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校社共育中的學校創造

2019-11-17 10:37沈菊林

沈菊林

摘要:學校創造是構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家校社共育體系的最重要一環。學校創造在做好學校教育、指導家庭教育、建立社會支持等領域的作用無可替代,在家校社共育體系中居于中樞地位、起到橋梁和紐帶作用。本文以指向“更高水平人才培養”的賢文化成長學生品格提升工程為例,從價值取向、行動路徑、意義啟示等角度對家校社共育中的學校創造作探索思考。

關鍵詞:家校社共育;學校參與;賢文化成長;學生品格提升

中圖分類號:G63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17-013-2

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其中,學校創造是構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是家校社共育體系中的最重要一環。本文以賢文化成長品格提升工程為例,對家校社共育中的學校創造作探索思考。

一、賢文化成長品格提升工程的價值取向

賢文化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先賢、當代鄉賢、未來新賢等豐富的教育資源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中的作用十分顯著,是家校社中學校創造的融合點、生長點和創新點。

(一)貫徹習近平新時代教育思想的需要

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重要講話中指出,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賢文化成長品格提升工程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得到家庭、學校、政府、社會的共同創造。

(二)落實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的需要

《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指出,.統籌課堂、校園、社團、家庭、社會等陣地。為此,學校要發揮主渠道作用,加強課堂教學、校園文化建設和社團組織活動的密切聯系,促進家校合作,廣泛利用社會資源,科學設計和安排課內外、校內外活動,營造協調一致的良好育人環境。

(三)改進育人方式的需要

《省教育廳省財政廳關于啟動實施江蘇省中小學生品格提升工程的通知》中指出,全省中小學生品格提升工程,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學生品格錘煉與核心素養的全面養成為目標,以構建充滿生機活力的基礎教育生態為取向,在聚焦現實、問題導向、價值引領的基礎上,著力于學生思想品德、人文底蘊、科學精神的系統培育;著力于學生志存高遠、勤學上進、健康生活的自主發展;著力于學生責任擔當、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整體提升。

(四)增進家校社協同共育的需要

教育部《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要積極爭取家庭、社會共同參與和支持學校德育工作,引導家長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營造積極向上的良好社會氛圍。為此,學校既要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又要努力構建社會共育機制。

二、賢文化成長品格提升工程的行動路徑

賢文化成長工程是構建有影響力的共育平臺的嘗試與創新,是形成“校園+社區+社會”、“校園+家庭+社會”和“教師+家長+學生”共育范式。要實施賢文化成長工程,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方案設計

賢文化成長品格工程的方案設計應以學校創造為主導,以學生發展為主體,以賢文化成長為載體,以家校社共育為整體,來設計學生品格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方案的設計應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培養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案的設計深入挖掘鄉賢、校賢、師賢、生賢、家賢等賢文化精神內涵,弘揚鄉賢、校賢、師賢、生賢、家賢等賢文化時代價值,積極培育和創新發展新時代賢文化,著力培育文明鄉風、淳樸校風、淳美師風、優秀學風與和諧家風,不斷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為學生發展提供多一種“可能”、多一項“選擇”,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規劃項目活動

賢文化成長品格工程的規劃項目活動應挖掘學科教學、社團活動、社會實踐、主題教育中的賢文化成長元素,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中提煉校賢、家賢、鄉賢精神;在學業指導、生活指導、生涯指導中拓展生賢文化成長路徑,構建“舉賢、頌賢、育賢、誦賢、寫賢、話賢、唱賢、畫賢”的品格提升活動體系,形成家校社共建共育共享的校賢、師賢、生賢、家賢文化。

(三)整合教育資源

1.挖掘傳承歷代先賢精神。學校要因地制宜地對當地歷史文化名人、鄉賢名士的生平事跡及資料進行有組織、有規劃的發掘和整理研究,開展紀念鄉賢活動和學術交流,傳承歷代先賢的精神內核。重視名人建筑的保護和利用,注重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文物保護單位作用,努力增強人民群眾對鄉土文化的自信,為培育和創新發展鄉賢文化奠定良好基礎。

