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島像部書

2019-12-02 07:27褚福海
名匯FAMOUS 2019年2期
關鍵詞:崇明

褚福海

智者無妄語。

在我作出抉擇之前,內心是頗為糾結、忐忑的——顛簸上三小時的車,耗費兩天半的工夫,大老遠地跑去看一座島嶼,究竟值不值,是個未知數。

但對行者而言,每一處不曾涉足見識過的境地,便是一片新穎綺麗的景象,具有無可抗拒的引力,于是我最終落槌拍板:去!

說來汗顏,在去那個叫崇明島的地方前,我對那兒是一無所知的,縱使知道有那么個地方存在,可究竟位于何方、哪般模樣、有何特征,我的概念里完全處于虛空蒼白狀態。

我曾天真地想過當然,崇明島并非什么要塞重鎮,也不會有多少旖旎風光,故而打心里就沒將它當回事,以致錯失了屢次親近它、了解它的機緣。

抑或是冥冥之中注定要與它結緣,初冬的晌午,我隨一行文朋詩友,心懷美意,登上了駛往崇明島的旅游巴士,跨橋梁,穿隧道,沿路搖晃鼓斜著,去領略那個島嶼上的風土人情。

千萬年來,滔滔長江從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一瀉數千里,跨青、藏、滇,入川、渝,經鄂、皖、蘇等十一個省份,一路蜿蜒著,朝遼闊的東海奔騰而來,滾涌的水流裹挾著大量泥沙,經長年累月的淤淀,逐漸聚沙成洲,兀立江畔。探究其因,我想,這抑或是崇明島地處江尾??讵毺氐牡刭|、水文使然。

追溯崇明島的形成,我們愕然發現,如此龐大的島嶼,居然源于那一顆顆細微柔軟的沙粒,讓人無不敬畏、驚嘆大自然的神功奇力。史料記載,崇明島肇始于唐代武德年間的東、西二沙。唐萬歲通天元年,漁民樵夫登沙謀生、墾荒耕種。至五代十國楊吳時期,西沙設崇明鎮。至宋天圣三年,姚劉沙因姚劉兩姓率先居住而得名。宋建中靖國元年,三沙由江蘇句容朱、陳、張三姓最早遷居而得名。最終于明萬歷十六年遷建長沙城,亦即今日崇明區政府所在地。

雄踞在長江入??诘某缑?,從高空俯瞰,宛若一塊亦浮亦沉的碩大翡翠,折射出溫潤的光澤,讓世人嘖嘖稱奇。它東瀕大海,南與嘉定、寶山、浦東隔江相望,北與江蘇海門、啟東一衣帶水,是長江三角洲的沖積平原,是我國除海南、臺灣以外的第三大島嶼,被譽為“長江門戶、東海瀛洲”。

初冬的清晨,晨曦溫軟,惠風和暢。

我佇立于弧線優美的江堤上,倚欄遠眺,白茫茫的江面空曠、岑寂,水天銜接處,長江天際流,看不見鷗鷺翱翔,聽不到巨輪鳴笛,周遭祥瑞靜謐,唯有細浪輕拍著護坡石,絲絲柔風在我耳畔低吟。

百川東入海,何時復西歸?

凝望著浩渺無垠的江水,審視著腳下這片神奇的土地,我不由思索,崇明有今日之繁盛、秀逸,該經歷過幾多風雨滄桑與上下浮沉?

崇明一千三百多年的建島史,嵌進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史里,僅是滄海一粟,甚至可稱之為是一些無足輕重的零星碎片,可它的每一次律動,每一步奮蹄,恰如史書里的每一個章節,詳實、鮮活、豐滿并莊重了華夏的歷史進程。

清雅的冬日宜讀書,盡管缺泥爐煮茶,無紅袖添香,我依然停駐腳步,聚神品賞起來。

五代十國時期,襟江枕海的崇明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開始制鹽。自北宋太平興國五年起,崇明設立鹽官,由發配到島上的囚犯充當鹽丁。至嘉定,十余年間,三沙置天賜鹽場,延綿百里,場面宏浩,百姓多以煮鹽為生,煮鹽業成為當時崇明的一大產業。民俗村里的模擬場景,還原了昔日的風情。直至明清以后,因崇明島向江中漂移,土質漸趨淡化,鹽田日益減少,使鹽業漸次萎縮,直至最終消匿。

