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和戰斗力

2019-11-17 04:58澄邁縣委組織部基層黨建調研組
今日海南 2019年4期
關鍵詞:全縣規范化黨組織

文|澄邁縣委組織部基層黨建調研組

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領導基層治理的堅強戰斗堡壘,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任務。以此為指針,澄邁縣委組織部創新黨建工作,按照基層黨組織建設標準化和黨建工作規范化要求,全面推行基層黨組織七星級評定考核,以“黨建+”系列活動為抓手實現黨組織對基層治理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引領,取得了豐碩成果,形成了鮮明特色,積累了可資借鑒復制推廣的基本經驗。

黨組織和黨建工作實現全縣基層全覆蓋

澄邁縣域基層黨組織及黨建工作全覆蓋,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廣大農村基層黨組織已經實現有形覆蓋的基礎上,進一步扎實推進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有效覆蓋。特別是廣泛移植國有企業“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工作機制,普遍落實村(社區)黨支部書記、村(社區)委會主任“一肩挑”,實現了支部成員通過法定程序進入村(社區)委會任職,有效解決了農村基層組織渙散乏力、黨政相互掣肘扯皮的問題。

二是在全縣范圍推進了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的全體黨員的組織、學習全覆蓋。在狠抓基層黨組織體系建設中,始終不忘加強離退休干部及流動老黨員的黨支部建設,如成立澄邁縣海洋與漁業局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及創建“候鳥”聚居區的康樂美養老協會黨支部等,使他們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澄邁還通過“澄邁干部大講堂”“空中黨課”和遠程教育等載體,實現對全縣在職黨員、離退休職工黨員、城鎮和農村老黨員、生產工作一線黨員、候鳥流動黨員干部進行學習培訓全覆蓋。

三是澄邁探索和創新黨建工作方式。通過落實黨組織在企業、社會團體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積極推動全縣“兩新”黨組織覆蓋率分別從2016年的2.5%和2.4%迅速躍升至2018年名列全省前列的91%和97.1%。同時,以舉辦“兩新”組織黨支部書記業務培訓班,提高“兩新”組織黨建工作質量和水平,不僅實現了“兩新”黨組織普遍有形覆蓋,還有效解決了原有企業黨組織黨建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的問題。

基層黨建規范化、標準化建設走到全省前列

黨的十八大以來,澄邁把黨的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行黨支部基本建設標準化,推進黨支部基礎管理規范化。主要舉措包括4個方面:

一是加強基本陣地建設。澄邁高標準嚴要求推進基層黨組織活動場所改造升級,規范化設立黨支部辦公室、黨員活動室以及黨建宣傳欄等,按照每年建設10個村,每村投資100萬元以上的標準逐步實現硬件設施建設的標準化。

二是落實基本活動常態化建設。澄邁以“三會一課”為基礎,不斷突出“黨味”,深化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以解決問題發揮作用為基本目標,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推動黨內組織生活經?;?、制度化、規范化。

三是狠抓黨員及干部隊伍建設。黨支部認真執行干部任期制、交流制,并嚴把發展黨員政治關,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的政治教育,穩妥有序開展對不合格黨員的組織處置工作。

四是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澄邁科學制定基層黨建工作量化考核指標,全面推行黨支部評星定級考核機制,持續推進基層黨建示范點建設,分類做好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工作,不斷擴大先進支部增量并帶動中間支部水平提升。

以上系列舉措和制度性安排,使澄邁在加強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中實現了黨支部活動場所的全面改造升級和各方面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

“黨建+”活動全面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2016年以來,澄邁以“黨建+”活動為抓手,引導黨員干部在鄉村治理、脫貧攻堅、生態環保、產業發展等重點中心工作中建功立業,涌現了許多先進典型事跡。如永發鎮后坡村黨支部通過“黨建+村莊治理”,創立黨員“巷長制”,調動村莊無職黨員積極參與村莊環境整治、生態保護、治安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設,推動后進黨支部成為全縣知名的黨建示范點;卜羅村黨支部積極推行“黨建+綜治”模式,成立以黨員為主的治安聯防隊,協助民警打擊吸毒、販毒、偷搶行為,并通過黨員“1+1戶”禁毒結對幫教、創立博羅教育基金會等措施,迅速扭轉該村被動禁毒局面;橋頭鎮黨委以“黨建+愛國主義”為主題,引導該鎮玉包村打造玉包港解放軍登陸作戰紀念園,使新建的紀念園成為全省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

