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重多姿的黔北文化

2019-11-21 06:57文丨周遠德
遵義 2019年22期
關鍵詞:黔北播州文化

文丨■ 周遠德

小游客在沙灘文化陳列館內參觀(潘義軍/攝)

黔北文化,是黔北各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積累的各種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風俗習慣以及積淀下來的各種物質文化形態。它在黔北地域范圍內產生,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黔北人創造的優秀文化成果。狹義的黔北文化,指現有遵義市地域的各類文化形態。廣義的黔北文化,包括今畢節的金沙,銅仁的思南、德江、沿河,貴陽的息烽、開陽、修文等縣豐富多彩的文化。

黔北文化受地域的影響,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山地性。二是地域性。三是開放性、先導性、包容性。四是大雜居、小聚居的社會環境。

遠古文化填補貴州文化空白

舊石器遺址和新石器遺址成為遵義遠古文化。1971年,在桐梓縣九壩鎮巖灰洞發現古人類化石和用火遺跡,距今為24萬年,是貴州一處舊石器時代早期重要文化遺址。至1983年,共發現7枚人類牙齒化石,是迄今為止貴州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化石,屬更新世中期的猿人化石,被命名為“桐梓人”。這一重大發現填補了人類發展進化史上的關鍵一環。在巖灰洞中共找到石器材料12件,表現出較為明顯的區域文化特征。大量炭屑和燒骨,成為迄今為止所知的華南地區用火最早的依據。1980年,貴州省博物館在桐梓縣城南的馬鞍山發現距今1.8萬年左右的馬鞍山舊石器遺址。在南洞發現4枚人牙化石,確定為晚期智人。1986年北洞首次系統發掘發現有20多種動物的上萬件動物化石;還有較為豐富的用火遺跡,數千件石制品,磨制骨器10余件。其中1件骨箭頭最為珍貴,是目前國內舊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的保存完好的唯一一件骨鏃,表明馬鞍山人已經發明了弓鏃。南洞1990年試掘,出圖動物化石300多件,石制品202件。馬鞍山文化是貴州舊石器晚期區域文化的重要代表。表現出不同的區域文化特征,屬貴州史前文化的另一類型。馬鞍山發現的石器使用銳棱砸擊法,無疑是人類技術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充分顯示了貴州遠古人類的創新意識。

2004年8月,貴州省考古研究所發現務川豐樂院子箐史前文化遺址,該遺址距今約8000—10000年間,是舊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時代產物。2003年,貴州師范大學秦啟萬教授發現習水雙龍打油洞遺址。當年11月,遵義市文化局組織專業人員進行踏勘,考察為新石器遺址。此外,在習水、赤水、仁懷、綏陽均發現新石器時代的磨制石斧、石網墜及石斧等工具,新石器時期以磨制石器為標志,說明遵義歷史文化悠久。

秦漢時期原生文化在吸納中發展

1.仡佬族的先民濮人是貴州最古老的民族

仡佬族是黔北原生民族。在春秋戰國時期,他們建立了西南夷最大的夜郎國,仡佬族即已過著定居的農耕生活,出現了村落和集鎮,有了君長,其社會處于原始社會末期或階級社會初期。但隨著戰爭、地理條件、氣候等因素的影響,各個民族不斷遷徙進入,民族文化受到影響。秦漢時期,開疆辟土,漢武帝開發西南夷,對濮人部族征討攻伐。唐蒙帶領大批兵士會見夜郎侯多同,屢次對西南用兵,滅且蘭、攻句町、漏臥,夜郎國多次遭到漢王朝鎮壓。成帝河平年間(公元前28—前25年),陳立鎮壓了夜郎王興,結束了統治濮人近400年的夜郎政權。濮人為圖生存,四散遷徙流離,隱族埋姓,或改變族稱。部分族人與漢人融合,也有的被迫北遷巴蜀。這一結果必然使其文化受到強壓而引起結構性的改變,其最大的表現是族屬稱謂的改變和消失。三國后,有關濮人的記載逐漸減少,而代之以夷僚或僚的稱謂。從隋、唐起,史籍中出現于“仡僚”“偈(捷)僚” “葛僚”等稱謂,其實是仡佬的諧音異寫。黔北地域是仡佬族的主要分布區域。

