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文學鑒賞的困惑

2019-11-09 06:48夏傳真
關鍵詞:艾略特荒原當代文學

夏傳真

摘 要:文學作品主要為作者自身情感的集中表現,對文學作品進行鑒賞對于提升閱讀者的素養存在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對當代文學鑒賞過程中存在的困惑進行分析。

關鍵詞:文學鑒賞;《荒原》

中圖分類號:I561.0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9)09-0103-03

一、當代文學鑒賞困惑產生的原因

當代文學鑒賞過程中出現困惑的主要原因未能完全讀懂文章所要表達的意思。就艾略特的《荒原》而言,《荒原》的原稿有800多行,正常發表時被刪減到只剩433行,面對這種情況,艾略特表示沒有任何意見,因為《荒原》這首詩創作的主要目標是表達自己心里要說的話,完成創作后的《荒原》所表達的意思與自己本意是否相符這一問題并不在其考慮范圍內[1],因此在《荒原》剛發表時幾乎沒有人可以讀懂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這也是當代文學鑒賞中出現困惑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這種不懂,卻恰好讀懂了當代文學,換個角度來思考,作者真正想要通過文章表達出來的意思并沒有被完全表達出來,作為讀者在閱讀作品的過程中處于似懂非懂或者完全不懂的狀態,恰巧可以將自己的認識融入進去,從而真正認識到作品的魅力。曾經有一位觀眾去參觀畫展,參觀的過程中碰到了畫家本人,這名觀眾指著一幅畫向畫家提出疑問,自己經常參加畫展,可以讀懂大多數作品,但是畫家的這幅畫自己卻是難以看懂,畫家笑著說道:“這就對了,這幅畫本來就沒有想要表達的意思,正如這世界以及生活,都是我們所難以理解的,處于這種未看懂的狀態卻是真正看懂了?!盵2]大部分讀者在閱讀《荒原》時都表示自己沒有讀懂這首詩所要表達的意思,但是隨著閱讀次數的增加,卻在這首詩內找到了自己的縮影,并深深被《荒原》所折服[3]。

《荒原》創作于1919年到1921年這個時間段,直至1922年才在《日晷》雜志上刊登?!痘脑返膭撟髌陂g,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人們正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火中,喪失了對上帝以及傳統達到文明的信任,充滿對大規模戰爭的恐懼情緒。第一次世界大戰摧毀了大量的文明建筑,隨處可見的只有荒原,處于大片的荒原下人們可以理解的范圍也被無限縮小[4]?!痘脑返淖髡甙蕴刈钤缙鹪诠鸫髮W攻讀哲學,于1910年前往巴黎索爾本大學潛心研究哲學,因此其作品均與哲學相關。艾略特在完成巴黎索爾本大學的學習后于1913年前往哈佛大學擔任助教,任教過程中認識到自己在哲學中的不足繼而前往倫敦牛津大學學習希臘哲學,以豐富自己對哲學的認識??梢哉f艾略特一生都在哲學修習中,雖然算不上一個出類拔萃的哲學家,但其在哲學上的修養也是我們難以望其項背的。正是由于艾略特較高的哲學修養,其創作的《荒原》中充滿了晦澀難懂的內容,當代學者均在哲學或者其他方面存在自己的見解,在創作文學作品的過程中都將自己在其他領域中的認識融入其中,導致其創作的文學作品難以被讀者讀懂[5]。

艾略特的文藝觀均來源于其哲學觀,因此其文藝觀的主要特點是符合“客觀對應物”理論,即特定的事物、情景以及事件的組合會引發特定等感性,從而喚起特定的情緒。作為文學作品的創作者,應當全面掌握可以喚起特定情緒的特定事物、情景以及事件。在文學作品的創作過程中合理選用從而準確表達自己所想。艾略特在創作《荒原》時就充分利用了“客觀對應物”理論,將要想表達的思想對應到了特定的事物、情景以及時間。讀者在閱讀《荒原》的過程中將不再局限于文章內容的閱讀,對于文章的理解也不僅僅是作品中相關詞語以及句子的含義,更要深入文章內容的客觀對應物中。艾略特認為作為一個詩人,需要抓住讀者的大腦皮層,掌握讀者的思維方式,不要僅僅局限于吸引讀者的心智,要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真正感受到作品的魅力,真正做到讓作品影響讀者而不是讀者來閱讀作品,正是秉持這種創作文學作品的態度,當代文學作品的深度較高,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才會產生晦澀難懂的感覺,從而出現文學鑒賞困惑[6]。

