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生朗讀興趣的培養(1)

2019-11-14 11:30陳柳苑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4期
關鍵詞:范讀錄音課文

陳柳苑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4-0297-01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可見朗讀的重要性。朗讀是一種有聲語言的藝術,朗讀對領悟課文內容、增強語言感覺、陶冶學生情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們農村小學的語文教學中,由于學生受環境條件、見識閱歷等方面的影響,在閱讀課文的教學中,學生普遍缺乏朗讀興趣,直接影響教學效果。那么怎樣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呢?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淺見。

一、充分發揮范讀作用,誘發學生朗讀興趣

作為小學生,他們還不會創造性的讀,但他們的模仿性很強,他們大部分都是模仿老師的。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師富有藝術性的范讀具有強烈的滲透力和影響力,對學生產生的效果比放錄音更為直接,范讀的效應也更為明顯。因此,語文教學必須練好朗讀的基本功,做到語言準確,富有激情,表情到位,情感到位,充分發揮范讀的藝術功能,把學生帶進教材所描繪的各種境界之中,從而達到誘發學生朗讀的興趣。

首先教師的范讀要注重自己的情感投入、滲透與傳達,以喚起學生的內心體驗,從而使學生產生對朗讀的興趣。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兒》一文時,當教師朗讀到“她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時,教師憑借課文中對小女孩情感的深切體驗,進行深情、動情范讀,學生很容易感染。如在教學《我的戰友邱少云》一文時,當教師朗讀到“為了整個班,為了整個潛伏部隊,為了這次戰斗的勝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動不動,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鐘頭才漸漸熄滅……”時,教師激動、敬佩、沉痛的語調,潛移默化的感染著學生,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情境,他們仿佛身臨其境,對邱少云這位英雄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放聲朗讀。從而達到了師生情感共鳴。

其次教師語言規范、音質優美、吐字清晰、流暢自然的范讀能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有效的激發學生朗讀興趣。如《桂林山水》的2、3自然段,分別描寫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語句有序、音調優美、意境引人、感情酣暢,多個“啊”字的出現,加上多種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描寫逼真、生動感人、讀來節奏鮮明,頓挫響亮。兩段文字,層次清晰、如詩歌重疊回旋、激情昂揚,完全是一首美妙的抒情曲子。教師在課堂上繪聲繪色的范讀,向學生傳遞語言豐富的美感和課文內在神韻,展現生動的畫面、美妙的旋律,讓學生獲得朗讀藝術的享受,學生對課文情不自禁,也會抑制不住的動情的吟讀起來。

另外,讓學生多聽課文錄音。磁帶上的朗讀準確、規范、聲情并茂,多聽錄音,可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感受到聲音的魅力。在教學過程中,反復聽錄音,同學們可以受到感染,有的不自覺地跟著錄音默默地讀起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時,也大大激發了學生朗讀的欲望。

二、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激發學生朗讀興趣

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決定著他們對朗讀的注意和興趣缺乏持久性和穩定性。因此在教學中,朗讀訓練要采取多種形式,不斷變換花樣,以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1.集體讀與個別讀。

這是最常用的朗讀方法,兩種方法可以交叉使用,做到點與面的有機結合。個別讀,有針對性,可以有的放矢。齊讀則做到全員投入,面向全體,但要防止有的學生“充數”,次數不宜過多,過多會降低學生的朗讀興趣。

2.分小組讀。

小組全體成員參與,可以分段接讀,也可小組內自行組織朗讀,教師做到“服務性”指導調控工作。

3.引讀與輪讀。

在課堂上可以進行師生引讀、輪讀、男女輪讀、小組輪讀等。這些朗讀訓練方式靈活多變,師生共同參與,學生的積極性高,尤其適合于中低年級的學生。

4.配樂讀。

音樂,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氣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感悟。朗讀課文時配上音樂,課堂氣氛活躍,頓生情趣。教師如果能針對不同類型的課文配好音樂朗讀,使學生如臨其境,自由發揮想象的空間大大增加,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一些童話故事、寓言故事、寫景抒情的文章、古詩、詞等內容的教學,都可以采取這種方式。

5.分角色讀。

在孩子的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們特別愿意走進文中的童話世界,讓孩子扮演文中的角色讀文是他們很喜歡的一種朗讀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

6.輕聲讀與自由讀。

這種訓練方式重在讓學生領略教材的情趣和內涵,通過細嚼慢咽來感悟課文的美好。訓練前要明確要求,指導方法。如《奇異的琥珀》、《七月的天山》、《美麗的小興安嶺》等課文都很適合這種方法的訓練。

7.借插圖讀。

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對直觀形象的圖像比較感興趣,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利用課文插圖,或適時補充圖像資料,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看圖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如《烏鴉喝水》一文中“烏鴉喝不著水”是朗讀指導的難點,朗讀前讓學生認真看圖,問:這是一個怎樣的瓶子,里邊的水怎么樣,學生馬上回答出這是一個身高,口小的瓶子,里邊的水也不多,從而體會到烏鴉要喝水的困難和著急的心情,進行朗讀時,急促快速的語氣就自然讀出來了。

三、多進行朗讀比賽,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

兒童天生有一種表現的欲望,希望得到大人和老師的肯定。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兒童這一心理特點,經常選擇一些課內外文章,在班上組織朗讀比賽,給他們創造展示自己的舞臺。并且,在比賽過程中,老師對一些缺乏勇氣的學生要多多鼓勵。完了之后,還要進行評比,選出“朗讀之星”。這樣,學生的表現欲被激發了,都爭先恐后地要求參加比賽。班上經常進行這樣的朗讀活動,學生在學習中漸漸喜歡上了朗讀,對朗讀興趣也越來越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朗讀也是這樣的,只要教師善于挖掘,用心指導,努力培養學生對朗讀的興趣,一定會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大大改善,也有助于提高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猜你喜歡
范讀錄音課文
小學語文課堂范讀時機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背課文的小偷
淺談教師范讀的“放”與“收”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范讀策略探究
Colorful Seasons多彩四季
A New Term
關于初中課文知識拓展教學的若干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