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構口語化新聞的語言特征

2016-10-15 23:05陳亞橋
今傳媒 2016年9期
關鍵詞:語言特征口語化新聞

陳亞橋?

摘 要:近年來,口語化新聞被各大電臺、電視臺競相提倡,使受眾尋求到輕松的生活感受和現代美學審美特征??谡Z化新聞以說理和敘事結合、分析和引導輔助的方式,讓主持人脫離稿件進行輕松、隨意的“說”新聞,語言組織更為靈活多變、通俗易懂,真正強調以人為本,在傳播對社會有益的文化、信息以及追求新聞的真實性與社會效果上開辟了新的途徑。

關鍵詞:口語化;新聞;語言特征

中圖分類號:G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9-0118-02

一、口語化新聞興起

近幾年來,隨著新媒體頻道的涌現,新聞節目的形式和內容也在隨之發生著改變,越多越多的“黨報官微”轉變文風和畫風,呈現出更接地氣、更為直觀的語言表達樣態,口語化新聞成為受人熱捧的一種形式,受眾對新聞真實性的考量也尤為凸顯,這也給新聞播音工作者提出了“變化中求生存”的挑戰。

中國大陸廣播電臺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就有播音員嘗試過以“更生活化、更口語化、更親切的播音路子”,但由于政治運動等因素的影響,始終無法形成風氣,甚至被當作被批判的對象。而被廣播電視界公認的口語化新聞的發起和推廣是從歐美國家開始的,這與國家開放、自然的文化氛圍相輔相成[1]。

美國CNN新聞頻道脫口秀節目《拉里金直播》,主要以時事話題為主,有時也進行人物訪談,在節目內容上注重主持人態度的嚴肅與客觀,新聞題材的高尚與理性,在節目形態上,談話場的自由與開放,配合提煉要點的新聞短片,加上主持人的現場把控,使得節目既有亮點又有新意。這種變化發展到亞太地區后得到推崇,新聞播報的方式也隨之悄然發生著變化。

新聞播音是對廣播電視新聞稿件以及深度報道的節目稿件進行以“還原、轉化、表達”為方法的“把按文字排列傳遞信息的符號系統,轉化為按有聲語言和副語言(體態語)傳遞信息的符號系統[2]”的再創造活動。近幾年來,隨著說新聞節目形態的出現,“播音”一詞的外延得以擴大,我們發現,無論是“受書面語影響的”宣讀、“規整簡練語言的”播報,還是“交流感強,更貼近的”的說新聞,都可以納入廣義的播音范疇。不同的播音方式,基于不同的受眾層面,也反襯出自身的特點和社會效應。

二、口語化新聞框架

新聞從“播”到“口語化”,客觀反映了廣播電視受眾的接近性心理需要。隨著各種僵硬的教條被打破,在新聞播報中符合人性、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新聞報道占據的分量越來越重,播音員由一本正經的播報改為“拉家常式”的講述,電視直播也以創新的、豐富的形式出現,播音員讓代表大眾的一個個具體的人從后臺走上前臺成為嘉賓或被報道對象,這種自然、隨意的狀態,使受眾從中尋求到更多的生活感受和體悟。

新聞從“播”到“口語化”,也從側面反映出新聞報道所追求的共享價值。共享價值是在人類命運面前、在人格面前人人平等的價值判斷,是人類共享一件事物知曉權的基本能力。在共享價值的引導下,播音員更愿意俯下身子講述給你聽,受眾也更愿意坐下來傾聽你的講述,播音員用 “精粹口語”將新聞的線索和要點串聯起來,拋棄日??谡Z中的隨意性和不準確性,保留了口語的通俗性、簡潔性和靈活性,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規范地進行偏書面語的表達,形成良好的“親近群眾效應”。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吳郁認為,主持人的職業角色是“廣播電視媒體中集社會和人際性于一身的具有親和力的傳播者”。這一職業定位很符合口語化新聞的語言特征,主持人向來以準確簡練的語言表達、靈活縝密的思維梳理坐鎮談話場,使得口語化新聞更為真切、自然。傳播學理論認為,傳播者與受眾之間關系的親疏,對傳播內容起一定的作用。而口語化新聞建立的“我在場”效應,也順應了廣大受眾心理期待。

三、口語化新聞外延

首先,口語化新聞強調平民意識,把受眾的知情權放在首位,同時以平和真切的語言表達方式傳遞主流價值和受眾思考,使媒體和觀眾間的距離更為親近;其次,口語化新聞更加通俗易懂。它運用“拉家常式”的講述,換個說法、方式和角度,貼近性更強。傳播方式也由理論宣導轉變為互動交流,受眾的真切感受成為主持人講述的首要考慮因素;再次,在電視節目中,口語化新聞個性鮮明,保持了在人際交流領域中的傳播優勢。許多新聞不再單純“播”,更多的是“聊”,主持人以貼近大眾的語言脫稿“說”新聞,在播報過程中,語言組織更為靈活多變,更易引起觀眾的共鳴。從肢體的表現上講,在主持節目中主持人站了起來,而實質上是“坐”了下去,——即把自己的位置與觀眾放平[3]。

