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音二弦演奏技法之“貫”與“折”

2019-11-21 11:17梁繼林
音樂研究 2019年3期
關鍵詞:南音指法音高

文◎梁繼林

南音二弦,亦稱弦子,是奚琴的遺制。二弦、琵琶①本文琵琶特指“南音琵琶”,橫抱演奏。、三弦和洞簫是南音“上四管”樂器組合形式,其中,琶琵、三弦演奏“工?譜”②工?譜,南音傳統的記譜法,俗稱“指骨”“骨譜”,由譜字、指法及撩拍三部分組成,表示音高、時值及琵琶演奏法等。王珊、王丹丹《南音教程》,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頁。所標記的“指法”③指法,一種符號,表示琵琶左右手演奏法和音符的時值。骨干音,而洞簫(或品簫)、二弦需依南音唱腔,對骨干音加以“潤腔”,使之成為延綿優雅、豐潤飽滿、古樸清香、委婉別樣的“線狀”旋律。這種潤腔,南音藝人稱為“做韻”。

南音潤腔主要有“引、塌、貫、站、扎”等幾種方法。④王耀華、劉春曙《福建南音初探》,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1頁。二弦潤腔的演奏方法,吳璟瑜在《泉州南音二弦教程》中將其稱作“裝飾”,“裝飾”在南音弦友們看來有“引、塞、貫、接”等幾項基本方法。⑤“塞”與“塌”,“接”與“站”是泉州方言同音字,字雖不同,但卻是同一個意思。參見吳璟瑜《泉州南音二弦教程》,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頁?!柏灐焙汀罢邸笔嵌易罨镜膬煞N演奏方法,了解其具體內涵對二弦演奏、保護、傳承及研究都有所裨益。

一、“貫”“折”與指法釋義

“貫”與“折”,亦稱為“貫聲”與“折聲”。南音中的“貫”即“連”的意思,從“點”到“甲”三個音一氣呵成的,稱為“貫聲”;“折”即“斷”的意思,“點”之后換氣,然后“挑”和“甲”連為一聲的,稱為“折聲”。⑥曾家陽《泉州南音琵琶教程》,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頁。

二、“貫”與“折”之演奏技法

1.“貫”?!柏灐笔嵌易畛S玫难葑嗉挤?。在演奏“點挑甲”()時,二弦把琵琶彈奏的“點”“挑”“甲”這三個同度四分音符的音,演奏成帶“浪弓”?“浪弓”,即在該音音頭瞬間右手加大弓壓和運弓速度,并隨即恢復到原狀,民族弓弦樂器的演奏符號是“>”。和裝飾音的連貫性長音。

(1)“連弓”演奏。二弦右手用“連弓”的弓法,把“點”“挑”“甲”這三個同度四分音符的音演奏成一個連貫性的長音。在弓法不變的基礎上,還有左手加“引”音的演奏,即在主音(骨干音)之前加一個高于或低于該音大二度或小三度的裝飾音。該裝飾音稱為“引”音,現代音樂稱之為“前倚音”?!耙庇小靶颉钡囊馑?。二弦演奏第一音(點)時,左手加一“引”音。

“引”音演奏的時值長短、速度快慢和力度輕重等,因個體藝術感覺、音樂審美,以及演奏環境的差異,每個演奏者的演奏和處理都略有不同,同一演奏者每一次的演奏也不盡相同。

(2)加“打音”或“浪弓”。二弦演奏第二音(挑)和第三音(甲)時,左手采用“打音”的指法,或右手運用“浪弓”的弓法演奏。二弦的“打音”一般用該音的上方大二度或小三度音。二弦演奏這兩個音時,應同時結合這兩種不同的演奏技法,可以先“打音”后“浪弓”,也可以先“浪弓”后“打音”。

譜例1

2.“折”?!罢邸笔窍鄬τ凇柏灐倍缘?,二弦在演奏“點挑甲”()的指法時,將琵琶彈奏的“點”“挑”“甲”這三個同度四分音符,在第一和第二音之間做間歇停頓。

(1)“斷連”音。二弦演奏第一音(點)與第二音(挑)之間,右手用帶“間歇停頓”的弓法演奏,使第一音和第二音斷開,民族弓弦樂器的演奏符號是“”或“,”;二弦演奏第二音(挑)與第三音(甲)時,右手用“連弓”的弓法演奏,使第二音和第三音成為一個連貫性的長音。

