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廣播節目主持人的溝通

2019-11-13 10:51崔勇趙盼迪天津廣播電視臺
新生代 2019年19期
關鍵詞:口語化廣播節目聽眾

崔勇 趙盼迪 天津廣播電視臺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通暢。

一、廣播節目溝通的重要性

廣播節目大致分為:新聞、民生服務、體育娛樂等幾大類型節目,但無論哪種類型節目都離不開與聽眾的溝通,新聞類節目的溝通更多是個體與群體之間的交流,而更多的互動節目則是個體對個體如:主持人與熱線中的聽眾交流,主持人與節目嘉賓的溝通交流等,可見溝通在廣播中是時時刻刻無處不在的??梢哉f溝通水平的高低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節目質量的優劣。

說到溝通我想到了態度,態度的概念:是對特定對象(人、觀念、情感或事件)所持有的心理傾向,這種心理傾向蘊含著個體的主觀評價以及由此產生的行為傾向性。記得在備戰2002年韓日足球世界杯期間,神奇教練米盧曾針對中國隊內的大佬級球員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態度決定一切。后來這句話被傳播開來,以至于還有這樣的說法:態度決定你的成敗,決定你的成功高度,決定行為,決定習慣……想想確有一定的道理。

實際上溝通和態度會形成一對非常有趣的關系,首先你的初始態度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你的溝通方法和溝通效果,因為我們每個人的態度很像是出發時選擇的路,一旦你在這條路上了,那么你的方向被確定了,甚至于你能夠選擇的交通工具也被規定了。就像是你如果選擇了崎嶇的山路,你就只能采用步行,如果你選擇的是平坦的大道,那么你就可以選擇高速的行車,在平坦的大道上如果你選擇低速行車反而會對其他車輛的行駛帶來影響。態度和溝通在人與人交往的實際場景下聯系是非常緊密的,有時候我們的態度剛剛確立,緊接著溝通方式就會表現出來,如在節目直播中,可能你對聽眾的有些言論不感興趣此時你的反應是趕緊切斷與他的交流,那么主持人的態度或多或少的會流露出來,我們常說的情不自禁就是這樣一種情況。

態度和溝通,它們之間會有一種互動的關系,也就是說當我們選用某一種態度去看待某件事物的時候,我們的溝通方法就一定會是在這種態度的籠罩下去選擇交流的方式。比如節目組同事之間當我們認為對方是一個可以信賴的工作伙伴的時候,那么彼此之間的溝通就會是以坦誠的方式進行的,同時在坦誠的方式下,大家彼此提供可交流的信息量就會是很大的。因為交流其實就是一種彼此的分享,在分享的過程中,各自收集到和收獲到了,能夠使自己深入了解對方的途徑。

反過來,當大家都選用了坦誠的交流方式時,我們的態度,也會被這種坦誠的氣氛所影響。于是在態度和交流方式之間,就形成了一個彼此調整的關系。這種彼此調整在節目中如果我們留心的話,還是可以隨時發現的。你像有的時候我們在與聽眾溝通的時候還是很融洽的,你一言我一語說的有來道趣。這時候可以說我們的態度都是希望能積極地推進彼此的溝通??墒侨绻谶@個過程中,主持人或者聽眾雖然抱有良好的初衷和態度,但是假如在溝通方式上不恰當,還是會對態度有損害的。有句話叫“哪壺不開提哪壺”,很生動地表現了這一幕。其實對方并沒有什么在態度上的惡意,但是就是因為其中一方沒能照顧到對方的感受,只是任憑自己的興趣點,大談特談對方禁忌的事情。往往就會看到對方態度大變,這也是我們主持人需要把握和注意的地方。

二、溝通的對象感

很多時候主持人在直播間是獨立的,沒有真實的溝通交流對象。那么盡快形成確立對象感是非常重要的。對象感:播音員、主持人必須設想和感覺到對象的存在和對象的反應,必須從感覺上意識到聽眾的心理、要求、愿望、情緒等,并由此調動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處于運動狀態。對象感正是被主持人用來作為使思想感情處于運動狀態的一種手段,一種途徑,屬于某種聯想、想象中的東西。坐在直播間中雖“目中無人”,若想我們傳播的信息,更好更快的使受眾接受且愿意去接受,就要努力去做到“心中有人”。如果我們不去了解他們,不為聽眾著想,達不到清楚、完整、準確、鮮明的傳遞信息,聽眾就聽不明白,甚至不愿意聽。對象感既依賴聯想想象,也要從實際具體出發。對象感是主持人使自己的思想感情運動起來的一種手段,這便是聯想與想象。

