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遼瓷”看契丹人的生活

2019-11-09 13:40黃曉蕾
關鍵詞:生活

黃曉蕾

摘 要:遼(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是由契丹民族所建立的封建王朝,共傳九帝,享國二百一十九年。遼瓷研究始于20世紀30年代,金毓黻先生最先發表了關于“遼瓷”的文章,李文信先生最先給“遼瓷”下了定義。諸多的出土器物為遼瓷的研究提供了廣泛的空間,也能在總結這些器物的演變過程之中,反映出了契丹人生活的變化。

關鍵詞:遼瓷;契丹人;生活

中圖分類號:K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9)09-0007-04

一、遼瓷的歷史

遼(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是由契丹民族所建立的封建王朝,共傳九帝,享國二百一十九年。遼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邊地少數民族政權而列入中國正史的王朝,先后與唐、五代、北宋、西夏 并立[1]。在此期間經濟、文化、藝術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契丹原為族名,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于神冊元年(916年)在龍化州自稱皇帝,建元日神冊,國號契丹,所以契丹也是國名。遼太宗耶律德光于大同元年(947年)建國號為遼,改元大同。因而遼與契丹一樣,即是國名,也是朝代名[2]。

提到遼瓷就不得不說兩位最早研究遼瓷的人。遼瓷研究始于20世紀30年代,一位為金毓黻先生。金毓黻先生是最先發表介紹遼瓷文章的。金先生是近代著名史學家,據金先生《靜晤室日記》中記載,他發現遼瓷是在民國十九年(1930年)四月二十二日。地點是沈陽大東邊門外穹隆頂磚室墓,墓中發現青釉黑花瓶?;ㄆ繉儆谶|的證據是,“遼開泰七年歲次戊午承奉郎守貴德州觀察使判官大理司直賜緋魚袋孫允中”[3]被刻在墓中的石棺上。遼寧省鐵嶺市是墓中所刻的“貴德州”,遼圣宗耶律隆緒的年號就是開泰,那么1018年則是開泰七年,由此可證青釉黑花瓶(圖1)的年代屬遼代中期。

另一位為李文信先生。李文信先生先后發掘了遼代的墓葬、城市、窯口等?!哆|瓷簡述》是李先生具有代表性的著作,遼瓷的定義就是最先由李先生給出的,“所謂的遼陶瓷,是不包括素陶器的,是指遼境內的瓷土燒造的、遼境人民使用的輸人陶瓷器來說的,在地理的范圍上,主要以東北黑、吉、遼三省及內蒙古自治區和山西、河北兩省北部出土物為多。在時間的概念上,是以契丹建國開始到滅亡為止的,而中原傳入的瓷器也是契丹人民的日常用具,包括硬質日用瓷器和單色或三色釉陶器,本土燒造的瓷器則應視為遼瓷正品?!盵4]由此可知,遼瓷的含義既復雜又特殊。它固然包含上面的標準,但是只有這個標準是不夠的,因為遼瓷的含義不僅包括遼瓷的胎釉本身,而且包括民族含義、朝代含義和歷史含義,所以遼瓷是物質文化、民族文化、歷史文化的綜合體,含義是多方面的。在今后的研究中也一定能夠完善遼瓷的定義。本文則主要從遼代的幾種相對較典型的瓷器來看契丹人的生活。

二、遼墓壁畫上反映的遼瓷

遼穆壁畫和畫像石上繪有各式各樣的遼瓷,如雞冠壺、雞腿壇、盤口長頸瓶、睡壺、海掌長盤、盞托、碗等。這些史料對于遼瓷的用途和特征,給予了形象的展示、進一步加深了對契丹人游牧生活的了解。

1.雞冠壺

遼瓷中有一種很特殊的器形、就是雞冠壺。遼寧省鞍山市白家堡子遼代畫像石基道左側石壁上,刻有一婦人頭頭戴幞頭,腰系寬體下曳的長裙,一手持骨朵,一手執雞冠(圖2)。此壺下圓,體細而高、管狀口,半環形把手。婦人手握雞冠壺頸部,形象生動逼真,是難得的一件記錄雞冠壺使用場面的畫像石。根據雞冠壺的形式,知其屬遼代的晚期。

2.雞腿壇

雞腿壇,有的稱為牛腿壇,茶綠釉,缸胎,上豐下瘦,高體。遼寧朝陽木頭城子遼代壁畫墓宴飲圖中漆桌前繪有雞腿壇,墓中也出土了一件茶末釉雞腿壇[5]。雞腿壇的用途當為盛乳、榨乳器(圖3)。北方游牧民族將馬牛羊乳放入瓷質或木質的雞腿壇或器瓶中,不斷攪拌,使脂肪、酥酪、乳酸分離,各應其用。

