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新時期小學語文學科朗讀技巧的探究

2019-12-17 19:27馬麗紅
魅力中國 2019年48期
關鍵詞:西沙群島流利課文

馬麗紅

(河北省蔚縣蔚州鎮南區中心校前進路第三完全小學,河北 蔚縣 075700)

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朗讀有助于學生積累詞匯句式,有助于理解課文內容,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從中受到品德教育,審美教育??梢哉f,朗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作用舉足輕重。著名的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說過:“語文教學的所謂亮點",首先應該在朗讀上.教師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并引導學生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是一種美妙的境界.”是啊,我們語文教師只要充分的擺正朗讀的地位,明確每一次的朗讀目標,精心設計每節課的朗讀訓練,行之有效的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我們的朗讀必將會真正地點亮我們的語文課堂,在這喧囂的世界,獨自綻放其本色美,猶如"靈秀之泉"源源不斷地滋養著每個學生純凈的心田!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朗讀訓練呢?

一、教師要告訴學生朗讀訓練的基本要求

教師從一年級起,就應指導學生正確、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注意培養朗讀的興趣。正確地讀,是指朗讀要用標準的普通語,把每個字的字音讀得正確、清楚(聲母、韻母要讀得準確,調值讀得要“到位”),做到不落字,不添字,不顛倒,不重復,不唱讀(拖尾韻)。尤其是課文中的生字、多音字和輕聲、兒化及“一”“不”“啊”等字的變調、音變,朗讀時要能讀得正確。流利地讀,是指在正確朗讀的基礎上,讀得通順流暢,不頓讀,不讀破句子,不中斷朗讀,并能根據課文內容、表達的思想感情確定合適的朗讀速度。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朗讀時經常出現頓讀、中斷朗讀的現象。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處在這一年齡段的學生朗讀時不是以詞或短語為單位停頓,而是把雙音節或多音節詞語都割裂開來,一字一頓地讀;而且,由于心理緊張,往往用手指指著課文中的字讀,這也是造成學 生頓讀的一個原因。學生為了把課文讀得連貫流暢,還沒有把每個字辨識清楚就急于朗讀出來。這樣,就會出現讀錯字、丟字、加字等現象。當他們意識到讀錯了想要加以改正時,又造成了朗讀的中斷。有關研究表明,要做到流利地讀,主要是擴大“視音距”。所謂“視音距”,是指在朗讀過程中要先用眼睛看,然后再讀,閱讀心理學中把這種看先于讀稱為“視音距”。剛上小學的學生視音距幾乎為零。隨著學生閱讀量的增加、知識的豐富,思維能力、理解能力、視讀能力也會不斷提高。由于視音距加大,視知覺也漸趨擴大。這時,學生開始進入以詞句為單位進行朗讀的階段,朗讀不流利的現象也就減少了。有感情地讀,是指在正確、流利朗讀的基礎上,能準確讀出詞語、句子的重音,能正確處理語法停頓、邏輯停頓,語速合適,節奏自然,能讀出句子不同的語氣、語調。以語調為例,句子的語調主要有四種:升調,一般表示疑問、設問、反問等;降調,一般表示陳述、肯定、贊許、感嘆等;平調,一般表示莊嚴、悲痛、冷淡等;曲調,一般表示幽默、含蓄、驚奇、夸張、雙關等。

二、教師要要求學生精讀課文,在了解詞句的運用中理解課文內容

我們的教科書,是我們語言文字的典范。它那簡潔的語句,優美的文字,把世間的萬事萬物描寫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我們在教《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時,特別是描寫西沙群島魚多這一自然段時,先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再出示投影片,讓學生進行描述。在描述過程中,指導學生找出了“成群結隊”、“一半是水、一半是魚”的詞句,再讓學生朗讀寫魚多的句子,思考作者為什么將這兩個詞句分別用在段頭、段尾這個問題,經過反復朗讀課文思考,弄清了作者是意在分別總述,總結西沙群島的魚多。學習這一段的過程中,還知道了作者用“有的……有的像”的句式,突出了西沙群島魚的有趣特點,用“布滿彩色的條紋”“一簇紅纓”等比喻,形象地描述了西沙群島魚的形狀、色彩。在此基礎上,我們出示了“有的……有的……”,“有的像……有的像……”等句式讓學生進行練習,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小學語文自學輔導教學實驗中,落實語言文字訓練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都要從訓練的實際需要出發,講求實效,決不可擺花架子,搞形式主義。

三、教師要告訴學生,掌握朗讀訓練要把握三條線

(一)范讀引路,點撥先行。

朗讀訓練是師生參與的雙邊活動。教師的示范朗讀,可以融情于聲,把書面語言變為口頭語言,并聲情并茂地感染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教師的范讀與聽錄音不同,教師可根據教材的情況,結合學生的實際,在讀時給學生以提示、暗示。

(二)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循序漸進是教學的一般原則,朗讀教學也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逐步提高要求,各個年級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教師在指導時要根據學生朗讀能力的形成規律,找準學生的“最佳發展區”,考慮到學生在各個年齡層上表達能力的差別,給予適當指導。

(三)授之以“漁”,舉一反三。

在朗讀訓練中,教師指導要“精”,學生的練習須“多”,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教師的精心指導主要反映在三個方面:(1)選取指導的訓練點要精;(2)訓練要求細致、精要,每次訓練應有一個側重點,不可貪多求全;(3)訓練的過程需精心設計,盡量避免朗讀的隨意性。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把朗讀理解成簡單意義上的“念”,也有許多教師慣于用硬性指導代替學生體驗,在讀法上往往過于追求技巧性和統一化,使朗讀教學失去了理應生成的教育意義,這些顯然都是不正確的。其實朗讀是學生正式地,學習局面語言一個最重要的過程,是語文能力有序訓練的過程。因此在朗讀訓練中,教師要嚴格要求。

猜你喜歡
西沙群島流利課文
《18.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18.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國內流利度研究的計量可視化分析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背課文的小偷
背課文
一株西沙群島野生諾尼種子內生細菌CICC 10707的分離與多相鑒定
流利口語練習
流利會話
流利美語脫口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