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2019-11-14 11:30唐雪毅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4期
關鍵詞:閱讀小學策略

唐雪毅

【摘 要】閱讀是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閱讀能促進學生語文水平及人文素質的提升。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加強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積極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4-0210-01

前言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入,小學教學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為了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全面深化實施,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全面有效的進行創新及轉變。閱讀作為小學語文中重要組成部分,提升語文閱讀的有效性,不僅僅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還能對學生成長有很大的幫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保持著傳統的教學方式,多數自己講,學生聽,沒有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這樣會使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無法得到加強和發展。同時,在小學階段,教師對學生相較嚴厲,這會使師生之間存在隔閡,讓部分學生對教師有抵觸。為了提升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及學習效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不斷的在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探究新的教學方式,積極引導學生,改善課堂教學質量。因此,本文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制定了以下具體策略。

一、改變單一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單一,具體可以體現在教師在面對所有不同的學生使用的教學方法都是同一種,其次,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師中對不同種類,如議論,敘事,散文等文章采用的教學方法都一樣。教師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都使用同一種教學方法,導致了其教學方法單一。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法,會使學生對語文閱讀學習失去興趣,會覺得教師所教導的內容毫無懸念,并且枯燥無味。如果一個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不僅僅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沒有幫助,提升不了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還會使教師自身的教學發展受到阻礙。因此,教師要意識到改變單一教學方法的重要性,積極改變自身的教學模式,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指定不同的教學方法,并根據文章的內容采取合適的模式,幫助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有更大的提升。如在統編版教材《狐假虎威》這一寓言故事為體裁的文章中,教師可根據故事內容,并結合小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將文章中狐貍借老虎的威風嚇唬森林百獸的故事的課文內容講解給學生聽,讓學生能對文章表達出來的親情的力量有更好的理解,并在精彩的故事講解中讓學生能積極自主的進行語文閱讀。

二、積極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閱讀準備

對于小學生而言,其掌握的知識水平有限,對字詞的認識理解不夠全面。所以,為了能使學生能更好的進行語文閱讀,必須積極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閱讀的準備,將文中的生僻字找出來,對某一些句子或詞語的不能很好的理解標記出來,并通過查找資料或詢問教師等方式解決疑惑。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積極的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閱讀準備,讓學生提前預習課文,將不懂的問題帶入課堂,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去探索知識,不僅僅能提升課堂效率,還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找到解答,讓閱讀更具有效性,使其認識到語文閱讀的重要性。比如在課文《敕勒歌》的閱讀中,學生通過預習正確的讀“敕”字,通過看注釋,找資料感知詩的大意。學生做好充分的課堂準備,能在課堂閱讀中找到自信,更能理解詩中大意。如果學生沒有課前沒有做好課前準備,會導致學生在秋思這篇文章中的閱讀理解沒有足夠的到位,對文章充滿著更深的困解。

三、營造合理的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營造合理的情境,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小學生正處于以玩樂為主的時期,她們需要在語文閱讀學習中感受到樂趣,才能對閱讀充滿興趣。興趣是小學生最好的老師,教師在課堂中可根據課堂內容,積極的營造合理的情境,通過情景教學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文中內容,在情境中感受到語文閱讀的興趣。合理情境的營造,能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水平。在《兩小兒辯日》這一文章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小孩1,小孩2,,孔子,將課文內容進行演繹。通過讓學生的角色扮演,營造一個合理的情境,讓學生對文中內容有更好的理解,使其學習實事求是,不能不懂裝懂的道理,并讓學生在角色演繹和觀看的過程中,發掘語文閱讀的樂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四、通過設置任務,加強學生小組合作

為了使語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能得到提升,教師應通過設置教學任務,讓學生在任務完成過程中加強小組合作。小組合作是發揮學生主體性的重要方式,加強學生間的小組合作,能使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發揮各自優勢,分享閱讀經驗,并且能節省課堂時間,提升閱讀效率。在小組合作時,教師要根據學生情況,綜合考慮,科學合理的劃分小組。例如,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讓小組成員分段朗讀,加深閱讀印象,讓學生能對文中的生僻字有更好的認識與理解,教師還可以加強引導學生組內交流,讓學生在組員的幫助下能發現自己閱讀過程中的存在的問題,使整篇文章的朗讀更順暢。如在《在柏林》這篇課文閱讀教學時,教師通過設置讓學生說出讀后感的任務,讓學生在組內分段朗讀,使學生在交流中組合各自思想,發展學生的語言及思維,讓學生在合作中深刻感受戰爭帶來的傷害,人民對戰爭的厭惡提升學生語文閱讀能力。

總結

總之,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根據學生及課堂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教師應高度的重視,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魅力,提升語文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文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探析[J].名師在線,2019(24):32-33.

[2]侯德忠.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學周刊,2019(25):48.

[3]羅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學周刊,2019(25):127.

猜你喜歡
閱讀小學策略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