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利店的“無人革命”

2019-12-26 07:35李惠琳
21世紀商業評論 2019年12期
關鍵詞:鮮食便利店商店

李惠琳

一個平常的周五中午,廣州天河保利國際廣場的一家無人便利店,迎來一天中的高峰期,來自周邊寫字樓的人流,在12個出貨窗口前排起了隊伍。

這家名為“F5未來商店”的便利店,店內未陳列一件商品,沒有一個售貨員和廚師,所有商品均由機器自動售賣,不僅能售賣零食、飲料,還能自動加工、售賣雞扒飯、魚蛋粉、老鴨湯等餐食,仿佛是大型自助販賣機和快餐店的結合體。

“我們的特色就是鮮食,鮮食品類雖然只占了近10%,銷售額貢獻率超過60%,毛利貢獻65%?!?F5未來商店聯合創始人林小龍告訴《21CBR》記者,他們想吸引對鮮食有強需求的年輕人,50多家門店主要分布于廣深周邊的高校、工廠、CBD,一些位于高校的門店日銷售額最高可達兩萬元。

2017年,無人貨架、無人便利店、自助貨柜等業態興起,掀起一場無人零售之風,市場玩家多達數百家。兩年過去,行業卻一地雞毛,資本低調退場,玩家接連倒閉。

在無人零售陷入“真需求還是偽命題”爭議之際,F5 未來商店是少數“留存者”之一,2018年12月獲得近億元B輪融資。未來一年,目標在珠三角地區加速拓店,探索規模盈利。

在無人便利店不被看好時,為何F5未來商店還能繼續擴張?林小龍說,無人零售本質是追求經營效率的生意,很多人往往只是通過無人化,把前端人力成本轉移到后端運營,一旦銷售額上不來,就容易失敗。

機器取代人力

2017年,無人零售行業火了,主要受幾個微觀事件影響:首先,包括F5未來商店、繽果盒子在內的企業陸續發布融資消息;馬云的無人超市“淘咖啡”出現,將無人零售拉到公眾關注高點;接下來,無人貨架興起,助推行業走向更高熱潮。

2017年下半年,至少出現了300個無人零售項目,從技術角度看,有RFID技術(射頻識別技術)、視覺識別、自動售貨機、機器自動化等方向。

多數公司選擇了兩個方向:一是 RFID技術。RFID至今存在30多年,非常成熟,99%的公司都選擇這一方向。商家在每件產品上貼上RFID標簽,用戶取走商品,后臺自動扣費。該方向進入門檻低,成本卻不低,一個標簽成本在3到6毛錢之間,還需要人工去貼。前端人力減少,卻無形增加了隱性成本和后端壓力。

二是視覺識別。視覺識別的條件是人和商品都能被識別,當商品有遮擋或者傾倒時,是無法被自動識別的,除非攝像頭布置密度高,這會增加投入成本,所以也有人將視覺識別與重力傳感器結合來交叉驗證。模式能否成功關鍵在于運營效率的突破,因為單個貨柜的貨量不多,盈利能力能否覆蓋補貨的物流成本,需要平衡。

F5未來商店走的是機器自動化路線,全部商品使用機器人自動售賣,希望通過機器自動化取代人的部分勞動,人工智能取代人的決策行為。

本質上,RFID、視覺識別、自動售貨機、機器自動化,都屬于機器方向,不同的是在各自方向上對銷售商品品類的選擇。

無人零售出現的很大問題,是將前端成本降低的同時,提升了后端成本,而營業能力上不來。過去,很多公司的探索都在標準商品上,可標品只是一個滿足性需要,消費者對便利店的需求更多集中在鮮食產品。在7-11便利店,真正引流的也都是鮮食,貢獻了超過一半的門店銷售額。

賺錢的鮮食

2014年10月,我們在佛山開出第一家店,支持機器現場做車仔面和魚蛋。之所以開始就往鮮食做,主要是創始人徐海成的想法。

徐海成早期是給工廠做企業服務的,一家佛山的工廠曾請徐海成開便利店,當時便利店只有 60平方米,主要銷售飲料、泡面等產品,生意非常好,飲料每天能賣上千瓶。但困擾徐海成的是,為了經營便利店,他要請13個員工,扣除人力成本后,便利店并不怎么賺錢,員工管理難度也大。

