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的李白可能是個假李白

2019-11-01 08:37
初中生·博覽 2019年10期
關鍵詞:衣袖詩仙大唐

肖然:中國傳媒大學文學碩士,北京市朝陽區“社區青少年大講堂”講師,一線語文教師。注重語文的體系化、趣味性,注重學生的課堂參與,注重將傳統文化和生活中的語文相結合。倡導:愛讀書、多讀書、不唯書。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边@幾句詩取自余光中先生的《尋李白》,我很喜歡。雖然字數不多,卻精準到位:寫出了李白的兩個“非人”好朋友——酒和月;寫出了李白除了寫詩之外的另外一項技能——劍術了得;寫出了李白詩歌的成就之高——穩占盛唐半壁詩壇。

鐵杵成針?這事主角李白不認。

公元701年,四川江油縣,李白出生了(另一史學常見說法,李白出生在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市附近,本文不作深度探討)。據說李白出生前一晚,太白金星潛入李媽媽夢中,于是李白有了“白”這個名,也有個“太白”這個字。

李白出生時,大唐還在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統治的末期。李白的童年甚至少年時代,唐代領導層的矛盾頻發,一把手更替頻繁。從武則天變成了唐中宗李顯,又從李顯變成了唐玄宗李隆基,但是并沒有阻擋大唐的如日中天之勢。

公元712年,李隆基靠實力坐上一把手的位子,也絕對是有幾把刷子的。大唐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秩序井然,歲月有些靜好??上?,這么好的大環境和李白的父親李客為兒子創造的殷實又重教的家庭環境,都沒能讓那時的詩仙勤奮讀書。讀書郎李白盡管特別聰明,卻是個妥妥的 “熊孩子”,經常因貪玩而逃學。成語“鐵杵成針”講的就是李白小時候的故事。

李白同學逃學時經常到處閑逛。這一天,他再次逃離課堂來到了一條小溪邊,看到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正在全神貫注地磨一根很粗的鐵棍。李白同學耐不住好奇上前詢問:“奶奶,您為什么磨這根鐵棍???”老奶奶淡定地吐出兩個字:“磨針?!币獙⑦@樣一根不比胳膊細的鐵棍磨成針?一剎那間,李白同學被感動了:老奶奶還有這樣的毅力和決心,我為什么沒有?如果我再堅持一下也可以變成“學霸”!從此,李白認真踏實,勤奮努力,才有了后來紅遍大江南北、成為全民偶像的詩仙。

這個故事是真的嗎?

雖然它出現在明代鄭之珍的書中,但沒在其他史書中出現。更重要的是,拋開歷史記載,只要認真推敲,我們也能發現這個故事漏洞百出。

這世上,有一種叫“爸爸媽媽”的生物,總是把一些口頭禪放在嘴邊:“要好好寫作業,只有好好學習,如果不好好學習……”可惜,另一種相生相克的生物——“熊孩子”,卻往往左耳進右耳出??墒?,故事里的李白,僅僅看到老奶奶磨針就改邪歸正了。(你有沒有從這個故事中感受到一點點純屬雷同的感覺?從前有只猴,師父在他頭上敲了3下他就頓悟了,反正我有)這個故事更大的不合情理之處是,真的有人會耗費大把時間,只為一根兩毛錢的繡花針?

顯然,“鐵杵成針”,這個故事經不起推敲。不過,故事雖然不真,卻在理,不管是什么時候,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都仍然需要“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精神——這個故事的意義是不容置疑的。

揮一揮衣袖,離開故鄉的詩仙灑脫嗎?

不管怎樣,漸漸長大的李白,雖然還沒有名聲大噪,但在作詩上,已經是個“學霸”。

根據李白的散文《上安州裴長史書》記載,20歲左右時,他還曾一度隱居在四川成都附近的青城山。李白在山中讀書、練劍,非??炭?,避世修道,精心馴養了一大群鳥?!梆B奇禽千計,呼皆就掌取食,了無驚猜?!庇纱丝梢?,李白養的鳥不僅數量多,而且很聽話。據說當地刺史知道這件事都被震驚了,還舉薦過李白這位養鳥達人,可惜,詩仙可沒想靠養鳥出道。

這么一想,盡管那時李白在四川周邊游覽過,但還沒走出過四川呢。世界那么大,李白想去看一看了。

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大多是因為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待久了,于是換個地方,短暫逃離,期待滿血復活而歸。對千年以前的大唐詩人來說,出去看看卻有著更多重的意義。那時沒有微信朋友圈,也沒有抖音、B站。出去看看,詩人們游山玩水,尋找創作的靈感;出去看看,還要結交同道中人以及可能有助于自己走上仕途的達官貴人;出去看看,也是擴大自己知名度、迅速“吸粉”的方式。

離開康橋時,徐志摩說:“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边@其中透著“風過了無痕”的灑脫。離開家鄉,李白是什么樣的心情呢?

公元724年一個秋夜,24歲的李白站在峨眉山前,月亮像一瓣橘子高懸天空。平羌江水流淌,倒映的月影也是晃動著的。李白揚起手,揮一揮衣袖,就要離開蜀地穿過三峽到楚地了。

詩人乘著小船,伴隨著高高的山漸行漸遠漸隱,一望無際的平野漸行漸近漸闊,山和平野無縫切換。這一片江水啊也仿佛流進了荒漠遼遠的莽原。此時,江水平靜,向下俯視,水波中,月影像是天上飛來的明鏡;向上仰望,夜空中的彩云變幻,結成綺麗的海市蜃樓。這晚的夜色太美麗!

可是,盡管美景盡覽,詩人心中卻涌起了濃濃依戀、淡淡憂愁。詩人說故鄉的江水滔滔,奔流不息陪伴著他到了遠方,讓他愛戀。

《渡荊門送別》這首詩,首聯先交代了地點和起因。頷聯中,“隨”字將山由靜態寫成了動態,“入”字則寫出了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頸聯從近到遠,從低到高,以鏡喻月,又通過云的綺麗,描繪出景色的奇妙。尾聯點出景色雖美,但故鄉難忘,由景抒情。

故鄉水是否真的對李白這樣有情有義?我們不知道,可我們感受到了詩人對故鄉的一往情深。

第一次離家遠行的詩仙啊,他揚起手,揮一揮衣袖,卻沒有放下對故鄉的深愛。

猜你喜歡
衣袖詩仙大唐
和李杜合影
訪襄陽大唐影視城
入川行吟(通韻)
自題
衣袖
點絳唇·春夜獨酌
西安大唐不夜城燈光璀璨
詩仙李白的歸宿
衣袖口的三顆紐扣
遭遇大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