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不知道的“間諜”海明威
——讀《作家、水手、士兵、間諜》

2019-11-13 08:01林頤
火花 2019年4期
關鍵詞:雷諾茲海明威蘇聯

林頤

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歐內斯特·海明威率領同伴,突進奧德翁路,前去“解放”麗茲酒店的酒吧。這是海明威的傳奇之一。

在歷史學家尼古拉斯·雷諾茲看來,它遠不止于傳奇。身為美國中情局博物館前館長,職業敏感讓他意識到,其間或許大有玄機。與海明威一起解放麗茲的同伴之一,是戰情局的戴維·K.E·布魯斯上校,他倆非常親密。雷諾茲心想,以海明威的性格,這位大作家和二戰情報界會不會有瓜葛呢?

雷諾茲在檔案中尋找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海明威在西班牙、哈瓦那、中國等地的蛛絲馬跡,讓他驚訝的是,他居然發現了海明威曾經與蘇聯內務部簽約,被后者招募成為情報人員。雷諾茲說自己仿佛挨了當頭一棒,差點毀了心目中的海明威的形象,后來,隨著挖掘的繼續深入,他漸漸理解了海明威,也理解了這段經歷對他的人生與藝術造成的影響。這就是他撰寫《作家、水手、士兵、間諜》這部“歐內斯特·海明威的秘密歷險記”的由來。

作品大致按照海明威1935年之后的事跡,與雷諾茲的揭秘推導,步步前行。突出海明威的人際關系、思想轉變,情報人員對他的拉攏,以及后期海明威的掙扎與痛苦。

為什么要從1935年講起?當年9月,海明威自發參與了美國東北部大颶風的民間救災行動,他對身陷苦難的人民很同情,對無作為的政府機構很厭惡,雷諾茲認為這是海明威的“覺悟”。同時,1935年,海明威已經出版了《太陽照常升起》和《永別了,武器》,兩部作品為他帶來了名望,但美國評論界對這位年輕作家還不夠重視,海明威對此很不滿,與之相反,來自蘇聯的著名翻譯家、評論家伊凡·卡什金的盛譽和他所描述的蘇聯人民對海明威的喜愛,顯然讓海明威頗為自得并對蘇聯抱有好感。

不過,海明威這時并不打算成為共產主義者,他更希望保持自己的獨立姿態。后來促使海明威左轉的力量主要有兩股?,斏どw爾霍恩,她于1936年12月走進海明威的生命,1940年成為他的妻子,她對戰地寫作和左派事業充滿激情;海明威的身邊還圍繞著小說家約翰·道斯·帕索斯等共產主義朋友。催化海明威轉變的導火索則是西班牙內戰。西班牙內戰是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發生在西歐的唯一一場內戰。海明威以記者的身份來到西班牙,由于共產國際的積極爭取,他在1937—1938年間差不多變成了共產國際的宣傳員。直到戰爭的最后一年,他才更全面地審視這場戰爭,在戰后以批判的角度寫出了《喪鐘為誰而鳴》這樣的杰作。

雷諾茲梳理了尤里斯·伊文思(荷蘭共產主義電影導演和第三國際行動人員,與海明威合作了西班牙內戰的紀錄片)、亞歷山大·奧爾洛夫(蘇聯內務部主管)等人與海明威的交好過程,后者還促成了海明威前往游擊隊訓練營參觀?!秵淑姙檎l而鳴》是一個關鍵事件,伊文思對海明威“回到了他原來的(非政治)視角”很失望。但事實上,海明威并未斷絕與蘇聯的聯系。根據歷史學家鮑里斯·伏洛達爾斯基對蘇聯檔案資料的研究,內務部在二戰期間曾利用海明威為消息來源,并以“ARGO”作為他的暗號,這與雷諾茲的描述是相符的。雅各布·戈洛斯,內務部駐紐約的行動人員,與海明威會晤,于1940年末或1941年初吸收海明威加入“我們的事業”。這是海明威攜瑪莎訪問中國的前夕。后來海明威表達了自己對國民黨的不滿和對周恩來的仰慕,以及他對中國局勢的看法。