公元1366年,元末農民軍首領張士誠占據蘇州,朱元璋令大將軍、右丞相徐達發兵征戰。時任崇明知州何永孚率部歸附,朱元璋書贈“東海瀛洲”四字嘉勉。自此,崇明便尊享“瀛洲”美稱。

鴉片戰爭前,“外捍百島,內障三吳”的崇明島首當沿海海防戰略中守護江南的重要門戶。鴉片戰爭結束后,曾國藩確認崇明乃“中流砥柱之地”,是守衛長江沿線的關鍵所在,而守衛崇明重在海防。光緒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兩江總督左宗棠抵達崇明十港巡視漁團(由官府管理、民間發起的一種軍事組織),校閱漁艇54艘,在奏折中指出“崇明濱?!笔墙馈暗谝恢亻T戶”。獨特的地域因素,凸顯了崇明的區位意義。

崇明人不僅睿智勤勞,而且尊儒重教,崇文尚學成風。素樸端莊、保存完整的崇明學宮始建于元泰定四年,后隨縣城多次遷建,明天啟二年建于縣城東南角,一直延續至今。明代洪武四年至崇禎十六年期間舉行了89次科舉考試,崇明中舉人31名、進士4名;清代順治三年至光緒三十一年舉行了112次科舉考試,崇明中舉人119人、進士32名,許多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推動了社會發展進步,且對后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處景觀一頁書,字里行間含意蘊。雖屬走馬觀花,難以看透徹,有的尚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有的似囫圇吞棗,有待消化,但不妨礙我從崎曲的歷程里品味到卓爾,由鏗鏘的步履中感受出氣度。崇明人可歌可泣的非凡業跡,耐人尋味,令爾肅然。

當年蕪雜不堪、人煙罕至的荒涼沙島,歷經多代人的艱辛墾拓耕耘,如今早己蛻變成了民風淳樸、樹木蓊郁、讓八十余萬人安居樂業的東海明珠。

午后的艷陽,予人小陽春之感,我站在江邊一隅,凝望著連綿的江堤靜臥于溫熙的冬陽下,默默地向遠方延展過去,伸向迢渺的水天交匯處,勾勒出了一道粗獷、奔放的弧線,我的思緒也隨風起伏跌宕。

江堤邊,有個挑出去的巨型觀景臺,與之對稱的陸地處,聳立著一塊地標性巨石,鐫刻有“崇明島”三個道勁行書,被寶藍色油漆描摹得鮮麗奪目,眾多游客與之合影,有的興味盎然擺姿勢拍照留念,有的凝望著石碑似在追尋當年的足跡。一位戴著墨鏡、肩披艷麗絲巾的阿姨,趔趄幾次終于登上了座基,一手扶住巨石,綻露欣慰笑容,就在她站穩的瞬間,被我“咔嚓”一記摁進快門,成了永久的定格。從彼此間的攀談中得知,他們大多數是當年從上海來插隊的知青,光陰荏苒,恍若白駒過隙,不覺間如今都已是爺爺奶奶,物是人非,感慨萬端,濃情摯感似江水奔泄。伴隨著雄渾低沉的汽笛鳴響,一艘銀灰色的渡輪徐緩駛離碼頭,開足馬力朝寶山方向航去,船尾翻騰出朵朵水花。幾只健碩的江鷗展開雙翅,撲棱著追逐嬉戲于水沫浪花上,輕靈翻飛,翩然生姿。凝望得久了,眼睛略感酸澀,我剛收回視線,孰料,心,卻被不遠處傳來的裊裊樂聲拽了過去。乳白色的拱門下方,綠樹掩映中,一塊百八十平方米的水泥坪上,有幾十個中老年人正踩著樂曲的節律,歡快地跳交誼舞,愉悅的神色溢于言表。

歷經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墾拓,崇明不再是往昔貧瘠枯瘦的荒島,成為肥沃廣袤的綠洲,依循建設生態度假區的全新理念與戰略定位,深度開發出了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亮點頻現,景觀更迭,崇明民俗村、雷鋒紀念館、奇石館、東平國家森林公園、知青館等一批旅游景點相繼建成,并投入運營,吸引了八方游客。再次印證了“人民創造歷史”的樸素真理。在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偌大的停車場內,我留意觀察到,那兒泊著閩、贛、甘、蒙、豫、皖、魯、浙、蘇、川等地牌照的各種型號私家車,足見其知名度的廣遠。