二弦傳統弓法有特殊規定,“當用‘洞管’演奏曲子時,外弦的空弦必須推弓(其他音不限),內弦無論何音均須拉弓;當用‘品管’演奏曲子時,外弦的空弦保持推弓,內弦則可推弓可拉弓?!?洞管由琵琶、三弦、洞簫和二弦組成,品管由琵琶、三弦、品簫(曲笛)和二弦組成。參見吳璟瑜《泉州南音二弦教程》,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頁。當需要在外弦作連續多次推弓、或在內弦作連續多次拉弓時,就必須先倒弓?倒弓也叫提弓,送弓、回弓。遇到連續兩個拉弓時,在完成第一個拉弓后,立即將弓毛離弦而倒回去,同時,為了避免弓毛碰弦出聲,乘勢將弓迅速往上一提(約提高一寸到兩寸左右),這種弓法就叫倒弓。參見張韶、張玉明《二胡廣播教學講座》,上海音樂出版社1989年版,第71頁。、再推弓或拉弓。在此規則下,二弦演奏“折”時,第一音和第二、三音之間可換弓也可不換弓。

加“引”音時,二弦在演奏第一音(點)和第二音(挑)時,左手各加一“引”音,這兩個“引”音應盡量采用不同音高的音。

(2)加“打音”或“浪弓”。二弦也是在前面“斷連”音演奏法基礎上,在演奏第三音(甲)時,左手采用“打音”(?。┑闹阜?,或右手運用“浪弓”(>)的弓法演奏。

二弦演奏“過撩”時,其方法是:第一音(點)和第二音(挑),二弦用“連弓”的弓法演奏;第三音(甲)、第四音(挑)和第五音(甲)二弦也用“連弓”的弓法演奏;第二音(挑)和第三音(甲)之間斷開。也有在第一音(點)和第三音(甲)前加上不同音高的“引”音,第二音(挑)、第四音(挑)和第五音(甲)用“打音”的指法和“浪弓”的弓法結合演奏。

譜例2

綜上,二弦“貫”與“折”演奏技法的最大區別,在演奏不同的指法時,幾個音是用“連弓”演奏,還是某些音之間用“斷弓”后加“連弓”演奏,在此基礎上,再加入“引音”和“打音”或“浪弓”的綜合潤腔演奏。

三、“貫”與“折”的具體運用

在南音具體表演實踐中,二弦如何運用“貫”和“折”演奏來“做韻”,有著嚴謹的規定。

(1)后接四分音符是“捻”。如指《一紙相思》首節。

譜例3?全文琵琶五線和工乂雙譯譜均引自李寄萍、張光宇《豎譯南音指譜·譜·曲》,后文不再出注。

在第二拍和第三拍中,譜面上標明琵琶用“點”“挑”“甲”彈奏同一音高的三個四分音符sol(首調,下同),第三拍第二個音sol為四分音符“捻(o)”指,這時二弦必須用“貫”的技法演奏,即用“連弓”演奏。第二拍第一個四分音符(點)前加上高于該音大二度“引”音la,第二拍第二個四分音符(挑)和第三拍第一個四分音符(甲)用“打音”和“浪弓”結合演奏。

(2)后接四分音符不是“捻”。如指《照見我》第六節。

譜例4

在前三拍中,譜面上標明琵琶用“點”“挑”“甲”彈奏同一音高的三個四分音符sol,緊接第四個四分音符沒有“捻”指符號“(o)”,這時二弦必須用“折”的技法演奏。此三個四分音符sol,第二音和第三音用“連弓”演奏,第一音和第二音之間須斷開;第一音(點)前加上高于該音大二度“引”音la,第二音(挑)前加上低于該音小三度“引”音mi;第三音(甲)用“打音”或“浪弓”演奏。

(1)“去倒”與“點”“挑”處于同度音高。如曲《簫聲咽》。

譜例5

威爾又抬起手。我在他眼睛里看到了先前沒有的決斷。他真的相信自己能贏?艾爾一拳打過來,恐怕他當場就會被打暈,如果艾爾能下得了手的話。

在第二拍和第三拍中,譜面上標明琵琶用“點”“挑”“甲”彈奏同一音高的三個四分音符re,第三拍后半拍為“去倒(┗)”,即兩個同度八分音符re,“去倒”與前面“點”“挑”又處于同度音高,且在唱字“節”的拖腔中,這時二弦必須用“貫”來演奏,此三個四分音符re用“連弓”演奏,第二拍第一個四分音符(點)前加上高于該音大二度“引”音mi,第二拍第二個四分音符(挑)和第三拍第一個四分音符(甲)用“打音”和“浪弓”結合演奏。

(2)“去倒”與“點”“挑”不在同度音高。如曲《簫聲咽》。

譜例6

在前兩拍中,譜面上標明琵琶用“點”“挑”“甲”彈奏同一音高的三個四分音符mi,緊接第二拍后半拍為“去倒(┗)”,即兩個同度八分音符sol,“去倒”sol與前面“點”“挑”mi不在同度音高上,這時二弦必須用“折”的技法演奏。此三個四分音符mi,第二音和第三音用“連弓”演奏,第一音和第二音之間斷開;第一音(點)前加上高于該音大二度“引”音升fa,第二音(挑)前加上低于該音小二度“引”音re;第三音(甲)用“打音”或“浪弓”演奏。