二、解決當代文學鑒賞困惑的措施

《荒原》剛出版時較多讀者表示難以理解其想要表達的內容,作者艾略特給出了50余條的注釋,讀者借助注釋進行反復閱讀,紛紛表示自己讀懂了《荒原》。對《荒原》存在了自己的認識。最開始人們結合《荒原》作者艾略特的文藝觀以及哲學觀來解析《荒原》,由于艾略特較高的哲學修養,其在創作作品的過程中堅持向深層次的恐懼以及欲望方面延伸,使用神話來代替歷史。在閱讀過程中,需要將充分理解詩中無意識、原型以及神話等方面的內容。讀者經過多次閱讀發現,《荒原》鑒賞方法與《金枝》以及《從祭祀到神話》這兩部著作相似,三篇文章中所選用的象征手法存在相同點。部分學者認為,這兩篇著作在幫助我們鑒賞《荒原》的同時會將我們帶來云霧中[7]?!痘脑分幸昧税⑻菔?、阿童尼斯等神話,這些神話角色具有控制四季交替以及植物榮枯的能力,這些神話故事共同組成了《荒原》的格局以及象征語言,可以說《荒原》這一標題就來源于這些神話故事,因此在閱讀《荒原》的過程中需要讀懂每一個典故,充分利用起艾略特在穩重的注釋,從而獲取更多的東西。

杰姆遜認為《荒原》的閱讀方式可以分為通過元素來理解分析詩中代詞作用?!痘脑返闹饕獌热菔撬?、炎熱以及沙漠。通過元素來理解需要我們充分融入到詩中,感受到詩中的干渴以及絕望,什么是處于詩中狀態的我們所缺乏的元素以及如何去理解這些元素,由于這項問題的解法較多,因此選用元素理解《荒原》存在較大爭議。其中得到較多數認可的是《荒原》中所表達出來的在絕望中對生命的渴望之情,即死而再生的情緒。分析詩中代詞作用來理解《荒原》的時候需要從詩中的第一人稱“我”入手[8],“冬天使我們溫暖,大地給助人遺忘的雪覆蓋著,又為枯干的樹根提供少許生命?!边@句話中的代詞“我們”屬于一個集體”‘,其屬于最古老且無意識的那種集體。隨后一句中“夏天使我們驚訝,在下陣雨的時候,來到了斯丹卡基西,我們在柱廊下躲避,等太陽出來又進了霍夫加登,喝咖啡,閑談了一個小時,我不是俄國人,我是立陶宛來的,是地道的德國人?!边@里的“我們”不再是一個古老、無意識的集體,其指的一個實際的集體,即作者和他的朋友們?!岸椅覀冃r候住在大公那里,我表兄家,他帶我出去滑雪橇,我很害怕,他說,瑪麗,瑪麗,牢牢揪住。我們就往下沖?!边@里的“我們”指的是一個小家庭,且家庭中有一個表兄,“我”則是瑪麗,這句話將我們帶入了一個19世紀末期的小女孩的家里?!霸谏缴?,那里你覺得自由?!?,這里的“你”不特指任何一個人,可以代入任何一個角色?!按蟀雮€晚上我看書,冬天我到南方”,這里的我是虛擬出來的一個角色,與上面的“你”相同,不特指任何一個角色[9]?!痘脑愤@篇文章閱讀的難點就是代詞的不斷變化。每次代詞的變化都將經歷一系列的意識形態,整首詩都是在這個意識形態改變的過程中完成的,有效分析《荒原》中代詞的變化情況就可以完成對這首詩的鑒賞。

部分學者不僅僅局限于對《荒原》的基本認識,開始將重點放置在《荒原》的象征意象分析中。貫穿整篇《荒原》主要內容是“水”?!八痹凇痘脑分芯哂须p重象征意義,一方面指肥沃的土地,象征著農業豐收;另一方面則象征著以行為為代表的人類欲望。這一方面由繁殖神這一神話延伸而來?;脑凶顬槿狈Φ木褪撬?,只有獲得足夠的水才可以解救被困于荒原的人。當水超過一定量時將會阻斷人們的呼吸路徑,從而導致人類窒息而死,這是“死亡之水”,特指資本主義社會中人欲橫流的景象?!痘脑繁磉_的中心思想就是萬物繁榮的難度較高,甚至難以實現,死亡是輪回的一部分,荒原是永遠存在的。其中缺乏生機的荒原特指剛結束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西方社會,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資本主義社會統治下毫無生機的景象。除此之外,荒原也是對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悲觀、絕望之情的表現?!痘囊啊纷詈笠还澲小袄做脑挕币约啊盀鹾诘臐庠圃诩稀?,這兩句話沒有明確指出一定會下雨,但也沒有明確指出其一定無雨,作為一個旁觀者難以左右這種狀態,也從另一方面表示了向宗教求助的精神。

