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校研究生學術不端行為的治理

2019-12-02 05:05邢玉升王正康
北方經貿 2019年10期
關鍵詞:學術不端治理研究生

邢玉升 王正康

摘要: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高低是衡量高校建設水平的核心指標之一,但高校在推動研究生培養的過程中,常面臨如何有效治理研究生學術不端行為的困擾。本文在界定高校研究生學術不端行為的基礎上,分析了研究生學術不端行為的誘因,并提出了治理對策。以期培養出符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鍵詞:研究生;學術不端;治理

中圖分類號:G640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10-0007-03

教育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自黨的十八大首次把“立德樹人”確立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后,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再次明確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各高校的研究生招生力度逐年加強,其中對于研究生學術能力的培養已成為各高校提升科研能力的重要內容。在此背景下,部分高校研究生為了盡快彰顯科研能力,獲取科研獎勵,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了造假,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嚴重損害了高校聲譽以及科研的公信力。為此教育部出臺了多項方針政策,如《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2016)等相關文件,體現了黨和政府對于學術規范的治理決心。

一、學術不端行為的界定

學術不端不僅僅涉及道德層面,同時也涉及法律領域。一方面,學術不端使學術研究偏離原始方向,進而產生學術價值取向迷失,進而導致大學屬性迷失。另一方面,學術不端也常常損害國家及他人合法權益。1988年美國在《聯邦公告》中第一次明確了不端行為的一般性定義,即在申請課題、實施研究、報告結果中編造、偽造、剽竊或其他違背科學共同體慣例的行為。1992年,由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家工程院和國家醫學院等組成的22位科學家小組將學術不端定義為,“在申請課題、實施研究報告結果的過程中出現的捏造、篡改或抄襲行為?!贝撕?,一些學術研究性團體、大學和相關機構以上述對學術不端的認定為模板,結合實際,分別制定了對學術不端行為認定的細則。

我國2004年所發布的《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學術規范(實行)》指出“對已有的學術成果的介紹、評論、引用及注釋,應力求客觀、公允、準確。偽注、偽造、篡改文獻和數據等,均屬學術不端行為”。2016年教育部在實施的《高等院校預防和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中,結合當前形勢變化,將“買賣論文與代寫代發論文”納入學術不端行為范疇,此外還明確了學術不端的定義、學術不端行為認定及懲罰措施。

本文以研究生為研究對象,這是因為該群體無論是在道德還是能力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學術不端動機,且在學術不端事件中也占據了較大比重。從被媒體曝光的研究生學術不端事件里,可以發現抄襲、剽竊他人學術成果、買賣論文及有償代寫、偽造或篡改實驗數據、不當署名是其出現學術不端行為的主要方面。近年來,研究生學術不端事件愈演愈烈,在引發了全社會的熱議的同時,也給學術界、培養單位的名譽造成了較大的沖擊。因此需要加強對研究生學術不端行為的重視,分析其產生的根源,發揮規制及道德作用,努力從根本上杜絕其學術不端行為。

二、研究生學術不端行為的誘因

目前,學術不端在高等院校的研究生群體中表現的尤為突出。其學術不端行為一般源于“始”、“中”、“末”三個層次的缺失,分別為“研究生層次”、“指導教師層次”和“高等院校層次”。

(一)研究生層次

戎華剛(2017)在對河南省五所普通公立本科院校的研究生關于學術不端行為意向的調查問卷發現,對于抄襲類,只有不到10%的被調查者表示在學術活動中肯定不會抄襲,有超過90%的被調查者處于可能不、不好說、可能做和肯定做區間內;對于修改數據類,只有不到15%的被調查者表示在未來學術活動中不會修改研究數據,有超過85%被調查者處于可能不、不好說、可能做和肯定做區間內;對于不當署名類,只有不到15%的被調查者表示在未來研究中不會存在不當署名的情況,有超過85%的被調查者表示處于可能不、不好說、可能做和肯定做區間里。這反映出當下研究生群體學術研究所存在的嚴重學術失信問題,同時也折射出研究生指導教師群體和高校在監督和管理方面存在薄弱。從研究生角度分析學術不端行為,可以發現存在三個方面的誘因。

