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2019-11-14 11:30巫小燕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4期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核心素養

巫小燕

【摘 要】隨著我國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的全面普及,我國的教育事業展現出勃勃的生機,教育部門不斷深化對于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教學改革,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來說,培養高素質人才離不開道德與法治化教育,而為了實現長遠發展,就必須要將道德與法治教學與現實生活相結合,使學生能夠在生活過程中實際體驗到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性,從而更好的應用生活化教學這一手段來促進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素質培養基礎,從而有效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發展。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4-0069-01

道德與法治課程在社會生活的參與過程中具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如果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展無法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就會直接影響到初中學生正確價值觀和道德觀的形成,甚至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所以在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切實加強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視,在教學應用過程中不斷的進行深化改革[1],積極應用生活化教學方式來將理論與實際將結合,使學生能夠對于當前我國的道德與法治建設的實際情況深入體驗和感受,使學生在思維能力和道德水平的方面都能夠得到提升。初中階段是學生在教育生涯中承上啟下的一個階段,所以就更需要教師積極的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通過引導學生進行生活化教學的探索,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為高中的道德法治建設,乃至于未來人生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基本原則

1.實踐性原則。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過程中,生活化教學方式的應用必須要遵從實踐性原則。學生不僅要成為實踐的主體,也要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中,通過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來理解社會中蘊含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內容,從而在實際生活中更深刻的感受到道德與法治的真諦,從而加強學生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知識點深化理解。而且在實踐中也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的道德觀念,使學生在生活過程中能夠及時分辨生活中蘊含的真善美,通過構建生活經驗的知識體系來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網絡。另一方面,我國的素質教育一直倡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只有切實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理論與現實生活的實際相結合才能更好的促進教學內容的具體化[2],使學生在了解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現實性應用中,能夠更加具有針對性。

2.階段性原則。

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大多數是在初中階段開始初步形成,但是不同年紀的學生在心理發展方面也會具有不同的特點,所以在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緊密結合階段性的原則要求,只有在教學過程中確實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來開展教育,才能夠更好的促進初中道德與法治的任課教師對學生身心發展的了解,并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教學計劃的調整,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1.提升學生的生活化教學體驗。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課程的生活化教學探究過程中,可以從課程中增添生活化教學情境入手來進行學生的教學指導。通過在課堂上創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通過角色扮演來體驗教學的相關內容,從而更好的產生情感共鳴,而且在角色扮演過程中也可以思考自身或他人的行為,使學生能夠主動的融入于教學過程中,并增加教學內容的反思,提升課堂的學習效果。這種教學體驗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對于課堂內容進行深層次思考[3],而且這種生活化的教學體驗也可以通過對自身的反思來促進學生更好的規范自身的行為和思想,也就能夠讓學生在生活過程中更好的踐行道德行為標準,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

2.借助多媒體技術加強課堂教學效果。

在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來加強課堂的教學效果,通過引入一些重點教學的生活化案例來加強學生對生活中道德與法治科學內容應用的理解,也能夠讓學生不斷深化課堂教學內容,確保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課堂教學內容制作一定的多媒體課件,或者是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來收集人物事跡和影像資料,通過這些多媒體內容來闡釋課堂教學內容的主旨思想,這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設身處地的進行事物的思考,也可以通過對于課堂內容相關的人物事跡來進行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學生借助多媒體手段引入生活化案例可以加強自身對于社會惡劣性案件的了解[4],并產生一定的情感共鳴,通過不斷的思考和反思,來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律道德觀念與人生價值觀,使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能夠得到全面發展,并確保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效果。

3.利用課外活動提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

在現代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借助一定的課外實踐活動來提升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應用,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具有更高的核心素養,這種核心素養不僅體現在試卷成績方面更多的會體現在個體的情商和智商方面。所以就更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由教師積極構建和道德與法治教學相關的活動內容,使學生能夠在活動過程中積極地與他人進行交流,盡快的融入到集體生活中,這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應用,還可以更好的培養學生的道德水平,從而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和法制觀念,最終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5]。學生會在不斷地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獲得對于初中道德和法治教學課堂生活化教學的經驗補充,而且在參與過程中也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在道德與法治建設中的進一步發展。

結束語

總的來說,教師想要保證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高效性,應當為學生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獲得高效的學習與情感體驗。教師要根據課程內容創新多種生活化教學手段,使學生在不同的生活化教學模式中加強對知識點的深層次認知與思考,并對白身的行為和思想進行反思,在加強知識點理解的同時綜合性地提升個人的道德思維品質,進而保證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李康.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培育學生核心素養路徑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9.

[2]李佰東.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核心素養培養策略探討[J/OL].學周刊,2019(21):65[2019-06-29].

[3]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第五中學校 任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N].發展導報,2019-06-18(017).

[4]楊艷華.情境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應用的幾點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6):116.

[5]李亞卿.核心素養下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J/OL].學周刊,2019(18):68[2019-06-29].

猜你喜歡
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核心素養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