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其對策

2019-11-23 07:28萬鑫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9期
關鍵詞:中職學生心理健康

萬鑫

【摘 要】 文章在描述中職學生存在的個人自控能力弱、學習能力較差、缺少安全感、早戀人數較多等問題的基礎上,分析了這些問題產生的社會、家庭、和個體原因,進而提出促進中職生心理健康的策略:學校以多元方式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家長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幫助學生提高自身心理修養。

【關鍵詞】 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相應策略

中等職業學校在基礎教育階段中已經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要承擔部分學生升學的重擔,同時也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勞動力。眾所周知,中等職業學校中的部分學生都是基礎知識差、成績差、素質差的三差學生。這些學生來到中職學校后,一部分學生還沉浸在“差”的世界里,不學習,麻痹自己;一部分學生沒有學習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放松學習;還有一部分學生是被家長強制送到學校,讓學校來看管孩子,學校成了名副其實的“幼兒園”。因此,想要讓中職學生學以致用,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高素質的社會勞動者,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本文是針對中職學校的學生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況,找出原因,進而找到有效的方法來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成長。

一、中職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職學校生源絕大多數學生是初中畢業,年齡在15歲至18歲,這一階段是人生的重要時期。但這些學生呈現出的問題卻大同小異:

1、個人自控能力弱

中職學生正值青春期,他們在學習生活時,容易受到外界干擾,有些學生模仿其他習慣較差的孩子,模仿不良的行為,并以模仿為榮;還有一些學生表現出躁動不安,靜不下心來學習,也不想學習,沒有努力和發展的方向。他們時而沖動地發生打架斗毆事件,時而發生口舌之爭。

2、學習能力較差

來到中職學校就讀的學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因為中學階段成績差,偏科的問題才放棄升學的。比如說英語老師在講授音標時,沒有幾個學生能夠順利的默寫下音標,甚至是基礎單詞也不會寫;語文基礎的古詩詞朗讀苦難;數學更是看著公式就頭疼……還有的學生在教師講授知識時,消極對待,不聽,不看,不思考。

3、缺少安全感

有不少一線教師和班主任做論壇和交流時,經常會提到這樣的現象:現在的中職學生更像是“裝在套子里的人”,不愿意走出去,也不愿意走進來。不能接受新的知識和觀點,也不愿意面對現實和未來。自我防護意識極強,這說明中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強,缺少安全感。

4、早戀人數較多

中職學校里的學生,在中學階段極少受到來自學校和社會的肯定,家里對學生的期盼值更多的是成績。在長期壓抑的情況下,學生需要找到傾訴對象,異性朋友帶給彼此更多的心理安慰。這時候的學生分不清友情和愛情,他們甚至不理智的處理了自己感情問題,由此產生的心理問題和紀律問題也是層出不窮。

二、中職生問題的主要原因

1、社會原因

隨著社會的發展,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的普及,社會上無論是正能量的還是負能量的信息全部都涌進了手機當中,甚至一些粗俗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影響了正值青春期并且有些叛逆的少年,更有甚者為了追逐“光鮮”的生活,草草的了解自己的學業。這些孩子在面對琳瑯滿目的誘惑時,表現更多的是迷茫和彷徨,他們的心理很難去適應正在高度發展的社會環境。

2、家庭原因

目前,中職學生絕大多數為獨生子女,或者是身處在離異家庭的環境中。在家時,父母過度關心,嚴重溺愛。很多父母想通過溺愛來彌補對孩子的傷害,因此在這群孩子身上展現出更多的特點:懦弱、沒有責任感、知難而退、沒有責任感。

還有一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學習和學校有關系,跟家長沒有關系,面對孩子的心理狀況不加關心。家長不重視教育,不去了解孩子的狀況,學校很難培養出各方面優秀的學生。

3、個人原因

中職學生的年齡約為15歲至20歲,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正處于青春發育階段。不僅身高體重發生變化,心理也處于劇變期。這個階段的學生是從一個年少年轉變為青年的過渡時期。有些學生感到適應困難,力不從心。

