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讀課群文閱讀的探索實踐

2019-11-14 11:30劉賢德鄒霞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4期
關鍵詞:探索實踐群文閱讀

劉賢德 鄒霞

【摘 要】現在的閱讀課教學,主要分為教讀課文和自讀課文。但是很多情況下都是由教師單篇式的精講精練,學生被動地學習,死板地勾、畫、記錄教師講授的重點、難點、考點,教師強調文道統一,只關注細化字、詞、句地教學,反而忽略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自主性發揮。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不能充分發揮主體地位,雖然在單篇的閱讀學習上能夠獲得一定的知識,但是明顯限制了學生的閱讀量、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反而導致了教學效率不高的情況。

【關鍵詞】教讀課;群文閱讀;探索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4-0202-01

引言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中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不得少于40萬字,而我們教師在教讀課時所進行的教學明顯不能滿足《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現在的教學方式在閱讀量上大大的限制了學生的閱讀學習,也致使學生在閱讀能力上和思維方式較為單一。所以,筆者決定改變當前教讀課教學方式,以師生主體互換增強學生閱讀體驗感,教師充分發揮引導性作用,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由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由“一篇”到“多篇”層次遞進,以此提升學生們的各項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

一、群文閱讀對于學生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

群文閱讀是一種新的閱讀教學形式,意思是在一定的時間里,引導學生閱讀多篇文章,做到有效的閱讀拓展。與以往的單篇閱讀教學相比較,群文閱讀的教育形式更關注閱讀量和閱讀過程。如今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語文教讀課開展群文閱讀教育是勢在必行的,因為以往的教育形式相比較群文閱讀的教育形式太過于陳舊,在方法上不符合課程教育改革的時代背景,在要求上也不能達到《語文課程標準》的標準。但是,群文閱讀的教育形式可以同時保障學生主體地位和達到《語文課程標準》40萬字閱讀量的標準,這對于學生的閱讀學習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當前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群文閱讀學習

我們不可否認,以應試為目的教育教學確實可以讓學生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應試教育的弊端也有很多。例如,影響孩子的知識層面,導致學生們只知道復習課本上的知識而不注重課外閱讀,從而導致學生們的知識面狹隘。再者,為應付考試而學習,嚴重影響學生們的心理健康,一味地復習不僅枯燥無味,也會導致學生心情煩躁,情緒低沉。盡管課程教育改革至今已有多年了,但是絕大多數教師依然占據著課堂的主體地位。就說教讀課的教學吧,現在依然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的教學內容依舊是題目、作者、寫作背景、劃分段落、提煉中心思想、分析寫作特點……這樣教師根本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能讓學生自己掌握學習閱讀的方式方法??傊?,以應試為目的的教育教學違反了課堂教學自主互動的本質,與教育部綱要要求背道而馳,不僅泯滅了學生的主體性,還是扼殺了學生們對于閱讀的興趣。

三、教讀課群文閱讀的探索實踐

教讀課群文閱讀應該由教師發揮引導作用,教師可以把多篇文章根據內容、特點、類型進行分類整合,讓學生充分感受文本和文本之間的內涵和差異,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體驗。當然,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以點帶面,以創新意識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通過突破單篇閱讀的方式充分發揮群文閱讀的優勢,以此來有效提高學生們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使學生們的思維得到發展。

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依據教材進行分析。就以七年級語文課本“自然風光”篇的教學為例。這一單元主要講的是不同作者在不同環境下描寫的“自然環境”。所以,教師可以針對文本特點準備“春”、“夏”、“秋”、“冬”四種不同環境的文章給學生閱讀。我們在閱讀文本的選擇上,可以以朱自清的《春》、杜甫的《夏夜嘆》、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老舍的《濟南的冬天》這些文章為閱讀文本,讓學生在閱讀時感受“春”的景色和浪漫、“夏”的煩悶和焦躁、“秋”的絢麗和傷感、“冬”的懷念和情懷(形成鮮明的對比)。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瀏覽”等閱讀技巧。在這里,我們要切實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要考慮到,《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的精讀、略讀、閱覽等閱讀技巧是為什么?原因很簡單,教師要考慮到學生們的實際情況,群文閱讀的教讀需要建立在學生有一定的閱讀量的前提下,但是有多數學生并不能達到這一標準。所以,教師要依據學情帶領學生快速閱覽文本,略讀次要文本,精讀重點句段,以此來使學生理解文本要點內容,進而使學生感悟四季的變化和不同作者表達的不同情感。

在群文閱讀的教讀過程和方法上,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教學方法以引導為主,使學生學會自主、合作、交流、探索),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傳授學生學習技能,畢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繼續以前文“春、夏、秋、冬”主題為例,教師要教會學生通過瀏覽的閱讀方式,完成快速閱讀,并在這個主題里精讀重點句段,推敲文本主要內容,感悟作者的借景抒情之意。

最后,學生閱讀完文章以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不同作者在寫作手法及生活背景上的不同,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交流的方式探究如何借景抒情?如何準確感悟作者內心世界?

結語

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一改以往單篇文本閱讀教學的方式,在語文的教育教學中突破了單元閱讀教學的框架,沖破了傳統教育思想的瓶頸,有效提升了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和自主能力。在現實的意義上,群文閱讀也落實了課程教育改革以學生為主體的理論思想,也做到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實踐??傮w來說,這不僅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更是教學思想的突破。

參考文獻

[1]王建芳.淺談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模式[J].學周刊,2018(20).

[2]孫淵.網絡環境下的初中語文評注式探究閱讀教學模式探索[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8(10).

[3]吳旺明.農村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模式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2019(04).

[4]辛保英.初中語文自主閱讀教學模式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2(29).

猜你喜歡
探索實踐群文閱讀
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的提高與培養
群文閱讀
新時期校企有效結合的探索與實踐
享受群文閱讀 提升語文素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