徐海成開始琢磨如何把便利店做成自動的,減少人力。當時市場上的自動售貨機一臺就要3萬元左右,每臺只能裝300瓶飲料,投入產出效益不好,他就自己做了一臺能裝2000瓶飲料的巨型自動售貨機。

恰好,有一個加盟7-11的朋友來看這臺機器,覺得挺好的,但沒用。7-11根本不靠飲料賺錢,而是鮮食。徐海成由此意識到鮮食的重要性。

機器做鮮食類產品有很大挑戰性,我們做的又是中餐,沒有太多參考標準。早期的思路就是按照食品的制作流程來做,7-11怎么做魚蛋,機器就怎么做。后來發現這種方法不具復制性,于是轉變思路,由中央廚房或者合作的食品廠供應鮮食,機器只負責簡單的二次加工。經多次迭代,機器已能實現水煮、氣蒸、微波三種工藝 。

當機器接收到消費者購買請求時,機械臂會從冰箱中抓取食物的半成品原料,進行相應加工,處理完畢后,另一只機械臂將其送至出貨口。交付環節都由可控的機器操作,機器本身不直接觸碰食品,保證了出品穩定性。

我們目前有500多個SKU,鮮食產品只占了近10%,銷售額貢獻率超過60%,毛利貢獻超65%。另有烹調飲品10款左右,其余都是標準化的包裝商品。

針對鮮食產品,我們有五星級酒店大廚組成研發團隊,研發新產品,保證在熱銷基本款外,每周有一兩款新品上市,但總數量上不會擴太大。

早期門店選址時,我們嘗試了幾乎所有商業場景,也踩過一些坑。社區,就是不成功的場景,問題出在品類結構上。F5未來商店更適合做餐食類產品,滿足快節奏的生活場景,社區對生鮮和日常服務需求更大,所以我們在逐步淘汰一些效果不好的社區門店?,F階段,我們主要專注于高校、工廠、CBD三個場景,有些場景比如景區,生意很好,但波動太大,高峰期對人員需求特別高,所以沒納入主要方向。

我們一個典型的門店,日銷售額在六七千元,表現最好的可以達到兩萬元。我覺得,F5未來商店能做到現在的成績,主要在于滿足了消費者真實需求,如果只賣飲料、包裝商品,成本能控制得更低,營收能力卻會差很多。

7-11的1/4成本

無人零售模式,歸根到底是考驗經營效率的生意。傳統便利店,在高峰期單店至少需要8到10人,并且需要有經驗的店長做決策性工作,比如每天訂貨量,SKU分布,商品促銷等,在品牌擴張到上萬家時,對人力需求會非常龐大。

F5未來商店表現出來的是“無人”,其實整體應該是“少人化”概念,在日常運營中需要有人定時巡店。與傳統便利店不同的是,我們可以一人服務多店,單店人力成本迅速降低。

店長巡店的主要工作,是在門店高峰期協助顧客打包鮮食。在人流不多的情況下,顧客完全自助沒問題;在人流量過載時,很多顧客會產生提前線上預約訂單、打包好到店取走的需求,為減少排隊困擾,店長可以幫忙解決部分問題。

除了前端店長,我們有一些后端運營人員:一是補貨人員,每天商品經由后端中央廚房生產、分揀,晚上物流人員運送到門店,把商品補進機器里。二是運維技術人員,主要工作是維護機器正常運行,如果機器遇到自身系統無法自我恢復的問題,運維人員可以通過監控遠程操作或者到店處理。

我們做過推算,正常狀態下,一個運維人員能覆蓋40個店,物流人員每兩人可以負責10個店,如果區域密度特別高,兩人甚至可負責15個店。

很多無人便利店容易踩的坑是,把前端工作量轉移到了后端。借助后臺的算法系統,我們打通全鏈條的自動化和數據化,真正節省了后端人力。

比如,在自動揀貨方面,便利店進貨模式多以店為單位,補貨人員把商品成箱地運到門店,多余的放進后倉,由店員靈活補貨。在無人店中,現場按需分揀難度大,只能是貨架缺多少,就補多少,需要在倉庫將所需的各種商品數量提前分揀,再運到門店。所以看似前端節省了人,后端卻增加了分揀員的工作。