務川有“丹砂古縣”之稱,2000多年的丹砂開采歷史,形成了豐富的丹砂文化。

2.手工和祭祀文化的發展詮釋了秦漢文化風韻。

沙灘文化陳列室(潘義軍/攝)

先秦時期,濮人就掌握了手工制陶技術、制曲技術和釀酒技術。仁懷市商州時期洞穴遺址中出土的系列酒器酒具,展示了黔北一帶制陶和用酒的基本情況,繩紋灰陶大口缸、繩紋圓底陶杯、錐刺紋圓底陶瓶3件器物共同構成黔北土著在祭祀活動中用酒的基本情況。正安、務川發現并出土的國家一級文物“蒜頭形青銅壺”“青銅鉦”,國家二級文物“提梁帶蓋銅鼎”“青銅甑”“青銅淳于”,其新穎古樸的造型體現了秦漢技藝。

濮人尚巫鬼,好祭祀,精神上崇拜祖先,崇拜古樹巨石。祭祖、祭神成為濮人重要的精神文化活動。

3.“漢三賢”奠定了黔北文化在黔地的先驅地位

漢武帝時代,制定了一系列振興儒家文化的政策,激勵著天下學士學習經學。濮人大戶的子弟,被募豪民及他們的子弟,在原本擁有漢學、文字學的基礎上,研習五經,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黔北地區出現的舍人、盛覽、尹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們相繼北上求學,學成后或著書立說、或返鄉辦學,傳授漢學、文字學和經學,培養人才,土著濮人受到漢文化的洗禮,黔北地區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底蘊。他們三人是今貴州省的文化先驅。

隋唐五代時期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在融合中發展

唐代,貴州境內設置經制州。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融合是較為重要的文化現象。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李白被流放夜郎(今桐梓夜郎壩一帶),寫下不少與夜郎有關的詩歌。

唐元和十年(815年)三月,劉禹錫、柳宗元二人被貶往邊遠的柳州和播州。柳宗元聽說劉禹錫被貶播州,想到他有80多歲的老母,準備上書“愿以柳易播,雖得重罪,死不恨”。此時大臣裴度已經為劉禹錫奏請,得以改為連州刺史,柳宗元仍去柳州。以柳易播之事,播州建有紀念柳宗元的“儒溪書院”,也稱柳公祠。柳宗元的高風亮節成為黔北尊崇的傳統美德。

唐代,佛教傳入黔北。牂州建安縣丞牛騰“置道場數處”。桐梓的金錠山寺、玄風寺、興旺寺,習水土城景福寺,仁懷永安寺,正安大成寺,道真蟠龍寺,遵義城外大悲閣均為唐代興建的佛寺,佛教文化在黔北興起。

《珍州榮德縣丞梁君墓志銘》《羅氏譜·敘》《羅氏忠愛堂譜敘》是遵義以及貴州留存至今最早的三篇散文,對了解遵義地域唐朝時期的情況有一定參考價值。

宋元時期黔北文化得到較大發展

1.宋墓雕刻藝術精美

遵義市屬各縣(市、區)均有宋墓,宋墓的建筑結構、用材、石雕藝術風格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其中以楊粲墓為典型代表。楊粲墓石刻在中國石刻藝林中,是不可多見的杰作,達到了以形寫神,神形兼備的藝術效果,繼承發展了宗教造像和石窟雕刻藝術精髓,被譽為西南石刻藝術寶庫。1982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道教的興起,促進了宗教文化的發展