特別是澄邁以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為導向,廣泛開展的系列解民憂、順民意、得民心“黨建+”活動,按照“黨務干部駐弱村、經濟干部駐窮村、政法干部駐亂村、農口干部駐產業村”的原則,先后從機關、企事業單位選派63名優秀干部,配齊配強駐村第一書記。通過定期和不定期對第一書記駐村履職情況開展檢查,督促第一書記切實發揮“尖兵”作用。其中,由省直機關派駐文儒鎮珠寶嶺村的處級干部曾德勝同志,駐村三年與村民同甘共苦,極大地改變了貧困落后村莊面貌,深得人民群眾擁護,其先進事跡在全省廣泛流傳。

此外,澄邁縣委組織部還充分挖掘“能人書記”典型,先后推出“地瓜書記”王文克、“石榴書記”李文、“香蕉書記”馮善祥等先進典型,這些土生土長的支部書記組成全縣特色鮮明、輻射帶動力強的黨建示范群,有力帶動了全縣基層黨建水平整體提升。正是在一系列“黨建+”活動的促進下,目前全縣17個軟弱渙散村完成整頓提升,15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的村容村貌顯著改觀,全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進展喜人。

扶持大學生返鄉創業,培養一大批黨的事業接班人

澄邁早在2013年便在全省率先建立大學生創業扶持資金,出臺了《關于鼓勵和扶持返鄉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實施意見(試行)》《澄邁縣促進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扶持工作實施意見》等系列政策文件。2015年,澄邁建立面積1500平方米的“澄邁縣創業孵化基地”,此后,成立“澄邁縣青年創業協會”,積極搭建青年創業交流平臺。

2017年11月,澄邁舉辦“走出去 引進來 共建美好家鄉”主題培訓班,開展創業大學生致富“領頭雁”培訓,通過導師授課、實地走訪學習等方式,為80名參訓創業大學生答疑解惑。通過舉辦“創響澄邁,你我同行”等創業大賽,激發和鼓舞廣大青年不斷追逐創新創業夢想;通過進駐海南大學等高校搭建創業宣傳平臺,創新打造“政府+創業平臺+高?!比壜搫诱胁乓悄J?,進一步吸引大學生返鄉創業。

此外,澄邁積極加強與政策性銀行合作,通過銀行放寬創業貸款政策,將大中專畢業生納入財政貼息范圍。截至目前,已發放大中專畢業生創業擔保貸款415筆3587萬元,合伙創業15筆400萬元,直接扶持773人自主創業自謀發展,為創新創業注入強有力的催化劑。澄邁以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強化農業振興人才支撐為導向,大力實施人才驅動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營造重視人才和崇尚創新的良好氛圍,前后吸引2700多名大學生返鄉創新創業,全縣大學生返鄉創業已蔚然成風,他們愛黨愛國愛鄉,是鄉村振興的希望所在。

對大學生返鄉創業規模較大的企業,澄邁縣委組織部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做到黨建無縫銜接和全力扶持。以海南香里文化產業有限公司黨支部為例,該黨支部是在縣委組織部、縣“兩新”工委的指導和加樂鎮黨委的領導下,于2017年11月以一批返鄉創業大學生黨員骨干為主體聯合組建的。組建期間,縣委“兩新”工委和鎮黨委主要領導多次親臨現場,指導該黨支部完成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既充分反映了澄邁對返鄉大學生創業的高度政治信任,也表明縣委在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同時,不忘打通非公企業黨建“最后一公里”和實現“兩新”組織黨建服務全覆蓋。H

猜你喜歡
全縣規范化黨組織
對67個軟弱渙散黨組織進行“巡診”
時間都耗在表表、牌牌上 變味的規范化令人厭煩
規范化護理告知在產科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
誰“捆住”基層的手腳?——泛濫的規范化和標準化
村黨組織委員會候選人預備人選的推薦與確定
交納黨費的過程中,下級黨組織上繳黨費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
四十年巨變數字看發展
“三掛鉤”管好村黨組織書記
計歲的規范化與年譜編纂體例
金沙縣召開2014年全縣關工委工作推進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