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現代 賣“大力丸”的 江湖術士

2019-11-28 11:18鳳來儀
南方周末 2019-11-28
關鍵詞:話術拜師群主

鳳來儀

有錢人希望保住財富而沒錢的人希望獲得財富,這就是需求。大師就是把握到時代的脈搏,能夠滿足大家心理需求的“高人”

這里是一個大師輩出的地方,當然各種大師也跟著社會進步一起進步。像1980年代嚴新那種對著大興安嶺發功的大師我估計是沒有了,這個時代盛產的是陳安之、劉一秒之類據說能夠助人成功的大師。

不久前《消費日報》上登了一則因為拜師交學費被忽悠光了家產正在維權的兩個家庭的故事,其主角就是陳安之。這些曾經霸屏機場的大師們轉戰各微信群,收割著渴望短期內就成功的人們。

要說大師的伎倆并不新鮮,古已有之。無非就是以前走江湖賣大力丸的套路,無非把以前嚇唬人的語言用現代的大詞替換——把你得病快死了,印堂發黑要倒霉換成為啥別人能成功你不能,因為你沒掌握方法。其實核心話術是一模一樣的,都是通過激發對方的恐懼和貪欲,來實現自己銷售“大力丸”的目的。

那么為什么在科技昌明,人類都開始探索火星的今天,各種大師不僅沒有銷聲匿跡,反而看著越來越欣欣向榮了呢?

這就是現代傳媒技術的功勞了。以前賣大力丸的,或者搞點別的名堂的,都只能一次在一個地方,就算游方的術士,也需要不辭辛勞東跑西顛。就算這樣,一次也忽悠不了多少人,要聚集大量人群真是需要長時間的努力和辛苦。

所以以前的江湖術士很少有聽說能發大財的,無非是走投無路之下混口飯吃的行當,上不得臺面更不能登大雅之堂。

相比之下現在的這些江湖術士搖身一變為“成功學大師”“投資大師”“養生大師”后就完全不一樣了。早些年的電視、現在的網絡把世界拉平了,大師可以瞬間就進入餐廳臥室,在你耳邊,在你眼前不斷地用各種話術征服你的心靈和大腦。加上各種各樣的群發轉發功能,一個大師自己都未必夠用,需要整個團隊來打江山。

我在一個群里就遇到過“陳安之”大師,問過群主是不是本尊,群主回答很可能是個代理之類的,后來看他廣告發個不停,到處加人要求對方拜師,群主就把“大師”給踢了。

第二個原因呢,就是雖然科技昌明到了探索火星的地步,但大眾的邏輯水平思考能力并沒有大幅度提升。不能說國人不尊重科學,但是確實普遍缺乏科學精神和實證精神??茖W精神首先講懷疑、講實證,“大師”們則要你全盤信奉,別說懷疑,就是流露出一些遲疑都不行。加上“大師”和托兒們千錘百煉的洗腦術,最后把“經營管理”弄得跟邪教一樣。企業經營管理也好,還是個人成功也好,至少需要冷靜,但就是這些大師偏偏弄得大家很不冷靜、很是焦慮。

最后呢,就是時代的大潮讓許多人擔心趕不上趟。中國這幾十年的變化,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有一部分人發了大財,也有被時代拋下的。無論哪一類人都充滿了焦慮:這次沒有被時代拋下的也保不準下次不被拋下,這次被時代拋下的希望下一次能翻盤。

焦慮本身不是壞事,焦慮讓人警醒讓人奮發。但缺乏冷靜思考的焦慮,就讓大師有了可乘之機?,F在的情況是,一些有錢人不知道自己怎么掙到的錢,沒錢的人夢想一夜之間掌握真理,走向成功的金光大道。

因此,有錢人希望保住財富而沒錢的人希望獲得財富,至于方法他們都說不上來,這就是需求,有需求自然有供給。大師就是把握到時代的脈搏,能夠滿足大家心理需求的“高人”。

有沒有用呢?也不能說完全沒有,至少可以充當心靈慰藉。我就親眼看到過一群小企業主,跟著個小學都沒畢業的“大師”跑去靈修放生,據說這樣做可以積德守財。

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只要人類還有弱點,“大師”們都會生生不息。從某種意義上說,要想成功,去當“大師”也是條出路,不是么?

(作者系財經作家)

猜你喜歡
話術拜師群主
大樹當群主
高職《話術》課程開發與實踐
給小學美術實習教師的幾條建議
教師批評學生的策略與話術
優秀主旋律劇集的“話術”
柳公權拜師
天上不會掉餡兒餅
幽默新群規
兔子當群主
歐陽修拜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