南宋時蜀中文人學士及云游道士、僧人不斷流禹播州,楊粲也大力提倡道教、佛教。播州各民族仍兼奉地方神袛,與佛、道諸神通同合祭,形成混雜的龐大神系。

3.播州土司著書立說,推動文化發展

南宋播州安撫使楊價,是播州第14代土官,自幼好讀書,著作文章,襲職后推崇儒學,注重人才培養。楊價奏請朝廷,請求在播州開科取士,獲準播州解額為“歲貢十三人”。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播州人冉從周進京參加殿試,成為播州第一個進士。之后40年間,播州又有7人考取進士。

元代播州軍民宣撫使、宣慰使楊漢英,是播州楊氏第17代土官。他勤勉好學,廣游祖國山川,喜讀儒家經典著作,研究宋代濂溪周敦頤、洛陽程顥(號)的理學,是土官中很有文學修養的作家,著有《明哲要覽》90卷,詩文集《桃溪內外集》64卷。

明朝播州外來文化和本土文化融合發展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播州開始辦學,最早是播州長官司學(相當于州縣一級的學校),永樂四年(1406年)升為宣慰司學(相當于府學),是明代貴州最早的學校。

這個時期詩歌很有代表性。播州土司楊粲、楊綱、楊輝、楊斌均能賦詩。楊斌有詩8首存世,鄒公敢、何敏樹各存詩1首?,F存應用文10多篇。

在藝術方面,以書法和石刻較有成就。書法流傳至今的有楊應龍《驃騎將軍示諭龍巖囤嚴禁碑》,為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手書后勒石。碑文顏體楷書,被認為在“省內其他地區迄今為止尚未發現類似的石刻或摩崖”,這是明代遵義書法和石刻的珍品之一。石刻以中寺石刻最為著名,人物、鳥獸、花卉、書法等雕刻,表現了明代遵義工匠高超的藝術水平。1982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正安務本堂(陳鵬 /攝)

移民文化和高僧文化在黔北交互相融,得到發展。南明永歷政權中部分文臣武將及一些知識分子,不滿南明流亡政權的腐敗與內斗,紛紛離職隱居,成為遺民,其中較有影響的有錢邦豈、陳啟相、黎懷智等10多人。

清期文化繁榮發展

黔北地域文化在清初融聚成型,繼而進入發展繁榮期。繁榮期的標志是“沙灘文化”的出現。

1.地域文化清初成型

在明末與南明時期多流匯聚與積淀的基礎上,黔北地域文化逐步成熟,成為中后期繁榮的前提。其表現是:一是本土作者成為創作主體?!皠e集類”著述,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本域達32人40種之多,《播雅》及《黔詩紀略》載有本域作者110人1320首詩作。大家羅兆甡、李先立、李晉、李專等即出現于這一時期。二是除了府、州、縣的官學外,師徒、家族傳承已成為人才成長的重要形式。遵義唐氏、宦氏、蹇氏、趙氏、王氏,桐梓趙氏、傅氏、侯氏,綏陽王氏等30多個文化世家,大多在此時開始出現或形成。三是文學創作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者在顯現個人風格的同時,開始顯現出本域一定的風格特色。四是流官、遺民、移民、高僧等文化與本土文化有機融合,熔鑄了黔北文化有容乃大的文化品格。

2.科舉興盛,促進了教育的發展

清康熙中期起,隨著社會的安定和經濟的繁榮,教育有較大的發展。直接為科舉服務的官學、書院,以及屬于蒙養教育的義學、社學與私塾成為辦學的主要形式??滴跄觊g,黔北地區建立有遵義府學,真安州學,及遵義、湄潭、綏陽、桐梓、仁懷、龍泉、余慶、務川縣學,乾隆年間建立仁懷廳學。清代,有書院23所,每鄉有社學1所,地方或個人捐資興辦的義學有74所。私塾尤為普遍,僅遵義縣團溪區就有私塾100所以上,學生1000余人。黔北地域中舉756人,其中261人為武舉;中進士86人,其中10人為武進士;光緒二十七年(1903年),遵義縣人楊兆麟殿試一甲第三名,取得“探花”桂冠。