1.“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就要求我們盡可能多的去熟知聽眾的情況會對對象感的形成與獲取提供很大的幫助。當然,這需要主持人自身有非常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社會經驗,還要有非常敏銳的洞察力。如果可以做到這些,即使聽眾并沒有與我們親密接觸,但卻依然可以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2.要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我們在最初接觸播音主持的時候常常會犯這樣的錯誤,誰聽我就播給誰,但隨著學習的漸漸深入會發現,這樣的做法所產生的對象感往往會因為自己不了解受眾的心理狀況而變得被動和消極。所以適當的心里分析和心里觀察是十分必要的。

3.積極備稿,通過備稿理解稿件的真正內涵和言外意義,能體會到字里行間的深意和一般人發現不了的潛臺詞,設想這樣的內容可通過怎樣的形式播給什么樣兒的人聽?傳播這個信息的目的又是什么?聽眾在接受之后又會是什么樣兒的反應?做到這些尤為重要。

對象感的形成和獲得的途徑與方法遠遠不止這些,并不是掌握了這三點就一定會游刃有余的使用對象感,這需要主持人自身通過長期不懈的磨礪和實踐,才有可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作為一名節目主持人,掌握并熟練使用對象感對節目的溝通非常重要,要做到“目中無人,心中有人”,不斷增強自己的專業能力,同時結合自身特點和節目定位及對聽眾的感知融合在一起,這樣的節目溝通才能順暢,節目的生命力才會持久不衰。

三、溝通的基本要求

本人在與聽眾多年的接觸中了解到,他們愿意與這樣的主持人溝通交流:語音悅耳動聽、平易近人,對語言的具體要求如下:

1.口語化

廣播節目的最大特點是“說”,而不是“念”,而只有“口語化”才適合“說”。很多主持人覺得不拿稿件反倒能比拿著稿件“說”得好,但要注意的是,萬萬不能把生活中的口語化與廣播中的口語化混為一談。

生活中的口語,一般都是邊想邊說,有的時候甚至不假思索遍脫口而出,特點是句子簡短,會有不完整、重復、脫節、補充等情況出現,另外還會有肢體語言和表情相輔助。而廣播節目的主持人則不同,因為要面對數以萬計的聽眾,并要在短時間內盡可能快而好的傳遞更多的信息。因此,主持人所說的話必定是經過加工提煉后的口語,而不是想來就來。

所以廣播節目中的口語化,絕不是簡單的把稿件中的個別書面語改為口語,或者單純的添加“啊、呢、嗎”等語氣詞,而是完全根據與受眾交談需要所形成的口語化。

2.大眾化

人與人交流是有對象的,任何思想內容的表達都是以相互理解為前提的。信息傳遞的效果如何,完全要看接收方是否能夠理解。因此,廣播節目另一個語言特點便為“大眾化”。

廣播節目的主持人要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和語氣拉進聽眾與聽眾的距離。但并不是這樣做了聽眾就一定會聽你的節目,這絕大一部分會取決于主持人是否選擇了符合聽眾需求的交談內容和交談方式。在節目播出的過程中,如果不注意了解聽眾的需求,多說了幾句,聽眾會覺得你在夸大其詞,談少了,又可能會認為你才智平庸。要想做到恰到好處,就必須注意節目中語言的大眾化。

3.個性化

有一句俗話“見字如見人”,作為主持人想養達到“聞聲思其人”的境界,除了語言要口語化、大眾化之外,更重要的是還要保持語言的個性魅力,這樣才會使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語言的個性化,很大的一部分表現在主持人自己獨特的個性語言上,成功的主持人固然令人仰慕,但絕不是通過模仿別人,決不能變得既不像別人也不是自己的結果。所以,讓自己的節目與自己的語言風格完美結合是每一個主持人所追求的。

四、結語

所謂溝通也好交流也罷,都是講求方法和技巧的。從字面上看我們就能知道,溝通,首先要想辦法在兩個人之間挖一條溝。就像是兩潭水之間,只有先挖通一條溝,才能夠實現水的流來流去。因此,我們和聽眾溝通首先要選取一個突破口。像是天氣、健康、時事、服裝、子女、愛好等等?;蛘哌x取溝通對象的興趣點,有了這個突破口就可以順利切入設定的主題。另外在溝通過程中一定要時常地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考慮他的感受,也就是換位思考。

總之,溝通是主持人需要用心做的事情,不是說會說話,就能夠和別人溝通好,不是有句流行的話叫做“你會不會聊天”?我們的節目離不開溝通,我們的一生也都在不斷地與他人進行溝通,遠的不說,我們身邊的家人,時時刻刻也都需要溝通,這樣才能營造幸福的生活氛圍,更何況作為主持人的我們呢!

猜你喜歡
口語化廣播節目聽眾
新媒體時代廣播節目編輯的角色轉型及定位
讓聽眾“秒睡”的有聲書
少兒廣播節目未來發展之我見
好太太都是好聽眾
廣播節目播音主持人語言表現力及基本素養研究
聽眾
談談電視新聞語言口語通俗化的風格特點
莫言《紅高梁》的語言藝術特色
解構口語化新聞的語言特征
邢非的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