在口語化新聞中,主持人的發聲運用多種體態語言,把視角轉向更為廣闊的空間,涵蓋內容也更為豐實,以“說理和敘事相結合、分析和引導相輔助”的方式,對新聞事件作入情入理的闡述,短時間內將固有的信息轉變為可知的視覺聽覺沖擊,帶給觀眾更為真切的感受和理解。

“播”新聞與“口語化”新聞,一個有稿,一個脫稿;一個嚴謹規范,一個活潑生動。但不能忽視的是,最終目的是統一的,都是希望達到最佳傳播效果。歸根結底,口語化新聞的優勢,有賴于新聞來源的廣泛性、播出內容的豐富性、資訊信息的參考性和創作主體的積累性。

四、口語化新聞發展戰略

(一)口語化新聞需要注意的問題

需要強調的是,新聞的口語化不等于方言化。方言作為地方語言有其存在的空間,在適當的時間、區域、場合可以使用,本身有著區域的狹隘性,不應以媒體強化和普及??谡Z化新聞不等于生活中的“聊大天”,它源于生活語言,但必須又高于生活語言。沒有精湛的語言表達功夫,只是不管不顧地“開快車”,就成了機械的“蹦字”,咄咄逼人、窮追不舍,使觀眾很難接受,影響新聞準確、高效的傳播?!翱谡Z化”播報方式,給主持人深度參與節目提供機會和條件,節目的選題、策劃、前期采制、后期合成等各個環節親身經歷,積累了廣泛的新聞來源,從而使播講內容更接地氣、更生活化[4]。

(二)口語化新聞對主持人的要求

1.迅捷的反應能力

在節目準備初期,主持人就要在較短的時間內翻閱大量的新聞資料及編輯發送過來的新聞稿,從中選取有亮點、有價值的新聞,為每一條消息尋找“切入點”;在新聞稿件初成時,要減少書面語,讓句式更簡單更短少,必要時加入自己的評論,但不應離開新聞的“真實、客觀”的本質特征?!翱谡Z化”新聞需要有感而發,而感受正是從具體的新聞事件入手,這就要求主持人不僅要參與節目制作的全過程,同時也要在梳理新聞事件中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帶著受眾的角度去探索新聞背后的真實,評論也會更加直抒胸臆。否則,脫離了這些幕后工作,僅僅就書面的稿件進行播報,更多的則會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這要求主持人有更加迅捷的反應能力和有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

2.親切的語言組織能力

主持人要以自己對新聞的把握和便于受眾接受的交流方式重新組織語句,在稿件文字形成之后,要利用自己的語流習慣進行二度創作,有些部分甚至可以即興表達,這是口語化新聞給主持人一個自由發揮的語言環境平臺。在主持人進行即興表達時語言要凝練語句、字字珠璣、理性客觀的闡述新聞事件??谡Z化的方式最容易犯重復的毛病,這要求主持人有精煉的、簡潔的、明晰的語言表達技巧,從復雜的新聞播報中概括、提煉出最關鍵的信息點。

3.適度的副語言表達能力

主持人在運用口語化新聞的同時要注重自己的表情、眼神、姿態動作等來強化信息的傳遞,使語言更加形象生動;改變那種呆板、冷漠的、發聲機器式的播出態勢,做到表情與播報內容相一致??谡Z化新聞打破以往沉舊的播報方式,改為激情的、生活的、家庭的方式來交談,使信息的傳遞更加快速。

五、結 語

真正的口語化新聞是要求播音員主持人的口語表達、邏輯思辨、熱點敏感即興評述等能力的綜合鍛煉和提高。電視節目主持是一門藝術,我們崇尚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梢哉f,直至今天,真正中國式的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還沒有完全成型,還在探索著一條適合中國本土發展的口語化新聞道路??谡Z化新聞播報形式雖未成燎原之勢,但探索的新聞工作者都在不斷的努力中,相信這種理念會走入百姓的生活中,給我們在生活中增添知識和樂趣,同時更為我們電視人提供了一條適合時代發展的新路。

參考文獻:

[1] 于麗爽,宋茜.脫口成風[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2] 姚喜雙.播音導論教程[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

[3] 高展.電視新聞“播”與“說”轉換[EB/OL].www.REDLIB.CN,世紀圖書館,2007-10-24.

[4] 曾慶香.作為話語的新聞[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傳馨]

猜你喜歡
語言特征口語化新聞
談談電視新聞語言口語通俗化的風格特點
莫言《紅高梁》的語言藝術特色
物流英語的語言特征及翻譯
茶藝英語的中國英語研究
“互聯網+”時代新聞采訪教學的困境與出路
新聞版權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與重構
邢非的詩
淺析史鐵生散文語言特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