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時代背景下大眾文化走向探析

2019-12-17 08:28魏聯宇遼寧大學廣播影視學院
藝術家 2019年9期
關鍵詞:大眾文化受眾生產

□魏聯宇 遼寧大學廣播影視學院

□裴雨墨 遼寧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當前,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電子和信息技術的推廣運用,對人類文化的存在形態造成了巨大沖擊。智能時代的信息技術手段已經從根本上變革了“傳播”和“受眾”的交互關系,也深刻改變了文化生產、推廣和消費的方式?;ヂ摼W技術、大數據和VR技術等新的技術手段正深深影響著大眾文化的生產、傳播與消費。

在此背景下,正確把握其對大眾文化走向的影響,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看待當前文化市場的變化與發展,以更好地營造積極向上的社會主義文化氛圍。本文從互聯網技術、VR技術及大數據對大眾文化走向的影響,剖析在智能時代背景下大眾文化的未來走向。

一、互聯網技術對大眾文化走向的影響

網絡技術在人們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普及應用以及網絡知識和信息的高透明性,培養了人們開放、協同、發散性、系統性的新的思維習慣,以網絡技術和信息為基礎的網絡思維同樣滲透在各種網絡生產活動中[1]。

這種網絡信息和網絡平臺的開放性、免費性,不僅為網絡生產提供了大量的、可供選擇的生產資料來源,也有助于激發網絡生產的積極性,原創性、即興創作等成為網絡生產的動力來源。這種社會化大協同的網絡生活規律,正從宏觀上改變著獨立作坊生產的內部性、范圍性和閉塞性。網絡生活中的交互性帶來的協同思維正充實著網絡知識和信息,并改變著傳統生產模式的閉塞性。在網絡空間中,無論是信息的生產還是獲取都先需要網絡空間中認識量性、網絡檢索的個性化、人性化發展以及網絡信息在時空上的突破性,使原本一個一個的信息節點相互連接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個龐大的、系統的信息體系。

現如今,網絡生產不僅包括傳統生產的網絡化,還包括網絡環境中的新生產方式。針對受眾從事的網絡生產已經更多地傾向于定制化生產活動,“加強被傳播的內容本身和受眾現實之間的聯系,如關注各種各類人的命運,關注人的內心的不同感受以及他們的深層心理狀態,關注與他們生活相聯系的社會大背景的變遷等?!本C上所述,由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導致的文化生產、傳播方式的多樣化,使未來的知識和信息會更傾向于文化特質及內涵解構的多樣性、個性化,文化內容的網絡生產類型也會日趨增多。

二、大數據對大眾文化走向的影響

大數據不僅僅是包含傳統意義上的受眾數據庫,更包含所有網絡上的具備相關度的行為、鏈接等信息大數據,其為文化內容的精準生產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從受眾角度來看,大數據為其帶來了極大的信息便利,全面而準確的信息掌握能夠使受眾更加清楚自己當前和未來對文化內容的需求。通過分析大數據能夠及時、準確地了解不同的受眾群體對文化內容的需求動向。以受眾需求大數據預測為依據從事的文化內容生產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對受眾需求的定制生產。從文化內容生產者的角度來看,大數據不僅為其帶來了定制生產的便利,也為其擴充了生產者陣容。

大數據對大眾文化最重要的影響就在于其能對受眾進行精準的分析和定位。大眾文化的商品性確立了受眾在大眾文化運行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大眾文化只有贏得了受眾才能贏得市場、贏得生存,因此,無論是大眾文化的生產還是營銷,都要圍繞受眾的需求而展開。在這一背景下,大數據的作用已經顯得尤為關鍵。甚至可以說,大數據的強大力量意味著一個以大數據為標志的時代的來臨。

當前,無論是大眾文化的研究者還是從業者,都普遍對大數據的這種影響抱有一種較為積極樂觀的肯定姿態,他們正思考著如何推動大眾文化適應大數據的時代要求。大眾文化內嵌于現代工業的生產體系內,大數據契合于大眾文化資本邏輯的需要,能夠為大眾文化更有效率地生產和營銷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因此,對“工業”或“產業”身份的大眾文化而言,大數據無疑是一個“福音”。然而,對大眾文化中的“人”來說,大數據卻成了一種“反身”力量,給人的主體性帶來了更深的壓制和消解。

在大數據時代,大眾文化的生產者正日益蛻變成一種無須思考的生產工具。被精確鎖定的受眾,無論對大眾文化產品選擇的自由,還是對產品意義生產的自由,都變得日益窘迫。在主體性消解的同時,也可能帶來大眾文化精神價值的淪落。大數據能夠為大眾文化指明可能的市場和利潤價值,卻無法塑造其價值內核。在大數據時代,大眾文化在內容上日益迎合受眾娛樂消遣的口味,卻忽視了精神上的引導價值,這是我們需要警惕的一個社會后果。

三、VR技術對大眾文化走向的影響

VR技術是改變大眾生活方式的一項新興科學技術,對大眾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目前,作為技術創新重要驅動力的VR虛擬現實技術已經開始應用于消費、娛樂、旅游等領域,成為大眾文化的熱點之一。VR技術不僅完善了人們感受事物的方式,而且也改善了人們體驗大眾文化的方式,給大眾帶來強烈的參與感和代入感,為大眾文化提供了有利環境,形成了許多對大眾文化的積極影響。隨著技術改進、成本降低和大眾接受程度的提高,VR技術對受眾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休閑娛樂等方面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大。

大眾文化同VR技術也是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的,二者相互影響的關系也會更加緊密,大眾文化的發展水平越高,人們的文化生活起點就越高,新興科學技術對VR技術的需求也就會隨之提高,相反來講,VR技術的發展使大眾文化的層次不斷提高,大眾文化生活也就會不斷豐富和發展。但“大眾文化所提供的感性愉悅,不是神圣的迷狂和欣悅,而是一種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的環境中的日常經驗和體驗,它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遠離精英文化的批判性意蘊,放棄精英文化的那種‘賜予文化’的姿態,將‘生產快樂’而不是‘生產意義’作為主要的制作原則?!边@就需要更加深入地把脈VR技術的發展,并且密切關注其對大眾文化的影響,趨利避害,對大眾文化不斷產生積極的影響。

結 語

總之,在智能時代背景下,我們對待大眾文化的正確態度應該是秉持平和寬容的心態,關注大眾文化崛起帶來的一切變化,要在借鑒西方大眾文化研究和資源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的國情與社會變革的實際進程,注重中國文化發展與運作方式,融入馬克思主義的主導意識形態,開拓具有社會主義特色的大眾文化建設。

猜你喜歡
大眾文化受眾生產
讓安全生產執法真正發揮震懾作用
淺談對當代中國大眾文化的幾點思考
再論“聲無哀樂”——嵇康筆下的聲音與受眾
洋場·小報·《紅樓夢》——媒介建構下的大眾文化(1912—1949)
用舊的生產新的!
基于受眾需求談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創新
代工生產或將“松綁”
淺析“大眾文化”
網絡時代受眾心理的分析和引導
微生物發酵生產DHA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