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2019-11-14 11:30容雪蘭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4期
關鍵詞:兒童文學文體小學生

容雪蘭

【摘 要】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同氣連枝,所包含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與語文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可以追溯到共同的源頭。兒童文學的發展豐富了小學語文的內容,小學語文的不斷蛻變反過來也促進了兒童文學的興盛。語文課程主要由各類文學作品組成,兒童文學是其中一種重要的呈現方式,隨著教學改革的實施,兒童文學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其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視。

【關鍵詞】小學語文;兒童文學;地位和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4-0084-01

兒童文學是以兒童為主體,根據兒童的眼光、內心世界及精神需要而創作的文學作品。在升入小學時,必然是從兒童過渡。當然,小學生和兒童對世界的認知與知識的閱讀和習得也存在必然的聯系,它們面對的是同一人。小學接受的語文學習與兒童時期的文本閱讀殊途同歸,它們宣揚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精神追求與語文的教育目標是一樣的。從中可以看出,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相輔相成。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的變革與推廣,無數教育者更加注重幼兒時期的學習,教師更為關注兒童時期的學習,他們發揮兒童文學的積極作用,以促進小學教學過程的進行,讓兒童文學促進學生學習、培養道德情操、正確認識自己的價值。

一、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1.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小學階段的學生單純的閱讀圖畫類的圖書已經無法滿足其要求,應適當的與課外文字閱讀相互融合,教師應為學生推薦一些具有閱讀價值的讀本供給學生閱讀。具有豐富內涵的兒童文學讀本,能夠使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習到的內容進行延伸,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就能夠學習到更多新的知識。但是,閱讀只是一種要領性學習,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和很強的好奇心,開展相應的課外閱讀能夠滿足學生的探索需求,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語文素養也得到全方位提高。

2.在文學教育中擔當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進入21世紀以來,整個文學的格局都發生了變化,文學隨著外部場域的變化而發生了內部的重組。新世紀兒童文學進入了一個多元化的時代,進入了一個實力團隊紛爭和實力作家競技的狀態。兒童文學與兒童教育有著天然的緊密關系,高校兒童文學的教學對兒童教育來說至關重要。兒童文學,是專為少年兒童創作的文學作品,在小學教育中越來越重要了。優秀的兒童文學不僅能陶冶兒童的心靈,而且更能提高兒童的發展,不斷提高自我。兒童文學又分為嬰兒文學、幼年文學、童年文學少年文學,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讀者。兒童文學特別要求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兒童文學始終堅持以兒童為本位的原則,堅持貼近生活、貼近時代、貼近讀者,不斷超越自我與時俱進。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文學的應用現狀

1.小學生缺乏足夠的閱讀時間。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堂當中,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了基礎知識的講解方面,同時也會受到其它學科的影響,有著較大的學習壓力。面對這樣的情況,學生在閱讀兒童文學的過程中,必須進行一些舍棄,否則其它學科的學習就會受到影響。因此,學生只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進行閱讀,但是兒童文學的效應卻會因此受到很大的影響。

2.教師不夠重視兒童文學價值。

小學語文教師已經習慣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在平日的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基礎知識點的講解,對于兒童文學作品當中的重點內容并沒有進行深入研究。學生在學習與閱讀的過程中,難以將自身的感同身受融入其中,教師缺乏對其進行全面深入了解。正是因為在認知方面出現這一系列問題,最終使得兒童文學的作用無法充分凸顯。

3.兒童文學課堂缺乏靈活性。

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師一般只注重語文知識方面的學習,很難抓住兒童文學的特點來給小學生講課,致使在日常教學中,課堂教學氣氛緊張,教學死板,不能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要問題有兩個。①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課時沒有抓住兒童文學的美學特征講課。兒童文學和成人文學最大的區別在于兒童文學有著獨特的兒童情趣與審美特征。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課時,抓住兒童文學的審美特征講課,才是給小學生上好兒童文學課的關鍵所在。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因沒有學習過兒童文學的系統知識,而缺乏兒童文學素養。在講課過程中,把本應活躍的課堂氣氛,代之以生硬死板的教學模式。②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課時抓不住兒童文學的文體特征。由于一些小學語文教師自身的文學素養比較低,兒童文學知識匱乏,對兒童文學問題不能很好地區分、辨認,對不同問題的兒童文學作品,采用同樣的教學方法進行講解,不能突出兒童文學的文體特征,特別是對于文體特征比較相近的兒童文學作品,文體區分不清。寓言和童話這兩種文體分不清楚,例如,對《小馬過河》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在文體上分不清楚是寓言還是童話故事。

三、兒童文學作品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地位分析

1.緊抓兒童文學課文的特點。

教師在講課之前充分了解兒童文學文體系統的構成,由于其文體形式具有特殊性,教師應將其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有機相互結合,合理的運用到平日的教學過程中。精準掌握各種文體之間的差異性,因為不同題材之間的語言風格都存在不足,例如兒童詩歌與成人文學之間有著本質區別,因此,教師應根據其本質特征兒童文學的優勢充分表現出來。

2.注重兒童文學作品的鑒賞。

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中心靈也能夠得到凈化,通過閱讀所引發的一系列活動,都需要將閱讀作為本質基礎,通過自己的想象使得故事角色變的豐滿,并深入挖掘其中的內涵,對人物形象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閱讀也是一個審美的過程,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通過閱讀文學作品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激發學生對理想生活、美好人生的向往。

3.關注當下流行的兒童文學作品。

小學語文教師要時刻保持對兒童文學知識更新情況的關注,及時地了解當下小學生最喜歡的兒童文學作品是什么。例如在小學生之間流傳廣泛的作品有楊紅櫻的《淘氣包馬小跳》系列作品等。教師要充分利用兒童文學資源以提高語文教學水平和效率。小學語文教育是整個兒童學習過程中最基礎和最重要的課程,伴隨著素質教育不斷改革的步伐,小學語文教材和兒童文學的聯系更加緊密。兒童文學的學不只是字、詞、句的學習,對小學生的成長也有著重要意義。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依據我國兒童文學自身的發展軌跡,能夠看出我國的兒童文學作品正慢慢走向小學語文教育創新與改革的軌道上,這樣的文學作品同時也是小學語文教學得到有效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的文學作品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兒童自身所具有的想象能力。由于社會和歷史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學術和文學等多方面的突破,使得兒童文學作品有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受到兒童的喜愛,同時也為小學語文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龍永干.兒童文學課程在小學語文師資培養中的價值和意義[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4(01).

[2]林生華.小學語文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1(60).

[3]呂敏英.淺析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文學賞析[J].學周刊,2011(05).

猜你喜歡
兒童文學文體小學生
輕松掌握“冷門”文體
第四屆福建省啟明兒童文學雙年榜揭榜
文從字順,緊扣文體
第三屆福建省啟明兒童文學雙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負
——兩岸兒童文學之春天的對話
若干教研文體與其相關對象的比較
文體家阿來
“原生態”與兒童文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