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美麗中國的“天?!睒氛?/h1>
2019-10-28 18:05劉玉成
紅旗文稿 2019年19期
關鍵詞:命脈天保天然林

劉玉成

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林和草。實施了20多年的天然林保護工程,保的就是天然的林和草,保的就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根基和命脈。建設美麗中國的“天?!睒氛?,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提供了深厚堅實的綠色保障。

伐木者醒來了

北山林場是我們調研青海生態文明建設第一站。這個成立于1956年的國有林場,位于青海省東北部海東州互助縣,巍巍祁連山之南,滔滔大通河下游,面積145.7萬畝,是青海省分布集中、面積較大的天然次生林區,也是青海省最大的“天保工程”區。

場長趙昌宏是20年“天保工程”的見證者、參與者。他告訴我們,1998年以前,林場一直以伐木為主,職工靠伐木為生。但是,林子越砍越少,如果再不停止采伐,天然林就會被損毀殆盡?!皬?998年開始的天然林保護工程,實實在在地救了這片林子,也救了這個林場?!崩蠄鲩L感慨地說。這樣的發展歷程和這樣的感慨,在我們隨后走訪的緊挨著互助縣的門源縣林場、祁連縣林場都能看到聽到。

走在北山林場的林海中,或者是門源縣和祁連縣林場中遍地牛羊的草場,來青海的人都會驚嘆不已,在很多人心目中大漠荒涼的不毛之地,竟能頑強生長著如此多的灌木、喬木和青草,竟能有如此動人心魄的莽莽綠色?!扒嗪I鷳B地位重要而特殊?!边@是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青海時強調指出的。他特別要求青海必須擔負起保護三江源、保護“中華水塔”的重大責任。以北山林場為代表在青海全省開展的天然林保護工程以及一系列生態建設工程,就是在保中華的水塔,就是在強化國家生態安全的主體功能,就是在努力讓“一江清水向東流”。

天然林又稱自然林,包括自然形成與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或萌生所形成的森林,是自然界中群落最穩定、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陸地生態系統。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國家經濟建設中,木材生產成為見效最快的支柱型產業。但是熱火朝天的伐木號子聲中,倒下的絕大部分都是天然林木,由此導致了生物多樣性銳減,自然棲息地消失逾半,水源涵養功能破壞嚴重,水資源危機日益逼近。

習近平總書記說,人類發展活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否則就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這個規律誰也無法抗拒。1998年夏天,發生在長江、松花江、嫩江全流域的特大洪災就是大自然的報復。痛定思痛,如何避免特大洪災再次發生,如何保住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基命脈,需要痛下決心,從根本上加以解決。不轉變舊思路,就沒有新出路!不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就無法保護我們人類自己!當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毅然決然地作出了停止對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地區天然林采伐的決定,在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地區及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啟動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從此,保護區天然林中的伐木號子成為絕唱,用了多年的油鋸躺進了歷史陳列館,醒來的伐木者轉變為自覺的護林人、植樹者。

把所有天然林都保護起來

生態文明建設不能是一句漂亮的空話,建設美麗中國需要腳踏實地的行動。既要吹響觀念的沖鋒號,更要踏上實踐的主戰場?!疤毂9こ獭本褪巧鷳B文明建設的主戰場。

“天保工程”實施20年來,國家采取了停、減、管、造和政策扶持、財政補助、減免債務等措施,投入資金累計4000多億元,表達了一定要保護好天然林的堅定意志。通過停伐減產、森林管護和公益林建設,工程區森林資源由過度消耗向恢復性增長轉變,生態狀況由持續惡化向逐步改善轉變,經濟社會由舉步維艱向全面發展轉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天然林保護事業由此更上一層樓。

2014年3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5次會議上指出:上世紀90年代末,我們在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以及東北、內蒙古等地實行了天保工程,效果是顯著的。要研究把天保工程范圍擴大到全國,爭取把所有天然林都保護起來。由此,我國天然林保護工作進入了全面保護發展的新時代?!笆濉逼陂g全國天然商品林采伐全面停止,天然商品林全部納入保護范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把所有天然林都保護起來”的目標基本實現。