還有部分學生自身學習態度惡劣,成績薄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固執的認為成績是自己價值的評判標準,缺少積極的自我評價的心理暗示。

三、促進中職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1、學校以多元方式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學校聘請來自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到學校進行講座,進行思想教育,德育教育、心理輔導,給學生樹立榜樣,傳遞正能量。演講主題可圍繞中職生經常遇到的法律、理想、禮儀、戀愛等問題展開。

開展“國學課”講堂,講述中國千百年的禮儀文化,讓學生了解中國發展的歷史,解讀千百年來前人為我們留下的精神食糧,讓學生從本質上懂得“禮義廉恥”,懂得“做人”的道理。

加強網絡建設,杜絕一切不良網站的入侵。學??蛇\用現代化信息手段,加強網絡建設,制作或引入積極正面的網絡信息,摒棄不良信息的入侵,引導學生能夠正確瀏覽網站,關心國家時事,關心世界格局,關心區域建設;引導學生每天定時上網,確定上網時間,不做“網癮”少年;引導學生玩有意義的游戲,像成語接龍游戲,數獨游戲、古詩詞填寫等,不僅能夠開發學生大腦,還促進學生學習的愿望,可謂一舉兩得。學校也可以做知識小測驗APP,舉辦一些比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家長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

隨著社會的發展,產生很多的家庭問題。其中農村留守兒童,或是離異單親家庭,或是有突然遭遇的家庭中的孩子問題居多。這些問題或多或少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長面臨孩子的問題,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觀念,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更重視。這就要求家長放下婚姻中的家庭問題,能夠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撫慰孩子受傷的心靈。在孩子放假在家中,能夠多陪伴孩子,及時發現孩子的心理問題,及時溝通,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例如家長可以在家里定期開展“茶話會”,針對家里的某一問題,讓孩子發表感想,尊重孩子的意愿,允許孩子有不同的想法,學會放下“家長”的身份,學會傾聽。這樣讓孩子感覺是家庭的一員,有獨立的人格。

3、幫助學生提高自身心理修養

學生在中職學校就讀期間,多數正處于青春期的爆發時期,叛逆的孩子數不勝數。針對這樣的現狀,學校老師進行管理,家庭的成員幫助,學生還應有自身修養的提高。

在課余閑暇時間,可以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來充實自己,不僅在書中領略作者的主要情感,更在書中品味語言的優美和寫作風格;還可以大量閱讀有關專業知識的書籍,來充實自己,補充課本以外的知識和內容,學習最先進的技術。這樣可以在課余的時間,學生充分閱讀,讓自己的精神生活豐富起來,遠離手游、網吧帶來的誘惑。

在假期,學生要多參加公益活動,有助于他們了解社會,樹立社會責任感。學生可以在學校組織下開展收集舊書衣物等宣傳活動,鍛煉他們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知道生活的不易;到敬老院為老人們舉辦一場歌舞晚會,讓學生知道很多人盼望著他們的關心,知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道理;去孤兒院和特殊學校慰問,探望那些不“完整”的孩子,讓學生學會珍惜,珍惜自己的“完整”。通過開展各種公益活動,讓學生知道自己有用武之處,有存在的價值。

綜上所述,想要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結合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學校、家庭、社會是教育的基礎。在教育的過程中,學校是教育的主要陣地,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根本,而社會是形成心理健康的重要的平臺,三者不可或缺。三者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發揮教育的作用,才能讓學生的心理健康得到保證,學生才能更茁壯的成長,才能為我們國家的大國工匠輸送人才。

【參考文獻】

[1] 黃子才.心理健康教育訓練[M].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 余國良.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用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

萬 鑫(1985—)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碩士學位,吉林財經學校講師,研究方向:教育教學.

猜你喜歡
中職學生心理健康
心懷陽光,健康成長
運動過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淺談中職英語單詞教學策略
淺談如何培養中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淺談如何在語文課堂上激發中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