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SCT掃描、MRI及X線三種診斷方式對髖臼骨折診斷準確率比較

2019-12-18 02:43江蘇省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連云港醫院急診外科江蘇連云港222002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9年12期
關鍵詞:骨塊平片髖臼

江蘇省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連云港醫院)急診外科 (江蘇 連云港 222002)

朱海泉 孟祥圣 劉子敏 尚修超 井 晟 孫 曉

髖臼骨折類型豐富,術前明確骨折類型與骨折骨塊在手術實施過程中具有良好的指導意義,X線片一直是髖臼骨折最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方法,但其檢查圖像重影情況嚴重,臨床診斷價值受到限制[1]。隨著CT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層螺旋CT(MSCT)問世,其掃描速度更快且掃描厚度更薄,逐漸應用于各種骨折的診斷[2]。磁共振(MRI)檢查無輻射,檢查安全性高,且其空間分辨率高,能辨別骨髓水腫情況,并根據其有效提示隱匿骨折、無移位骨折等[3]。為比較MSCT、MRI及X線三種影像學方法在診斷髖臼骨折中的效果,我院開展如下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4年10月~2018年11月年間醫院收治的28例髖臼骨折患者納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行MSCT掃描、X線檢查及MRI檢查,并根據影像學檢查結果行手術治療,術中明確髖臼骨折類型與骨塊,患者年齡24~70歲,男18例,女10例,致尚原因:車禍17例,高處墜落5例,重物砸傷6例。

1.2 檢查方法

1.2.1 多層螺旋CT掃描:檢查儀器:TOSHIBA Aquilion四層螺旋CT,掃描范圍自髖骨翼上緣相應平面至坐骨結節,包括髖臼與股骨頭。掃描參數設置:120kV,300mAs,層厚2~4mm,螺距3.5,矩陣512×512,FOV 320mm,重建間隔1~2mm,重建函數FC 10。將原始橫斷面圖像數據傳輸至后處理工作站,將股骨頭做透明處理,從前后位、后前位、外側位、斜位、仰視位、俯視位等多角度觀察圖像。

1.2.2 磁共振掃描:檢查儀器:GE 1.5T Sigma MRI掃描儀。分別進行冠狀面快速STIR成像(TR 3800,TE 51,TI 120),冠狀面T1加權成像(TR 500,TE 17),軸面T2加權成像(TR 6040,TE 102),視窗包括雙側髖關節,當T1加權成像出現骨小梁水腫的中等個高信號區時,中等信號區中間出現一代表骨折的低信號線橫過,即刻作為骨折診斷依據。

1.2.3 X線檢查:檢查儀器:島津500mAX光機,先后行前后片、閉孔斜位片及髂骨斜位掃描。(1)前后位片:含對側髖關節掃描,以顯示骨盆的整體觀與對稱性。(2)閉孔斜位片:攝片時指導患者取仰臥坐,患髖抬高,雙髖連線與攝片臺呈45°。(3)髂骨斜位:攝片時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健側髖部抬高,雙髖連線與攝片臺呈45°。

1.3 圖像分析方法 按照Judet-Lerournel分型法[4],將髖臼骨折分為髖臼前壁骨折、前柱骨折、后壁骨折、后柱骨折、頂壁骨折、中間壁骨折。邀請兩位臨床經驗豐富的影像學專家,在不知道診斷結果的基礎上,采用雙盲法對圖像進行分析,劃分患者骨折類型,意見不統一時經討論后得出統一結論。

1.4 觀察指標 (1)統計手術病理檢查結果。(2)統計三種影像學方法診斷髖臼骨折類型的準確率。

2 結 果

2.1 手術病理診斷結果統計28例髖臼骨折患者術中共見39處骨折,骨折類型見表1。

表1 手術病理診斷結果統計(例)

2.2 三種檢查方法診斷髖臼骨折類型比較 見表2。

表2 三種診斷方法診斷髖臼骨折類型比較(例)

2.3 三種檢查方法診斷髖臼骨折類型準確度比較 MSCT、X線與MRI診斷髖臼骨折分型診斷準確率分別為100%、76.92%與94.87%,MSCT與MRI診斷效果相當,且均顯著高于X 線(P<0.05),見表3。