3.長頸瓶

克什克勝旗熱水二八地1號石棺所繪契丹人夏季生活住地全景(圖4),三輛氈車之側有兩個契丹人,髡發,身著短衣,腳穿黑氈靴,背水,器為盤口長頸瓶,器很高大,一犬前行[6]。顯然,盤口長頸瓶是運水、儲水器。

敖漢旗康家營子遼墓壁畫(圖5)。西壁繪三個契丹人,前放三個長頸罐、三足鐵鍋,鍋內煮肉食,小桌上放置杯盤等物。

由此可以從壁畫上證實,雞冠壺、雞腿壇、盤口長頸瓶是儲乳、運乳、運水器。契丹人多于草原上席地而坐進食,而漢族則是室內就高卓座椅而食。

三、遼代墓葬出土的遼瓷反映的契丹人生活

由表一可知,在這些貴族墓葬中,雞冠壺、雞腿壇、長頸瓶的出土是相對較多的,這不僅體現了契丹人對這三種器物的普遍喜愛,也映射出這些器物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與契丹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梢栽诒矶闯鲫P于雞冠壺的演變。在會同五年耶律羽之墓中就已經出現了半環形提梁皮囊壺,應該是雞冠壺的祖形。到了穆宗應歷九年遼駙馬贈衛國墓出現了單孔鼻雞冠壺,表明雞冠壺已經開始定形。它晚于會同五年的半環提梁皮囊壺17年,說明雞冠壺從初始到定型僅用17年時間[7]。關于雞腿壇。從圣宗時期到道宗時期,雞腿壇的器形,似乎有從細到粗的變化,這應該與當時的生產生活有關,變粗以后的雞腿壇能儲存更多的奶制品等,在攪拌操作時也更加方便。長頸瓶。遼太宗會同五年耶律羽之墓出土的盤口長頸瓶應是杯口長頸瓶的最初形制。17年后穆宗應歷九年遼駙馬贈衛國墓盤口長頸瓶出現。到遼晚期道宗清寧三年出現鳳首長頸瓶,這之間經歷了上百年的變化,說明鳳首瓶不僅秉承了多年的長頸瓶的演變,也是契丹人智慧的結晶,為遼瓷中精品實至名歸。

從表一可知,雞冠壺在早期墓葬里幾乎都有出土,這說明雞冠壺是遼瓷器型典型的器物之一。雞冠壺的幾種變化形態,是根據契丹民族特點的變化而變化的。從表二耶律羽之墓出土的雞冠壺看雞冠壺的設計源自皮囊制品是可信的。由雞冠壺的外形并結合契丹人的生活習慣可以推斷,單孔式與雙孔式雞冠壺都是為在馬背上等攜帶方便而設計的。在遼代后期,雞冠壺普遍加有圈足與管狀壺嘴,做工也越來越精細和復雜,器形也由扁體漸變為圓體,提梁上大多加上了一些能增加摩擦力、便于提起的紋飾。而早期的雞冠壺則工藝簡單,體積小、少有裝飾、流口細小、器形又矮又扁、上有穿孔具有便于固定、捆扎、攜帶等優點,游牧特點被表現得尤為突出[8]。這樣的器型更加適用于定居生活。單孔壺到雙孔壺是形式上的進化,其形狀趨于長方型,更加結實耐用[9]。而提梁式雞冠壺的出現表明契丹人生活已經相對穩定,生產力得到了提高,經濟文化得到了發展。在遼后期墓葬出土的南方窯口的盤、碗等增多,說明遼后期契丹人的生活是逐漸多元化的,這也說明與漢民族的交流往來也更加頻繁。

可以從雞冠壺器型的變化和墓葬的出土文物情況得出論斷,一些外來的先進文化已經被契丹族接受,雞冠壺隨契丹民族生活方式的改變而變化著,也隨契丹族的興旺而發展著。遼代早期,在數量上,擁有典型的契丹風格的器物不在少數,器型也很豐富,在整個遼代陶瓷器中看占有相當大的比例。而遼代晚期,三彩盤等契丹風格的新器物出現了,穿帶扁壺、長頸壺等器形慢慢被取代并趨于消失,也出現了更加適合定居生活的碗、盤、注壺等飲茶器和食器[10]。由此反映出飲食結構和生活習俗在契丹人中是慢慢變化的,這些器型的變化也反映出契丹民族從早期的游牧經濟慢慢過渡到半游牧的經濟結構。這其中農業的開發對契丹社會生活的變化起了很大作用?!哆|史》記載“其地負山抱海,天險足以為固,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盵11]由此得出遼有基礎較好的自然條件,遼國的統治者又能順應歷史的大潮,契丹境內的城市開始興建,國富民豐,這在以前遼國的歷史上是不多見的。以城市的興建以及農業的發展為基礎,定居型的半農半牧經濟在契丹社會中逐漸形成。

