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IS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的應用分析

2019-11-28 08:17方曉麗
中國房地產業·上旬 2019年10期
關鍵詞:國土空間規劃應用

方曉麗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的GIS技術有了很大進展,GIS技術日趨成熟,是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必要手段。本文通過梳理國土空間規劃的幾點重要工作內容,探討GIS技術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的應用,旨在提升規劃的科學性,發揮規劃的最大效益。

【關鍵詞】GIS;國土空間規劃;應用

在國土規劃整體發展中,國土空間規劃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其中規劃分裂有很多方面,其中有:主體功能區的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國土規劃城鄉規劃以及環境保護規劃等,三種空間規劃稱為“三規”,是目前我國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和重點保護的作用。我國國土空間在整體規劃上雖然立法比較顯著,但是社會經濟的發展,很容易遭到部門利益、價值取向、溝通不暢等問題,導致國土空間規劃在規劃內容上有沖突、規劃職能上不明確、規劃資源有浪費等問題,規劃工作無法得到滿足,和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和執行力度存在很大的差異。

1、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實際要求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分為國家、省、市、縣和鄉鎮5級,在進行相關土地的總體規劃工作時,要求必須采用當前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以此來進一步實現土地管理的信息化發展。與此同時,對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以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數據庫系統的建設等工作,都需要采取同步審查確認。作為土地管理編制成果的有效載體,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數據庫的設計工作已經成為國家高層領導的關注重點。建設一個相對完善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數據庫,對于土地管理編制規劃成果和相關資料的存儲保管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在進一步實現國家土地相關部門對于土地的網絡化、系統化管理方面,也同樣有著非常強的可操作性。為國家對土地的管理工作創造了更好的便利條件。土地每年的變更操作也變得相對便捷。

2、GIS地理信息系統

地理信息系統一般是以GIS為基礎建設的。在眼下的城市化發展當中,將其用在城市規劃設計領域,需要充分的利用互聯網,對有關的數據信息展開高效處理。在掌握數據的時候,必須要思考怎樣確保信息的儲存以及更新,這一點非常重要。結合現階段的測繪管理工作實際狀況,計算機網絡技術已經在其中獲得了不小的成果。地理信息測繪需要信息技術做到可視化,建立好有關的數據庫,并及時的更新,這樣能夠促使信息處理的效率大大的提升,從而有效保證智能化城市建設達到技術的要求。在智能化管理的時候,需要考慮眼下的設備類型以及數據流程,必須明確工作的要點是有效分析城市空間。在實際工作當中,需要根據數字圖像展開預測以及評價。因為當下的智能城市對信息建設要求比較高。結合目前的測繪要求,我們可以得知,在地理信息數據的分析過程中,技術路線能夠改進技術,從而達到現代城市信息建設的要求。

3、GIS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的應用

3.1對基礎設施展開持續的完善

在實際的城市規劃工作當中,要想保證這項工作順利有效的進行,必須在這個過程當中,思考怎樣讓布局計劃更加完善。因此,必須對GIS地理信息系統展開積極合理的運用,此外,還有一個必要環節,便是給予更大力度的決策支持,對有關的地理分布特點展開針對性的研究。運用GIS促進有關工程的應急搶救等工作的高效完成。不僅如此,還要通過GIS地理信息系統推動城市建設的發展的腳步,并全面運用二維平面圖信息管理的方式,構建出完善的信息整合平臺,將標準功能需求模板具備的價值最大程度的發掘出來,從而對GIS地理信息系統的功能展開充分有效的拓展,如此便能夠更好的根據整體布局的需要,保障現代城市規劃建設的順利進行。

3.2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數據庫系統在土地適宜性評價中的應用

土地適宜性評價神經網路系統主要是建立在農業用地的適宜性評價指標體系基礎上,在實際的地形坡度、裸地比例、灌溉條件、土壤pH、有機物含量百分比、侵蝕率、全氮含量百分比……。利用這些指標對土地的大農業、荒山荒地以及各類農業生產用地類型進行土地的適應性分析。該評價系統對于GIS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數據庫系統的應用,主要在土地適宜性評價神經網絡系統中針對各類評價標準等一系列數據的處理與查詢功能等方面進行體現,都是依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數據庫系統的設計和建設實現的。將信息數據分別歸屬于不同的實體中,從而在屬性數據庫中輕松查閱所要用到的信息。

3.3 GIS在規劃管控中的應用

通過GIS的運用,可對規劃范圍內土地資源、水資源、生態、環境等要素進行單項評價或多要素疊加集成評價,為評價資源環境本底狀況和行使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提供基礎支撐。在“雙評價”的基礎上,還要劃定好“三區三線”,“三區”指生態空間、農業空間和城鎮空間,“三線”為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叭齾^三線”是國土空間規劃的統一管控的核心工具?!半p評價”主要是基于GIS的定量分析,“三區三線”則更為復雜,需在GIS中科學處理細碎斑塊,并結合空間發展方向和發展落地的需求進行定性分析和考量。

3.4基于以往國土信息化成果,完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

新的國土空間規劃需要新的信息化技術保障,以防避免重復開發,出現信息孤島問題。已有的工作基礎主要包括:天地圖、數字國土工程、金土工程、基本建成的全國國土資源“一張圖”和部分省級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新的國土空間規劃將基于以往的國土信息化成果,完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和建設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同步完成縣級以上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建設,建立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逐步形成全國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遠期進一步打造國土空間規劃動態監測評估預警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為國土空間規劃審批、監測、評估、預警做好信息化技術保障工作。

結語:

綜上所述,因為當下我國城市化發揮步伐越來越快,要想提升其發展效率,需要將GIS地理信息系統運用在國土空間規劃當中。充分利用GIS管理和分析數據,為國土空間規劃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提升國土空間規劃中決策的科學性,實現城鄉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水平治理。

參考文獻:

[1]李祺瑋.GIS在城市規劃中應用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J].山西建筑,2011,37(07):204-205.

[2]李靜,羅靈軍,錢文進,劉建.基于GIS的重慶市人口空間分布研究[J].地理空間信息,2013,11(02):42-46+9.

[3]劉岳,李忠武,唐政洪,張燕,任平.基于適宜性分析與GIS的長沙市大河西先導區城市綠道網絡設計[J].生態學雜志,2012,31(02):426-432.

猜你喜歡
國土空間規劃應用
村域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思考
明確國土空間規劃法律地位的必要性
市縣“多規合一”實現路徑初探
國土空間規劃對重點開發區域的經濟增長效應研究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