2.樹立培育當代新賢典型。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教師、優秀學生、優秀家長、道德模范等先進人物和熱心公益事業的各界人士。大力發現和選樹“新賢”,發揮他們的示范引領作用,用他們的嘉言懿行垂范校園內外,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深扎根。

3.舉辦文化活動。學校要積極創作反映賢文化的文藝作品,鼓勵編排小戲小品小曲小故事,結合鄉賢誕辰或紀念日、重要傳統節日、民間重要節慶,組織多種形式的賢文化主題文藝演出、文化活動,生動活潑地傳播賢文化;充分運用微博、微信、微視頻和手機客戶端等方式,拓展賢文化傳播平臺。開展賢公益廣告宣傳,營造濃厚輿論氛圍。

4.深化理論研究。學校要加強賢文化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組織社科專家學者開展座談研討,厘清賢文化發展脈絡,不發掘賢文化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組織編寫賢文化人物傳記、學術專著和通俗讀物,弘揚傳播賢文化。

(四)建構支持體系

1.賢文化進校園。學校應設置“文化長廊”、“先賢榜”、“新賢墻”等展陳載體,展示先賢、新賢的先進事跡和成長路徑,注重將賢文化元素融入校園文化建設、校本課程建設和特色品牌培育,在公共建設、文化景觀中以碑刻、雕塑、楹聯等各種形式體現賢文化主題,為校園文化成長留下文明基因、寶貴精神財富。組織好“賢文化講堂”,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講好具有地域特色的鄉賢、校賢、師賢、生賢、家賢故事,彰顯賢文化精神。

2.賢文化進課程。學校應將鄉賢文化與學校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有機結合,深入開展“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動,培育文明校風;編寫賢文化、賢故事校本教材,發揮城鄉檔案館、展覽館、名人館、鄉賢紀念館以及鄉賢主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第二課堂”作用,面向青少年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激發愛國愛鄉愛校愛家情感,促進賢文化精神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3.賢文化進家庭。學校應將賢文化與好家庭、好家風建設相結合,在好家風建設活動中廣泛開展“舉賢、頌賢、學賢”活動,挖掘、整理、編寫弘揚傳統美德、體現時代要求、貼近生活實際的家規、家訓,引導人們繼承傳統美德,樹立家國情懷。

4.賢文化進社區。學校應將賢文化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相結合,打造“橙香暖家”服務品牌,組建“橙香暖家:法潤成長、愛潤成長、學潤成長、暖潤成長、護潤成長、慧潤成長、心潤成長、旅潤成長、賢潤成長、E潤成長”等10個教育志愿服務項目及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小隊,發揮“品牌效應”,提升影響力。

三、家校社共育中學校參與的啟示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只有做到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才能做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品格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它決定了這個人回應人生處境的模式,因此,家校社共育應著力于學生責任擔當、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整體提升,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脫離“分散”樣式

家校社共育中的學校創造應脫離“分散”樣式,從“分散”走向“整體”,在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三結合”的“大教育”的視域內建構、生成、完善孩子健康成長、學生主動發展的情景性、體驗式、參與型的課程或活動。

(二)突破“圍墻”思維

家校社共育中的學校創造應突破“圍墻”思維,從“封閉”走向“開放”,創新育人方式,轉變教師角色,發揮指導職能,探索構建學生發展指導的學校支持系統、家庭支持系統和社會支持系統。

(三)凸顯“融合”作用

家校社共育中的學校創造應凸顯“融合”作用,從“單一”走向“多元”,創設、創造、創生“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的實踐樣態。

(四)拓展“共育”平臺

家校社共育中的學校創造拓展“共育”平臺,從“個育”走向“和育”,為孩子成長、學生發展提供多種可能,實現家校社共建共育共享、親師子互助互學互進的互養共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