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2016-10-09 09:22
考試周刊 2016年76期
關鍵詞:輸入輸出寫作

韓蕊芳

摘 要: 聽、說、讀、寫是高中英語教學的四項基本技能,正如學習母語一樣,學生學習英語基本上是按照由“聽”到“說”再到“讀”最后到“寫”的過程,也就是遵循“輸入—輸出”的原則。寫作是一個語言輸出的過程,輸入環節一旦出錯必定會影響輸出環節。閱讀與寫作是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輸入和輸出環節,可以說閱讀是寫作的源泉,而寫作是閱讀的升華,它們之間有密不可分的聯系。

關鍵詞: 輸入—輸出 閱讀 寫作

聽、說、讀、寫是高中英語教學的四項基本技能,正如學母語一樣,學生學習英語基本上是按照由“聽”到“說”再到“讀”最后才到“寫”的過程,也就是遵循“輸入—輸出”的原則。寫作是一個語言輸出的過程,輸入環節一旦出錯必定會影響輸出環節。閱讀與寫作就是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輸入和輸出環節,可以說閱讀是寫作的源泉,而寫作是閱讀的升華,它們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F在的高中生很多在閱讀環節出現問題,繼而影響寫作,因此“寫”是四項基本技能訓練中較薄弱的環節。而“寫”在實際交際中又占相當大的比重,如何尋找一套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一直是教師們關注的話題。

長期以來,西方的外語教學一直注意閱讀和寫作間關系的研究,我國使用的英語教材遵循把寫作建立在閱讀基礎上的編排次序。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閱讀和寫作往往被當做兩項單獨的技能進行訓練,毫無目的地閱讀,學生無法堅持到底,沒有足夠的閱讀,又導致學生無寫作熱情,無法養成一種通過閱讀發展寫作能力的習慣,學生普遍對寫作有畏難情緒,寫作能力滯后。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擺在我們中學英語教師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美國語言學家、教育家克拉申(Stephen Krashen)提出的“輸入假說”和“情感過濾假說”,對目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改革可以起到理論性的指導作用,即語言的有效輸入在解決高中英語寫作問題有積極的指導作用。英語寫作的提高能夠帶動學生的閱讀興趣。這就是所謂的以讀促寫,以寫促讀,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筆者以自己的親身實踐,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談談“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教學實踐。

一、利用課內資源解決學生寫作的語言關

現有的高中英語教材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寫作資源,是學生學習寫作的奠基石。學生所反映的英語寫作的最大問題就是單詞量不夠,導致作文詞匯貧乏,句型單調,語法錯誤較多。針對這樣的問題,教師在上寫作課時可以選擇一些與話題相關的文章,讓學生學習其中的好詞、好句,甚至進行內容模仿。

如筆者在上高中英語模塊2 Unit2 “The Olympic Games”一單元時,為了完成寫作任務“My Favourite Sport”,在課堂上讓學生盡量回顧已學過的有關運動的英語單詞:

baseball, basketball, volleyball, table tennis, softball, badminton

Running, swimming, diving, surfing, cycling, boxing, shooting,

Judo, gymnastics, throwing, marathon, medley relay, freestyle

連接詞:first, although, apart from, especially, such as, as well as

常用句型:My favourite sport is...because...

I became interested init when...

In the future I hope to...

在學生熟悉以上詞匯句型之后再動筆寫作,學生有詞可寫,有句可仿,掃除語言障礙第一關。當然,對于部分基礎差的學生,筆者還給出課文第16頁的一篇小短文,直接讓他們模仿,充分利用課文資源為學生寫作服務。

二、利用課外閱讀解決學生“無米之炊”的窘境

葉圣陶老先生曾經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沒有吸收,哪來的傾吐?閱讀英語文章是學生了解外國文化的重要途徑。課外閱讀能夠開闊學生的眼界,陶冶他們的情操,豐富他們的寫作素材。學生手頭的英語課外閱讀材料較少,因此筆者建議學生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讓方便快捷的電子閱讀走進他們的生活,開拓他們的寫作之路。