器物的輸入必然帶來文化的輸入,大多出于實用的目的,才會被大量輸入,一旦輸入一定數量的被加過工的器物,也必然帶來了附著于器物之上的加工地區的文化[12]。表一中對遼代中晚期墓葬出土的陶器的綜合分析可知,在墓葬出土的南方窯口的盤、碗等增多,墓葬中既有契丹民族的文化因素,也有漢族文化因素,這體現出了民族文化間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趨勢。但兩種文化在整個墓葬文化因素中所占比重是不同,顯然還是以契丹民族文化居多,那也說明漢文化也在循序漸進地影響著遼這一地區[13]。也由此可知遼后期契丹人的生活是逐漸多元化的明與漢民族的交流往來也更加頻繁。契丹與中原政權之間的看上去好似純禮節性的活動往來,互贈禮品,實質上是一種文化交流。這種交流不僅促進了遼代的發展,也使契丹人民的生活方式漸漸發生了變化。

遼代的陶瓷對金、元時期的北方陶瓷在器形、胎軸、裝飾技法、紋飾題材等方面,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金、元時期遼代典型的契丹風格器物大部分器形都己經消失,但也有一些繼續燒制和使用[14],說明契丹民族的一些風俗習慣也留存了下來。

四、結束語

遼代陶瓷中的雞冠壺、長頸瓶、雞腿壇都是具有契丹個性與特征的代表器形,所以這些器形的演變,都是與契丹人從乳食到粒食、從游牧經濟到農業經濟、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變化密切聯系的。這些變化,并不會隨著遼代末帝天祥帝在保大五年(1125年)二月為金人完顏婁室所獲[15],遼亡,遼瓷并沒有與遼的滅亡而突然中止。

綜上所述,遼瓷不僅豐富了我國北方的陶瓷,同時也深刻影響了金、元的陶瓷業,在我國遼瓷發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時,在這些陶器上也反映出契丹人的生活、思想,也是我國少數民族發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

——————————

參考文獻:

〔1〕方李莉.中國陶瓷史[M].濟南:齊魯書社,2013.

〔2〕李春林;孫國軍.契丹遼文化論集[J].中國出版集團現代出版社,2014.

〔3〕佟柱臣.金毓黻著《靜晤室日記》書后[J].歷史研究,1998,(06).

〔4〕〔5〕李文信.遼瓷簡介[J].文物參考資料,1958,(02).

〔6〕鳥居君子.土俗學上よリ觀たろ蒙古[M].六文館,1931.

〔7〕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陰縣文物管理所.遼寧朝陽木頭城子遼代壁畫[J].北方文物,1995,(02).

〔8〕劉素俠.從“雞冠壺”形制的演變看契丹民族生活方式的變化[J].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1987,(02).

〔9〕李楠.遼代陶瓷器皿雞冠壺特征分析[J].遺產與保護研究,2018,3(08).

〔10〕〔14〕武天佑.內蒙古地區遼代陶瓷的初步研究[D].碩士論文,2016.

〔11〕〔15〕脫脫等.遼史[M].北京:中華書局,2016.

〔12〕郭康松.中原文化北漸于遼淺析[J].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1987,(02).

〔13〕張敏.赤峰地區遼代晚期墓葬及其所反映的文化風貌[J].赤峰學院學報,2012,(04).

(責任編輯 孫國軍)

Life of Khitan People from "Liao Porcelain"

HUANG Xiao-lei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Liao(907-1125 A.D.) was a feudal dynasty established by the Khitan people. It was handed down to Nine Emperors and enjoyed the country for 219 years.? The Liao Porcelain study began in the 1930s. Mr. Jin yufu first published an article on "Liao Porcelain". Mr. Li wenxin first defined "Liao Porcelain". Many unearthed objects provide a wide space for the study of Liao porcelain, and can also reflect the changes in the life of the Khitan in summarizing the evolution of these artifacts.

Keywords: Liao Porcelain; Khitan; Life

猜你喜歡
生活
漫生活
愛生活,愛思考
創意給生活帶來了快樂
水煮生活樂趣十足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竅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