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引領未來 創新促進發展——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科普宣傳

2019-11-29 17:47郭洋
科技與創新 2019年3期
關鍵詞:傳統媒體科普大眾

郭洋

?

科技引領未來 創新促進發展——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科普宣傳

郭洋

(天津市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天津 300074)

黨的十九大把堅持新發展理念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隨著經濟不斷發展,科技不斷進步,科技傳播的方式出現了一系列的變化,已經逐漸由傳統的紙媒體向網絡及數字化傳播方式轉變。圍繞新時代、新發展、新理念這三個方面,以科普宣傳為核心,研究在新媒體背景下堅持用新發展理念推動科普宣傳。

新發展理念;科普宣傳;新媒體;自然科學

1 新時代下的新發展理念

黨的十九大把堅持新發展理念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對發展內涵做了具有新的時代特點的全方位拓展,把關于發展的思想和理論提升到新的高度。提出要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調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由此可見,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什么是創新、如何創新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

2 科普宣傳的重要性

2.1 科普的概念

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的進步有巨大的推動作用,科技改變生活,科學普及(簡稱“科普”)是指利用各種傳媒以淺顯的,讓公眾易于理解、接受和參與的方式向普通大眾介紹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推廣科學技術的應用,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活動。

2.2 科普宣傳的意義

當今時代,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知識經濟已經進入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進程,大力加強科普的宣傳,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全社會的科技意識,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激活全體勞動者的創新潛能,使更多的科技成果得以廣泛應用,使科學思想在全社會廣泛傳播。倡導積極向上的先進文化和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對于全面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維護社會穩定,強國富民,增強綜合國力,加速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2003-06-29,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正式頒布實施一周年之際,為在全國掀起宣傳貫徹落實《科普法》的熱潮,中國科協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動。自此,中國科協每年都組織全國學會和地方科協在全國開展科普日活動。從2005年起,為便于廣大群眾、學生更好地參與活動,活動日期由原先的6月份改為每年9月第三個公休日,作為全國科普日活動集中開展的時間。

3 新媒體發展的重要作用

3.1 新媒體開啟了數字化傳播時代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科技傳播方式出現了一系列變化,已經逐漸從傳統的紙媒傳播走向網絡及數字化傳播。新媒體被應用到各個領域中,包括教育領域、創業平臺、宣傳領域等,實現了一種全新的交流或傳播模式。新媒體(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國哥倫比亞廣播電視網(CBS)技術研究所所長戈爾德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的。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的,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之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嚴格來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

3.2 新媒體的傳播特征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區別不是出現時間的先后,而是傳播方式和內容形態的不同。有專家將傳統媒體定義為工業化時代的產物——報紙、廣播和電視,而互聯網和手機則代表信息時代的新媒體,這是對新媒體最簡單的理解。目前,新媒體的核心是數字式信息符號傳播技術的實現,與傳統媒體相比,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①新媒體建立在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基礎上;②新媒體在信息的呈現方式上是多媒體;③新媒體具有全天候和全覆蓋的特征;④新媒體在技術、運營、產品、服務等商業模式上具有創新性;⑤新媒體的邊界不斷變化呈現出媒介融合的趨勢。

3.3 新媒體產生的影響

作為一種全新的現代化傳播方式,新媒體只用了短短不到10年就將近擁有了傳統媒體數十年乃至上百年才擁有的受眾群。2006年,一部網絡短片《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在兩三個月間幾乎傳遍全國,成為最當時最熱門的話題,傳播速度之快,范圍之廣,讓人們真正感受到了新媒體的巨大能量。傳統媒體在傳播信息時,需要大眾思考和理解才能接受信息,而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出現大量直觀的圖片、聲音、視頻等,比起傳統媒體有限的信息,更加符合大眾的思維模式。隨著無線網絡全覆蓋,大眾不僅能夠隨時隨地接收信息,也可以通過互聯網這個媒介成為信息的傳播者,也可以說是信息的再創造者。

時至今日,新媒體已經深深改變并正在影響著我們每個人。2018-01-3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7-12,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普及率達到55.8%,超過全球平均水平(51.7%)4.1個百分點。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53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的占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這些數字說明,新媒體讓我們每個人由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并且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思維方式。

4 用新媒體技術推動科普宣傳

科普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公眾理解科學、掌握科學技術、提高科學素質。從宣傳的形式看,主要通過展示、培訓、交流、服務等把科普與社會生活、生產實踐結合起來。新媒體未出現前,大眾接觸的科普宣傳就是相關書籍、刊物以及路邊和小區門口的宣傳欄,還有一些科普主題的展覽、講座等。傳統媒體將這些內容用書本、海報、易拉寶等實體形式呈現給大眾,但傳統媒體有出版和制作周期,網絡等新媒體是即時傳播。書刊、報紙等紙質媒介的傳播速度受制于交通手段和發行環節,而網絡傳播則不受限,瞬間可到達世界上任何地方,大眾在第一時間就能接收信息。

4.1 加強新媒體在科普宣傳中的技術運用

在新媒體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大眾接收信息傳播的方式從實體已經轉變為電子形式,隨身攜帶手機,看、聽、寫雙向互動,信息接收快,反饋也快,加快了信息的傳播速度。如今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手機、電腦這些數字化設備。