不過,海明威是否明確意識到自己成為了“我們的事業”的一部分,這是大有存疑的。1942—1943年,海明威參與了美國海軍情報局支持的面向古巴的一次秘密行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指揮權,他很高興地用愛貓之名稱之為“無友”行動。1943年感恩節,雅各布·戈洛斯死亡。海明威與蘇聯情報部門的關系隨之中斷。在那之后,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海明威在法國的活動,他作為盟軍人員進入了巴黎。但他的解放行動違反了戰地記者的不直接參戰的原則,后來遭到指控,這傷害了海明威的感情。這也使得海明威終于意識到卷入政治的危險性。雷諾茲認為,海明威從此陷入了一種恐懼,害怕自己與蘇聯曾經的聯系暴露,這給作家晚期的小說創作帶來了戲劇張力,海明威在反思中逐漸成為成熟的反法西斯主義者,更關注像《老人與?!愤@樣的作品所體現的個體的勇氣等問題。

雷諾茲的資料分析能力強大,但問題在于,確認海明威是“間諜”、甚至叛國的那點材料,實在乏善可陳。海明威與美國情報界,最多只能算是接觸或國民義務。海明威與蘇聯,性質要嚴重一些,但沒有證據表明他提供了有價值的情報。雷諾茲把海明威的自殺定義為害怕這個秘密曝光帶來的心理崩盤,這種說法或有夸大,不過壓力是有的。

從傳記描摹的情狀,海明威其實只是一個天真的政治門外漢。這與我們所了解的作家海明威的氣質是一致的。海明威熱愛斗牛、狩獵、垂釣等運動,他希望展現給外界一種“硬漢”的氣概,熱衷于危險游戲提供了對膽量的考驗,因此,戰爭會吸引他,浪漫性格也會讓他好奇間諜活動。早在1925年12月25日,在寫給菲茨杰拉德的信里,海明威就談到參戰經歷為作家帶來的優勢,對于那些沒有參加過戰爭的作家而言,“它的確就是某種他們錯過了的、無可替代的東西”。這種想法貫穿了海明威的很多活動,也是讓他在蘇聯與美國之間搖擺的原因。他以他的方式參與戰爭,但在他思想的底層,他的寫作的核心,始終流露的,一直都是《太陽照常升起》開頭所引用的《傳道書》里的那句話“大地永遠長存”,沒有人有資格奴役這片土地上的任何人。我們可以通過海明威的所有作品感受到這一點,最重要的這一點。我以為,海明威晚期的焦慮,并不僅僅出于所謂往昔秘密的暴露,也不僅僅在于他對自己名譽的擔心,更在于他意識到了他在很大程度上違背了自己的理念。

理解海明威的行為動機與他后來的壓力,還應當把他放回大的歷史背景里。比如,西班牙內戰的影響。很多知識分子、藝術家組成國際縱隊,奔赴西班牙。畢加索的名畫《格爾尼卡》就是反戰的主題,安東尼奧·馬查多和曼努埃爾等西班牙本土作家大力推動左翼運動。熱烈的政治氛圍,對社會主義的共同向往,很容易讓海明威積極投身。還比如,雷諾茲在談到共產國際的人員招募時,約略提了一句,說歷史學家芭芭拉·塔奇曼也曾經為蘇聯做過事。這類招募在當時有點像撒網撈魚,歷史上有名的“劍橋五杰”,就是被克格勃吸收的出身貴族、具有共產主義信仰的劍橋師生;而許多像海明威這樣的,并沒有經過培訓,也談不上如何重視,所以后來就斷掉了。到了冷戰時期,這種做法卻變得越來越常規,兩大陣營都在努力“挖墻腳”,大作家喬治·奧威爾就曾經交給英國情報部門一份“黑名單”。美國五、六十年代的政治氣壓也是很沉悶的,“麥卡錫主義”掀起了反共高潮,許多知識分子遭到迫害。海明威目睹這種情形,不能不擔憂。海明威晚年時常生病,時常陷入躁郁癥,他的記憶力和創造力都在流失。各種因素最后終于導致了他的自殺。

假如我們悉心尋找,在塵封的檔案堆里,像海明威這樣的“間諜”,一定還有很多,他們終生都在為此飽受折磨。

猜你喜歡
雷諾茲海明威蘇聯
假死圈套
籃球鞋找朋友
閱讀(書香天地)(2021年11期)2021-03-08
武裝保護蘇聯
《老人與?!放c海明威
你有幸能看到他的最后一部片子
海明威的寫作怪癖
霧在做迷藏
喬舒亞·雷諾茲的創作與理論初探
更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