷,慟哭不已,淚水滴灑在竹上,留下斑斑痕跡,形成斑竹。至今君山仍有湘妃墓、湘妃祠。舜帝給湖南帶來了新的道德文化。

大禹在湖南也留下許多遺跡和傳說,如衡陽岣嶁峰上有最早的禹碑,禹穴是大禹藏書之處。

此后,夏、商、西周王朝的勢力也都達到湖南。到春秋戰國時期,以江漢地區為中心的楚國疆域日漸擴大,稱霸中原,南征洞庭湖以南,將這里納入自己的版圖100多年。楚國強制江北小邦和方國南遷,如將羅子國、糜子國、鄖、庸的遺民分別遷到今天的汩羅、岳陽、茶陵、大庸(張家界)等地。楚國勢力占據湘江流域的一些戰略要地,迫使大批原住民向西、西南的山地遷徙。

秦漢以后直到元朝,中原地區進一步成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成為政治、軍事爭斗較集中的地方。北方中原地區,戰爭連年,水旱災害不斷,民眾大量死于兵災和饑荒。相對而言,湖南戰亂較少,社會比較安定,被看作偏遠荒蠻之地或“世外桃源”,又有較好的進行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因此,自漢末開始,北方人大批往南方逃亡,不少人到達湖南。湖南江湖平原的楚人、巴人等一些原住民又逐漸被迫退到西南山區,和那里的原住民一起,成為后來苗、瑤、侗、壯、土家等族的先民。他們一直保持著本民族的特色和獨立性。江湖平原地區則逐漸成為以北方移民為主的聚居地,成為漢民族的成員,融合了原住民和外來移民的文化特征。

元末明初,湖南遭到連年戰禍,原住民大量往西逃亡到四川、貴州。明朝實行招誘流亡和移民墾殖政策,相鄰省份的人絡繹向湖南移民。據譚其驤《湖南人由來考》統計,先后從江西遷入的達324族,占外省人的63.1%。明末戰亂,湖南各州縣又廣遭蹂躪,后又經歷三藩之亂,長沙一帶被殺“數十萬口”,白骨遍野。清朝順治、康熙到乾隆年間,多次頒布“招民開墾”諭旨,于是大量江西移民再次進入湖南。民間有“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的說法。

歷史學家林增平先生曾說過,大凡離鄉背井,前往他方的移民,“一股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開拓意識,自立自強和勤奮創業的精神”。幾千年的變遷,使湖南成為以漢族為主、多民族共存的地方。先遷徙到湖南的外地移民,對后遷入者來說,也成了原住民。他們一次次帶來外地域、外民族的文化,一次次進行文化交流與融合,使這里既保留了本地的文化特色,又不斷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在學術思想、理論思辨上,有儒學、佛學與道學,理學與心學等不同學派的溝通與融合。北宋周敦頤的理學思想就是以孔孟儒學為正統,兼收道、佛思想。南宋“朱張會講”則是湘學與閩學的交流與相互借鑒、吸收。清初王夫之博采眾長,而集大成。到近代,湖南士子又吸收了國外的先進文化,從而成為多元一體、獨具特色的文化形態。

在湖湘文化發展的歷程中,一些代表人物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有的如屈原、賈誼、柳宗元、胡安國、胡宏、張栻等是外省籍人士,受湖南地域文化的影響后才閃爍出新的思想光芒;有的如陶澍、魏源、曾國藩、郭嵩燾等湘籍人士,則是以湖南的本土影響為根基,在省外甚至國外吸收新的思想后,豐富了湖湘文化的內涵。由此可見,湖湘文化正是在湖南深厚的地域文化的基礎上與外域文化相碰撞、相結合的產物。

在中國思想史上,曾在四次重要的歷史時刻出現過影響重大的思想理論大融合。第一次是在宋代,儒學吸納佛、道思想,形成新的儒學即理學,其開創者是道州人周敦頤。第二次是清初,衡陽人王夫之集中國古代文化之大成,總結和發展了中國歷史上的樸素唯物主義和樸素辯證法,使唯物辯證法思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三次是鴉片戰爭前后,邵陽人魏源學習西方以商立國和民主政治,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第四次是湘潭人毛澤東,提出和實踐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理論基礎。四次思想理論大融合、大創新的先驅竟然都是湖南人。

