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各種機會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019-11-14 11:30李德榮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4期
關鍵詞:氛圍語言能力語言表達

李德榮

【摘 要】語言是人類思維和交流的重要工具。人們各種活動都要利用語言來完成。幼兒在幼兒園的這段時間就是語言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因此我們要探尋幼兒表達能力發展的途徑,營造良好的語言氛圍,讓幼兒快樂表達;要創設有效的物質空間,讓幼兒有機會表達;要為幼兒搭建語言表達的平臺,提高幼兒語言能力;要開辟多種途徑和方法,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興趣。語言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幼兒的表達能力和習慣形成也不能一蹴而就,在教育實踐中應堅持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來貫穿整個幼兒教育階段的語言表達教學活動。

【關鍵詞】語言表達;氛圍;環境;物質空間;興趣;習慣;語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4-0112-01

語言是人類思維和交流的重要工具。人們各種活動都要利用語言來完成。人們的語言能力經過后天學習訓練是可以養成的,而幼兒在幼兒園的這段時間就是一個關鍵期。因此,我們必須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讓幼兒養成敢說、愛說、多說、會說的好習慣。下面談談個人的一些做法與體會:

一、探尋幼兒表達能力發展的途徑

幼兒的一日生活非常豐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關注幼兒一天里的生活。利用幼兒一日活動中生活、運動、游戲、學習等豐富的語言環境,指導幼兒愛說、想說,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引導幼兒敢說,這樣幼兒語言表達的習慣和能力會逐漸提高。

1.利用入園離園的談話和幼兒交流。

在晨間幼兒入園時,充分利用這個時間,對幼兒進行集體或個人的談話活動,拉近和幼兒交流的距離。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幼兒來園、飯后、離園等分散的時間和幼兒交談,讓他們說說看到的或聽到的新鮮事,或提出一些幼兒感興趣的話題讓幼兒說。此外,多帶幼兒到戶外散步,讓幼兒說說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久而久之幼兒積累語言表達的經驗,培養語言的良好習慣。

2.引導每個幼兒面向全體大膽表達。

通過各種方法讓幼兒想說,激發幼兒想說的欲望。利用晨間和離園等幼兒等家長時,讓幼兒介紹自己姓名,住址,興趣愛好,家住在哪等。每天讓幼兒把自己在生活中、游戲中的感受用語言表達出來。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幼兒大膽在集體面前表達出來,如:生日會、故事會、猜謎會等等,讓幼兒在語言實踐中多多練習語言表達能力。針對幼兒喜歡受表揚的特點,說的好的幼兒獎勵一個小禮物,讓幼兒產生說的欲望,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營造良好的語言氛圍 讓幼兒快樂表達

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就教育效果而言,很重要的一點是看師幼關系如何?!绷己玫慕逃諊w現了師幼心理上的溝通,關系上的平等,它有助于幼兒積極、主動去發揮。教師對幼兒多肯定、多信任、多表揚、多鼓勵,多給他們自由發揮的空間。幼兒只有感受到教師的愛和自己的價值時,才能體驗到聽的樂趣,才會獲得說的勇氣,尤其是對不愿意說話的幼兒更應給予關心與幫助。為此,教師應當經常性地參與幼兒的對話,努力成為幼兒們的大朋友,尊重他們的良好愿望,多與幼兒溝通,為他們創設自由表達、自由發展和自由表現的機會。在良好的氣氛中讓幼兒感到心情舒暢,有話想說,有話敢說,樂于交流、敢于表達。例如:幼兒午餐前,教師指導幼兒玩一些小游戲,有的會請求教師幫助,有的向同伴或教師講述某件事情。這時,教師不必加以阻止,可稍微在適當的時間給予提醒安全或其他注意的問題,因為這種同伴間和師生間的相互交談,可為幼兒提供語言交往和學習的機會,盡量在這種良好的語言教育氛圍中,培養幼兒“敢說、愛說”,把握好語言表達的機會。

三、創設有效的物質空間 讓幼兒有機會表達

幼兒園的墻飾布置可以讓幼兒參加,在墻室布置中,幼兒動手動腦,與老師和伙伴交流,從而鍛煉幼兒的語言能力。教師可利用幼兒的好勝心理,安排一次小辯論活動,請幼兒把自己組獲勝的理由講出來,看看誰說得有道理,隨機的辯論活動既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又能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幼兒在生活中聽到的、看到的、感覺到的都可以形成一種刺激,能引起幼兒說的反應。而在活動中,自由交往,這就為幼兒提供了隨意說話的機會,他們在活動時心情舒暢,有話可說、有話想說。班級中總有一些平時不愛說話、不愛交往的幼兒,我們創設特定的游戲情景,讓幼兒扮演各種角色,如爸爸、媽媽、醫生、老師等,相互間自然地進行對話,這種以游戲的形式相互交往,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常用角色的口吻去與幼兒聊天,耐心猜測幼兒表達的意思,并用正確的普通話講述,誘導幼兒不知不覺地說起來。日常生活中常出現一些突發的情景,我靈活地抓住這些情景對幼兒進行教育。例如:全班幼兒在上課時,忽然下起了大雪,于是讓幼兒說說雪花什么樣?下雪我們可以干什么?等等一些觀察的問題,啟發幼兒對這些情景的興趣,就會興致勃勃,七嘴八舌地談起來了這種特定情景下的隨機語言練習,幼兒印象特別深刻,特別喜歡說。幼兒不但認識了雪花,也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

