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區域性木雕的文化內涵

2019-12-02 07:19劉慶貴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9年19期
關鍵詞:傳承保護區域性木雕

劉慶貴

摘 要:在流行文化的沖擊下,許多優秀傳統藝術關注度逐年降低。文章從木雕原材料、雕刻題材、構圖設計、藝術表現形式等基本特征入手,分析徽州木雕和“四大木雕”的地域文化特征,旨在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木雕;區域性;文化內涵;傳承保護

中國木雕工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由于民族、區域文化和原材料等各不相同,木雕展現出濃郁的區域特色和文化特征。比如浙江東陽、浙江樂清、福建龍眼、廣東潮州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四大木雕流派發源地,這些木雕或因傳統工藝、雕刻材質、工藝技巧而聞名于世。本文將以徽州木雕為出發點,參考中國四大著名木雕流派,淺析木雕的區域性文化特征。

1 徽州木雕和“四大木雕”的基本特征

徽州木雕一般認為發展于明初期,興盛于明中期至清中期[1]。早期的徽州木雕風格古拙而樸素,以平面淺浮雕手法為主,用線簡練挺拔,講究對稱,有秦漢遺風。鼎盛時期的徽州木雕趨向縝密、精巧,以多層透雕手法為主,有透雕、凹雕、線刻等,形成欣欣向榮的態勢?;罩莸靥幫钅仙絽^地帶,盛產各類木材,建筑多以磚石、木為主,導致在古徽州藝人們的雕刻技術被十分重視?;罩菽镜竦挠猛痉浅V泛,古建筑和家庭用具上最為常見,如桌、椅、屏風、窗楹等。另外,徽州木雕在雕刻題材上早期較為簡單,后期較為復雜且多變,有人物、山水、禽獸、魚蟲、云頭、回紋及各種吉祥圖案。在藝術設計上,徽州木雕善用諧音,例如荷花、青蛙象征“和鳴”,荷花、螃蟹寓意“和諧”等[2]。

東陽木雕分布于浙江省東陽市,起源于漢代,發展于宋代,居中國四大木雕之首。早期多以佛像等宗教用品雕刻為對象,為表現雕刻內容與雕刻藝術的高度統一,多采用圓雕技法;中后期作品表現形式和雕刻內容多變,以平面浮雕、鏤空雕等多種技法并存發展[3]。早期東陽木雕以當地常見易得的松樹、香樟等木材作為原材料進行雕刻,與百姓生活器具密切相關。直到中晚期才出現銀杏和白楊木雕,用材更易凸顯使用功能。東陽木雕題材廣泛,包括神話圖騰、宗教佛像、人物、山水、趣聞軼事、民俗風情等。在設計構圖中有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我國的傳統繪畫藝術,形成一套相對穩定、格局較高的“三實一空”的構圖法則[4]。

樂清黃楊木雕為浙江省樂清市民間傳統藝術,以黃楊木的珍貴而聞名,其發展可以追溯至宋元時期,并于20世紀20年代走向成熟。明清以來,黃楊木雕已形成獨立的手工藝品融入社會,此時的黃楊木雕呈現出刀法圓潤、簡練流暢、雕刻精致、表情逼真等特點。清代黃楊木雕雕工淳樸,雕法清澈,作品質感尤為突出。黃楊木雕雕刻題材有歷史人物、書房筆筒、家庭擺件、象征吉祥的如意等,主要是優美的工藝欣賞品,雕工非常講究[5]。

福建龍眼木雕源于唐宋時期的寺廟建筑和神像雕刻。明末清初為適應民間敬神拜佛的習俗,龍眼木雕轉而發展為室內陳列欣賞藝術品。清末龍眼木雕技藝日趨成熟,技法以圓雕為主,亦有浮雕、透雕、薄雕、鏤空雕等,擅刻老翁、仕女等歷史題材人物[6]。福建龍眼木雕是以龍眼木(桂圓樹)的樹干為原材料[7],其木質堅實,木紋細密,特別是根部姿態萬千,為雕刻之良才。龍眼木雕一般以圓雕為主,少有浮雕和透雕,題材多為歷史人物。

潮州木雕(金漆木雕)分布于廣東潮州地區各大廟宇和居民家,始于唐,盛于宋,明清兩代,潮州地區居民特別是官員和商賈家雕梁畫棟,其藝精巧,木雕普遍作為建筑和用具上的裝飾,并使用髹漆、貼金的技法。金漆木雕以樟木為雕刻材料,不易被蟲蟻蛀蝕,雕刻人物、山水、飛禽走獸、佛像等,往往帶有故事性。

2 徽州木雕和“四大木雕”的文化內涵

2.1 與“天人合一”思想融合

徽州木雕立體效果較好,大都分布在古徽州民居中間天井的四周,因此陽光是欣賞徽州木雕唯一的光源。木雕藝人不斷豐富創作經驗,充分考慮“光照現象”,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動、突出,往往在木雕上部雕刻較深,下部則雕刻較淺,這樣會使人物上身若隱若現,在光照的條件下能產生會動的幻覺。

