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館教育在青少年社教活動中的應用研究

2019-12-02 07:19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9年19期
關鍵詞:青少年教育博物館

摘 要:博物館教育是以實物組成的陳列及其他輔助形式對觀眾進行的直觀教育活動。我國博物館越來越強調社會教育功能,致力于加強對各類藏品的科學詮釋和知識傳播。時任國家文物局團委副書記的李耀申書記也說:實踐無止境,探索在路上。社會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教育永遠是博物館工作中最直面未來、最富于活力的因子。博物館教育在青少年社教活動中可以有哪些實質性的應用值得我們思考與研究呢?文章以安徽博物院社教活動為例,具體分析博物館教育在實踐中的應用和發展。

關鍵詞:博物館;青少年教育;社教活動

1 博物館在青少年教育中的資源優勢

1.1 博物館是直觀性展示的教育資源

博物館的展品,無論是文物還是現當代藝術品,幾乎都是以陳列的方式展現在觀眾面前。近幾年先進的AR立體成像技術使青少年可以360度無死角地觀察展品的狀態和細節,會讓他們對展品背后蘊含的故事非常感興趣,從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如果說博物館是學校的“第二課堂”,那么博物館課堂所提供的直觀性和趣味性是任何傳統書本教育所無法比擬的[1]。

1.2 博物館是非強制性的教育機構

博物館的教育是非強制性的,這個特點在教育系統中是比較少見的。而教育方式又主要為展覽這種直觀性的形式,故任何教育活動都是以此為基礎展開,形式多種多樣,如講解、講座和社教活動等。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為了讓青少年更好地認識和理解展品,在教育過程中起到的僅是輔助作用,主要目的是最大化地鍛煉青少年的觀察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從而加深其對文化學習的興趣[2]。

2 博物館青少年社教活動的現狀

安徽博物院依托豐富館藏資源,舉辦豐富多樣的社會教育活動吸引青少年走進博物館、認識博物館、愛上博物館,從而參與進博物館的歷史傳承任務中來。安徽博物院的社會教育活動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規范運行模式,開展情況如下。

2.1 社教活動的基本形式

2.1.1 展廳講解結合重點元素手工制作

采取微信公眾號網上報名的形式,以家庭或學校團體為單位,在展廳中用講解的方式向青少年介紹本館的基本陳列或特殊展覽,再定位其中重點元素,以手工制作加深青少年對歷史文化知識的印象。如“文房小當家”系列活動、“故宮養心殿精品文物展”系列活動等。

2.1.2 “移動博物館”

為更為深入地傳播博物館文化,安徽博物院將資源整合調配,將博物館里的文物介紹以及各種手工實踐等帶進學校、社區、軍隊等,配合宣講或文物課程,生動展示了博物館文化內涵,這也是一種靈活的博物館教育方式。如“慶‘八一國寶楚大鼎走進軍營活動”“‘文物小課堂走進社區活動”等。

2.1.3 文博講堂

雖然講堂的內容是面向各個年齡段,但是近年來參與報名的高年齡段和青少年人數也非??捎^。這就告訴我們在舉辦各種社會教育的形式中,并不是動態參觀最有優勢,靜態的落座聆聽也是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

2.1.4 匠心體驗課程

安徽地區人杰地靈,先民們創造出了燦爛的地域文化,與其讓種種傳承下來的傳統技藝紙上談兵,不如讓青少年自己親身參與制作過程。如“小小陶藝師”“青銅鑄造師”等特色活動。

2.2 社教活動的創新:

2.2.1 舞臺劇

安徽博物院合作過的舞臺劇演員分為三個年齡段,分別是青少年、大學生和成人。結合各個重量級主題展覽的內容,成功排演過《你能聽見我的聲音嗎》《奧西里斯》《穿越養心殿》等舞臺劇,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2.2.2 AR科技青少年教材

《國寶耀安徽》是安徽博物院與云觀博合作推出的介紹館藏八大國寶的青少年系列教材,結合AR技術立體展示國寶文物,還可以配合背景音樂和立體動畫,生動趣味的展示使閱讀者動靜結合地了解國寶背后的故事。

2.2.3 研學游

針對青少年推出的研學游系列活動,有利于促進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青少年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有利于促進博物館知識和生活經驗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從小培養青少年文明旅游意識,養成文明旅游行為習慣。安徽博物院提取了安徽地區的正能量元素融入主題當中,已成功走過“尋夢徽州”“跟著包大人游帝都”等研學路線。

