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祖孫父子監察官們:堅硬背后的柔軟

2019-11-19 10:44李天銳
廉政瞭望 2019年18期
關鍵詞:褚遂良監察官祖孫

文/李天銳

在山西晉中平遙古城里,隱匿著一座特別的建筑——在明代平遙察院基礎上修建的監察文化博物館。博物館里,幾對父子、祖孫監察官們吸引了筆者的目光。

中國古代曾涌現出不少父子、祖孫監察官,從展陳和搜集資料來看,以唐代、明代、清代最多。這既與這些朝代監督制度較為健全、重視發揮監督作用有關,也有當事人活動年代距當下更近,資料保存更為全面的因素。

不少父子、祖孫監察官們都頗負盛名。如唐代的陸元方、陸象先父子,后曾雙雙出任宰相;明代的左史、左佩玹父子,被后人立牌坊紀念;清代的祁寯藻、祁世長父子,留下許多軼事;還有“祖孫三代御史”——鄭積、鄭方迕、鄭朗……從地域上看,這些官員多出生于山東、山西、陜西、江蘇、福建等省份。

總體上看,不少對父子都是通過科舉進入仕途,擔任監察官等職,或子繼父位,行監察、巡視之責,但也有例外。如清雍正年間的尹泰獲任左都御史,很大程度上是沾了其子尹繼善的光。雍正曾說:“朕嘉悅之懷筆難批諭,汝父積何德生汝如此之子也!”尹繼善歷任多職,曾巡按地方,敢于堅持己見違抗上級不切實際的命令,最后意見被皇帝采納。

梳理生平事跡,每對父子、祖孫監察官們都留下了敢言直諫、敢把“老虎”拉下馬的故事。如唐代御史大夫韋思謙,“持綱不避于權豪”,彈劾當朝宰相褚遂良以權謀私低價購地,一度將其趕出了朝廷;其孫韋恒在監察巡行官任上,亦不避權勢、敢于直言。但更能引起人們深思的,還有其堅硬背后的多重柔軟。

父輩言傳身教,兄長代弟受罰

第一重柔軟,來自于家風家教潛移默化下,幾代監察官們善良仁慈,堅守道義。

“父兄教子,必正其身以率之”,“以忠孝遺子孫者昌”。祁寯藻年少時父親因事獲罪,全靠母親劉氏悉心培養長大。十五歲那年,祁寯藻考中了秀才。當他興高采烈地向母親報告時,母親卻批評他,剛中個秀才就如此得意,日后還會有什么大的出息?學無止境!自此,祁寯藻再不自滿,后來他也嚴格要求家人,糾正了個別人的不良行為。

事實上,監察官們大都很重視言傳身教。晚清時,當時已身為二品大員的祁寯藻之子祁世長,帶其孫回鄉參加秋試,為了不驚動當地,借住在糧店里,考完立馬離開。而唐代陸元方曾打算賣掉一處洛陽的小宅院,有商人來看房,陸元方一聽他們要開酒樓,立馬告知,這房子沒有出水口,阻止了此事。當家人為一時沒有賣出房子而埋怨時,他說了一句話,“豈可為錢而誑個人”。后來,同曾為監察官的其子陸象先,亦多次提及父親對自己潤物無聲的影響。

在監察官們的教化下,其子孫亦相互謙抑、友愛。韋思謙之子韋承慶和韋嗣立同父異母,韋承慶對繼母非常孝順,可是繼母對他很嚴厲,經常責打他。每次杖罰時,韋嗣立都請求代替受罰。母親不允許,韋嗣立就讓仆人杖打自己。母親深受感動,對兄弟二人一視同仁。后來,“韋氏一門三相”成為佳話。

父輩更加堅硬,子孫相對柔和?

通過爬梳史料,還有個有意思的發現:上述父子監察官中,往往父輩更加堅硬,子孫輩則相對柔和,有的還表現出從堅硬到柔和的轉變。

唐代韋思謙曾有言,“御史出朝,若不動搖山岳,震懾州縣,誠曠職耳”,誓要為國家“明目張膽”。被其彈劾的王公貴族、朝廷重臣等眾多,且彈劾原因有理有據。其孫韋恒盡管也曾任御史,但“為政寬惠,人吏愛之”。清于成龍之孫于準與其合稱“祖孫按察使”,但比起其祖父的直言敢諫,于準更多在地方行賑災、興學等善政的功績,并為其祖上整理資料,編寫文集,擴大影響。唐代陸元方之子陸象先亦為政仁恕,不主張嚴刑峻法,做刺史時推行“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的自省主張。

還有不少提前致仕的。明朝父子御史中的子邢侗曾任監察御史,代皇帝巡視各地,發現問題,嚴懲腐敗,名震天下。但其36歲后選擇了回家歸隱,成為一代大書法家。與之類似的還有明末的左佩玹等。

其實,古代一些父子監察官提前告老還鄉,原因不難理解。封建監察制度并不完善,一切均決于上,監察官們彈劾的是重臣豪強,自然面臨極大壓力。有時彈劾成功與否,還與“勢”,即皇帝愿不愿、能不能懲治問題官員有關。如韋思謙彈劾褚遂良將其逐出京城,但褚遂良樹大根深,沒多久又返回朝廷,韋思謙反而被貶出京城。直至后來褚遂良徹底倒臺,韋思謙才再次被重用。

不少監察官都有仕途起伏,甚至被朝廷錯怪,長期貶謫的時候,有的用后半生的歸隱來尋得心靈的寧靜和自由。此外,有的父子監察官歸隱,也有因奸臣當道無法實現抱負、朝廷滅亡不愿再出仕等因素。

凈化官場與社會,他們因何多善終?

不過,細數這些祖孫、父子監察官的晚景,心靈仍會獲得柔軟的慰藉。正因為身為監察官,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一生正直清廉、人品上甚少有瑕疵,財富上甚少余錢,才在波詭云譎的仕宦生涯中得以善終,生前身后都贏得了從朝廷到群眾的認可。

唐代監察官陸象先72歲去世后,唐玄宗念其德高望重,又追贈尚書左丞相官職,謚號文貞。晚清祁寯藻身后,朝廷也給予極高的評價,“予告大學士祁寯藻學粹品端,忠清亮直,入祀賢良祠?!?/p>

而群眾更是自發致敬和紀念監察官們。唐代御史鄭積曾多次阻止皇帝大興土木,漢陽(今湖北)百姓立碑以紀之”。明代朱海與朱守恕為父子監察官,朱海去世后,朱守恕回家奔喪,百姓扶老攜幼,夾道相送。后來,后人為紀念父子倆,在其老家湖南汝城縣建起了一座“父子繡衣(繡衣即監察御史的別稱)坊”。

其實,這些監察官們品行端方,正直敢言,不光對家庭和官場,對社會亦有教化作用,留下了感人的故事,展現出另一種柔軟。

一個事例是,賣房的陸元方告誡家人不能騙人后,本已離去的商人再次登門。原來,陸元方的誠信令他們感動,并使其堅信,這宅院不會再有其他缺陷,于是執意買下,改開綢緞莊。

猜你喜歡
褚遂良監察官祖孫
科學設立監察官等級制度
聚焦監察官法五大看點
監察官登場
祖孫情
親情祖孫
祖孫博弈
歷史
褚遂良與褚書
祖孫接力學雷鋒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集古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