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病患者系統性護理服務的應用與護理效果

2019-12-27 09:00張瑾
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 2019年4期
關鍵詞:系統性冠心病微信

張瑾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科,江蘇 南京 210011)

冠心病屬于臨床最典型的心血管疾病,在內外因素的影響下,老年人成為疾病高發人群;隨著疾病進一步發展,會對患者心肌功能產生損害,致使其出現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癥狀,嚴重威脅患者身心安全。臨床研究證實:治療冠心病患者的同時輔以效果護理干預措施,可提高臨床療效并改善預后[1]。本研究選取我院50例患者而展開,分析系統性護理服務的臨床價值,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50例本院2017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n=25):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3:12,年齡區間58歲-81歲,平均(69.59±10.12)歲。觀察組(n=25):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2:13,年齡區間59歲-81歲,平均(69.15±10.14)歲。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可比性較高。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熱情接待患者、指導其在住院指南上簽字,完善各項檢查。提高口頭宣教將注意事項告知患者。觀察組:系統性護理服務:(1)健康教育:熱情接待患者并與其加強交流,通過“一對一、面對面”等方式將冠心病病理機制、治療措施、注意事項等詳細告知,確保其充分了解并掌握自身疾病,便于后續更好地開展治療。(2)心理干預:冠心病是典型的終身性、慢性疾病,所以患者長時間受疾病的折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等心理情緒,在以上因素的推動下,導致患者出現治療、服藥等依存性較差的現象;因此要求護理人員加強交流,通過深呼吸、輕音樂、肌肉放松等一系列措施來疏導、緩解其負面情緒。(3)飲食干預: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普遍較高,因此護理人員需結合患者體質量等指標來指導其飲食,確??茖W搭配,營養均衡。(4)運動干預:叮囑患者加強鍛煉,主要以有氧運動為主;時間、運動量以患者耐受為宜,提高抵抗力的同時改善血液循環。(5)出院指導:叮囑患者堅持鍛煉,不適隨診。一般在患者出院7天后進行電話隨訪。(6)微信延續護理:成立微信延續護理小組,熟練掌握微信程序操作;患者出院前建健康管理檔案,統計聯系方式;幫助沒有微信的患者下載軟件。建立微信群:建微信群將患者邀請至內;并叮囑、指導患者關注微信群。涵蓋冠心病病理知識、生活指導、飲食藥物干預等內容,編寫審核后定時發送。執行輪班制度,確保每天安排1名護理人員全天在線,耐心講解并詳細回答患者咨詢。

1.3 觀察指標 觀察滿意度[2];通過滿意度問卷進行,分值總分100分,評分>90分則滿足非常滿意標準,70分-90分為基本滿意,<70分則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SPSS 22.0軟件計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Mean±SD)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滿意度68.0%,觀察組92.0%,P<0.05,見表1。

表1 護理滿意度(n=25)

3 討論

冠心病具有周期長、易反復、難治愈等特點,所以患者抑郁等負性情緒較重。經臨床研究證實:高血壓、高血脂、吸煙、肥胖等均為冠心病最常見的誘發因素,以上因素共同作用,致使冠心病臨床發病率逐年攀升,現已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研究證實:在實施治療措施的同時輔以相關護理干預,可提高臨床療效并改善患者預后情況,確保其盡快回歸家庭及社會。

常規護理單調且被動,缺乏一定的針對性和規范性,所以現已無法滿足臨床實際需求。系統護理干預模式是目前臨床新興的一種模式,旨在通過心理干預、健康教育、飲食干預、運動指導等措施來對患者實施護理。通過心理疏導措施,保持與患者的良好溝通,確保改善護患關系,從而提高其配合度[3]。該研究旨在觀察、分析對冠心病患者實施系統性護理服務的效果,特選取本院2017年2月-2019年5月內接收的50例冠心病患者展開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達92.0%,對照組僅為68.0%;且經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水平顯著較高,可見對冠心病患者實施系統性護理服務可行性較高,值得推廣。

猜你喜歡
系統性冠心病微信
系統性紅斑狼瘡臨床特點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義
對于單身的偏見系統性地入侵了我們的生活?
茶、汁、飲治療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微信
超聲引導經直腸“10+X”點系統性穿刺前列腺的診療體會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醫治療探析
微信
微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