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石質文物的保護

2019-12-02 07:19王婉鈞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9年19期
關鍵詞:保護

王婉鈞

摘 要:歷史在不停前進,但有些東西卻被歷史的長河留下了,形成了文物。文物的價值眾所周知,甚至在經濟發展的今天被越來越多的人夸大。如今文物生存環境堪憂,越來越多的文物被破壞,石質文物亦不例外。面對這種情況,相關部門要從多角度進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保護文物。

關鍵詞:石質文物;侵害;原因;保護

與其他文物相比,石質文物所采用的原料具有耐侵蝕性,但盡管如此,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石質文物還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很多存世的文物都遭到了破壞。這些文物是歷史的見證,是時代發展的載體,是將文明呈現在大眾面前的重要憑證。從目前我國擁有的石質文物情況來看,多數歷史久遠,都曾不同程度地受到自然的侵害,多數保存狀況并不理想。尤其是在近幾年,石質文物的保護環境發生了改變,這就給石質文物保護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在新環境下更好地保護石質文物,延長其壽命,成為擺在文物工作者面前的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下文就對其進行簡單的分析。

1 石質文物保護的現狀

一直以來,文物保護工作者對石質文物的保護都頗為重視,國家也出臺了相關的法律,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石質文物不被破壞。但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石質文物的壽命仍然在不斷縮減,破壞也是屢禁不止,石質文物的現狀堪憂。當前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亟待解決。

1.1 相關的法律法規亟待完善

經濟的發展,技術的提高,以石質材料為主的建筑建材需求量在不斷提升,這就增加了對石頭的開采,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驅使下,將魔爪伸向了具有歷史意義的石窟寺、帝王陵墓所在地,嚴重破壞了當地的風貌、環境,甚至給石質文物帶來了災難性的毀壞。從相關的資料及媒體的報道情況來看,許多地區的石質文物都遭到了破壞,但這種情況卻屢禁不止,從其原因來看,主要是由以下幾點造成的。

首先,處罰力度不夠。當前我國對破壞石質文物的行為的處罰以罰款為主,故很多違法犯罪人員為了利益會鋌而走險。

其次,打擊力度不夠。在地方,一些部門會與破壞石質文物的人存在千絲萬縷的關系,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相關部門對破壞文物的行為打擊不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石質文物的消亡。

最后,保護經費不足。一些文物保護部門對文物保護還是十分重視的,但受到經費的制約,很多機構力不從心。盡管國家十分重視文物的保護,用于文物保護的經費數額也很龐大,但由于我國文物數量眾多,這些財政撥款有時根本無法趕上文物保護對資金的需求,每年都會出現由于資金不到位文物被破壞的情況,石質文物更甚。

1.2 保護石質文物的意識亟待提高

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文物的重要性,當然其中不免存在跟風的情況,但總體來說人們文物的保護意識還是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然而,多數人對石質文物認識不足,對其價值低估。因此,仍然存在一些人會破壞石質文物,部分是利益驅使,部分是游客為了紀念。從根本來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眾對石質文物的價值認識不清,保護石質文物的意識過于薄弱。

1.3 專業人員的專業素養亟待提高

受到這一行業自身特點的影響,年輕人中很少有人熱愛這一行業,故這一行業存在老齡化的現象。作為文物保護的中堅力量,文物保護工作者的專業性直接決定工作質量。但受工作人員綜合素養的影響,很多文物保護不夠規范,尤其是在石質文物保護方面。以水泥保護石質文物為例,早有事實證明水泥對石質文物有一定的影響,但一些地區對這些研究不了解,仍采用傳統的保護方法,這就給石質文物保護多來了負面影響。

1.4 缺乏針對性的保護措施,專業性不足

近些年我國的文物保護工作取得了非常明顯的進步,專業程度也在不斷提高,文物保護針對性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在石質保護上卻沒有看到這么明顯的進步,很多保護單位認為石質文物具有較強的抗腐蝕性,所以對其保護不夠上心,將其露天堆放,僅將一些特別有價值的文物用遮雨棚遮擋,或者將其收入庫房。這種一刀切的保護方式對石質文物本身就是一種破壞,故石質文物保護的形勢不容樂觀,必須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2 保護石質文物的有效措施

