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破“范文”引領 凸顯思維高度

2019-11-15 03:08彭丹丹
學生之友 2019年1期
關鍵詞:范文

彭丹丹

摘 要:目前,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普遍存在“范文引導”教學的現象,這種引導教學往往走向一個極端,學生一味的進行模仿,缺乏個人的觀點、思考,導致很多小學生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新意。本文以看圖作文為例,就如何擺脫這一局面,讓孩子擺脫模板,學會思考,學會習作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 查找資料;關注作者;前溯探究;后續追蹤

對于中、高段學生而言,小學語文有三大難點:寫作,閱讀,句型。其中最“大頭”的就是寫作?!按箢^”意有兩重,一為分值占大頭,二為教、學最頭大。

作文難在教。作文類型、形式都很多,但老師的教學方式幾乎是千篇一律的,上作文課,必看范文。的確,看范文能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明白作文寫什么、該怎么寫。但孩子們作文中的模仿痕跡很重,屬于自己思考的內容則很少。那到底如何教才能讓學生會寫作文呢?我覺得從看圖作文入手是個不錯的選擇,張娟在《小學語文看圖作文教學方法初探》也認為“看圖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教學內容,是觀察、思維、表達能力的綜合訓練,是一種多效能的作文教學?!惫饰覍⒁匀私贪嫠哪昙壪聝缘谒膯卧目磮D作文為例子,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查資料,明背景

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主題是戰爭和和平,通過一個單元的學習,學生的大腦中已經明白“戰爭是殘酷的,是血腥的,需要抵制,而和平來之不易,我們要用心守護”的道理,因此,當看到習作時,學生理解起來大方向不會有錯,但是具體到描述,則困難重重。特別是習作中還要求“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要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情感?!睂Υ?,我先布置預習作業,讓孩子回家通過上網查找資料或者詢問父母、親人、朋友等方式了解1937年到1945年間,在中國大地上發生了什么事。

1.明確大背景

許勇,盛夏在《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中認為“在語文教學中,作者及寫作背景的簡介起著重要作用,是語文導讀的一個重要環節?!币黄恼率沁@樣,學習一幅圖片也應當這樣,看圖作文中,明確圖片中的場景所處的年代、背景對于學生的習作是至關重要的。

學生應通過各種手段,了解1937年到1945年間,中國大地上發生了的事情,并且在課堂上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相互交換信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基本能了解清楚那段事情中國人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生命缺乏保障,戰爭就在身邊,教師只需要過渡一下就可以了。

2.目睹戰爭

通過播放短片的形式,讓學生目睹當時的戰爭場景,動態畫面帶給孩子的震驚是文字所不能匹及的。

二、多圖比對,知本意

1.比對照片

Ppt上呈現一組戰爭前和戰爭后的場景對比照,讓學生分別形容一下這兩幅場景,學生的詞眼肯定是對比很鮮明的。通過這樣的觀察、描述,學生的內心必定激起對戰爭的厭惡感。

2.聚焦照片

通過多圖對比,讓學生聚焦習作中出現的這張照片,想象戰爭前此地的場景,這是看圖作文中,我經常運用的一種方法,姑且把它稱之為“前后兩頭拓展法”,簡單的講就是看到照片或者圖片,你要先想象出現畫面中這幅場景之前會是什么景象,即“前溯探究”,“后續追蹤”就是續寫故事了。

在學生想象前先要給學生明確這是上?;疖嚹险?,提示火車站一般是什么場景,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時間一般都能想象出來。

(1)聚焦人物,猜緣由

師:同學們,照片中首先映入你的眼簾的是什么?

生:小孩子。

師:照片中的小孩子在干嘛?

生:哭泣。

師:你能具體描述一下這是個怎樣的孩子怎樣的在哭泣嗎?

生:衣衫襤褸的孩子在大聲的哭泣。

師:觀察的可真仔細,那你有想過他為什么會在這里哭泣呢?他為什么要穿這樣的衣服???是他喜歡穿嗎?

生1:他的父母可能因為戰爭失去了生命,只留下小孩子一個人了,他的衣服是被戰火燒毀的。

生2:他的父母為了保護他失去了生命,衣服是因為那個時候人們普遍比較窮,穿的是破衣服。

.......

在師生的層層對話中,孩子對人物的思考越來越全面,腦海中已經能形成整個故事的大框架了。

(2)關注拍攝者,猜意圖

多數孩子、教師在關注照片的時候會忽略拍攝者,而關注拍攝者,這個畫面之外的人物可是大有文章的。首先,明確拍攝者為什么要拍攝這張照片。其次,可以借拍攝者的眼睛去看當時發生的事情。這些都是上課時需要告訴學生的,讓學生“撿起”這被忽略的主人公,明確拍攝者的意圖。

(3)比照景物,了戰爭

通過最開始的“前溯探究”,學生已經在腦海當中構建起一幅色彩明亮的火車站景象了,對比戰爭之后這殘破的景象,了然戰爭具有強大的破壞力。

三、情感觸動,寫結局

1.關注孩童命運

照片中孩童的命運牽動著孩子們的心,這樣一位已經成為孤兒的孩子,他未來的命運會是如何的呢?

孩子們普遍為這個孩童構建了一個溫暖的家,有的孩子寫道:善良的攝影師收留了他,給了他一個溫暖的家;有的孩子則認為攝影師把這張照片刊登在報紙上后,好心人來收養他,還有的孩子甚至認為當時孩子的父母只是受了重傷,最后在醫生艱難的救護下,活過來了。這樣的回答,足以看出孩子們渴望和平,渴望溫暖,厭惡戰爭。

2.透視戰爭中的社會

照片中哭泣的孩童只是戰爭環境下的冰山一角,在炮火的襲擊下,很多孩童或死于饑餓,或死于彈藥,或死于疾病,我們應當透過這張照片,想象戰爭中人們的生活,從而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和平之花是較弱的,他需要每個人的守護。

總之,看圖作文需要的是觀察和想象。從圖片的背景出發,了解到大時代的背景,從而為整篇文章定下方向。關注圖片本身,通過層層問題,將其描繪的有血有肉,續寫結局,達到思維的高度,通過這樣一層層的引導,作文的神秘面紗將一層層的退卻,最終鮮活、美妙的出現在孩子們面前,面對這樣一位“美人兒”,孩子們怎會不愿意和她接觸呢?

參考文獻

[1]張娟.《小學語文看圖作文教學方法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5(10).43-43.

[2]許勇,盛夏在《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考試周刊.2013(100).61-61.

[3]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下冊語文書.

猜你喜歡
范文
父親的心
“依葫蘆畫瓢”在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范文引路 習得方法
淺談范文在作文教學中的應用
原來你也是上山看那山花開
春色幾許(簡譜)
習作教學中的范文使用問題漫談
隔絕那些紛擾
Study on the Flow Field around Two Parallel Moving Bubbles andInteraction Between Bubbles Rising in CMC Solutions by PIV*
學滑板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