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實踐教學管理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2019-12-09 12:24方旎雯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商學院
營銷界 2019年47期
關鍵詞:畢業校企考核

■方旎雯(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商學院)

在學科素養培養的大背景下,高校實踐教學卻遠遠沒有達到核心素養培養這一目的,其主要是在管理方面存在諸多嚴峻的問題,其嚴重地影響到了人才培養,使得社會不能獲得理論扎實操作水平高的綜合型人才,即大學四大功能中人才培養以及社會服務兩個功能被嚴重削弱。如何搞好高校實踐教學活動,成為國內諸多大學都在思考的問題,筆者試圖對高校實踐教學存在的規律性問題予以分析,并給出對應策略,力求提升論文的實用價值。

一、現階段高校實踐教學管理當中存在的問題

(一)觀念落后

高校是擁有高等教學資源并且負責培養社會所需人才的重要場所。原本其應該憑借自身優勢足可以培養出社會所需人才,但從目前我國大學生就業現狀來看,從事本專業的對口職業不足一成(源自于前程無憂的一項調查)。由此可見,我國高校存在很大的教育資源浪費問題,雖然實踐教學由來已久,但是并沒有解決這一問題。追根揭底是因為教育觀念落后,主要體現在實踐教學走形式主義,其教學環節并沒有真正對接社會人才需求,所學理論和實踐經驗遠遠地落后現實所需,造成了學生畢業后沒有競爭優勢。有學者認為,目前高校專業理論和現階段社會所需匹配,然而畢業時所學理論已經落后于需求市場3-5 年。而目前實踐教學過程里,高校并沒有考慮這一問題,做出積極應對打出時間差,確保理論和實踐技術以及經驗在大學生畢業時還能成為主流[1]。

(二)設備不足

設備不足是大部分高校進行實踐教學面臨的問題,在現如今減輕政府負擔的大背景下,一部分的教學投資是需要高校自行解決的。一部分高校選擇自建企業來實現實踐教學,既可以創收又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場所可謂是一舉兩得。但不可忽視的問題是,校企并非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企業,其資產規模、生產能力、技術水平、設備規模都處在社會平均水平,若是選擇這樣的實踐環境,等到大學生畢業時自然還不具有競爭優勢,即在這樣的環境下不可能培養出大學生較高的學科素養以及職業素養。

(三)模式陳舊

即雖然都是實踐教學模式但是模式卻是陳舊的,大部分都是按照教材理論來宣講,教師在課堂上是主導,采用的是填鴨式灌輸,將理論強壓到學生大腦中。然后針對性開展實踐環節。其實就是通過實踐比如實驗、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來完成對理論的驗證。此時又回到了問題的關鍵點,若是理論注定落后于社會,圍繞此產生的實踐是否還有意義?誠然,也有高校開始創新,采取學校和社會企業聯合模式來進行實踐教學環節,表面看這樣是社會需求和人才培養的真正對接,但觀察發現,高校選擇企業過程中存在人情,或者是資源互補(高校提供科研成果,企業利用科研成果),對于實踐教學的真正目的卻是有些模糊不清[2]。

(四)缺乏考核

之前高校實踐教學雖然開展得轟轟烈烈,但實際上效果低下,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沒有科學的考核系統。缺乏對教師相關考核,也缺乏對學生的考核,作為教學環節的兩個主體都缺乏考核,教學效果自然不會好。有的高校認識到了這一問題,但推出的考核系統卻不完善,首先是考核機制不完善,即考核成績沒有和可以激勵師生的因素掛鉤,導致其仍然不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其次是考核指標不完善,指標沒有關聯性、代表性、全局性、精確性。導致考核工作復雜而不能切入實質,考核工作失去了意義。

二、提升高校實踐教學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創新觀念

首先,必須要擁有全局意識,即要看到大學專業和社會需求的時間差問題。要意識到在信息社會下,社會需求周期變短的現實,積極地改變教材內容,要增加新技術、新理論,確保大學生畢業時其還具有一定市場。若是改變國家統一教材比較困難,就有必要實現校本教材,將全國領先專業知識歸納整合,使其成為統一教材的補充,這樣才能確保實踐過程有權威科學的指導。其次,要改變傳統授課模式,要在課堂上就能夠不斷地結合新技術來展開話題,使得實踐教學得到前置,并且也能使其得到后續延伸,使得實踐教學貫穿專業學習始末。并非只是在實踐教學時才進行該項教學。

(二)資源整合

設備不足的問題就是資源整合的問題。首先,高校需要在成立校企時充分考慮到實踐教學所需,購進一定先進水平的設備、使用具有優勢的技術,這樣確保學生畢業后能夠憑借扎實理論和強大的操作能力直接上崗操作。其次,若是和社會企業搞實踐教學就必須要保證遴選企業時首先要考慮學生專業技術的實踐,要確保該企業在當地或者在一定區域范圍內具有領先性。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可以由高校負責技術研發和技術應用,而由企業來負責生產銷售,形成資源整合。只是過程中確保有資質有實力企業進入名單,高校要包裝策劃項目并進行招投標。例如某高校在汽車專業方面為了確保學生擁有良好的實踐環境,便面對社會就“校企聯合汽車技術項目”進行招投標,高校作為甲方提供技術和人力(實習生),企業負責投資和業務開展。經過認真遴選后,終于形成了創新模式校企聯合,從理論、技術等方面使得學生所學領先于社會3-5 年,打好了技術更新的提前量,避免了畢業即失業的尷尬[3]。

(三)創新模式

除了學校自建企業、校企聯合,是否還有其他的實踐教學模式?筆者經過認真分析認為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是從實踐教學體系構建開始,要充分意識到社會技術更新快、知識更新周期短等現實,在專業課程設計、實踐教學環節等方面積極地融入互聯網思維,利用互聯網將先進國家社會生產涉及到的理論、理念、技術乃至于設備等信息植入課堂。其是保證理論、技術、經驗領先性的關鍵。另外要積極地面對社會形成全面的市場調查形成大數據分析,對需求的人才進行深度分析,找到需求核心針對性培養。另外,可以憑借歷屆從業專業領域的老畢業生中選取技術、經驗有成的人返校進行當堂宣講,以提高學生的社會經驗、技術積累。也可以在這些畢業生的建議下融入企業管理中的一些環節,側重于技術應用,提高學生職業素養[4]。

(四)科學考核

采取雙層考核即教師考核、學生考核,選擇合理的評價指標,要確保指標之間的聯系性和獨立性,同時要確保指標精準涉及本質,減低評價工作難度。教師指標可以針對教案水平、實踐理論水平、實踐課堂環節對接、學生學習效果四個指標形成評價體系。學生可以就課堂紀律、理論掌握、技術應用、融通能力、應變能力等形成評價體系。師生可以互評。另外,將教師實踐教學評價和績效考核掛鉤,獎優罰劣。學生和畢業成績和畢業推薦掛鉤,促使學生重視實踐學習。

三、總結

目前我國大學教育這一方面工作十分薄弱,導致了一些畢業生畢業即失業。對口就業不足十分之一。因此高校實踐教學管理問題最終著落點還是在如何保證畢業生擁有就業優勢上,而這一點就要求了理論學習、技術培訓等要對接市場,要打出提前量。提前量才是根本。

猜你喜歡
畢業校企考核
立足“農”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風生水起
我們今天畢業了
內部考核
創新完善機制 做實做優考核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畢業季
畢業了,能否學以致用
公立醫院 如何考核?
機械制造專業校企聯合培養機制的探討
校企合作五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