科普宣傳通常需要借助實物,也就是期刊、畫冊、海報、易拉寶等紙質媒體來實現,但設計制作都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展示也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而新媒體技術讓傳統的印刷媒體發生了改變,媒體呈現方式由物理媒體轉向數字媒體,傳輸方式由交通傳輸轉向數字網絡傳輸,這大大縮短了時間,提高了效率,以電子形式隨時隨地可以顯示各類文字圖像,方便閱讀。

科普宣傳中最常見的紙媒體就是科普刊物,被新媒體技術賦予了新的功能,既有傳統的紙質形式,還有電子版的形式,可隨時隨地閱讀、查詢。傳統期刊的閱讀量一般來說是以家庭為單位的,每本刊物的閱讀量僅為1~3人,有效傳播率較低。由于它與書籍有不同的屬性,一般來說不具備保存性,也很難查閱,以至于信息的傳播速度和輻射面都極其有限。而數字化閱讀就可以完美地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對文章進行編目整理,即可輕松實現客戶端閱讀、檢索,如同一個小型的圖書館、數據庫,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的傳播能力,使其具有持久而廣泛的影響力。

電子閱讀的出現不僅方便了讀者,這種新的閱讀形式也讓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科普,關心科學,真正認識到掌握科學知識的重要性。由此可見,新媒體促進了傳統媒體的不斷發展,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

眾所周知,隨著微信的廣泛使用,微信公眾號也備受關注,其內容主要包括溝通、娛樂、消費等功能,通過溝通、互動、交流來傳播信息。創建科普刊物的公眾號,可以同時發布刊物的內容,結合當下熱點問題和讀者感興趣的話題,挑選適合的文章,搭配插圖與音頻進行推送。在公眾號中可以增加線上互動,比如針對期刊封面、文章的投票,推送科普系列講座、讀者微信群活動等相關通知。這樣不僅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傳播信息,還可以及時與讀者交流,得到反饋,有利于發布者不斷更新、完善內容。

4.2 加強新媒體在科普宣傳中的藝術表達

美國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曾說過,藝術很早就已經知道利用媒介傳播的力量來影響世界,雖然很多藝術是為人們提供近距離的體驗,但不可否認人們對藝術、對世界的認知。新媒體技術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同時,也沖擊著藝術的形式和表達,新媒體更加重視大眾的參與,以交互性為主要特征。因此,如何加強科普宣傳的藝術表達也成為當下最值得研究的課題。

結合當前新媒體技術的特點,我們可以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宣傳方式,首先利用微信公眾號發布活動通知,然后開展線下活動,可以根據時下熱點問題或大眾關心的話題,舉辦不同主題的科普公益講座、科普日展覽等,同時,通過公眾號和讀者微信群,讓用戶參與學習與討論,及時了解大眾的需求。為了不斷擴大科普宣傳范圍,提高大眾的學習積極性,可以增加有獎活動,設計并制作相關科普文創產品作為獎勵。

文創產品設計應圍繞著科普,必須是原創、有創意、有知識性和實用性的??梢赃x擇筆記本、便簽紙、書簽、公交卡套、手提袋等,但不論何種形式的設計都要注重藝術表達。比如,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從各種文具到生活用品都有濃郁的傳統文化色彩,產品設計富有創意,構思巧妙,將故宮的歷史之美重現于現代生活之中。印象較深的是脊獸尺和便簽紙磚,脊獸是故宮建筑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此造型設計成學生使用的尺子,生動又有趣;便簽紙磚以現藏于故宮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圖》為設計背景,采用四周整體側面印刷,將整幅作品印在便簽紙磚的四個側面,以三維立體效果呈現整幅畫作,既實用又給生活增添了藝術感。因此,科普文創產品的設計也要注重藝術表達,用創意突出設計感,提高大眾對科普的關注度,進一步增強科普宣傳的效果。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強調:“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茖W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庇纱丝梢?,黨和國家很重視科技發展。因此,我們要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的本領,堅持推動科普宣傳,大力提高全民科學素養。

綜上所述,我們要堅定不移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適應新時代中國的發展要求,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把握好新媒體時代的特征,用新思維、新技術去推動科普宣傳,不斷提升線上平臺功能,同時展開線下活動,促進新舊媒體的融合發展,使科普宣傳更加豐富、完善、創新,從而提高大眾對科普的關注度,加快推進科普宣傳,真正提高大眾的科學素養,切實推動科技發展。

[1]石磊.新媒體概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

[2]韋艷麗.新媒體交互藝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8.

[3]勾俊偉.新媒體運營[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8.

[4]郭春光.微信公眾號運營與推廣一冊通[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

2095-6835(2019)03-0012-02

G649

A

10.15913/j.cnki.kjycx.2019.03.012

〔編輯:張思楠〕

猜你喜歡
傳統媒體科普大眾
一汽-大眾ID.6CROZZ
上汽大眾ID.3
大眾ID.4
上汽大眾
科普達人養成記
科普漫畫
科普漫畫
傳統媒體創新發展方向
以資本運作紓解傳統媒體困局
傳統媒體商業模式坍塌的根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