(1)在同一唱字拖腔中。如指《為君去時》次節。

譜例7

在第二拍和第三拍中,譜面上標明琵琶用“點”“挑”“甲”彈奏同一音高的三個四分音符re,第三拍后半拍為兩個八分音符的re和do,其中,第一個八分音符re琵琶用“點”彈奏,第二個八分音符do為“落指()”,且在唱字“見”的拖腔中,這時二弦必須用“貫”來演奏。此三個四分音符re用“連弓”演奏,第一個四分音符(點)前加上高于該音大二度“引”音mi,第二個四分音符(挑)和第三個四分音符(甲)用“打音”和“浪弓”結合演奏。

(2)不在同一唱字拖腔中。如指《為君去時》次節。

譜例8

譜例8中,三個同音高四分音符re,譜面上標明琵琶用“點”“挑”“甲”彈奏,緊接兩個八分音符re和do,其中,第一個八分音符re琵琶用“點”彈奏,第二個八分音符do為“落指()”,且不在同一唱字的拖腔中,這時二弦必須用“折”來演奏。此三個四分音符re,第二音和第三音用“連弓”演奏,第一音和第二音之間須斷開;第一音(點)前加上高于該音大二度“引”音mi,第二音(挑)前加上低于該音大二度“引”音do;第三音(甲)用“打音”或“浪弓”演奏。

(1)“點甲帶歇”

該“指法”的一些特殊連接,二弦必須用“折”來演奏。琵琶彈奏“點”“甲”后接休止符。這種連接像“折”的變異,二弦須用類似“折”的技法來演奏琵琶“點”“甲”“歇”這三個音,即把原第一、二音之間的間斷(或氣口)后移至休止符的位置,第二音的時值適當延長至第三音——休止符的位置,第一、二音仍須加入不同音高的“引”音,第三音用“打音”或“浪弓”演奏。

二弦在休止中的演奏,往往不是按標準的時值休止,而是把休止之前的音的時值適當延長至休止的位置,休止的時值則相應的適當縮短,這樣原休止的時值便成為一個斷音或者呼吸的氣口,如把演奏成如指《趁賞花燈》三節。

譜例9

第三拍,譜面上標明琵琶用“點”“甲”彈奏同一音高的二個四分音符la,緊接第三音是第四拍前半拍的一個四分休止符,這時二弦必須用類似“折”的技法演奏。此兩個四分音符la用“連弓”演奏,第二個四分音符(甲)作適當延長至休止符的位置,然后作短促的休止或者氣口呼吸后接第四拍后半拍的音符演奏(第二音延長、第三音休止的時值視演奏者的藝術感覺、樂曲情緒和演奏環境等的不同每個人每一次演奏都略有不同);第一音(點)前加高于該音小三度“引”音do,第二音(甲)前加上低于該音大二度“引”音sol;第三音(琵琶休止)用“打音”和“浪弓”演奏。

(2)“點甲”后接“落指”

譜例10

譜面上標明琵琶用“點”“甲”彈奏同一音高的二個la,其中第一個la為四分音符,第二個la為八分音符;緊接是一個八分音符so的“落指”(),這時二弦必須用“折”的技法演奏。這三個音,第二音和第三音用“連弓”演奏,第一音和第二音之間須斷開;第一音(點)前加上高于該音大二度“引”音si,第二音(甲)前加上低于該音大二度“引”音sol;第三音(落指)用“打音”或“浪弓”演奏。

結 語

“貫”與“折”是二弦最基礎、最常用的演奏技法,其最大區別,在演奏不同的指法時,幾個音是用“連弓”一弓演奏,還是在音之間用“斷弓”加“連弓”演奏,在此基礎上,加入“引音”和“打音”或“浪弓”。具體到不同的指法運用,實際上是在“點挑甲”()指法“貫”和“折”演奏技法規律上拓展或者變異。

二弦傳統演奏技法“貫”與“折”的運用,對豐富南音樂曲整體韻味功不可沒。正是這些獨特的“做韻”技法和細微的變化處理,形成了南音音樂的獨特韻味和妙趣聲響,獨樹一幟,這在我國其他弓弦類樂器中,尚不多見。

猜你喜歡
南音指法音高
弦管南音“固首”體系研究
bB 調大號指法研究
喬治·克拉姆《螺旋的銀河系》的鏡像世界
里蓋蒂《小提琴協奏曲》中的“雙律制音高組織”研究
單簧管演奏中指法的合理運用
莊麗芬 讓南音流傳得更遠
莫頓·費爾德曼20世紀70年代后的縱向和音音高研究——以室內樂《我生命里的中提琴Ⅰ》為例
論高平鋼琴奏鳴曲《浮影》中縱向音高組織的邏輯運用
李進杰的南音情
FATE, PLAY, LOVE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