生命的底色與亮色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經過20多年以釘釘子精神不間斷進行的“天保工程”,共完成公益林建設任務2.95億畝,森林撫育2.19億畝,后備森林資源培育1220萬畝。根據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近5年,全國天然林面積凈增8895萬畝、蓄積凈增13.75億立方米。近20年,我國森林覆蓋率由16.55%提高到22.96%,天然林面積凈增4.28億畝、蓄積凈增37.75億立方米。森林資源和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生態脆弱地區的生態屏障得到有效鞏固,消失多年的狼、狐貍、金錢豹、鷹、梅花鹿、錦雞等重新出現,珙桐、蘇鐵、紅豆杉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數量明顯增加。大江大河更加安瀾,國土生態更加安全。人類的家園更美了,生命的底色更綠了。

更可喜的是“天保工程”還成了民眾的“致富工程”。無論是國有林區還是集體林區,這70年都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一個是用自然資源換取經濟發展,一個是保護資源發展綠色經濟。前者靠山吃山是砍樹,山禿了,人窮了;后者靠山吃山是養樹,山綠了,人富了?!疤毂9こ獭笔?5.6萬富余職工得到妥善安置,67萬人長期穩定就業,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等保險參保率達95%以上,國有林業職工平均工資達4.7萬元,棚戶區改造讓林區104.1萬戶職工受惠,林區68.1萬人安全飲水問題得到解決。這也是“天保工程”為什么被稱為“德政工程”“致富工程”“希望工程”的原因所在。

青山常在風景更好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美麗中國的綠色風景。對生態文明建設,我們在思想上要認識更深,在行動上更積極主動。

觀念要植根于內心。生態文明建設不只是簡單的生態問題,而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戰略問題,也是從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再到生態文明的重大文明轉型問題。生態文明問題在我們這個時代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對生態文明建設就要不斷從更高層次、更深基礎上去認識理解。要植根于內心、深明其義理,不能只圖一時、只顧眼前、只圖其表,而是立足長遠、精耕細作、永不懈怠,真正在思想上打上“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的綠色印記。

實干才能建設好美麗中國。思想先行更要行動落實?!疤毂9こ獭闭悄_踏實地的行動。從決策者、指揮者,到林場中辛勤敬業的護林員,他們都在為保護天然林兢兢業業默默奉獻。一棵樹一棵樹地保護與種植,一項政策一項政策地落實與完善,正是林業工作者們的努力奮斗,才有了北山林場以及全國天然林保護事業的成就。我們應當更多地把目光投向這些奮斗在生態文明建設主戰場的建設者,從他們那里感受實現中國夢的精神與力量。

人永遠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最終目的。天然林保護工程可貴的一點是,以人為本,在精心護林育林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護保障林業人和林區民眾的利益,把護林與護人有機統一起來,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就是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不應該為了人的眼前利益無序開發、粗暴掠奪自然,但以保護環境為名完全不顧及人的生存發展的簡單化行為同樣違背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初衷。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苯衲?月1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天然林保護修復制度方案》,提出“天然林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中一項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關鍵性的重大任務,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把天然林保護擺到突出位置,強化總體設計和組織領導?!北Wo天然林是林業人的責任,也是所有人的責任。唯有我們一起共同努力,以“踏遍青山”的干勁和精神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天然林才會越來越郁郁蔥蔥,美麗中國才會青山常在、風景更好!

猜你喜歡
命脈天保天然林
山西省天然林保護工程二期建設成效與經驗探討
天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護起來
天然林保護任重而道遠
天保工程保出了美麗新疆
數學教學的命脈
推進天保工程實施 促進生態文明建設——舟曲林業局天保工程建設回眸
緊扣時代命脈,彰顯人文精神——評析2014年高考作文
東川區天保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