四、勇于任事、不屈不撓的斗爭意志

勤勞勇敢、艱苦質樸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湖南人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從湖南的地域特點和民眾源流的視角來考察,便可明了這一傳統形成的必然性。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湖南地處云貴高原向江南丘陵、南嶺山脈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東、南、西三面高山,中部丘岡起伏,山丘占全省面積的80%,北部為湖泊平原,地勢呈朝北開口的不對稱馬蹄形。冬季從西北南下的干冷氣流長驅直入,而夏季從海洋來的暖濕氣流受阻,全省冬冷夏熱,春溫多變,夏秋多旱,嚴寒期短,暑熱期長。這種地理和氣候環境,一方面有充沛的雨量、發達的河網、茂密的森林、湖河谷地肥沃疏松的土地、豐富的動植物和魚類資源,為遠古人群的采集、漁獵和以后發展農耕及牲畜飼養提供了有利條件;另一方面,陡嶺險峻,群山阻隔,更遠離海岸,與外界交往困難,加之變幻莫測的風云、滔滔的洪水,又給人們的生存帶來種種艱辛。

歷代遷入湖南的大批居民,來到荒蠻之地,不避艱險、歷盡艱辛,他們披荊斬棘,百折不撓,其“篳路藍縷”的精神在遷徙過程中和在新的生活地域得到增強。

在最早遷入湖南地區的移民中,蚩尤族的影響是巨大的。蚩尤英勇善戰,是最早的兵器制造專家。蚩尤雖在與黃帝的爭斗中戰敗被殺,但他在戰爭中威風赫赫的英雄形象,長久地流傳在民間,被后人奉為“戰神”并加以祭祀。苗拳、湘中新化等地的梅山武術,相傳都源自于蚩尤。

湖南人不服氣、不服輸的倔強性格在知識分子身上又有其特色。王夫之抗清失敗后,眼見清朝統治者對漢人和其他民族的殘酷殺戮,悲憤不已,發誓“頭不頂清朝的天,腳不踩清朝的地”。他住在衡山縣湘西草堂一心著書立說,很少出門;如若出門,必手打雨傘,腳穿一種高跟木屐。

清代名臣陶澍

清代名臣陶澍是勇于任事的典型,他倡言“通經學古而諸致用”,“研經究史為致用之具”。在安徽巡撫、兩江總督任上,陶澍將自己一貫強調的“有實學斯有實行,斯有實用”的主張付諸實踐。他大力整頓吏治,興修水利,整治河工,主禁鴉片,倡導文教,改革鹽政漕運,推行銀本位制,經世功績卓越,成為一代名臣。他在道光四年(1824年)洪澤湖決口,運河漕運受阻影響京師糧食供應的情況下,從實際出發力排阻力啟用海運,不僅節約了巨額運費,又避免了人員傷亡,為清政府改漕運為海運創造了良好的開端。他改綱鹽制為票鹽制,無論何人,只要照章納稅,均可領票銷鹽,從而廢除了鹽業專商,將官營改為商營,使清政府的鹽稅收入得到了保障,開創了中國鹽政的新局面,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清光緒二年(1876年)春,陜甘總督府三聲炮響,以10000多名湖湘子弟為主力的步兵、騎兵、炮兵隊伍,浩浩蕩蕩出發,西出玉門關,向新疆挺進。當時,境外匪首阿古柏在新疆自立為王,宣布獨立,實行奴隸制度,荼毒漢、回、維吾爾等族人民。沙俄趁機占據伊犁。在軍機大臣文祥等人的支持下,朝廷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收復新疆。此時,清廷國庫空虛,財政拮據,軍費需要左宗棠自己解決,還要面對政敵的攻訐。但他決心冒著政治、軍事風險,踏上收復新疆的征途。左宗棠統帥著“老湘軍”及豫軍、蜀軍等共約7萬人馬,經過5年多的艱苦斗爭,于光緒七年(1881年)將新疆收復。

近代以來,湖湘人才以聯袂而起、結群而強著稱于世。先后涌現六大影響中國政治進程的人才群體:以陶澍、魏源、賀長齡等為代表的經學主變派;以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郭嵩燾等為代表的理學經世派;以譚嗣同、唐才常、沈藎、楊毓麟、熊希齡等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以黃興、蔡鍔、陳天華、宋教仁、焦達峰等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以譚延闿、楊度、劉人熙、符定一等為代表的君主立憲派;以及以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張昆弟等為代表的新民學會派。各個人才群體內的成員,在政治上、學術上觀點比較接近,相互間交往密切。這一茬又一茬的人才群體在中國近代社會舞臺上扮演了各自的角色,做出了各自的貢獻。