針對上文提到的幾點問題,相關部門必須要給予足夠的重視,石質文物保護人員也要從自身做起,加強對文物的保護。具體來說,可以采取以下集中措施對石質文物進行有效的保護。

2.1 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重視

通過廣泛的調研,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對破壞石質文物的違法犯罪行為給予嚴厲打擊,給犯罪分子以嚴懲,使其不敢輕易做出破壞石質文物的行為。針對一些部門打擊石質文物違法行為不作為的情況要給予嚴懲,完善石質文物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做到權責分明。同時要加大問責力度,做到有法可依。另外針對保護經費不足的問題也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可以從法律方面進行管控,加大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也可以拓寬經費的來源渠道,可以從民間吸收,也可以與相關單位合作,總之一定要確保經費充足,為石質文物的保護提供有力的經濟保障。

2.2 為公眾普及文物保護知識,提供公眾對文物保護的認識

文物破壞行為的屢禁不止,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們對文物的認知水平不夠。因此,文物保護單位可以利用報紙、電臺、互聯網等傳播媒介進行宣傳,讓越來越多的受眾了解文物的意義,提高公眾對石質文物的認知水平。同時也要讓社會大眾認識到石質文物也是容易遭到破壞的,一旦受到損害必將造成永久的遺憾。通過不斷地宣傳,讓大眾認識到保護文物的重要性,激發起保護文物的意識,減少人為原因對文物的破壞,同時也激發人們保護文物的欲望。

2.3 提高文物保護人員的專業素養

很多工作究其根本都是人的原因,石質文物的保護亦如此。因此,在未來的工作中要注重石質文物保護工作者素養的提高,唯有具備專業能力,才能完成專業的工作。這就要求相關部門要對石質文物的保護人員給予足夠重視,加強培訓,提高其專業素養,為石質文物的保護提供人力資源的保障。

造成石質文物破壞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保護人員的專業能力不夠,要想改善這一現狀,首先就是要增強保護人員的保護意識,讓其充分了解到石質文物與其他文物一樣是需要保護的,是極容易被破壞的。同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創造條件對工作人員進行繼續培訓,使其了解到石質文物保護的最新動態,了解到石質文物保護的最新方法、最新研究成果,確保石質文物的保護可以緊跟時代發展步伐。

2.4 有針對性地對石質文物進行保護

當前,我國很多石質文物都是一起保存的,這就要求工作人員將其分類,有針對性地進行保護,具體來說可以按照以下的標準進行保護:

首先,針對由于環境中溫度、濕度、風沙等因素造成損害的文物,可以采取改善文物環境的方法進行保護。對于一些可移動的文物,可以將其移至展室或者庫房,確保庫房的環境適宜文物,減少風化,延長壽命。而對于那些不可移動的文物,則可以為其建造遮陽棚與排水設施,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最好給文物表面覆蓋一層保護膜,降低文物的損害程度。

其次,對于一些受到有害氣體、酸雨、顆?;蚍蹓m等影響造成損害文物,則要采取有效措施減少這些因素對文物的損害。要想處理這些損害,先要清除文物上的霉菌、污物等,然后對文物進行粘接、加固,最后對其表面采取保護措施。這就完成了初步的保護,在后期還要加強管理,減少對文物有破壞作用的因素侵入。

2.5 加強后期的管理與養護

石質文物同樣需要進行養護,這就要求工作人員定期不定期進行巡查,對有問題的文物及時進行處理,確保文物的安全。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石質文物面臨的局面堪憂,不論是法律還是財政上,或者是專業及人員素質上,都需要加強措施加以改進,唯有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實現對文物的保護,才能更好地為歷史研究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黃克忠.石質文物保護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文化遺產,2018(4).

[2]吳明輝,章高森,陳拓,等.石生微生物研究進展[J].微生物學雜志,2017(4).

猜你喜歡
保護
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元素在網頁設計中的運用探討
洛陽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探討
基于Web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盤繡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方式初探
反滲透長期停用保護方法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