表3 三種檢查方法診斷髖臼骨折類型準確度比較

2.4 部分檢查結果展示 見圖1-4。

3 討 論

髖臼作為人體最大的杵臼關節,是軀體上下活動的重要樞紐,髖臼骨折多由車禍、高處墜落等高能暴力沖擊所致,術前正確劃分骨折類型,確定骨折骨塊,在患者治療方式及手術設計中具有指導性意義[5-6]。本文將醫院2014年10月~2018年11月間收治的28例髖臼骨折患者納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影像學資料發現,MSCT與MRI均能準確定位髖臼骨折骨塊,劃分髖臼骨折類型,在髖臼骨折中的診斷價值相仿,均高于X線平片。

X線平片是診斷髖臼骨折的主要方式,攝取不同體位X線片能幫助醫生充分了解髖臼骨折情況,但由于髖臼結構復雜,導致不同體位攝影均會出現嚴重的骨塊重疊現象,很大程度上限制了X線平片診斷髖臼骨折中的應用[7]。

圖1為X線檢查結果,提示髖臼骨折塊;

圖2為MRI檢查結果,提示軟組織損傷;

圖3為左髖關節冠狀位MPT圖像,

圖4為同一患者左髖關節三維重建圖。

髖臼關節骨折者大多傷情嚴重,不能耐受長時間靜止或保持攝片需要姿勢,而相比于普通CT,MSCT掃描速度得以大幅度提升,患者在短時間內即可完成掃描,有效縮短檢查時間,更適應患者身體條件,易被患者所接受,同時避免了重復掃描以及層間移動性偽影[8]。此外,MSCT探測器擁有4個數據采集通道,可在一次屏息內完成更長范圍的掃描,并且其掃描層厚薄,大幅度提高了Z軸方向空間分辨率,進一步提高掃描質量[9]。有研表示[10],MSCT對關節內游離骨塊及移位不明顯的骨折診斷效果優于X線平片,可描繪骨折情況,評價骨折穩性,精準診斷并指導手術計劃。本研究發現,MSCT掃描能不僅能有效提示骨折塊與游離骨塊,在髖臼骨折分型中也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其髖臼分型準確率與骨折塊提示率高達100%。

相比于MSCT與X線平片檢查,MRI首先具有檢查無創性優勢,患者可避免暴露于放射線下,檢查安全性更高。任何骨折均將伴隨骨髓的改變,而MRI能通過不同序列觀察骨髓水腫情況,進而發現MSCT、X線難以發現的隱匿骨折、無移位骨折、應力骨折等,作為MSCT的有效補充[11-12]。我院研究發現,MRI在診斷髖臼骨折與髖臼骨折分型中的效果與MSCT相似,但MRI檢查費用高,且其對皮質斷裂的診斷效果差,不建議進行臨床推廣,在必要時可作為MSCT的補充檢查手段。

綜上所述,MSCT與MRI在髖臼骨折分型中的準確率相似,均高于X線平片,MRI在提示隱匿骨折、無移位骨折中的效果更好,但其檢查費用高,建議作為MSCT的補充檢查。

猜你喜歡
骨塊平片髖臼
開窗術復位脛骨遠端關節面骨塊治療Ⅱ型Pilon骨折
克氏針逆行固定聯合縫線套扎治療小兒粉碎型脛骨髁間棘骨折*
使用金屬骨小梁髖臼和組配重建柄對伴嚴重骨缺損的松動人工髖關節進行翻修的治療結果
人工髖關節翻修術中髖臼骨缺損的重建方法
X線平片和CT對頸椎病診斷的臨床效果
髖臼周圍截骨術中包容程度對Perthes病患兒術后療效影響的研究進展
頸椎病患者使用X線平片和CT影像診斷的臨床準確率比照觀察
Ⅳ型髖關節發育不良髖臼周圍股血管分布情況
關鍵骨塊技術聯合解剖鎖定加壓鋼板治療鎖骨中段粉碎性骨折23例
關節鏡下縫線橋技術治療肱骨大結節撕脫性骨折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