第一,研究生入學動機功利化。由于學歷的高低越來越受到用人單位的重視,以及學歷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未來職位晉升和收入水平,這使得研究生入學動機已然偏向功利化,越來越多沒有學術興趣和學術耐心的群體進入學術研究領域。另外,高校為檢測研究生學習質量,設置了一系列的考核,為應付各種考核,在無法順利完成既定的要求情況下,研究生憑借學術不端,以期用最小代價,獲取最大收益。第二,研究生學術能力的缺乏。大多數研究生知道抄襲、剽竊等行為違反學術道德,但是由于自身學術水平較低,專業涉獵不足,缺乏創新基礎,但又想獲得良好的學術成果和學業成績,便采用學術不端手段以達到既定期望。而對于那些具有一定研究水平的研究生而言,可能因面臨較難的課題、更廣的學術領域,為了滿足外部的殷切希望,也會出現學術不端行為。第三,缺乏應有的素養和誠信。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受不良的價值觀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侵蝕研究生本應具有的正確價值觀,崇尚“以利為首”,加之高校缺乏有效誠信教育,加劇了其學術素質及誠信度的滑坡。

(二)指導教師層次

在研究生的培養環節中,較易發生學術不端行為的主要有三個環節:一是課程論文;二是論文發表;三是學業論文。由于課程論文大多不公開發表,缺乏大眾監督,致使其成為學術不端的重災區。對此,指導教師具有一定責任。從指導教師層次分析其學術不端行為蔓延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一,“逐利化”或“催命化”的量化績效考核制度。我國高校大多采用量化績效考核制度,教師職稱晉升與高質量論文發表的數量相關,使得教師不得不此方面花費大量精力,無暇顧及研究生的課程論文。對于某些高校而言,在考核教師的成果時,采用“不升即降”的聘用政策,致使指導教師將大部分精力傾注喜愛自身研究上,給研究生學術不端行為提供了機會。第二,研究生學業論文質量未體現在職稱晉級中,教師在培養研究生過程中,主要注重完成所規定的課時量以及畢業論文完成上,對于檢查課程論文,更多的是屬于擠占個人時間。由于指導教師課程論文面向較多的研究生,導致其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詳細批閱、檢查,這也是學術不端行為產生的誘因。

(三)高校層次

高校是培養國家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但是學術不端事件頻發,不僅對高校的學術純潔性造成沖擊,更引起人們對于學術界未來走向的擔憂。從高校角度來看,相關制度的不完善是造成研究生學術不端的重要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

第一,查處學術不端事件所涉及的權利結構相互干涉,難以保持足夠的獨立性。查處學術不端本身屬于一種實踐活動,必然會涉及查處權利結構安排。而權利結構安排的合理性對于查處的實效具有直接關系?;诿?、英等制度的實踐,所謂合理權力架構實質就是有效的權力分工與合作,即在查處學術不端中涉及的事實調查權、結果評判權及行政權之間有一個較為妥善的權力結構安排或者說“分權式權力結構”??v觀我國高校,雖然查處權利結構的設置與西方相似,但在實際執行中,三種權利之間常常相互交融。這三者權利之間的交叉,特別是行政權利對其他兩種權利的干涉,會在查處過程中,易于出現調查程度不深入,先入為主、處理過程急促、保全聲譽等情況。第二,重分輕德的錄取準則、缺乏完備的研究生及教師的考核標準。首先對于高校來說,考研成績是決定是否能夠被錄取的唯一準則,忽視了立德樹人,發展素質教育的目標;基于功利化的動機以及以分選才的錄取模式,背離了新時代高校教育的宗旨。其次,對于教師群體來說,高校相關獎勵及職稱評比,注重考查教師的科研成果,這使得指導教師把更多的精力花自身科研上,導致研究生學術研究能力不足,誠信教育欠缺。對于研究生群體來說,評優、評先以及獎學金的獲得與學術論文的發表直接掛鉤,這樣一來,在無論文和面臨畢業的雙重壓力下,便采取學術不端確保順利獲得學位。第三,監管懲戒制度疲軟。根據威懾理論,當失范行為被發現的可能性減小時,將增大實施此類行為的概率;當失范行為所帶來的后果變得嚴重時,會減少此類行為的發生。在加之部分高校為獲得業績和經費,會松動對學術不端的懲戒。