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黃楊木雕出現了黃楊樹根雕藝術。藝人們結合樹根的自然形狀,合理取舍,保持樹根天然的特點與神韻,追求“天然之美、自然之美”。此外,龍眼木雕則利用龍眼木天然形成的“疤和瘤”進行創作雕刻,底部保留龍眼木根部的天然形狀,這些雕刻均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2.2 與美好寓意融合

木雕在不同的時期藝術表現形式蘊含著不同的歷史意義,也同時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明清時期整個封建社會日趨衰落,徽州木雕藝術表現形式則呈現出“民族自信、生機勃勃、生活富?!钡乃囆g格調,與當時社會衰敗現象恰恰相反。此外,徽州木雕在題材的選擇上非常講究,常把寓意吉祥如意的喜鵲、猴子、蓮子、鹿等完美融合到建筑物雕刻中,還有象征長壽的桃子、富貴的牡丹、多子的石榴也隨處可見[8]。

東陽木雕多出自民間藝人之手,經數代藝人的傳承、吸收、創新,形成了神話圖騰、宗教佛像、吉祥動物、民俗風情等八大類[9],如《劉關張三結義》。黃楊木雕更加注重意蘊的表達,內容題材大多表現中國民間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如壽星、關公、彌勒佛、觀音等,傳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愿景。潮州木雕也往往帶有故事性,吉祥圖案占有相當的比例,在福建省博物館館藏的潮州木雕中就有《梅上喜鵲》《麒麟送子》《榴開百子》等。這些圖案或形象以“假托”“轉喻”“諧音”等表現手法來傳情達意。

2.3 與區域人文環境融合

古徽州建筑以磚石、木為主,在數百年自然風雨的“洗禮”下,依然屹立不倒,特別是木雕裝飾與當地人文環境相得益彰?;罩菥用翊蠖家郎蕉?,藝人們在雕刻木雕時,會把其所在的人文環境考慮在內,使雕刻與人文環境渾然一體,如黃山宏村充分體現了水流與建筑的完美結合。此外,徽州木雕的發展興盛與徽商密切相關。古徽州是徽商的發祥地,這些徽商致富發達后,受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紛紛回鄉置良田、造豪宅,賦予徽州木雕深厚的文化底蘊[10],即徽州文化。

東陽市地處浙江省東中部山區,人多地少,資源匱乏,東陽木雕中的“白木雕”遵循傳統工藝審美,追求文質彬彬、晶瑩的感覺,與東陽地區“耕讀傳家、勤耕簡樸”的“布藝文化”息息相關。潮州木雕多見于廟宇、祠堂、豪宅之中,諸如供人祭拜的神像、仙佛等。當代名匠郭映騰、林應足雕制佳作《梅花喜鵲》,工精藝巧,富麗堂皇,現懸掛于人民大會堂廣東廳[11]。此外,清代達官貴人對“金碧輝煌”情有獨鐘,以顯示尊貴,因此潮州木雕的發展進入繁榮時期。樂清黃楊木雕不僅因為黃楊木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而聞名,而且浙江樂清生產的黃楊木質地堅韌、色澤光亮、不易開裂,且生長周期很長、市場價值高,深受收藏家的喜愛,這與西方國家對黃金和象牙裝飾品的喜愛如出一轍。龍眼木雕則與黃楊木雕在人文環境方面有相似之處,有人認為龍眼木雕在清代才從早期福建木雕中脫穎而出,這主要源于當時一位藝人用龍眼木的“疤和瘤”進行雕刻創作,深受人們喜愛,當地人都爭相效仿,當然這與福建盛產龍眼木密不可分。

3 結語

中國民間藝術文化內涵博大精深,木雕藝術更是種類繁多,表現形式多樣。本文將徽州木雕與“四大木雕”進行比較分析,表明他們在雕刻題材、雕刻技法等方面是相互滲透、互相影響;在原材料、構圖設計等方面又與所在地人文環境密切相關,充分挖掘它們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對傳承保護木雕藝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p>

參考文獻

[1][2][8][10]朱偉.淺談徽州木雕[J].美術教育研究,2010(3).

[3][4][9]許海峰,戴向東.浙江傳統東陽木雕的藝術特征及其價值研究[J].林產工業,2018(5).

[5]高敏.樂清黃楊木雕的歷史和現狀[J].浙江工藝美術,2005(3).

[6][7]黃雄,殷姿.淺析黃楊木雕和龍眼木雕的藝術特色[J].現代裝飾(理論),2017(2).

[11]朱申春.福建的金漆木雕[J].福建藝術,1996(6).

猜你喜歡
傳承保護區域性木雕
廣東粵語發展及嶺南文化的傳承保護策略探究
阜陽民間剪紙藝術的審美性及傳承發展探析
少數民族地區區域性網絡教研共同體的建構
臨夏州一次副高外圍區域性暴雨天氣分析
民間組織在粵劇傳承保護中的作用分析
加強跨地域教育提升高職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研究
木雕魚
古村鎮調查法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意義
木雕創作隨想
自然形木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