2.2.4 博物館奇妙夜

奇妙夜可以說某種定義上是借鑒歐洲的博物館夜間開放模式,配以趣味性較強的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如今年暑期的“養心殿尋寶大作戰”,盡可能地進一步挖掘博物館的教育潛力。

3 博物館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的反思

陳列展覽是博物館教育的主要方式,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具有結構嚴謹、知識系統、形象完整的特點,配合展覽舉辦多樣性的青少年活動,有助于博物館教育的普及和深化。安徽博物院現已有一套相對完整的社會教育活動的流程,雖然實施性已經達標,但總會讓青少年有公式化的刻板印象,因此有很多需要改進的不足之處。

3.1 提升青少年社教活動策劃水平,定位更加專業化的活動設計

首先,博物館的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的前提是為教育青少年服務,故策劃人員必須先要了解這個年齡段的學習特點以及心理活動。這就要求策劃人員提前了解各個年齡段青少年的課外學習需求,針對年齡段的特點設計符合他們需求的社會教育活動。其次,要組織策劃人員進行系統的專業培訓,只有將觀念及時更新,學習現今各個博物館成功舉辦創新活動的經驗,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博物館開展活動讓青少年覺得角度千篇一律、容易枯燥乏味的問題。

3.2 豐富青少年假期生活,利用博物館教育資源結合學校傳統教育

除組織青少年參觀外,還可以專業性地指導他們進行社會調查、采集標本、實驗制作或其他富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以增長他們的課外知識。每年寒暑假期可以為學生安排博物館主題展覽的專場活動,包括組織朗誦、辯論會、電影專場和各種知識競賽活動。也可以通過短訓班的形式,培訓小學語文老師、中學歷史老師,使他們了解并結合博物館的教育資源,更好地在學校課堂中對青少年進行傳統教育。

3.3 爭取社會力量,配合博物館打造特色主題創意活動

由于經濟條件的改善,家長對于孩子的綜合發展考慮得比較充分,如今社會上幾乎沒有不學習課外才藝的青少年,社會上的藝術培訓機構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為了迎合社會的主流趨勢,也是考慮到家長們希望孩子成才的迫切期待,任職的老師和推出的一系列課程都具有很強的專業性。與其苦惱于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專業性不夠的問題,與教育機構合作,達到互利共贏是更加符合這個時代資源共享的大趨勢。這種合作與館校之間的合作又有很大的區別:教育機構希望借助博物館的平臺來宣傳自己,而博物館也需要更專業的課程安排來達到參與的青少年們和其家長、學校的高要求,對于博物館社教活動的長期發展和創新是大有裨益的[4]。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博物館社會服務的職能所在。

4 結語

隨著社會對博物館教育的需求的不斷增加,博物館將逐漸向多功能的文化中心方向發展,博物館教育的內容及方式將更加豐富多彩?!吧倌晷?,則國新;少年強,則國強?!辈┪镳^教育的重中之重即為青少年的教育。如何利用博物館教育資源打造適合青少年發展的博物館教育課程和社會教育活動,是博物館人一直探索并會不斷研究進取的課題。安徽博物院將會牢記習總書記的教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薄敖逃龥Q定著人類的今天,也決定著人類的未來?!弊屛覀冇梅諡榍嗌倌甏罱ǜ蟮奈枧_,使青少年成為精神領域的富有者,成為強大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參考文獻

[1]盧茜煜.博物館在青少年教育中的資源優勢及作用發揮[J].大眾文藝,2018(5):45.

[2]王丹.博物館青少年兒童教育研究——以大連自然博物館為例[J].新校園,2018(3),183.

[3]楊崢.博物館與青少年教育[J].長江叢刊·理論研究,2016(12):138-139.

[4]馬曉輝.淺談面向青少年的博物館藝術教育[A]//林健.傳承與創新——地方性博物館變革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南京: 南京出版傳媒集團,南京出版社,2018.

猜你喜歡
青少年教育博物館
博物館
處理青少年逆反心理問題的思考
《少年朱熹》動畫影片制作的探索和實踐
讓孩子善于習得樂觀
簡述關工委組織在博物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露天博物館
影像·博物館
博物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