三、研究生學術不端防治的對策

(一)優化培養制度,完善師生績效評價體系

隨著外部社會因素的侵染、誘惑以及不良價值觀念影響,研究生的學術素養出滑坡,價值觀出現扭曲,再加之以分數和業績作為決定性標準的制度,助長了這一現象。對此,高校應該推行注重考察學術綜合能力的培養制度,并將研究生誠信測試納入培養體系。對于教師績效評價方面,應該采用“教”與“研”并重的評價規制。所謂“教”,不單指課堂教學,也指道德教育,教師應以身作則,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學術誠信教育。所謂“研”,是指科研,在科研方面,必須要以質為本,以量為輔,避免出現研究價值不大,卻以量而取勝的情況。對于研究生績效評價方面,要注重學生群體全面培養,不單要設定研究生發表期刊論文的制度,更要努力提升誠信素養。

(二)構建長效學術道德誠信機制

學術不端行為事件的頻發,使得很多高校開始注重學術誠信教育。設置針對于研究生群體的學術道德相關課程,也針對于教師開展師德師風建設。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師生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認識,奠定了一定的學術誠信基礎。但在學術誠教育中內容單一,且針對性不足,使得部分受眾情緒倦怠,從而導致效果不佳。因此,應當結合實時動態,形成長效機制,逐漸匡正研究生學術素質與學術道德,形成正確的學術價值觀,自覺維護學術誠信。

(三)保證查處過程和結果的公正及有效性

西方國家學術不端行為的查處所涉及的權利結構之間相互獨立,互不干涉,這是保證學術不端行為處理過程的公正、深入、有效、可信的關鍵。我國高校學術不端查處所設立的權利結構與西方相似,但卻常常受到行政權利的干涉,導致各個權利之間的獨立性發生動搖。尤其是行政權利很多時候高于學術權利,這在某種程度上不利于學術不端行為的查處。對此,應提高查處學術不端中各權利方的獨立性,確保調查、結果評判、處理三方的獨立性,促使查處學術不端行為的公正、有效及可信。

(四)弘揚正確價值觀,凈化高校學術不端風氣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高校與社會間的“間隔”在不斷消失。莘莘學子通過網絡與社會進行零距離接觸。這在培養獨特研究視角和擴寬學術視野的同時,也讓他們接觸到不良的價值觀。隨著接觸程度的加深,這些不良價值觀在某些程度上影響到研究生的道德觀和誠信度,使其為了不正當利益而背棄學術誠信,而加入學術不端行為行列。為此,國家相關部門應加強監管,嚴厲打擊傳播學術不端行為個人以及媒體和中介,同時加大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凈化高校學術不端風氣。

教育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正如習近平2016年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所指出的,“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關于學術不端判別與防范——“J10”峰會共識[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17,25(10).

[2] 陶 夏,等.我國高等學校學術不端行為的制度性痼疾芻議[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3).

[3] 黃 璐,等.論高校學術不端行為的治理[J].廉政文化研究,2017(5).

[4] 戎華剛.環境因素對研究生學術不端行為影響的調查分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7(11).

[5] 黃 輝.研究生學術不端博弈治理機制的構建[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

[6] 謝小瑤,葉繼元.高校查處學術不端行為的雙重困境與制度選擇[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16(4).

[責任編輯:金永紅]

猜你喜歡
學術不端治理研究生
伍小東研究生作品選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選登
沈銘存研究生作品選
學術不端行為防范機制的構建
淺析網絡輿情治理
數據+輿情:南方報業創新轉型提高服務能力的探索
高職教育類期刊學術不端問題的成因及對策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