在瓶裝飲料方面,我們研發了一套自動分揀系統,每天根據門店需求,以件為單位分揀商品,提高補貨人員效率。

另外,系統根據歷史銷量、天氣溫度、人為活動等因素,會及時調整每天補貨量,最大限度減少食材浪費。臨期商品的促銷也由系統自動決策,一般鮮食類短保產品的保質期在24到48小時之間,到期6小時之前,系統會自動發起折扣,越靠近到期時間,折扣會越大,直到最后2小時前自動下架。

目前F5未來商店門店整體損耗在5%左右,經過補給算法模型的不斷迭代,已經可以逐漸控制在2%-3%的水平。

現在包括設備和裝修在內的門店投入成本,在18萬到25萬元之間,初期投入成本和運營成本大概是7-11門店的四分之一,高流量門店回本周期只要3個月,平均門店回本周期為10-15個月。

我覺得,無人便利店最難的地方是與人交互部分。比如在餐桌的設計上,很多人習慣吃完把餐具放在桌上,在沒人及時清理的情況下,對下一位顧客體驗影響很大。所以從第一代門店開始,我們就設計了自動清理餐桌,顧客按一下餐桌上的“清潔”按鈕,垃圾就會自動進入處理通道。只是,現在能提供的餐桌位置有限。

密度先于規模

有句話這樣形容零售行業——“彎腰撿硬幣”,就是一個個地撿硬幣,因為它是由無處不在的細節決定的。

過去五年,我們做機器時,踩過很多坑,有時候方案在工廠試驗沒問題,一跟消費者接觸,就會發現一些根本沒預料的問題,然后繼續迭代升級機器。

在無人零售擴張最瘋狂的2017年,我們準備繼續開店,但我們知道機器仍需迭代,并沒有大規模鋪開。如果一開始就全力鋪開,設備、運營、供應鏈都沒跟上,可能導致單店銷售變差,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從經營角度考慮,我們堅持先跑通單店模型,做精細化運營,要求設備、品類、服務能夠達到一定水平,之后再做密度,最后再做規模。這樣可以避免在全國擴張時,門店鋪得太開,導致單店運營效率不高。

2018年,我們已有少數門店實現盈利,2019年開始,盈利的門店比例不斷增加,現在新開門店幾乎實現100%盈利。我們希望在穩扎穩打的同時,提升運營水平和消費環境,從2020年開始,逐步加快開店步伐。

只有幾十家店時,機器自動化所節省的成本無法覆蓋技術投入,但把單店模型做通后,復制成本很低?,F在門店所有東西都可以模式化,10天就能拼裝出一家新店。未來一年,我們希望把市場集中在珠三角,打通區域模型,以中央倉覆蓋150公里范圍內的門店。

進一步的擴張會增加對供應鏈的挑戰,現在鮮食供應鏈支撐50個店沒有問題,若要支撐兩三百個店,復雜程度和壓力會出來,所以我們接下來將在供應鏈自動化輔助上投入大量精力。

我覺得,無人零售是一個仍需時間證明自己的模式,不同方向需要探索不同模式。F5未來商店門店數量不算多,未來將在珠三角區域證明大規模盈利的可能性。

我們堅信,少人化、智能化是便利店的趨勢和方向。7-11、全家這些傳統便利店就在探索智能化。將來會存在一定競爭,但市場空間還很大。參考日本、東南亞,約2000多人有一個便利店的密度,國內還遠遠沒達到。

猜你喜歡
鮮食便利店商店
各地便利店有多絕?全國網友吵翻天了
便利店指數
河北省鮮食玉米產業發展現狀及秸稈綜合利用技術
天邊的白云商店
全國鮮食玉米速凍果蔬大會舉行
無名火
野餐籃丟失案
鮮食甜玉米栽培技術研究
步步高年內將開10000家便利店
招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