比如筆者班上曾經有一個學生在外文雜志上看到一篇有關美國白宮的報道,報道一個熊孩子在白宮的表現。他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在那么嚴肅的場合,那個熊孩子居然敢賴在地上,就在總統面前“耍賴”。于是他把這篇文章分享到班級群里,引起全班同學的討論,繼而激發他們閱讀更多有關這方面的文章,最后筆者引導他們寫一篇文章,標題“The Naughty Children In the White House”,結果學生寫得出奇的好,內容極其豐富,大大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沒有課外閱讀,這種文章學生根本無從下筆,更無熱情可言。

三、利用任務型的寫作任務促進學生閱讀的提高

正如司托茨基所說,寫作能力較強的人常常閱讀能力也較強。因為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習者會發現語言的不足而進行有選擇的閱讀。而且寫作課上系統地教授篇章結構及寫作可以技能有效地提高學生語篇分析能力,進而提高閱讀速度和效率。比如筆者曾經在教授完“Cultural Relics”一單元后,布置了本單元的寫作任務:Cultural Relics in my Hometown。很多學生對家鄉的文化遺產了解甚少,可又覺得用如果能用英語介紹家鄉的文化遺產給他人看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于是學生自己收集資料,查閱各種相關文章、文獻資料,最終完成杰作。筆者還經常布置學生經常會組織一些寫作比賽活動,鼓勵他們向當地報社投稿,為了完成任務,他們不得不大量閱讀有關方面的書籍,無形中閱讀的速度與效率也得到提高。

通過一年多的實踐,學生“無米之炊”的困境得到解決,自主閱讀的興趣也得到培養。以前學生寫作存在的最大困難是不知道寫什么,腦子一片空白,無從下手。經過一年多教師的引導,學生堅持自主閱讀,腦子里儲存了大量的寫作素材,寫作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主動探索知識、主動學習知識的欲望強烈,打破了學生“有米難炊”的窘境。一年前有些學生就算寫作的材料擺在他們面前,他們不懂得如何去運用,組織材料。經過一年寫作方法指導,學生生英語寫作學習方法得到培養,他們不僅愛閱讀,而且養成讀完就寫的好習慣。學生課堂上善于向老師提問,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課堂上,學生不需要老師多講,自己提出問題,通過查工具書,同學之間開展討論,對知識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由于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得到培養,潛能也就得到較好的開發,英語寫作自信心得到了提高。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閱讀寫作方法之后,喜歡讀,敢于寫,學生學習和交流的主動性、自信心得到增強,不僅向同學挑戰,還勇于向兄弟院校的同學挑戰。他們積極參加校內校外組織的各種作文比賽,還向一些報社雜志投稿。教師收集部分優秀文章于各班輪回展覽,這些活動進一步促進了他們寫作水平提高。

總之,閱讀是語言的輸入,而寫作是語言的輸出,輸入的目的是輸出,學生必須進行大量輸入,兩者互相促進。教師應根據閱讀文章的特征和學生已有的英語知識和能力,把握教材內容,把教學設計重心放在學生的認知活動和情感體驗上,打造有效的讀寫結合的課堂。

參考文獻:

[1]孫玉萍.高中英語課中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案例科技資訊,2013,13.

[2]路亞涵.英語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相關性研究綜述.甘肅高師學報,2015,03.

[3]盛一英.以讀促寫 讀寫結合——一項英語寫作教學實驗研究.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05,02.

[4]吳文蘭.中學英語寫作技能訓練貫穿閱讀教學的實證研究.蘇州大學,2008.

[5]彭慧.英語讀寫結合培養高中生寫summary能力的研究.華東師范大學,2010.

猜你喜歡
輸入輸出寫作
中國古代與現當代語境下的語文寫作教育觀比較研究
“四環節”下的牛津英語課堂模式
虹橋THALES二次雷達S模式信號輸出配置探討
淺論小學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
如何讓小學生寫作返璞歸真
專利申請中的新興輸入技術
寫作教學策略初探
豐富輸出活動提升語用能力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