清嘉慶道光(1796-1850年)年間,以長沙岳麓書院陶澍、魏源為首的經學主變派高揚南宋湖湘學派和清初王夫之的“經世致用”之學,把知識界從漢學訓詁中解脫出來,去探討改革弊政、拯救危機的現實問題。這種學風影響到整個近代的湖湘學子。湖南近代人才輩出,陶澍稱得上是肇始第一人,賀長齡曾是他的下屬,魏源在他幕中達14年之久。張佩綸贊其為“黃河之昆侖,大江之岷山”,意即陶澍是近代湖南人才群的源頭。

曾國藩興辦湘軍,使晚清一度出現了“中興”的局面。湘軍將領及其幕僚成為當時中國政治、軍事舞臺的主角。整個湘軍系統中位至總督者15人,位至巡撫者14人。

從清道光到民初,長沙籍的大臣、尚書、總督、巡撫、都督就有20多人,如譚繼洵、譚鐘麟、勞崇光、張百熙、瞿鴻褸、譚延闿、黃鉞、孫道仁等等。兩江總督是清王朝極為重要的官位,它管轄著當時的江蘇、安徽和江西省,是清王朝財賦的主要來源。近代兩江總督共30任,湖南人就占去了9位,他們是陶澍、李星沅、曾國藩、劉坤一、彭玉麟、左宗棠、曾國荃、魏光燾、李興銳。

湘籍開國領袖將帥與歷史名人震撼群雕

清末維新運動,湖南是最開風氣的省份。大批熱血青年聚集省城長沙,在湖南巡撫的支持下,開學會、興學堂、辦報紙、辟輪運、建工廠,搞得轟轟烈烈。維新志士中救國最堅定、最富犧牲精神的是湖南人,譚嗣同、唐才常、沈藎、林圭、秦力山等都為救國圖強獻出了生命。

辛亥革命又是湖南人打頭陣。同盟會的創會元老79人,湖南占其1/4,達20人,其中黃興、宋教仁、陳天華是主將。1905年同盟會成立的頭兩年,有會員979人,湖南158人,占16%,是入會人數最多的省份。在推翻清王朝的斗爭中和后來的反袁護國斗爭中,許多湖南志士為國捐軀,如蔣翊武、劉道一、陳天華、禹之謨、焦達峰、陳作新、黃興、蔡鍔等,他們多長眠在長沙岳麓山的蒼松翠柏之中。孫中山在評論湘籍志士時說:“革命軍用一個人去打一百個人,像這樣的戰爭,是非常的戰爭,不可以常理論。像這樣不可以常理論的事,是湖南人做出來的?!?/p>

清末君主立憲派是近代湖南的又一人才群體。長沙是20世紀初全國最早發起立憲請愿運動的地方,是全國立憲派的重要基地,這與當時長沙聚集著大批向往開明憲政的知識分子不無關系。這個群體中的一些人物,如譚延闿、楊度、劉人熙、符定一等,確實是一群“曠代逸才”。他們不僅推進了近代中國反封建的民主化進程,而且對發展湖南教育事業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到民國以后,長沙涌現的政治、軍事名人就更多了。第一次國共合作前期,黃埔軍校1至5期共有學員7399人,其中湖南青年2189人,占1/4強。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授銜時,在十大元帥、十位大將和57位上將中,湖南籍的元帥有3人、大將6人、上將19人。以“燦若群星,輝映神州”來形容這一人才集中的情況實不為過。

近代湖湘人士勇于任事、不屈不撓的精神為何如此強烈,與湖南人的性格有關。關于湖南人的性格,《史記》稱其“驃悍”,《隋書》謂之“勁悍決烈”,陳寶箴日“好勝尚氣”,長沙人章士釗亦云“好持其理之所自信,而行其心之所能安;勢之順逆,人之毀譽,不遑顧也”。

這都表明湖南人確實具有一種卓躒敢當、剛勁篤實的特殊性格。直到當代,這種性格仍未改變。歷史證明,大凡湖南人只要認準了一個目標,有了一種思想主張,就不會輕易改變,這是近代湖南名人輩出的一個特殊的原因,也是湖南人能形成“奮斗造橋”精神的一個特殊的原因。

摘編自《文史拾遺》,本文參考了文選德、田伏隆主編的《湖湘文化讀本》

猜你喜歡
湖南人湖湘湖南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湖南人精神的深度開掘——讀《湖南人的精神》有感
三線建設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湖湘掃描
湖湘掃描
湖湘掃描
湖湘掃描
歲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