對比解讀也是從當代文學鑒賞困惑中走出來的一項重要方法。選擇《荒原》作為例子,可以將其作者艾略特與其他作家如荷馬、維吉爾、但丁、龐德以及莎士比亞等人進行比較,充分發現艾略特與其他作家之間的聯系,從而分析《荒原》的獨特性以及創造性。其中《荒原》原稿中有一段關于海灘的描述,后來《荒原》的作者艾略特聽從龐德的意見將這一段關于海灘的描述刪去了,龐德認為:“別人已經寫得很好的東西,作為一名作家不需要再去重復了,應當從新的東西入手?!边@也是艾略特與著名作家龐德之間的聯系。由學者將《荒原》與我國著名作家郭沫若的《鳳凰涅槃》進行平行對比,其認為《荒原》著重表達的是生存即死亡,其中水的意象較為重要,表達了人們欲死不能的生存狀態;《鳳凰涅槃》則著重表達死亡中的新生,其中火的意象較為重要,表達了死而復生的歡快情緒,兩首詩之間的異同通過對比體現得淋漓盡致。以上關于《荒原》的解讀方法存在較大差異,但對于幫助讀者理解《荒原》具有重要作用。

三、總結

在上面分析的基礎上,《荒原》作為當代文學的代表作品,閱讀過程中不應當因為讀不懂作品而懊悔,更不應指責《荒原》的作者艾略特,因為作為讀者你剛進入當代文學鑒賞的困惑階段,也正是充分了解、閱讀作品的初級階段,已經開始觸摸到《荒原》的基本含義。沖出當代文學閱讀鑒賞困惑階段的途徑較多,我們不能因為掌握一種解讀方法就洋洋得意,認為可以將文學作品把玩于股掌之間,應當從多方面入手,全面掌握文學作品的本質。最為明智的解決方法就是在不懂的時候積極思索不懂的原因,找到解決方案;懂了的時候則增加更多的疑問,不斷為自己設立新的目標,避免產生偏見。有效處理不懂與懂之間的關系,掌握兩者的處理方法,才能夠在不斷研究的過程中接近作者想要表達的想法。

綜上所述,作為讀者應當清楚認識到當代文學鑒賞的困惑,從自身出發,掌握不同階段的閱讀態度,不斷探索文學作品的本意,從而有效解讀現代派文學作品,充分從現代派文學作品中獲益。

——————————

參考文獻:

〔1〕鄭立峰.中國當代文學編寫與教學問題——從孟繁華、程光煒編寫的《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說起[J].名作欣賞旬刊,2017,56(05):46-49.

〔2〕鄭立峰.中國當代文學史編寫的問題——從洪子誠編寫的《中國當代文學史》說起[J].名作欣賞旬刊,2017,67(05):50-52.

〔3〕房偉.在身體與政治之間的言說——評劉傳霞的專著《中國當代文學身體政治研究》[J].名作欣賞,2016,56(01):141-143.

〔4〕劉巍,張葉葉,金世玉.歷史進程下的文學思考——評《歷史轉型與中國當代文學思想理論研究》[J].名作欣賞:文學研究旬刊,2017,56(08):5-6.

〔5〕齊曉紅.《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7年度選題論證會議紀要[J].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7,56(04):210-211.

〔6〕劉治斌.“現代性”的擴張與困惑——“民國文學史”敘寫的另一種解讀[J].甘肅高師學報,2016,21(08):12-16.

〔7〕黃雅玲.精神困惑 百年變遷——剖析現當代文學中知識女性形象的變化[J].新絲路(下旬),2015,89(10):84-85.

〔8〕郭戀東.論中國文壇對海外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接受與反思[J].學術月刊,2017,67(01):117-124.

〔9〕戴海光.陣痛與困惑——論中國新文學從現代向當代的轉變[J].理論月刊,2013,56(08):59-62.

(責任編輯 賽漢其其格)

Confusion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A Case Study of Eliot's Waste Land

XIA Chuan-zhen

(Liaon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Dalian 116052, China)

Abstract: Literary works are mainly the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the author's own emotions. Appreciation of literary work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literacy of reader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ses the puzzles in the process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Keywords: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Waste Land

猜你喜歡
艾略特荒原當代文學
英語世界的托·斯·艾略特反猶主義研究
廣東當代文學評論家
FOUND IN TRANSLATION
關于《紅樓夢》《荒原》神話敘事的比較研究
從史料“再出發”的當代文學研究
從《普魯弗洛克的情歌》中特定意象的含混意義談艾略特“創作前意識”
讀《白狼荒原上的三天三夜》有感
當代文學授課經驗初探
剖析艾略特《米德爾馬契》中的悲劇性特征
難忘雪漫荒原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