3.清末新學的興起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頒布新學詔書。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湄潭縣設高等小學堂1所,仁懷直隸廳在廳城設高等小學堂和初等小學堂各1所,各場市建初等小學堂18所。這些小學堂,開黔北新制小學之先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下詔廢科舉,遵義知府袁玉錫同年創辦師范傳習所。次年,創辦初級師范,并派員四處勸學,各縣新學堂紛紛興起。至宣統三年(1911年),遵義地域已有小學堂299所,占當時貴州小學總數的45.44%,居全省之冠。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創辦了遵義新學堂。此中學師資力量強,校舍好,設備齊全,為遵義培養了不少人才。

袁玉錫還從日本購來全套鉛印設備,辦官書局,辦起貴州最早的一份白話報紙。

這期間,沙灘文化孕育了大批人才,影響深遠,使黔北文化走向全國和世界。從明末至清末,在沙灘方圓幾里的范圍內文化沿襲300余年,出了數十名舉人、進士,尤其是涌現了以鄭珍、莫友芝、黎庶昌為代表的數十名文人、學者,鄭珍、莫友芝、黎庶昌被譽為“西南巨儒”。 沙灘文人著述史書156多種,內容涉及經史、詩畫、地理、音韻、訓詁、版本目錄、科教、金石、書畫等10多個領域,文化學術成就達到全國一流水平。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文化寶庫,在中國文化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

民國時期新文化新文學蓬勃發展

1.新劇演出與新文學興起

新劇,在遵義最初稱“文明戲”,抗戰時期稱話劇。遵義新劇編演始于20世紀20年代后期,其先行者是遵義三中和團溪新民小學。

新文學在遵義的興起,首先是在學校中傳播新文學作品。遵義三中教師有選擇地向學生講解魯迅、郭沫若的作品,或指導學生課外閱讀魯迅、茅盾、郭沫若、蔣光慈等人的作品。遵義的“遵義書店”,赤水的“之江書店”,公開出售大量進步文藝書刊。赤水成立進步文藝團體“流波社”,創辦文藝刊物《流波》《少年大眾》《寒夜之華》,發表赤水進步人士創作的文學作品,開遵義地區創辦文藝刊物之先河。

遵義人盧葆華、蹇先艾、壽生、陳沂、蕭之亮、段雪笙等,在上海、北京等地從事文學活動的成果和影響,在貴州乃至全國文學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2.紅軍長征到達遵義留下了寶貴的長征文化

遵義長征文化形成于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紅三軍、紅六軍團、紅二軍團轉戰黔北,開展創建以遵義為中心的黔北蘇區根據地的斗爭。這期間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和遺址、遺跡。如經歷多次戰役,創下“四渡赤水河”經典戰例戰斗遺址;遵義會議的召開,成為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如果說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一個奇跡的話,那么遵義會議會址便是創造這個奇跡的轉折點。此外,還有保存完好的遵義縣革命委員會舊址、紅軍總政治部舊址、遵義縣萬人大會場、老鴉山紅軍戰斗遺址、紅軍烈士陵園、婁山關戰斗遺址、老鴉山戰斗遺址等多處紅軍長征遺址。此外,還有紅軍長征時期書寫的宣傳標語、歌謠、詩詞、傳奇故事等,宣傳了紅軍指戰員的英雄壯舉,報道紅軍沿途發動群眾、紀律嚴明、扶危濟困的動人故事,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文化記憶,至今還在遵義、仁懷、桐梓、赤水、湄潭等地流傳。所有這些,都構成了長征文化的重要內容。

3.抗戰文化是黔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遵義抗戰文化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獨特的地方風格,成為中國抗戰思想文化史的一部分,也是遵義地方文化的瑰寶。