我們在導游的引領下,抵達當年由插隊知青發起籌建、持續建了半個世紀的森林公園門前,閃耀著絢爛光芒的巨幅LED顯示屏揪住了我的視線,我瞥見,實時播報的負氧離子指數己超過了3200,這讓長期棲身于水泥叢林中的爾等望塵莫及。羨慕不如行動。幾個同伴們相繼舒展鼻翼,大口呼吸清新空氣,戲言有免費洗肺,何樂不為?煞是幽默。魚貫而入后,大家倏地被園內的葳蕤樹木、蔽日濃蔭而震撼,視野所及,梧桐、水杉、香樟、棕櫚、羅漢松、紫微、銀杏、貴妃竹、紫竹等林林總總,密密麻麻。自感略見過一些植物,卻從未見識過那么多品種的樹木,堪比植物王國,候鳥天堂。盡管時值初冬,但森林公園里的各種植物依然傲枝展葉,未見蕭瑟萎頹之痕,地上苔蘚如毯,空中葉密障目,從它們身上散發出來的幽微氣息或淡雅清香,潛入鼻腔,醉人心魄。

舉步閑逛中,白鷺、青鳥、野鴿子時飛時停,勾勒出動感的畫意;紅楓、修竹、銀杏樹沿路挺立,搖曳著醉人的詩情,徜徉其間,大有“我欲穿花尋路”之感,似入仙境,心曠神怡。如此幽靜雅致的環境,這般養眼舒心的景致,絕不是任何城市都會擁有的。目睹著粗壯的樹干,我仿佛看見了他們矯健的身姿;凝視著靜默的葉片,我猶如窺見了他們辛勞的汗滴。園內潔凈的黑色小道縱橫交織,左右貫通,不時有電動游覽車駛過。在一處落滿棕色松針的幽徑旁,我彎腰撿起了一枚金黃杏葉,夾進隨身攜帶的小本子,如同找回一段逝去的歲月。成排連片的水杉,挺拔,俊秀,被時光染成了淺褐,在麗日晴空下顯得格外醒目,我不禁謂嘆:樹木,何止是十年?

奇石館里格局獨特,資源豐沛,效果逼真,陳列著來自全國及東南亞的文化石與硅化木,展廳中央那尊碩大的靈璧石,紋路清晰,晶亮剔透,風骨畢現。人造沙漠間,豎立著一株株色澤各異、高矮有別的硅化木,有新疆、桂林的,有馬來西亞的,也有緬甸的。年份最大的那截硅化木,產自馬來西亞,氣度威武,周身除了若隱若現的木頭紋理,因深埋地下1.8萬億年,己被水土浸潤風化成了石頭,令人唏噓不己。更嘆為觀止的是,一側橫臥的那根長逾八米的木化玉,可謂世間孤品,絕無僅有,彌足珍貴,同伴爭相邀我攝影存念。

正值筆者對拙文潤稿之際,上海方面傳來喜訊:

2021年第十一屆中國花卉博覽會選定在崇明舉行,屆時將再現“彩蝶撲牡丹”之盛景。

面積一千二百多平方公里的崇明,在祖國的版圖上卻猶如一部內涵豐厚的巨著,讓人品讀啟悟。不僅扼江守海,具有不容低估的戰略價值;它依靠自身力量,利用本土資源,創建美好家園;走生態發展路徑,開辟經濟增長新模式,演繹成上海,乃至周邊地區民眾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崇明是部書,觀島若讀史。兩天多轉悠下來,雖只粗覽了個大致,有些意猶未盡,卻印象鮮明而深刻,感覺坐三小時車來游覽,不虛此行,且非常有意義。倘日后得閑,我依然要來,并會待得更久、看得更仔細真切些。

暮然間我想,人生在世,錢得掙,書要讀,而旅行不應偏廢,倘若身體、財力許可,且時間寬裕,就該時常出去走走,開闊開闊眼界,因為萬里路上的風光,遠比萬卷書里的鉛字更直觀、更生動。若長期囿于相對固定、封閉的氛圍里,恐將僵化自己的思維,凝滯自己的視野。

猜你喜歡
崇明
至元以降崇明移民來源與人口變遷
戴傳洪 張靜怡
崇明區、鄉鎮人大代表攝影書法繪畫作品選登
冬日時節必吃哪5道地道崇明菜?
My diet
My habits
Adiary
MyEnglishteacher
APEteache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