四、搭建語言表達的平臺,提高幼兒語言能力

《指南》在語言領域中提出:幼兒的語言是通過在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運用而發展起來的,單靠教師直接的“教”是難以掌握的。我充分把握幼兒的這個特點,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講述活動,比如講故事等,多給他們鼓勵、贊揚,幼兒們興趣很濃,語言能力發展很快。

1.觀察是訓練學生表達的好方法。

教學中,我耐心引導,幼兒慢慢了解和熟悉了講述或編故事的基本要素,幼兒講述的故事越來越完整。在學習《森林小學》時,先指導幼兒看每一幅圖,讓幼兒自己講述圖意,再互相講述,最后啟發幼兒講述圖片以外的內容,想象畫面沒有的情景和內心活動。最后讓幼兒完整地講述故事。這樣既訓練幼兒語言,又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2.結合圖片排序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

訓練幼兒根據提供的故事線索,在觀察和分析圖片的基礎上,能合理將圖片排序,并能用較豐富的語言完整、連貫地講述內容,同時能體會到多種故事情節帶來的樂趣。講《烏鴉和狐貍》這個故事時,我出示圖畫,在引導幼兒了解故事的情節后,鼓勵幼兒大膽排圖。排列好后指導幼兒根據圖片小組內自由講述,最后選出代表全班講述,評出故事講的好的獎勵一個小禮物。幼兒在講述的過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語言水平。

3.快樂分享,有效提高學生的表達。

平時多指導幼兒學會把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與他人一起分享,感受分享的快樂。班級開展講述活動《快樂的旅行》,結合這一活動,讓幼兒說說自己去哪旅行了,看到什么,玩什么,心情怎樣等,幼兒們說得熱火朝天。在快樂的分享中幼兒傾聽習慣得到養成,表達能力有效提高。

4.主題講述活動可以鍛煉幼兒的自由想象和思維能力。

我們開展了《我是小鳥》主題講述。幼兒的講述充滿了想象:假如我是小鳥,我會周游各個國家;假如我是小鳥,我會去宇宙探險,假如我會飛很爽、假如我會飛很快樂、假如我會飛看天有沒有變化等等。幼兒通過合理的想象,利用語言表達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出來。

五、開辟多種途徑和方法,提高語言表達興趣

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內容不同,采用的方法和途徑也是不同的。引導幼兒聽一聽、說一說,畫一畫,做一做、玩一玩,體驗一下,表演一下等,實現多種語言的轉變,展現語言表達的魅力。

1.詩歌仿編。詩歌的藝術性和感染性是很強的,很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6歲左右的幼兒知識經驗比較豐富,抽象思維也在發展中,他們敘述自己的見聞很有感情,描述事物也很具體。而且,幼兒學習語言是既有模仿又有創造。他們在詩歌仿編中善于通過想象、反復循環的句子創編,編出的詩歌創意無窮。鼓勵幼兒大膽創編,尊重幼兒個性化的創作。

2.故事續編。小孩子喜歡讀故事,喜歡聽故事,續編故事是他們喜歡的。讀了故事后讓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再組織語言連貫地講述。如語言活動《亮亮逛商店》中亮亮找不到媽媽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危險呢?他想了什么辦法?哪些人幫助了他?最后他找到媽媽了嗎?幼兒發揮想象續編故事。這些問題打開了幼兒的話匣子,他們越說越來勁,創編的故事五花八門。

3.看圖創編故事。記得語言活動《熊貓過河》第一次教學中,我沒有直接按照《教學參考書》內容直接講述故事,而是引導幼兒先看圖自由想象故事的情節。引導幼兒們看一看圖書的內容,請他們想一想圖上發生什么故事?你有好的辦法幫助大熊貓過河嗎?幼兒的興趣來了,他們想出好多辦法幫助熊貓過河。通過這樣的學習活動,既發展了幼兒思維,又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總之,語言教材上的仿編兒歌,仿編故事,幼兒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從而熟悉和了解語言運用的規則,掌握語言的形式,最終達到發展口語表達能力的目的。我們知道語言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幼兒的表達能力和習慣形成也不能一蹴而就,在教育實踐中應堅持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來貫穿整個幼兒教育階段的語言表達教學活動。同時在實踐中我們要通過引領家長,家園配合,提高家長在幼兒語言表達教育中的示范和引領作用,通過家園配合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3-6歲發展指南》.

[2]教育家贊可夫的《教育與發展》.

猜你喜歡
氛圍語言能力語言表達
新聞采訪中如何應用語言表達技巧
落實“兩個關注”,促使課堂評價走向有效
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方法論
語言表達與語體選擇
家教語言表達的“八種誤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