一是文藝社團積極開展文化活動??箲饡r期,遵義的文化機構有遵義民眾教育館、遵義社會服務處文化組等;娛樂場所有西南大舞臺、播聲電影院、慶華大劇院等;文化組織有遵義青年抗日救國會歌詠隊、民眾話劇歌詠隊、農村抗日歌詠隊、遵義音樂教育促進會歌詠隊、浙江大學歌詠隊等;劇團有浙江大學鐵犁劇團、浙大劇團、陸軍步兵??茖W校血痕劇團、遵義青年劇社等;文藝社有萍舸書畫社、黑白文藝社、塔外畫社等。1944年由廣西來貴州的一批著名文化人以熊佛西為代表組成的“西南文化墾殖團”到遵義開展抗日文化活動。各種文藝的開展,涌現出一批優秀的影響較大的文藝作品,如陳福桐和潘名輝共同創作的《遵義青年抗日救國會會歌》《保衛大武漢》;著名畫家豐子愷在遵義浙大任教期間創作的大量抗日漫畫等。

二是救亡圖存的戰時教育蓬勃發展??箲饡r期,遵義各地建立了戰時民眾補習學校與短期小學、各類學校如小學、中學、師范院校、職業技術學校以及民眾院校等,學校的數量遠多于戰前??箲鸨l后,浙江大學、大夏大學、海軍學校、中央陸軍大學、軍官外語班等內遷遵義、赤水、桐梓,填補了遵義教育領域的空白。浙江大學西遷,被稱之為堪與紅軍長征相提并論的“文軍長征”(彭真語)。

三是抗戰時期作家廣泛參加活動,傳播新文化。遵義籍作家蹇先艾在1937年從北京返回貴陽,務川籍著名作家壽生1938年也從北京返回家鄉,段雪笙、盧葆華、陳沂、秦川等諸多文化名人回到貴州、遵義,他們或教書,或講學,或參加文化活動,把北京、上海等新文化迅速傳播到貴州。蹇先艾在這一時期,先后創作了《流亡者》《兒女》《兩兄妹》《古城兒女》20余篇小說以及眾多的散文、雜文,都以抗戰為內容,揭露日寇侵略的種種罪行。

解放后遵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解放后,遵義各級設置了專門的文化機構,領導和組織、開展全市文化工作。20世紀50年代,遵義陸續建立了京劇、川劇、評劇、越劇、黔劇、花燈劇以及雜技、曲藝8個專業文藝團體。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文化事業步入良性發展軌道。到1980年代,黔北作家群崛起,文藝創作空前繁榮,碩果累累。這期間有小說、詩歌、散文、游記、歌謠、故事、美術、攝影、書法、音樂、戲劇、曲藝等各類著作63部出版。李發模的《呼聲》被譽為中國新詩的里程碑;周家堤的組詩《被蒙住眼睛的人》被《詩刊》轉載并獲得“星星”獎,入選中國新文學大系,列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教材。何士光的短篇小說《鄉場上》,被《紅旗》雜志轉載并加了編者按語;石邦定的《公路從門前過》,李寬定的《良家婦女》,分別獲國家級優秀小說獎和國際電影金獎。市雜技團編排的《三人技巧》《梅頌》《鷗情》享譽海內外。進入21世紀后,出現了不少文學新人。王華的短篇小說《一只叫耷耳的狗》《逃走的蘿卜》曾被《小說先刊》轉載。肖勤的中篇小說《暖》在《十月》《小說選刊》《新華文摘》發表并選載,中短篇小說集《丹砂》入選2011年度《二十一世紀文學之星叢書》。冉正萬先后在《中國作家》《人民文學》《十月》《花城》《當代》等發表長篇小說《銀魚來》《紙房》《洗骨記》,中短篇小說《奔命》《青草出發的地方》等,《小說月報》《作品與爭鳴》轉載過部分作品。

猜你喜歡
黔北播州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黔北務正道地區鋁土礦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與富集規律研究
誰遠誰近?
黔北山鄉水稻飄香
作品選登
播州區老年大學啟用微課堂新模式
論萬歷朝播州楊氏土司之覆滅
楊鏗夫婦合葬墓發掘記 追尋宋明播州土司的足跡
黔北六縣茶產業發展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